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宝璠 《精细化工》2013,(12):1435-1440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添加了0.35%(相对于绝干料浆质量)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的陶瓷坯体料浆流动时间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FTIR和XRD等手段对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官能团结构和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POM和SEM照片观察陶瓷坯体料浆的分散情况和陶瓷坯体试样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最佳合成条件为:聚合温度为80℃、引发剂用量占聚合单体总质量的9%、n(MA)∶n(AA)∶n(AMPS)=1.0∶3.5∶1.5、聚合时间为4 h。当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掺量为0.35%(相对于绝干料浆质量)时,陶瓷坯体料浆体系的黏度从689.5 mPa·s降低到56.8 mPa·s。  相似文献   

2.
支化聚合物皮革复鞣填充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甘油(Gly)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合成马来酸甘油酯(MG),作为多官能度烯类支化单体与丙烯酸(AA)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备水性支化聚合物皮革复鞣填充剂(BPMG)。通过1HNMR对支化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支化单体类型和投料方式对MG双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G-30为支化单体,n(AA)∶n(MG)=6∶1,w(过硫酸铵)=6%时,以单体滴加的方式,聚合温度85℃,聚合时间2.5h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双键转化率。应用结果显示支化聚合物可以提供皮革较好的填充性能和力学性能。SEM结果表明,支化聚合物对皮革纤维具有明显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聚乙二醇(PEG)、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得到了一种四元共聚物(MAPS)硅垢防垢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并以硅垢防垢率为评价指标来确定共聚物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总质量分数为30%,n(MA)∶n(AA)∶n(SMAS)∶n(PEG)=1∶1∶0.4∶0.03,引发剂投加量为8%,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 h。在防垢剂加量为100 mg/L时,硅垢防垢率为76%;在防垢剂投加量为60 mg/L时,碳酸钙垢防垢率为91%。  相似文献   

4.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添加了0.35%(相对绝干料浆)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的陶瓷坯体料浆流动时间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FT-IR和XRD等手段分别对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的官能团结构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分别用POM和SEM照片观察陶瓷坯体料浆的分散情况和陶瓷坯体试样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最佳合成条件为:聚合温度为80 ℃、引发剂用量占聚合单体总质量的9%、n(MA)∶n(AA)∶n(AMPS)=1.0∶3.5∶1.5和聚合时间为4 h。当线型MA/AA/AMPS聚羧酸高效陶瓷减水剂掺量为0.35%(相对绝干料浆)时,陶瓷坯体料浆体系的黏度从689.5 mPa穝降低到56.8 mPa穝。  相似文献   

5.
棉织物无甲醛防皱整理剂MA-IA-A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首次以马来酸(MA)、衣康酸(IA)和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水相聚合工艺制备了MA/IA/AA共聚物,目标产物得到红外光谱检测证实。产物用作无甲醛纺织品防皱整理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溴值和抗皱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MA)∶n(IA)∶n(AA)=1∶1∶1、温度85℃、引发剂滴加时间为2 5h、m(引发剂)/m(总单体)=0 09时,制备的聚合多元羧酸的溴值低于43mg/g,单体转化率达到94%,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871。用该聚合物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WRA)可达到286°,提高率为83 3%,与公认效果最好的丁烷四羧酸(BTCA)整理后棉织物折皱回复角289°几乎一样。整理后的棉织物经水洗50次后,WRA仍可保持在263°,比水洗前的286°仅仅下降8%。整理后棉织物白度为77 6%。  相似文献   

6.
以N-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NSA-18)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MAO)为亲油单体、丙烯酸(AA)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法制备了两亲结构共聚物(PNMA)复鞣加脂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PN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PNMA制备的各项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n(NSA-18)∶n(MAO)=3∶2、n(亲油单体)∶n(亲水单体)=1∶3.5、w(APS)=4.5%(基于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为88℃、活泼单体滴加时间为2 h时,合成的PNMA复鞣加脂剂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和一定的柔软、防水性能,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的透光率为42.7%(400 nm,25℃),复鞣加脂后革样增厚率为29.6%,静态吸水率为43.6%。  相似文献   

7.
以衣康酸(IA)、马来酸(M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水为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三元共聚物,探讨了单体配比、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聚合时间等合成条件对阻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配比n(IA)∶n(MA)∶n(AMPS)=1∶1∶1,聚合温度80℃,引发剂占单体质量分数的5%,聚合时间2h;用红外分光光度仪分析证明得到了预期的产物结构,并测定了产物的特性黏度和固含量。通过静态法对三元共聚物的阻垢性能进行评价,在加剂量为50mg/L时阻碳酸钙率最佳可达93.6%,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8.
以十二醇马来酸单酯、十二醇正丁醇马来酸双酯为亲油单体、甲基丙烯酸为亲水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活泼单体滴加的方式制备了马来酸双酯聚合物复鞣加脂剂。通过FT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十二醇马来酸单酯)∶n(十二醇正丁醇马来酸双酯)=3∶2,n(亲水单体)∶n(亲油单体)=2.5∶1,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7%,聚合温度80℃,甲基丙烯酸滴加时间1.5~2.0 h的条件下,所得产品具有较好的加脂性能和防水性能,产品质量分数为1%的水乳液在400 nm处,25℃乳液透光率为30.1%,处理的山羊兰湿革(削匀厚度0.5 mm)的动态透水次数为642。  相似文献   

