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卫星资料分析黄海海表温度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表温度长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域的气候变化信号,卫星遥感资料是获取高时空分辨率水温长期变化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家海洋局1982—1999年黄海断面监测器测数据的2 954组水温数据对时空匹配的卫星(NOAA/AVHRR)反演海表温度(SST)进行校验,计算得到卫星反演SST系统偏差为(0.18±1.00)℃。卫星反演的水温空间分布以及长期变化趋势与器测趋势较为一致,可以用来研究海域SST长期变化规律。利用校验后1982-01~2011-08NOAA/AVHRR的SST数据,分析了该时段黄海冬夏季代表月2、8月海表水温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近30a,黄海冬季水温有2次跃迁:1989—1990年由冷至暖的状态跃迁,2000-2001年出现由暖至冷的状态转变;1990年代冬季水温达最高,相比1880年代,水温升高1.07℃,新世纪水温稍有降低,水温较1990年代下降了0.53℃,温度变化较大区域位于北黄海、山东半岛沿岸,苏北浅滩毗邻海区,该区SST与局地经向风场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北极涛动通过影响冬季风间接影响黄海水温变化;(2)夏季海表水温在1994—1995年呈现由冷至暖的状态跃迁,冷、暖期水温相差0.57℃,水温变化较显著的区域为黄东海分界处,其具体变化机制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根据 1 959- 1 996年 4- 6月水温资料 ,按 30′× 30′方区统计计算了南黄海 ( 34°~ 37°30′N ,1 2 2°~ 1 2 4°30′E)中层冷水的 8个示性特征值 ,并绘制了平面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 ,南黄海西部中层冷水于 4月形成 ,5月达到盛期 ,6月开始消衰 ,生消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出现的海区为 34°~ 37°30′N ,1 2 4°0 0′E以西 (即黄海暖流向西北伸展路径 )海域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同时 ,示性特征的时 -空分布变化还反映出 :在形成期其下方黄海暖流对它的重要影响。这将对于探讨海洋热、动力因子对研究海区中层冷水生消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第5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中的8个模式历史模拟与典型浓度(RCP4.5)试验的结果,探讨了1980—1999年东海海表温度(SST)持续增加的原因,预估了未来东海SST对温室气体持续增加的响应。研究表明:这8个模式都能模拟东海在1980—1999年有显著的SST持续增暖现象,集合平均后这20年增暖的速率为2.25℃/100a。而在RCP4.5试验中,8个模式集合平均后在2006—2055年这50年期间东海SST增暖的速率为2.32℃/100a。在历史模拟中,在1980—1999年期间东海SST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海洋平流热输送加强,而大气调整导致的海面热通量影响比海洋平流热输送的影响小一个量级。在单纯温室气体增加的RCP4.5试验中,除了海洋平流热输送外,由于大气调整导致海面潜热、感热释放减少也是SST持续升温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贡献可以与海洋平流热输送加强同量级。对比分析模式对过去的模拟和未来单一强迫的情景试验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在1980—1999年期间由于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导致的东海黑潮平流热输送增加是该阶段东海SST持续增加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韩水循环动力学合作研究”和“中国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 1 996年 4月 -1 999年 1月 )期间各季节 1 2 8°E以西的校正后的 CTD现场水文调查资料 ,对黄、东海温、盐跃层在 4个不同时期 (成长、强盛、消衰和无跃期 )的各特征值的分布特性及其季节变化作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 :( 1 )黄海底层显著冷水团的存在 ,使黄海以温跃层占绝对主导地位 ;东海的沿岸海区因受长江径流的影响则以盐跃层为主导。 ( 2 )温跃层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与其相联的上、下层水团的强弱。冷水团的存在是产生强跃层的根本原因。( 3)夏季东海区双温跃层从浙江近海到济州岛以南水域连成片 ,其分布范围恰好与冬季入侵陆架的黑潮水相一致。 ( 4 )长江冲淡水舌状盐跃层强度等值线在各季节的伸展情况反映了长江冲淡水在各季节的扩散情况 ,一年当中 ,其轴向先从南往北转 ,再从北往南转。 ( 5 )苏北浅滩以及台湾海峡北部终年为无跃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2000~2003年期间9个航次的研究结果,讨论了总溶解态无机砷(TDIAs,[TDIAs]=[As^5+]+[As^3+])和亚砷酸盐(As^3+)在黄、东海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调查海区覆盖了黄、东海不同水文和化学性质的区域,研究重点放在自长江口向东南琉球群岛沿伸的PN断面以讨论陆源输送的物质对中国陆架边缘海的影响。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分析砷的不同形态(TDIAs,As^3+)。TDIAs受河流陆源输送的影响在近岸区域含量较高,并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含量逐步下降。