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身体运渐衰老的中老年人也很容易患上此病。由于高脂血症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患者一旦被确诊,医生和病人都会十分重视对该病的治疗。选降脂药要小心高脂血症有药可治,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其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降脂药也不例外。他汀类降批药主要作用为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但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更为明显,为目前防治冠心病的常用药物。该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失眠、短暂性大便习惯改变,恶心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类药物倘若与降脂药吉非罗齐合用,常会产生较严重的问题,轻者可致肝肾功能损害、肌肉酸痛,重者则可出现横纹肌溶解、黑尿、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或终生残疾。阴离子交换树脂类降脂药以考来烯胺、降胆葡胺等为代表,其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容易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大剂量使用可出现胃肠道不适,腹泻等。苯氧芳酸类降脂药主要作用也是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胀、腹泻、嗜睡、乏力、脱发、白细胞减少、皮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保健》2013,(1):4-5
他汀类药物,即3-羟-3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为一类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降脂药。主要作用为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的目的。国内上市的他汀类产品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燕麦β-葡聚糖联合Vit-C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降体重作用. [方法]将雄性SD大鼠造成高脂模型,然后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基础饲料及在高脂实验组加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及Vit-C共5周.于实验末心脏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动脉硬化指数(AI),判定其对血脂的影响;测定体重、脂肪含量、肥胖指数(Lee'index),判定其对体重的影响. [结果]燕麦β-葡聚糖联合Vit-C能够降低TC、TG、LDL-C、AI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并能够降低大鼠体重、脂肪含量以及肥胖指数. [结论]燕麦β-葡聚糖联合Vit-C具有一定的降血脂、降体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拜耳公司宣告拜斯亭(化学名西立伐他汀)退出市场,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报告证实,拜斯亭单用或和吉非罗齐联合使用时,出现了肌无力和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拜斯亭(Lipobay)是拜耳公司生产的一种降血脂、特别是降胆固醇的药品,药品名是西立伐他汀钠片,适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混合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吉非罗齐药物主要用  相似文献   

5.
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或伴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为特征的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类降脂药是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药物,联合使用贝特类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能够迅速改变血脂水平。目前证实,新型降脂药罗伐他汀与HMGCoA还原酶有很强的结合力.其降低胆固醇的能力优于同类其他药物。现对我院门诊收治的伴有高脂血症的40名患者进行疗效分析,比较新型他汀类降脂药与传统降脂药之间的差异,从而指导临床更合理地选用降脂药。  相似文献   

6.
β2—受体激动剂对人畜的危害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友 《肉品卫生》1999,(5):26-26,25
β_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β_2-adrenegic agonist)是一类能与肾上腺素受体结合的并能激活该受体的药物,医药上常用的有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塞蒙特罗(Cimaterol CIM)和 Ritoarme等。此类药品的药理作用极强,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纤毛运动和促进痰液排出的功能,主要用于人和动物的支气管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某些β_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可以明显地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胴  相似文献   

