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加速溶剂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加速溶剂萃取-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土壤样品与无水硫酸钠(质量比为1:2) 混合后,再加适量中性氧化铝,用丙酮-二氯甲烷(体积比为1:1)在加速溶剂萃取仪上以10.3 Mpa、80℃提取10 min,用色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回收率为76.9%~101.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15.8%(n=7).  相似文献   

2.
以二硫化碳为萃取剂,丙酮为分散剂对水样和土壤样中残留的多环芳烃进行分散液相微萃取。提取液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测定。选用LiChrospherPAH色谱柱作为固定相,用乙腈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对合成水样中多环芳烃的富集倍数达220~560倍,16种多环芳烃可有效分离并测定。16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3S/N)在0.002~0.05μg.L-1之间。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在64%~10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2.0%~7.8%之间。  相似文献   

3.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的分析。研究了萃取时间、温度、压力、样品的粒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及不同淋洗液在硅胶柱净化过程中对方法回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方法对16种多环芳烃的萃取溶剂量小,萃取时间短萃取回收率分别在74%~95%之间;对标准样品的检出限为0.00004~0.02 mg/kg;方法RSD为4%~15%。用此方法测定了株洲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含量。  相似文献   

4.
制成了聚硅氧烷改性聚乙二醇型聚氨酯固相微萃取膜,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其结构及形貌。将固相微萃取膜与气相色谱法联用,测定了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萃取温度为35℃;(2)萃取时间为40min;(3)搅拌速率为400r·min~(-1);(4)10mL水样中氯化钠的加入量为1.5g。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25μm)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6种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均在0.05~5.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高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31~4.87ng·L~(-1),加标回收率为73.7%~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5.4%~7.5%。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3种有机磷和9种有机氯农药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粉碎后用正己烷-丙酮(1+1)混合溶剂经加速溶剂萃取仪在60℃静态萃取10min。采用Rtx-1701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3种有机磷农药;采用Rtx-CLPⅡ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9种有机氯农药。12种有机农药的质量浓度均在5.0~80μg·L-1范围内呈线性,方法的检出限(3s)在0.02~0.40μg·kg-1之间。以空白石英砂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8.5%~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4.2%~9.9%之间。  相似文献   

6.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固相萃取-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水样经L-18固相萃取柱吸附后用二氯甲烷洗脱,氮吹干后换甲醇溶剂。反相C18柱为色谱柱;水、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器为荧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06-0.03μg/L,回收率为80%~11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3.6%(n=5)。方法适合于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建立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六六六和滴滴涕。优化了提取溶剂和洗脱溶剂,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处理土壤样品,萃取溶剂为二氯甲烷-正己烷(1∶1)。提取液用氮吹仪浓缩、硅酸镁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二氯甲烷-正己烷(3∶7)混合溶剂对固相萃取小柱进行活化和洗脱,流出液净化后氮吹浓缩至1 mL,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内标法进行分析定量。16种多环芳烃、8种有机氯农药及3种替代物在5.0~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00 55~0.000 77 mg/kg,加标回收率为68.2%~112.7%,相对标准偏差为4.3%~10.1%(n=5)。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土壤中多环芳烃、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串联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饶竹  李松  何淼  苏劲 《分析化学》2007,35(7):954-95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紫外检测器串联测定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通过液相色谱柱、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等条件的优化,实现16种多环芳烃组分基线完全分离来和15种多环芳烃荧光高灵敏度检测,并通过荧光-紫外串联检测来提高定性的准确度等。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荧光检测器的检出限为0.015~0.8μg/L;紫外检测器检出限为0.4~30μg/L;方法精密度为0.58%~1.36%(荧光)、1.13%~5.48%(紫外);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6.4%~111%。  相似文献   

9.
剪碎的滤膜经乙腈于35℃超声提取60 min,提取液以12 000r·min~(-1)转速离心10min,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上清液中16种多环芳烃的含量。以Agilent Eclipse PAH-C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用乙腈和水以不同比例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测定。16种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均在0.02~1.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5~0.25ng·m~(-3)。以空白滤膜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87.8%~103%,回收量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5.0%。  相似文献   