9.
以甘油(Gly)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合成马来酸甘油酯(MG),作为多官能度烯类支化单体与丙烯酸(AA)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备水性支化聚合物皮革复鞣填充剂(BPMG)。通过1HNMR对支化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查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支化单体类型和投料方式对GM双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G-30为支化单体,n(AA):n(MG)=6:1,w(过硫酸铵)=6%时,以单体滴加的方式,聚合温度85℃,聚合时间2.5 h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双键转化率。应用结果显示支化聚合物可以提供皮革较好的填充性能和力学性能。SEM结果表明支化聚合物对皮革纤维具有明显的分散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2014,33(9):2223-2229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异丁烯磺酸钠(MAS)、丙烯酸(AA)和顺酐(MA)为主要合成原料,合成了一种线状MA-AA-MAS聚羧酸陶瓷分散剂.采用FT-IR手段对其官能团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通过正交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各单体比例和研究各单体用量及聚合反应条件对陶瓷坯体料浆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该分散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MAS)∶n(AA)∶n(MA) =1.0∶3.0∶1.0、w(APS)=8%、聚合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5h.当分散剂的掺量为0.35%(相对绝干料浆质量)时,料浆体系的黏度仅为78.2 mPa·s.  相似文献   

11.
新型硫酸钡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晓娟  谢志海  张旭  李莉  降晓艳 《化学工程》2011,39(2):76-78,90
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丙烯酸甲酯(MAC)为单体,采用水溶剂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元共聚物阻垢剂;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n(MA): n(AA): n(AMPS): n(MAC)=7: 6: 2: 4,引发剂...  相似文献   

12.
A new vinyl graft copolymer superplasticizer was synthesized by copolymerization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crylate (PEGAA), polyethylene glycol biester of maleic acid and citric acid (PEGMC), acrylic acid (AA), sodium allylsulphonate (SAS), and methyl acrylate (MA). The effects of the vinyl monomers' molar ratio, initiator,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its application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vinyl graft copolymer superplasticizer has excellent application properties when the molar ratio of PEGAA, PEGMC, AA, SAS, and MA is 0.5 : 0.10 : 0.20 : 0.05 : 0.03 and the initiator ammonium persulfate [(NH4)2S2O8, APS] is 0.8 wt % at 80°C for 3 h. The vinyl monomers' conversion is 98.7%. The appl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reducing ratio and retardation solidification time of the superplasticizer reach 33.5% and 4 h, respectively. The applied concrete ha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ts molecular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and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It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w vinyl graft copolymer superplasticizer that citric acid (CA) and MA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opolymer molecules. ©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2010  相似文献   

13.
硫酸钡垢阻垢剂AA-MA-HPA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丽慧  赵景茂  左禹  熊金平 《精细化工》2004,21(1):58-60,66
合成了丙烯酸-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丙酯三元共聚物(AA-MA-HPA),研究了聚合条件对共聚物阻硫酸钡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聚合工艺:单体配比n(AA)∶n(MA)∶n(HPA)=41∶34∶25,m(引发剂)/m(总单体)=10%,m(异丙醇)/m(总单体)=1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h。当共聚物使用质量浓度为24mg/L时,阻垢率可达97%以上,并初步探讨了其阻垢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马来酸酐改性聚乙二醇得到的聚乙二醇酯(PEGMA)、乙烯基磺酸钠(SVS)、丙烯酸(AA)为单体,通过水相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目标共聚物PEGMA-SVS-AA。考察了聚合工艺对其阻碳酸钙垢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结构进行表征,得到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n(PEGMA)∶n(SVS)∶n(AA)为1∶3∶5,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反应时间2.5 h,控制反应温度为80℃。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聚合物PEGMA-SVS-AA在模拟工业生产循环冷却水条件下,其阻碳酸钙垢率达到89%。使用XRD和SEM对碳酸钙垢进行了表征,该水处理剂不仅改变了碳酸钙的形貌而且改变了碳酸钙的晶型。  相似文献   

15.
将顺酐(MA)与苯酚在室温下混合即得到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CTC),然后用此配合物与丙烯酸(AA)按摩尔比1:2进行聚合反应,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5 h,引发剂用量为0.3%较缓和的条件下,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MA/AA)阻垢剂,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阻垢剂对碳酸钙和磷酸钙均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阻垢剂浓度为50 mg/L时,对碳酸钙的阻垢率达到100%,对磷酸钙的阻垢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林燕  周文富 《应用化工》2009,38(11):1645-1648,1651
以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醇为原料,以竹炭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羟醛缩合和酯化反应,两步法合成了紫外线吸收剂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产品转化率为89.16%;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为:n(酸)∶n(醇)=1∶1.5,竹炭磺酸∶对甲氧基肉桂酸(质量比)=6%,反应时间2 h,且酸醇摩尔比对目标产品的转化率影响最显著,最后用UV、FTIR对目标产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酮(AP),三氯化磷(PT)和冰醋酸(AA)为原料,合成了1-苯乙烯基膦酸。考察了原料配比、第一步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n(AP)∶n(PT)∶n(AA)=1∶1.5∶3.5,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 h,加冰醋酸搅拌过夜,直接加入浓盐酸后回流5 h,冷却,二次重结晶,所得1-苯乙烯基膦酸产物经1HNMR,31PNMR,FTIR和熔点测定进行确认。与文献方法相比,该文报道的工艺缩短了反应步骤,收率从83%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