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朱运枚 《科技信息》2009,(10):125-126
翻译从一开始就不只是语言层面简单的双语转换,而是一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实践活动。本文主要从译者选材及对译本的改写两方面研究了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作用,有助于我们从文化层面更深层次理解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异化”是以原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无论从翻译的本质、翻译的目的,还是读者的需求来看,异化翻译显示出了其自身的优势.由于异化的翻译能保持文化的丰富性、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保护并发展民族文化,因此,它是文化全球化环境下不可阻挡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原语中心论的影响下,追求完全与原文“对等”的译本的极端客观主义思想长期占据翻译理论话语的中心位置。因此,误译常常被一概斥为“劣译”,成为译者受到责难的原因。随着国内翻译研究范式的逐渐转变,译者主体性成为译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误译,特别是译者有意的翻译策略导致的反映文化因素的误译也具有了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对乡土小说《浮躁》英译本中出现的部分文化误译的分析,探讨了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以及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李双玲 《科技信息》2009,(32):154-154,157
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不仅是文字语码间的转换,更涉及到两种文化之间的文流与对抗。意识形态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从选材到翻译策略的运用无时不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本文以《安妮日记》的两个版本为例,从选材与翻译策略方面就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做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5.
操控论使翻译研究超越了翻译标准和文本对比讨论的局限,转向了对语言因素之外的文化和政治等宏观因素的关注。以操控论的视角对《安妮日记》进行观照,可以发现该作的改写与中译行为深受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这三个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心理和思维转换.翻译思维的本质是逻辑思维,所以培养逻辑思维对提高翻译能力至关重要.基于翻译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对象,采用翻译心理操控教学试验法,揭示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犯逻辑错误的类型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教学启示.研究发现,翻译认知心理弱、逻辑思维不强是导致学生译文中出现大量逻辑错误的原因.翻译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思维规律,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和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实例,试图说明由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冲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并指出要想在两种语言之间达到“功能对等”,积淀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在文学翻译中,神似是最重要的,应该力求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读者相同或相近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8.
文化、语言及翻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而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章旨在通过汉英颜色词“黑”与“black”的文化内涵的比较,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使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与流行,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文字的对比,不再局限于原作和译作两个封闭的体系,转向探讨分析译作和原作之间产生差异的社会文化因素。对待翻译的“文化转向”,应采取辩证的态度,本着开放与交流的文化心态,以便更好地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进行翻译研究,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魏婷 《科技信息》2011,(28):141-141
翻译活动自古就有,然而翻译的本质问题却仍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古今中外的语言学家们都曾对翻译的本质进行过论述,然而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前人对翻译本质的问题看法不一,而目前翻译界对于翻译本质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其他学科理论的影响。因此了解翻译的本质有助于进行各种翻译活动,推进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图式差异与译文连贯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对语篇的解读是以其连贯性为前提的。对翻译而言,译文的连贯是翻译达意必不可少的条件。文章讨论了文化图式的连贯功能,指出了文化图式差异对译文连贯构建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译者重构译文连贯可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名作<西风颂>在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方面颇具特色.本文截取诸多译家如郭沫若、王佐良、江枫、施颖洲的译本进行对比,首先从形式、音韵效果和意象三个方面分析不同译家的翻译风格;而后结合四人各自的译诗理论和实践探寻他们翻译方法中所受西方诗学的影响,进而将一篇<西风颂>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数个译本和其中所体现的译诗理论作为数面镜子,从中管窥西方诗学对身处不同时期和地域的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公示语文本一般分为两类:即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非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须采用交际翻译为主、语义翻译为辅的策略;而文学性公示语文本的翻译,宜采用以语义翻译为主、交际翻译为辅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翻译批评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部分,吸引了译界学者的广泛兴趣,但针对翻译批评的标准问题,学界仍莫衷一是。虽然从最初单一闭合的语文学范式发展到如今动态多元的标准,但标准的统一性和公认度仍较低,这对于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较为不利。笔者在吕俊教授的《翻译批评学引论》一书的基础上,反思翻译批评研究的本体,分析当前翻译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价值学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翻译批评标准。同时结合《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指出该标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周琴 《科技信息》2007,(12):158-159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分析英国著名小说《呼啸山庄》的两个中文译本来说明,语篇中的衔接手段不管是在理解原文或是在构建译文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语篇翻译的过程中,对词汇衔接进行识别与重构,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原文,而且能够产生与原文在意义上、功能上对等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剖析法律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功能定位,通过对法律翻译标准的综述,提出功能是连接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键因素,法律文本的功能实现与否亦应成为法律翻译质量的评估标准。为了充分保证法律翻译的质量,在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构建一个质量评估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Newmark和Keiss的文本类型学及其相应翻译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析政府网站的特点及其文本类型。政府网站具信息量大和信息准确的特点,文本以陈述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为主,可分别采用信译和意译、遣译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下旅游翻译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功能翻译理论及其范畴内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旅游翻译的原则、方法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旅游翻译具有明显的信息型、召唤型特征。因此,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即“目的论”是旅游翻译的方向标;文本功能类型分类说、功能对等、交际翻译等理论是采取灵活翻译策略的依据,而诺德的忠诚原则则是旅游翻译灵而不乱的质量保证。旅游翻译应该是一种灵活的动态顺应翻译。  相似文献   

19.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之视角对清末民初的翻译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功利"的文学观及其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和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与翻译文本的选择,分析这一时期文学观的变化对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多元系统理论和关联理论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有指导作用,但是,多元系统理论在用于翻译策略选择时由于忽略了译者的主体地位,忽略了读者期待,无法解释一些文化负载文本和实用文体文本翻译策略,因而不具有理论的普遍适用性。同时,关联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语境匹配和释意相似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以语境匹配为翻译目的,以释意相似作为翻译策略,可以解决多元系统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翻译策略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