10.
用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样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通过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20μL四氯化碳作萃取剂,1.0 mL乙腈作分散剂,超声萃取1 min。在优化条件下,多环芳烃的富集倍数达到216~511,方法在0.05~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873~0.9983之间,检出限为0.0020~0.14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3.82%~12.45%(n=6)之间。该方法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保湿护肤系列化妆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对于水剂样品,采用环己烷提取、浓缩等简单前处理;对于膏霜剂样品,采用乙腈+丙酮(8+2,V/V)涡旋提取样品中的待测物,提取液经冷冻去脂、液液萃取净化(氨水-环己烷、水-环己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16种多环芳烃在1~50μg/L均与对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添加量在1~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n=6)为78.1%~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2.4%~7.1%,方法检测限为1~10μg/kg。该法可用于化妆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三七提取物中16种多环芳烃。样品用环己烷萃取,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处理后,采用HP-5MS色谱柱分离,电子轰击离子源-选择离子检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16种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在0.01~1.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在0.3~9.5μg·kg-1之间。在0.01,0.05,0.1mg·kg-1添加水平下,16种多环芳烃的加标回收率在70.1%~1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3.0%~9.4%之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墨水中的16种多环芳烃。样品经二氯甲烷液液萃取后,使用固相萃取技术进行纯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5MS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16种多环芳烃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5.0~30μg·kg-1之间。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60.6%~11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5%~5.3%之间。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莠去津和3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拌磷和乐果的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粉碎后用丙酮-二氯甲烷(1+1)混合溶剂经加速溶剂萃取仪在60℃静态萃取10min。采用Rtx-1701色谱柱分离,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3种有机磷农药;采用Rtx-CLP II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莠去津。结果表明:加速溶剂萃取比超声提取法处理样品的回收率高。敌敌畏、甲拌磷、乐果和莠去津的检出限(3S/N)分别为0.08,0.07,0.09,0.40μg.kg-1。以空白土壤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2.0%~10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10.5%~16.9%之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加速溶剂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德国GS标志认证的18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PM2.5样品经二氯甲烷-丙酮(1+1)混合液在100℃加速溶剂萃取5min,循环2次。萃取液浓缩至约1mL,氮吹至近干,用乙腈定容至1mL。所得溶液以不同体积比的乙腈和水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FLD)串联检测,其中UV(波长254nm)测定苊烯,FLD两个波长通道分别测定苯并[j]荧蒽和其余16种PAHs。结果表明:18种PAHs的质量浓度均在0.02~1.00m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5~0.018mg·L-1。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3%~10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82%~5.2%。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土壤中多环芳烃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产生的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使其从土壤介质表面脱离形成游离状态下的多环芳烃,进入有机溶剂后,形成多环芳烃在土壤介质和有机溶剂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而实现多环芳烃的萃取。通过有机溶剂的筛选和超声萃取优化实验,发现体积比为1∶1的二氯甲烷和正己烷,提取体积为50 mL、超声时间20 min和水浴温度35℃时,对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的萃取效果最高为82.1~106%。对10.0 g左右的土壤进行低、中、高溶度的加标测试时,16种多环芳烃的加标回收率在85~115%之间,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在0.001μg·g~(-1)~0.027μg·g~(-1),相对标准偏差在1.98~5.13%之间。这种提取方法实现了绿色低污染、高效准确和低成本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同时检测蔬菜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和11种卤代多环芳烃(X-PAHs)污染水平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多环芳烃和卤代多环芳烃经正己烷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剂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外标法定量。16种PAHs和11种X-PAHs在50,100和200μg/kg添加浓度下的回收率为74.7%~115.1%,相对标准偏差为1.6%~15.3%,方法检出限为0.03~7.4μg/kg。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尿中2-羟基萘、1-羟基萘、2-羟基芴、3-羟基菲、1-羟基芘等9种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尿样中结合态的多环芳烃代谢物在β-葡萄糖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缓冲液(pH 5.0)作用下,于37℃水浴中避光水解4 h后,以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净化,以甲醇洗脱,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氨水(72∶27,V/V)等度淋洗分离后进入质谱测定。在喷雾电压4 kV,毛细管温度300℃下,以3-羟基菲13C为内标,采用SRM模式负离子扫描方式测定,内标法定量。9种多环芳烃代谢物在尿中的线性范围为0.90~100μg/L;相关系数为0.9970~0.9990;回收率为79.0%~119.8%;相对标准偏差为4.3%~12.4%;检出限为0.04~0.90μg/L;结果表明,本方法可用于尿中9种多环芳烃代谢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和氟苯尼考含量的方法。样品粉碎后以乙酸乙酯为萃取溶剂经加速溶剂萃取仪在100℃静态萃取5min,提取液浓缩后溶于水中并用正己烷萃取净化。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水按不同比例混合为流动相作梯度淋洗。质谱测定中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扫描、选择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氯霉素和氟苯尼考在0.02~10μg·kg-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N)为0.02μg·kg-1,测定下限(10S/N)为0.05μg·kg-1。以空白水产品为基体,在4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回收率在90.2%~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8%~8.5%,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ASE-SPE-GC-QqQ-MS/MS)法同时测定沉积物中28种多氯联苯(PCBs)和16种多环芳烃(PAHs)。对萃取、净化及仪器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为:ASE萃取温度90℃,萃取时间6 min;净化小柱为硅胶-Florisil固相复合柱(填料自下而上为弗罗里硅土、0.7 g活化硅胶、1 g无水硫酸钠);洗脱溶液为丙酮-正己烷(1∶19,V/V)混合溶液,洗脱速率为0.6 mL/min。PCBs和PAHs在2~500μg/L和5~1000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7~0.9999和0.9939~0.9999;PCBs和PAHs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1~0.08 ng/g和0.07~0.45 ng/g;定量限为0.003~0.25 ng/g和0.24~1.67 ng/g;实际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6%~125.7%和70.4%~124.7%;方法相对标准偏差(n=6)为0.7%~6.4%和1.1%~12.8%。运用本方法对滇池入湖河口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该区域PCBs单体浓度为n.d.(未检出)~0.13 ng/g,PAHs单体浓度为0.79~131.12 n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