在东海陆架坡折带的近底层水中也存在TDIAs的高值中心,此区域具有低温、高盐、低悬浮颗粒物含量的特征,显示出入侵陆架的黑潮水是陆架区TDIAs另一个主要的源。TDIAs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受到长江冲淡水水量及黑潮入侵陆架强度的季节及年际变化共同影响。研究区域中As^3+的分布特征与TDIAs相反,其含量、分布及季节性变化受到浮游植物活动的影响,表现出与叶绿索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夏季东海陆架PN断面中As/P的化学计量比值约为2×10^3。黄、东海溶解态砷的含量与世界其它海区相近,表明其未受到明显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NOAA卫星AVHRR图像对渤海表层水温年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NOAA卫星AVHRR图像(使用1992~1994年共22幅图像)选取渤海中的15个特征区域进行分析。根据其年变化曲线,结合渤海的实际情况,讨论了渤海中相应海区的年变化,并且对大部分区域水温变化特征的形成机制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文中指出,辽西低温中心的动力机制是绕半岛潮流引起的垂直向环流的作用,而正是由于辽东半岛的特殊的地理特征,才可能产生这一明显的低温中心。冬季的黄海暖流在渤海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它是使冬季渤海中部及南部水温明显高于北部辽东湾水温的重要原因。上述工作证实,利用卫星图像进行海水温度年变化的分析是切实可行的,由此,应充分发挥卫星遥感技术上的优势,以加快海洋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上层海洋次中尺度过程研究至关重要的卫星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场的空间精细度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由于卫星SST产品反演噪声的影响和实测数据的缺乏等原因,目前对卫星SST场空间精细度的研究受到较大限制。本研究开发了一套估算卫星SST场空间精细度的方法,将Suomi 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卫星Visible Infrared Imager Radiometer Suite(Suomi-NPP/VIIRS)和NOAA-15卫星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NOAA-15/AVHRR)Level-2 SST场的空间能量谱与长时间在同一航线反复观测的高空间分辨率实测海温数据的空间能量谱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VIIRS SST场夜间沿扫描方向在1.5~50 km尺度对海表温度空间能量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描述准确,日变化导致VIIRS白天场次中尺度空间谱能量相对夜晚有所增加。AVHRR SST场空间谱能量在次中尺度相比VIIRS有较大升高。  相似文献   

8.
In this study, we used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month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an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SAT) data during 1982–1994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surface wind stress curl data during 1982–1989 to investigate the Japan Sea SST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atmospheric forcing. First, we found an asymmetry i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SST and wind stress curl, which implies that the SST variability at the scales of the order of one month is largely due to atmospheric forcing. Second, we performed three analyses on the data fields: annual mean, composite analysis to obtain the monthly anomaly relative to the annual mean,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analysis on the residue data relative to the summation of the annual mean and the monthly anomaly. The first EOF mode of SST accounts for 59.9% of the variance and represents the Subpolar Front.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the first EOF mode implies that the deep Japan Sea could be cooler in cold seasons (November–April) of 1984–1987. Third, we computed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mong various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found that the atmospheric warming/cooling is the key factor causing intra-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ST variabilities.  相似文献   

9.
