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乙酰苯胺、己二酸和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添加剂,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研究了三种添加剂对PVC分子构象的影响.通过对结晶特征吸收峰的分析,表明结晶相中PVC分子链均为反式间规的伸展链构象.乙酰苯胺和己二酸使PVC的结晶度增大,而邻苯二甲酸氢钾则使PVC结晶度减小.对无定型相PVC分子构象的研究结果表明,乙酰苯胺和己二酸使无定型相中的短反式有序构象增加,同时使TTG*G*构象缺陷增多.因此乙酰苯胺和己二酸可以使PVC的折叠链晶体结构含量增大,使结晶变得完善.此外,己二酸既改变了无定型相PVC分子链构象,也使结晶相PVC分子链构象改变,而乙酰苯胺和邻苯二甲酸氢钾只影响非晶PVC分子链构象.  相似文献   

2.
以月桂酸钠与聚氯乙烯(PVC)通过间接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侧链可结晶的梳型长链接枝PVC,利用FTIR、DSC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接枝PVC的结构、侧链结晶性能和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不同接枝率对侧链结晶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链烷基成功接枝到PVC骨架上,并形成了侧链结晶。随着接枝率增大,侧链结晶熔融焓和熔融峰温升高,侧链结晶比例和完善性提高,拉伸强度明显增大,断裂伸长率也较PVC有显著提高,实现了PVC的增强增韧改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低分子量白油溶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再利用哈普混炼式转矩流变仪熔融共混制备了UHMWPE/PP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UHMWPE溶胀体对PP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分别用Jeziorny、Ozawa和Mo法对数据进行拟合处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存在两种晶体,结晶时二者相互竞争,晶体完善程度降低,结晶峰宽化、结晶峰温度降低;UHMWPE溶胀体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熔体黏度,减弱了PP分子链的运动阻力,材料的结晶速率增大、半结晶时间减小,而Avrami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晶体生长方式未发生改变;UHMWPE溶胀体添加量增大,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经Kissinger公式理论计算,当UHMWPE含量为1wt%时,复合材料的结晶的活化能相对纯PP减少了16.34kJ/mol,结晶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电子束辐照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等温结晶行为与辐照剂量、交联度和结晶温度的关系.首先,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研究了以0,50,100 kGy电子束辐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下等温结晶过程,发现半结晶时间(t1/2)和Avrami指数(n值)与结晶温度有关.与未交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相比,交联聚乙烯等温结晶动力学的t1/2和n值较小,证明交联网络可加速聚乙烯成核,且抑制晶体生长.在此基础上,采用阶梯式温度"跃变"方法,诱导交联聚乙烯分子链在不同温度下分别结晶,得到具有多个熔融温度的交联聚乙烯结晶,而未交联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则只显示单一熔融温度,证实了在交联聚乙烯中存在的不均匀交联网络结构导致分子链结晶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热处理条件对尼龙6及其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中的结晶非晶态样品的结晶熔融行为.方法采用DSC技术探讨退火温度、退火时间、DSC扫描速率以及连续多步退火等因素与尼龙6组分的熔融行为的相互关系.结果与结论存在一个临界DSC扫描速率,对尼龙6的中间熔融峰有较大的影响.在尼龙6的熔点温度附近退火后,尼龙6的主熔融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短时间退火处理对纯尼龙6的熔融行为比对共混物中尼龙6的影响大,与聚乙烯共混使得尼龙6的熔融峰的峰高明显降低。尼龙6的熔融行为与聚乙烯、相容剂和热处理条件都有关  相似文献   

6.
橡胶类材料是一群长而柔顺链的集合体,由于外界(力、温度)的作用,这些链经历着构象的重排.拉紧时,链的某些构象得不到了,导致熵的减少.橡胶的应力主要是由构象熵引起,橡胶的内能几乎不依赖于橡胶的变形.各向同性橡胶材料分子链的取向分布是均匀的,Wu和Giessen研究了各向同性橡胶在三轴变形情况下的材料本构关系,研究了橡胶材料在三轴变形条件下分子链的取向分布演化.在Wu和Giessen工作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分子链取向分布的描述方法,推导出包含分子链取向系数效应的橡胶材料本构关系,给出各向异性橡胶在复杂变形状态下分子链的取向分布演化表达式,给出各向异性橡胶材料小变形小转动情况下的本构关系显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以聚氯乙烯(PVC)和月桂酸钠为原料,通过化学接枝法获得可侧链结晶的梳形PVC。利用FT-IR、1 H-NMR、GPC和DSC对接枝PVC的结构和结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梳形侧链已成功接枝到PVC上,并形成侧链结晶。随着接枝率的提高,侧链结晶熔融焓增大。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9h、接枝物摩尔用量为50%时,接枝率较高,达6.72%,侧链结晶熔融焓约为13.4J/g。  相似文献   

8.
淀粉微晶熔融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热扫描分析技术,对玉米淀粉多晶体系中微晶的熔融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淀粉多晶体系中存在着链水和链链两种不同组成的结晶结构,并且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微晶熔融规律,不同条件下的DSC曲线中淀粉多晶体系的两种微晶熔融,主要表现为3个吸热峰,即糊化吸热峰、链水结晶熔融吸热峰和链链结晶熔融吸热峰,并且这3个吸热峰各有其特点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AlFeCrCoNi高熵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文中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AlFeCrCoNi高熵合金,研究了球磨时间对Al、Fe、Cr、Co、Ni合金相变、晶粒尺寸、颗粒尺寸和球磨粉体形貌的影响,分析了球磨法制备的AlFeCrCoNi高熵合金的退火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逐渐减小,趋于稳定时其晶粒尺寸为34.球磨60h时,粉体颗粒形貌为球状,颗粒尺寸约为20μm.AlFeCrCoNi高熵合金在加热过程中分别在615.7℃、971.5℃和1 384.3℃出现三个吸热峰,前两个峰表明发生固态相变,1 384.3℃为高熵合金的熔点.  相似文献   

10.
淀粉微晶熔融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差热扫描分析技术,对玉米淀粉多晶体系中微晶的熔融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淀粉多晶体系中存在着链水和链链两种不同组成的结晶结构。并且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微晶熔融规律。不同条件下的DSC曲线中淀粉多晶体系的两种微晶熔融,主要表现为3个吸热峰,即糊化吸热峰、链水结晶熔融吸热峰和链链结晶熔融吸热峰,并且这3个吸热峰各有其特点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