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力量:企业持续成长的内在“基因密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有两种力量在支配着它们的发展,一种是硬力量,另一种是软力量.一般来说,硬力量就是看得见的力量,而软力量则是内在的无形力量.正如引入"软力量"一词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所说:"软力量是吸引和说服他人的力量."一般认为,软力量是指精神力量,主要包括由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要素表现出来的一种力量,它在当今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2.
班组是企业生产的细胞,是安全管理的实施者,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索总结了以"三新、三重、三实"为主要内容的班组安全管理新模式,着力打造班组安全"软"力量,具有操作性强、实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两种不同形式,所起的作用不同,文化管理就是依靠文化的功能、手段和力量去管理企业,它是"软"管理。规章制度的管理是管理者根据企业的需要,要求职工必须怎样去做,它是"硬"管理,作为企业,要使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必须在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使企业文化与制度建设相互促进、逐步完善,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 前进的"瓶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企业并购高潮的到来,在评价潜在的并购计划时,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之间潜在的文化冲突和相伴而生的文化漠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漠视涵盖如下几方面:(1)忽视文化差异对决定最终交易价值所产生的重大作用;(2)不重视尽职调查中的文化调查;(3)没有意识到收购公司和被收购公司文化之间的重叠性和互补性;(4)没有意识到新的公司愿景对树立新的公司文化的激励作用;(5)单纯或过于从收购企业利益的角度去建立新的公司文化,没有在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去构建新的文化规范;(6)并购过程中没能形成两个不同组织体之间有效沟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陈辉玲 《经营管理者》2013,(31):269-270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是管理层提倡的、用于凝聚企业员工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软实力的总和。湛江分公司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现状、员工队伍现状、所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对总部企业文化传承等因素,识别了"安全文化、执行文化、危机文化、创新文化、爱心文化"等五个当前需要培育的企业文化元素,同时提出了对企业文化进行动态管理的理念,并借助企业文化培育体系这一现代企业管理的平台,持续塑造组织氛围先进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软实力,服务于公司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协办,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渡河公司")承办的"2018全国企业文化(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现场会"日前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会上,大渡河公司被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最佳实践企业"称号,这是四川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我们知道,一个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强盛,其背后必然是做优做强的、有责任的企业的支持。而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不仅要靠技术管理等硬实力的支撑,更离不开引领思想、凝聚力量、激发创新、彰显责任的文化软实力所  相似文献   

7.
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实施,就必须发挥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跨国企业是国家文化的优质承载者,具有文化接触面大、效益互动的优势。因此,要抓住中国跨国企业在国家文化软联通中的独特角色,将国家文化原型植入跨国企业,推动跨国企业文化融入东道国社会,实现国家文化软联通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双效应。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公司实质和软实力的象征,是培育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来说尤为重要。而对于子公司来说,建设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十分不易,在贯彻总公司企业文化原则的同时,我们着重从团结、实干、求新、发展出发,建设富有本子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管理中,"软激励"和"硬激励"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当前,企业管理存在过分强调和使用"硬激励"、不具备实施"软激励"的条件、差异化和多样化做得不够、没有形成员工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正确实施"软激励",需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善于创新激励措施,把握好激励的时机和程度,着力提高领导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一个公司"关系户"不仅影响其所在部门内部的工作效率,还会对部门之间工作的衔接产生负面影响。"关系户"问题,凸显了企业在企业文化营造、人事制度建立与人情之间的兼容问题。化解公司"关系户"管理难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培养正向的具有"人情味"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不仅具有信息传播的社会功能,而且具有巨大的和潜在的经济功能,可以说,是企业的重要生产力。企业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对外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企业影响力,推助市场开拓;对内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营造氛围,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下功夫增强自己的新闻感知、新闻思辨、新闻挖掘、新闻写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揭示以人为本的内涵,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关于清洁生产、安全发展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努力从提高和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观念,把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同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相联,形成思想理论同企业实际环环相扣,相互映衬,达到凝聚员工思想,激发员工力量,促进公司的清洁生产、安全发展,真正实现利他利己;在此基础上,本调研成果报告从一个普通石化员工的视角入手,着重对企业"清洁生产"的意义及总体发展方向作出了概述,提出了适合企业发展的一些可探讨的观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HSE文化管理     
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人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安全,安全管理也由此而来,而在安全管理中,必须要结合文化管理,明确安全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建设好公司企业的安全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王立群 《经营管理者》2013,(32):179-179
<正>随着企业改革工作不断深化,必须客观审视公司发展前行中面临的复杂形势,牢牢抓住发展主线,把握发展主旨,对加强和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充分认识企业改革的重要性,时刻警惕潜在的各种风险一是警惕安全管理风险:面对严峻的安全管理形势,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三级安全网络"建设、安全监督检查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仍需不断完善,这些都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二是警惕经营管理风险:外部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5.
毕丽芬 《经营管理者》2009,(17):264-264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公司更好地把凝心聚力,上下齐心为公司的发展创下新的历史。笔者从认识三个"一"、加强"两个融合"、鼓励"三个参与"、加强"四个满意"四个方面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思考,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特别是先进文化,愈来愈成为融铸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灵魂和血脉。回顾河南高速公路十余年来的发展实践,结合目前公司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笔者认为优秀的河南高速企业文化,应该既体现高速公路历史使命,又体现企业时代精神,既结合河南高速鲜明特点,又符合交通行业具体特征。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形成具有河南高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为公司全体成员普遍认同和努力践行的企业文化,并由此构成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围绕这一理念,在培育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7.
董晶 《决策探索》2009,(6):64-65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特别是先进文化,愈来愈成为融铸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灵魂和血脉。回顾河南高速公路十余年来的发展实践,结合目前公司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笔者认为优秀的河南高速企业文化,应该既体现高速公路历史使命,又体现企业时代精神,既结合河南高速鲜明特点,又符合交通行业具体特征。同时,还要善于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形成具有河南高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为公司全体成员普遍认同和努力践行的企业文化,并由此构成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围绕这一理念,在培育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18.
华新(佛山)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位于佛山市禅城经济开发区罗格围园区的绿岛湖畔,成立于1964年,是国资委中国诚通集团旗下中国纸业总公司控股的国有印刷包装企业。多年来,公司在抓好经济效益和发展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努力培育和构建具有华彩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通过大胆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融于经营、管理等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企业安全文化在管理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力企业文化作为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企业文化的共性特征,又具有电力行业的鲜明特色。其服务社会、安全生产等特性,决定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从"出发点"到"终点"逐步"点"击,"一个一个关键点"下功夫才能最终凸显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赵翔翔 《经营管理者》2013,(31):267-267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绿色文化建设重"硬技术环境",轻"软管理环境"的误区和危害,提出从战略层面对企业绿色文化建设进行反思,主张企业从节约资源入手,通过实施绿色管理实现节约资源和提升效益的目标,让企业绿色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