吴磊  王彬  潘锡山  韩雪 《海洋通报》2020,39(6):657-668
本文分析了两套融合海表温度产品 (MGDSST 和 OISST) 在 1982—2019 年间的时空特征,并结合现场观测数据,分别对其在渤黄东海的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 (1) MGDSST 和 OISST 两套融合产品在渤黄东海浅水海域差异显 著,且差异随水深的减小迅速增大,在水深大于 100 m 的海域两者差异较小。 (2) MGDSST 夏季多年平均值高于 OISST 约0.3 益,而冬季多年平均值则低于 OISST 约 0.23 益。 (3) 夏季 MGDSST 增温幅度显著强于 OISST,冬季则相反。 (4) EOF分析结果显示 MGDSST 在夏季的韩国沿岸流域和冬季的南黄海东部海域的空间变率显著强于 OISST,两者的时间系数则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5) 通过与 KODC 现场观测数据的对比,发现 MGDSST 在渤黄东海海域表现要优于 OISST。本研究为融合海表温度产品在中国近海的适应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大气气溶胶的时间和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刘毅  周明煜 《海洋学报》1999,21(1):32-40
通过对中国近海10个航次气溶胶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1)从黄海、东海至日本以南海域气溶胶中地壳元素年平均浓度明显减小,在春季尘暴多发期间地壳元素浓度离到岸距离接指数规律递减.污染元素气溶胶浓度分布与陆源排放量和离岸距离有一定关系.(2)海上陆源气溶胶浓度的季节分布为:春季最大,秋冬次之,夏季最小.受日本排放源的影响,日本以南海域污染元素浓度最大值出现在冬季.(3)Se元素浓度与海洋源密切相关.海盐元素从黄海、东海至日本以南海域浓度逐渐增加,主要受周围海况影响,与风速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影响近海气溶胶浓度的主要因素有陆源气溶胶排放量、降水分布和大尺度天气形势.  相似文献   

11.
东海海表面温度长期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于非  许一 《海洋科学进展》2003,21(4):477-481
通过对卫星海表面温度资料的分析,研究了东海表面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发现东海存在41个月左右的变化周期,并与ENSO有一定的关系。海表面温度变异最大的区域在东海北部由长江口至济州岛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谐波分析的方法,对东亚31个冬季(1980—2010年)的气温提取年际变化分量(周期小于8a部分)进行EOF分析。结果发现:在年际变化的时间尺度上,东亚冬季气温表现为高纬模态和低纬模态2个主要模态,它们一起可以解释总方差73%的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年际变化尺度上,与气温变化的高纬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表现为显著的北极涛动(AO)负位相分布,海平面气压场上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北移,对流层中层东亚大槽西移,高层西风急流向西北方向移动;副热带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湾的海表面温度(SST)变化呈偶极子振荡分布,这种准两年的周期振荡对这一模态的出现有一定的预示意义。而与气温变化的低纬模态相联系的大气环流表现为类AO正位相分布,与之相关的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南移,对流层中层东亚大槽东移,高层的西风急流则是向东南方向移动;赤道东太平洋的SST异常可能对这一模态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而东亚近海的SST则更多是被动地改变。此外,海冰异常变化与东亚冬季气温变化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在前夏和前秋,东西伯利亚海-波弗特海海冰异常减少(增加)对应着随后东亚冬季气温变化的高纬模态(低纬模态),而冬季东亚气温变化的高纬模态(低纬模态)又与后期春季北极东半球的海冰异常增加(减少)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此外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异常变化是伴随东亚冬季气温变化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温与叶绿素季节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3年MODIS数据为数据源,在图像处理、空间插值的基础上作海温与叶绿素浓度的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海域的叶绿素浓度和海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变化特征。基本规律是叶绿素浓度从近岸向渤海中央递减;温度则随季节发生变化,随着温度升高,近海叶绿素浓度增高,而渤海中央区域叶绿素浓度降低。渤海叶绿素浓度的分布与河口径流、季节等因素有关。从空间关系看,海温与叶绿素浓度不存在很明显的空间分布相关性,但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相关性。上述研究可用于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produce a high-qualit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ata set, the daily amplitude of SST (ΔSST) should be accurately know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a simple manner. The authors first simulated ΔSST with a on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using buoy-observed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satellite-derived solar radiation data. When insolation is strong, the model-simulated 1-m-depth ΔSST becomes much smaller than the in situ value as wind speed decreases. By forcibly mixing the sea surface layer, the model ΔSST becomes closer to the in situ value. It can be considered that part of this difference is due to the turbulence induced by the buoy hull. Then,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odel results were reliable, the authors derived a regression equation to evaluate ΔSST at the skin and 1-m depth from daily mean wind speed (U) and daily peak solar radiation (PS). ΔSST is approximately proportional to In(U) and (PS)2, and the skin ΔSST estimated by the equation is not inconsistent with in situ observation results reported in past studies. The authors prepared maps of PS and U using only satellite data, and demonstrated the ΔSST evaluation over a wide area.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ome wide patchy areas where the skin ΔSST exceeds 3.0 K can appear in the tropics and the mid-latitudes in summe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5.