7.
高血脂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人群中胆固醇值逐年增加,使用降脂药的人越来越多。血脂高,常有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高尿酸血症等,因此,在使用降血脂药同时,很可能并用降压药、降糖药等,由此带来药物之间相互作用问题。高血脂患者必须了解降脂药副作用和与其他药物并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防发生意外。什么情况下禁忌使用何种降脂药肾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肌酐值超过177微摩尔升) 服用苯扎贝特(优降脂)、非诺贝特等贝特类降脂药,容易造成药物体内蓄积而诱发横纹肌溶解,应当禁忌使用;贝特类与他汀类降脂药禁忌同时使用,如必须同时使用,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氯沙坦 (losartan ,LOS)对高血压病 (EH)患者的血尿酸 (UA)及血、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G)的作用 ,并与培哚普利 (perindopril,PER)进行比较。方法 对 118例经停用降压药 2周的轻中度EH患者采取随机单盲自身前后对照 ,分为氯沙坦组 (LOS组 ,n =5 9)和培哚普利组 (PER组 ,n =5 9) ,分别服用LOS(美国默沙东公司产品 ,5 0~ 10 0mg/d)和PER(法国施维雅公司产品 ,4~ 8mg/d) ,4周为 1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 2周及 4周分别测诊室坐位血压 (SiBP)。于治疗前及 4周疗程结束时分别查血尿酸 (UA)、血尿 β2 -MG、血胆固醇 (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甘油三脂 (TG)、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 (Cr)。观察期间均避免使用降尿酸药物、利尿剂、降脂药及其他影响尿酸的药物。结果 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能同等程度有效降低EH患者的动脉血压及血、尿 β2 -MG。此外氯沙坦还有效降低血UA ,而对血Ch、TG、BUN及Cr无影响。结论 氯沙坦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政府管制与取消管制对药品价格的影响,为药品定价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提取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数据库中2011年1月-2016年6月64种消化类药品价格水平、用量和费用的月度数据,通过有对照的间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series,ITS)模型,分别分析政府管制和取消管制后样本药品的价格水平、用量与费用变化,其中使用固定拉氏价格指数衡量药品价格水平。第一个ITS分析政府管制的影响,利用2011年1月-2015年6月的月度数据,间断点为2012年5月;第二个ITS分析取消管制的影响,利用2014年6月-2016年6月的月度数据,间断点为2015年6月。结果:政府管制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干预组药品相比于对照组的价格指数无显著变化(β_6=-0.000 452,P=0.994),但长期增长趋势显著下降(β_7=-0.050 7, P0.001)。在取消管制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药品明显下降(β_6=-0.042 7,P=0.005);长期来看,两组药品价格指数变为上升趋势,干预组相较于对照组药品价格指数趋势变化无显著差异(β_7=0.002 83, P=0. 170)。政府管制与取消管制政策实施前后,消化类药品的用量和费用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政府管制可以有效控制药品价格增长趋势,而取消管制在短期可以使药品价格降低,长期来看药品价格仍持续增长,价格管制或取消管制对药品的用量和费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胆固醇(CH)代谢紊乱是老年常见病,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TG)含量增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为了解我院离退休老干部的身体健康状况,落实健康对策,于1996年12月对我院81名离退休老干  相似文献   

11.
徐辉  朱翠霞 《泰山卫生》2003,27(6):27-28
人体内的血浆胆固醇(CH)大约1/3来自饮食,其他大部分靠肝脏合成。降低异常高水平的血浆胆固醇(CH),可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冠心病等病的发病率。减少大部分肝脏合成的内源性CH来降低CH,这是近20年来降低CH药物研究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普罗布考(probucol),又名丙丁酚,化学名:4,4′-[(1-甲基亚乙基)双(硫)]双[2,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于1977年首先在美国上市,最初以降脂药应用于临床,主要降低血清胆固醇.近几年发现其有抗氧化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够从多个途径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预防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减少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发病率,同时还可预防PTCA术后的再狭窄.本文对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即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清中脂质的浓度高于正常水平。若血脂水平异常,易引发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脑中风等疾病因此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将有利于降低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选用正确的合理的口服降脂药是治疗高血脂症的关键所在。就2010-2012年某医院门诊药房口服降脂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降脂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伟 《药物与人》2007,20(4):36-37
降脂药选用有讲究胆固醇,是血脂的主要成分。在心肌梗死的主要高危因素中,血脂异常高居首位。血脂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脂的总称,对心血管疾病影响最大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从血液移动到细胞中需要特别的  相似文献   

