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本·人本·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奎良 《东岳论丛》2004,25(4):39-43
唯物主义的“本”的问题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传统的物本论坚持了观察和实践的客观性原则 ,具有巨大的价值 ,但同时存有在人自身之外寻求世界本源的缺陷。马克思认识到了人的作用 ,使传统的物本论转化为人本论 ,实现了人向人自身的回归。我国的中央领导班子整合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继承并超越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论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思想从中国当下的国情出发 ,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 ,同时包含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寄予人全面发展理想的高远情怀  相似文献   

2.
人本与物本的融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合法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解资源稀缺等特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为主题的资源节约型社会,追求的只是资源的可永续利用,是以物为本取向的物本型社会。它内在所贯穿的物本导向的功用逻辑、消解资源约束压力的逻辑、抽象生产力逻辑、资本导向性逻辑、机会主义逻辑、无偿占有的强盗逻辑、既节约又浪费资源的悖论逻辑的聚合与叠加,决定了它难免不忽视全体公民自由全面发展要求的均衡满足,从而难以同时具有以人为本取向。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追求特定目的的人,通过特定的人与人关系,围绕人与资源特定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因此,其合法性的评价标准,必然表现为价值目的合法性评判标准、功能合法性评判标准、价值分配合法性评判标准的统一体。与如此标准契合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合法形态,必然是以人本与物本取向的融通为向度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管理理论的发展沿革中始终存在着物本、人本之争,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价值观和管理路线。管理视野下的人本,强调的是人的知识与能力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管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与价值,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因此,人本管理是人类自身发展、进步的标志,因为它提升了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程度,在确认人自身本质力量的同时提升了人的价值或意义。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将由以实物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出现回应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资本管理到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资本主义时期,资本管理就占有主宰地位,不管是初期的经验管理,还是后来兴起的职业管理,抑或经营权与所有权逐渐分离的管理。近世纪来,人本管理思潮突然崛起,管理人的好坏已成为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人才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棋子,失去人,我们将失去一切。  相似文献   

5.
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应从人本管理的内涵、人本管理应把握的环节及人本管理的机制三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从而在进一步深刻认识人在企业中独特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西方管理思想演进的历史逻辑视角,对物本主义管理思维与人本主义管理思维这两种主流管理思维进行了分析和评判。认为,尽管从管理思想演进的历史趋势看,人本主义管理思维取代物本主义管理思维体现了管理思想的历史进步,但客观地讲,人本主义管理思维与物本主义管理思维显然各有利弊,应当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实现人-物和谐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期刊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高校学报面临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难题。立足于切斯特I.巴纳德的组织理论,阐述以人为本的组织管理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结合高校学报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定位,分析高校学报组织中的个人和团体的人本属性,讨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属性,提出高校学报在体制和机制上的组织管理创新思路,推动构建高校学报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以实现高校学报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应是以物为本与以人为本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里,这种辩证统一在本体论上的表现就是坚持物质和实践的统一,在自然观上的表现就是坚持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而在历史观上的表现是坚持历史规律与价值选择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核心:人本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峰 《江汉论坛》2005,(10):32-35
成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人本管理二者密不可分.人本管理思想在许多成功企业信息化的实践中表现为一种优秀的信息文化个性与和谐,沟通与共享,认识与参与等.在企业信息化中实施人本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文化.为此,需要树立信息化观念,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0.
成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人本管理二者密不可分。人本管理思想在许多成功企业信息化的实践中表现为一种优秀的信息文化:个性与和谐,沟通与共享,认识与参与等。在企业信息化中实施人本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信息文化。为此,需要树立信息化观念,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们更加关注知识、智力、技能、实践等因素在组织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别是由知识、智力、技能、实践转化而成的能力更加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在此背景下,能本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引起了管理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能本管理的缘起、提出、内涵、运作机制及能本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等方面研究成果加以综述和评价,并提出了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推行干部人本化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管理本身的必然要求,是干部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任务。而人本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根本的管理,从人出发、以人为核心。其根本要求是重视人、依靠人、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最终完善人;其最终目的是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力,实现组织目标;其关键就是对人的充分尊重;其特征是淡化权力观,追求开放、宽松的人文环境,强调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进行自我管理。对于当前加强行政管理,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本经济学: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笔者率先在学术界提出人本经济学与物本经济学的划分,其实人本经济学就是以人为本的政治经济学诠释.政治经济学应当透视"以人为本"的深层内涵,研究人及其经济关系,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更应"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对人本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人本管理 ,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 ,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 ,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里 ,本文就人本管理的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一、实行人本管理应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在传统的大集体主义中 ,个人往往是被湮没在家族、集体中的 ,是微不足道的 ,突出个人利益与人们所崇尚的“君子喻于义”的道德观念直接对立 ,因而个人的正当利益在许多情况下都被堂而皇之的理由所拒绝。但事实上员工在追求利益时大多是以个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他们更多…  相似文献   

15.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了使激励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领导者推动激励创新是必然选择.领导者在实施激励创新的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意做好以下工作:关心人的需要,尤其是了解人的优势需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制定激励政策;关注组织成员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促进组织成员自我激励等.  相似文献   

16.
人本管理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 ,人的最高价值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本管理的价值目标。人本管理的价值规范集中到一点就是充分地尊重人 ,恢复人的尊严 ,人本管理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具有独特作用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7.
知识的人性特征体现在生理、心理及外化方式等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相关因素是知识,其中最活跃的是与“人”的结合、被“人”控制与利用的知识。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权威性的因素是“人”。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中心思想必然是人本管理思想。知识经济需要人本管理思想,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的特点对人本管理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论人本管理思想的本质意义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治刚 《兰州学刊》2004,(6):243-244,322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深刻内涵是促进人类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但由于人自身认识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人本管理思想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充实、完善人本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关系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作为管理方法论中两个最基本的内容,由于其基本人性假设的不同,因此在实践中科学管理理论常常被作为人本管理理论的对立面而备受争议.科学管理的要点,就是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人本管理的实质是在自我管理的基础上,以促进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崛起的今天,实行科学管理的组织和实行人本管理的组织都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历经多年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必须吸收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论,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