辽东大、小窑湾营养盐和铅、锌的时空变化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小窑湾湾内外海域的营养盐和铅、锌的分布规律与季节变化进行了调查,并以海水水质、营养结构和营养水平方面评价了两个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冬春季节N,P,Si三种营养盐的水平分布均有从湾项向湾口海域降低、再向湾外上升的趋势;夏季三种营养盐的湾顶含量大大增加,水平分布趋势则表现为由湾里向湾口方向减少。冬季Pb含量较低,且分布均匀;春季小窑湾沿岸已受到Pb的污染。大窑湾北部沿岸冬季Zn污染严重,春季两湾内外海域Zn分布较均匀。夏季Pb,zn的污染严重,水平分布为从北部沿岸向湾口方向下降。两个湾内环境质量劣于湾外;调查年度中,夏季两湾水质除总无机氮不超标外,其他三项指标均超标,达到轻度或重度污染状态;冬春两季只有锌污染指数大于1,其他皆低于清洁指数,水质处于较清洁状态。大、小窑湾海域的海水营养水平指数小于或接近一级的阈值,处于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6.
渤、黄、东海悬浮物质量浓度冬、夏季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HAMSOM三维正压水动力模型结合粒子追踪的悬浮颗粒物输运模型模拟了渤、黄、东海悬浮物质量浓度冬、夏季变化。模拟结果显示,潮流和底质对悬浮物质量浓度的分布有决定性的作用,沉积物再悬浮对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布影响大,冬季尤为显著。莱州湾中西部和渤海湾南部悬浮物终年维持高质量浓度,古黄河口冬季再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高于其它季节的。长江口附近悬浮物终年维持高质量浓度,夏季长江口东北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高于冬季的,浙江沿岸冬季悬浮物的质量浓度高于夏季的。  相似文献   

17.
渤海、黄海、东海AVHRR海表温度场的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28  
海表温度场表征了海洋热力、动力过程和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它不仅是研究海面水汽和热量交换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也为海洋环流、水团、海洋锋、上升流和海水混合等海洋学课题的研究提供一种直观的指示量.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工作者在历次海上观测和台站资料的基础上,对渤海、黄海、东海表层温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1~4],并绘制了系列的水温气候图集.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黄海、东海海域的平均海表温度场的分布、变化以及相关物理海洋现象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文首先通过从网上获取AVHRR的2001年海面温度月平均数据和WOA01的海面温度季度平均数据资料,然后利用fortran程序读取数据和初步处理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和surfer作图工具绘制了两组不同数据的等值线图,最后对图像进行了分析,对比两组海面温度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东、黄海海表面温度季节内变化特征的EOF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1998—2004年的TRMM/TMI卫星遥感海面温度(SST)数据,在初步分析东、黄海SST的季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EOF方法分析了SST的季节内变化特征,进而对SST季节内变化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EOF分析获得的前4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07%,其结果基本反映了东、黄海SST变化的主要物理过程。其中,EOF的第一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30.17%,其空间模态揭示了以东海北部为中心的、整个海域SST变化趋于一致的特征,这一模态的显著变化周期为6.3周;第二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14.36%,其空间模态呈现东南海域与西北海域SST的反相变化趋势,显著变化周期为8.7周和10.6周;第三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7.02%,其空间SST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黄海海域,显著变化周期为6.8,8.7,10.2周等;第四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占5.52%,其空间SST变率最大的区域位于东、黄海近海,显著变化周期为6.8周。东、黄海SST季节内变化与此海区大气中的季节内振荡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在海洋温度场三维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上,常规的研究方法往往忽视了温度场在空间上的相关性、非周期性和不规则性,而地统计学能够有效地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结构特征。本文采用三维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的三维空间结构特征,采用三维变异函数定量描述了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特征。研究的结果表明:东海海域春季温度场在整个研究区内具有明显的漂移;但在变程内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性特点,其各个方向上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均为具有块金效应的高斯模型。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温度场的空间变异尺度分别为km级和m级,而温度场在水平各个方向上也表现为各项异性,其中NW-SE向的相关性最好,NE-WS向相关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