15.
血脂主要是由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组成。都不溶于水,但与蛋白质结合成脂蛋白则成为水溶性的,可转运到其他组织中去。各种脂蛋白中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含胆固醇最多,前β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含甘油三脂最多。血中增高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即以β脂蛋白和前β脂蛋白的形式沉积在动脉壁上,高密度脂蛋白(α-脂蛋白)含胆固醇少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在我国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些疾病的产生与发展与高血脂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甾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降低胆固醇、抗溃疡、抗肿瘤等,作为用于食品使用的植物化学物已在一些国家获得批准.其降胆固醇效应具有自身特点,且作用机制也有自身特色,公认为其降胆固醇效应是通过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实现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作用机制,如影响胆固醇运输以及影响肝脏胆固醇合成和分泌.本文主要对其降胆固醇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构建并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对广州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发病率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合理制定 CH 的防治、保健的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汇总广州市1991-2018新生儿CH筛查发病率数据,基于1991-2016年CH发病率数据建立最优ARIMA模型,通过比较2017-2018年预测发病率和实际发病率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检验,并预测未来3年CH发病率趋势。结果 1991-2018年CH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基于1991-2016年CH发病率数据进行模型拟合,ARIMA(0,1,0)为最优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CH 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模型拟合的2017-2018年CH预测发病率和实际发病率相对误差最大值为7.9%,提供较准确的预测。预测的2019-2021 CH发病率分别为86.1/105、90.7/105、94.3/105结论 ARIMA(0,1,0)模型对新生儿CH发病率的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广州地区CH发病率的短期预测及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593-593
维生素原(provitamins)化学物质在机体内经一定转化后,能生成维生素者,称维生素原。例如,β-胡萝卜素可生成两分子的视黄醇,故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原;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作用生成维生素D3,故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3原。小知识(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胰岛素抵抗(IR)和β细胞功能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2013年浙江省玉环县健康队列基线调查基础上,选取269名初诊T2DM患者,按照性别相同、年龄差小于3岁且无血缘关系的条件选取糖调节受损(IGR)和正常糖耐量(NGT)各269例。将初诊T2DM亚分类为单纯空腹血糖升高(IFH)、单纯负荷后血糖升高(IPH)和空腹合并负荷后血糖升高(CH),IGR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负荷后血糖受损(IGT)和空腹合并负荷后血糖受损(CGI)。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葡萄糖处置指数(DI)对IR、胰岛β细胞功能和代偿IR的β细胞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从NGT到IGR到T2DM,HOMA-IR逐渐增高,而HOMA-β和DI逐渐降低(P<0.05)。调整年龄、性别、肥胖及高血压后,与NGT比较,IFG和CGI的HOMA-IR增高、HOMA-β和DI降低,而IGT仅HOMA-β和DI降低(P<0.05);IFG、CGI较IGT的HOMA-IR升高、HOMA-β和DI降低(P<0.05);IFH、CH较IPH的HOMA-IR升高、HOMA-β和DI降低(P<0.05),CH仅DI低于IFH(P<0.05),且IFH与IFG比较及CH与CGI比较,均为HOMA-IR增高、HOMA-β和DI降低,而IPH仅HOMA-β和DI低于IGT(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在NGT组对空腹血糖有显著影响(P<0.05),DI在各组对空腹血糖和负荷后血糖均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IFG和CGI主要表现为IR和β细胞功能受损,而IGT则主要表现为β细胞功能受损。空腹血糖升高以基础状态下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IR为主要特征,同时基础状态下胰岛β细胞功能对负荷后血糖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筏在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旨在为阐明CVB3致病的分子机理及寻找新的抗病毒靶点提供依据.方法 用甲基-β-环糊精(MβCD)去除细胞膜维持脂筏稳定性的胆固醇分子后感染CVB3,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VB3 VP1蛋白的表达并测定病毒的滴度,同时观察补充外源性胆固醇恢复MβCD对CVB3感染的抑制作用.结果 用MβCD去除胆固醇分子破坏细胞膜脂筏结构,可抑制CVB3感染细胞;1.2、5.5和10 mmol/L MβCD去除细胞膜胆固醇CVB3滴度分别为(4.2±0.06)、(3.5±1.05)、(3.0±0.15)和(2.0±0.15)lgPFU/mL,均低于无MβCD处理对照组的(5.7 ±0.06) lgPFU/mL(P <0.001);补充外源性胆固醇可恢复MβCD对CVB3感染的抑制作用.结论 细胞膜脂筏在CVB3感染心肌细胞中起重要作用,是病毒进入细胞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