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准确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艳  阚延静  李凤山 《江苏医药》2012,38(4):461-463
目的评价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Ⅰ并于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23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及漏诊宫颈浸润癌的相关因素。结果 235例患者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符合者152例(64.7%),诊断过度者29例(12.3%),诊断不足者46例(19.6%)。8例患者最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漏诊率为3.4%。结论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不排除高度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或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Ⅰ尚不够可靠,需警惕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10例经病理检查的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310例患者中,发现慢性宫颈炎252例,HPV亚临床感染1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6例,宫颈癌5例,宫颈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可以识别肉眼不能发现的宫颈病变,尤其是HPV亚临床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的准确性.方法回顾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 Ⅰ并于短期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235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及漏诊宫颈浸润癌的相关因素.结果 235例患者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符合者152例(64.7%),诊断过度者29例(12.3%),诊断不足者46例(19.6%).8例患者最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漏诊率为3.4%.结论 对细胞学检查结果为非典型鳞状上皮不排除高度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或阴道镜检查不满意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IN Ⅰ尚不够可靠,需警惕漏诊.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晓芳  刘静 《天津医药》1999,27(5):294-29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53例妇科感染门诊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结果:HPVDNA总阳性率为52.3%。其中慢性宫颈央组阳性率为16.7%、假性湿疣组为29.8%、疣样病变组为37.5%、尖锐湿疣(CA)组为61.7%、宫颈上皮内启样病变(CIN)组为79.7%、宫颈癌(CC)组为90.9%。CA、CIN及CC组HPV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均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现升高趋势,表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理活检证实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267例进行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88.8%,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65.2%,阴道镜联合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98.1%、三者间灵敏度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有重要价值,联合细胞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薄片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配合阴道镜宫颈活检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CIN)的筛查诊断及宫颈冷刀锥切治疗CIN的临床效果。方法248例患者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检查,发现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108例,阴道镜图像异常的取活检,发现CIN 2~3级的患者(55例)行宫颈冷刀锥切。结果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发现CIN 2~3级48例,7例病检结果为子宫颈乳头状糜烂,经过4~6个月随访,并行复查取活检,宫颈外观愈合良好,未发现异常。结论 TCT检测、阴道镜检查、病理学检测,经过三步检查,就可以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而宫颈冷刀锥切是治疗CIN的最有效方法。CIN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子阴道镜筛查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期间门诊就医的29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电子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差异及不同年龄电子阴道镜检查的差异。结果29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发现宫颈炎症24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I级28例, CINI I~Ⅲ级14例,宫颈癌5例。镜下定位活检送病理诊断确诊CIN I级25例, CINI I~Ⅲ级13例,宫颈癌5例,确诊率分别为89.29%、92.86%和100%。宫颈疾病在年龄分布上,其中以31~50岁发病者所占比例最大,为CIN和CIS的发病高峰。结论应用电子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准确率较高,能够早期发现CIN病变,配合组织学检查更能明确诊断,对患者无创伤,可反复检查,对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阴道镜检查并实施宫颈锥切术(LEEP)520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宫颈锥切病理诊断为准,阴道镜活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符合率为84.4%(439/520),其中,宫颈炎为 94.8%(368/388),宫颈上皮内瘤...  相似文献   

9.
赵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3):431-432
目的评价阴道镜对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该站通过阴道镜对宫颈病变进行检查,以组织学为金标准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538例,133例宫颈取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CIN110例,其中CINⅠ48例(36.1%),CINⅡ11例(8.3%),CINⅢ51例(38.4%),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8例(6.0%),宫颈炎性反应15例(11.3%)。阴道镜诊断CIN的检出率为20.4%.敏感性97.3%,特异性65.2%。阳性预测值82.7%,阴性预测值92.0%。结论采用阴道镜能及早发现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6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宫颈细胞学、阴道镜活检、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后的病理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62例CIN患者中,CINⅠ28例,CINⅡ20例,CINⅢ14例结果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率17.7%,总的诊断符合率75.8%;阴道镜活检假阴性率12.5%,总的诊断符台率62,5%;12例CINⅢ行扩大子宫全切术,术后1例发现残留病灶。宫颈电热圈环切术后随访最长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细胞学结合阴道镜活检可减少CIN的漏诊率,采用LEEP治疗CIN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46例患者在阴道镜下行CIN的诊断;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46例CIN患者,在阴道镜下行宫颈定位活检,经病理确诊CIN 123例,符合率为84.2%,不符合者23例,占15.8%;最终确诊CIN I共52例,占符合率的72.7%;确诊CINⅡ共40例,占符合率的90.1%;确诊CINⅢ共23例,占符合率的96.6%;最终诊断为宫颈浸润癌2例,漏诊率为1.0%.阴道镜下活检符合率随CIN型级增加而上升,各型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采用阴道镜下诊断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可提高宫颈早期癌及瘤前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是一种微创、经济、方便、可靠的诊断CIN的方法,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来我院就诊的象山县已婚妇女宫颈疾病的诊断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宫颈脱落细胞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检测、阴道镜下活检后行病理学诊断。结果宫颈细胞学异常66例(6.4%);948例通过HPV分型检测,发现l84例(19.4%)HPV阳性;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45例,宫颈癌5例。结论TCT结合HPV检测并联合阴道镜检查是诊断宫颈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对防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16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镜检查160例中,经病理学检查90例,确诊为CINI-Ⅱ33例,CINⅢ8例,原位癌3例,宫颈浸润癌6例,宫颈湿疣样病变4例,慢性宫颈炎36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480例宫颈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取宫颈活组织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细胞学诊断CIN符合率为40.0%,阴道镜诊断CIN符合率6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细胞学诊断CIN符合率为86.3%,与单纯阴道镜、单纯细胞学诊断CIN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对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原位癌有重要价值,阴道镜检查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能明显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阴道镜在宫颈内瘤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图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9-12月我院门诊阴道检查并同时行活检的患者420例中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阴道镜结果。结果 阴道镜检查420例,发现CIN48例,检出率11.4%。CIN的主要表现为异型血管、点状血管、白斑、镶嵌。结论 阴道镜检查是提高CIN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查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方法对326例患者采用宫颈细胞涂片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宫颈涂片细胞学敏感度为64.10%,阴道镜检查敏感度为82.05%。结论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病变筛查的初步方法,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在阴道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组检查,提高了组织病理学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阳性率,及早发现宫颈癌,对宫颈疾病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刮片的细胞学检查对子宫病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296例宫颈异常患者进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标准,用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宫颈刮片及阴道镜细胞学检查296例。病理结果显示宫颈上皮病变(CIN)286例,占96.6%,其中CINⅠ156例(52.7%),CINⅡ99例(33.5%),CINⅢ41(13.8%),宫颈癌0例(0%)。宫颈刮片及阴道镜细胞学检查诊断CIN符合率96.7%,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符合率91.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妇产科阴道镜门诊的771例患者,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或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筛查,进行阴道镜检查诊断并取活检作病理检查分析.结果 771例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宫颈炎146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673例,宫颈癌51例,诊断正确率85.1%.结论 电子阴道镜是辅助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手段,结合合理的分流管理,有助于减少CIN和宫颈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院2010年3~6月行阴道镜检查106例患者,对阴道镜检查结果与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诊断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结果:宫颈刮片细胞检查有较高的假阴性,而阴道镜检查有助于提高细胞涂片的敏感性。结论:阴道镜检查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CIN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行宫颈疾病检查患者,均行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与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分析阴道镜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结果 120例患者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宫颈HPV亚临床感染(SPI)患者16例(13.3%), SPI伴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2例(1.7%),宫颈炎患者77例(64.2%)。SPI阴道镜检查的准确度为93.75%(15/16),敏感度为93.75%(15/16),特异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6.25%(1/16),假阳性率为0(0/104);SPI伴SIL阴道镜检查的准确度为50.00%,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50.00%。结论阴道镜检查在宫颈HPV感染早期阶段、亚临床型与癌前病变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