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啤酒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饮料,随着食品科技的迅猛发展,一些新型的啤酒相继出现,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浓缩啤酒:荷兰生产一种浓缩啤酒,其颜色为橙黄色,它采用冷冻浓缩法酿制而成,香味浓郁,食用方便,饮用时直接掺水,可浓可淡,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随着营养知识的普及,啤酒酿制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各国啤酒厂商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销售,对啤酒的花样不断翻新,推出了一些新型啤酒。 浓缩啤酒。前荷兰率先开发生产的这种啤酒,呈橙黄色,用冷冻浓缩法制成,味道爽口宜人,香味浓郁,饮用时直接掺入汽水或矿泉水,可浓可淡,很是方便。  相似文献   

3.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推动着啤酒业的技术进步,国外的许多食品与啤酒专家,正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新型啤酒,坚信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大地上将再度掀起啤酒新热潮:一、速溶浓缩啤酒法国BSN公司的专家联同政府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根据速溶咖啡的原理,把啤酒的成份进行低温浓缩提练,制成速溶啤酒。这种新型的啤酒饮用十分方便,只需将浓缩的啤酒精倒入杯中,加入汽水或矿泉水,搅拌一下即可饮用,浓淡自调。荷兰喜力公司也成功研制出这种浓缩啤酒,这种橙黄色的速溶浓缩啤酒,味道支口宜人,香味浓郁,已开始在西欧多国流行。==、白色…  相似文献   

4.
浓缩啤酒这种啤酒呈橙黄色,生产于荷兰。它是用冷冻浓缩法酿制而成,味道爽口宜人,香味浓郁,饮用时直接掺水,可浓可淡,非常方便。白色啤酒这种啤酒是把小麦用水浸泡至发芽后,作为原料精酿而成的。颜色为白色,但味道比普通啤酒更好,主要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酿造这...  相似文献   

5.
啤酒中的有机酸是一类重要的风味物质,其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啤酒的口味。该文探索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啤酒中挥发性有机酸的方法,样品经中和、浓缩后,未经衍生处理直接注入气相色谱PEGA填充柱进行分析。实验表明,此法柱平衡时间快,色谱图清晰明了,重复性好,且保留值定性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6.
固体啤酒     
ButterBudsFoodIngredients公司最近开发成功了啤酒用麦芽糊精做载体,经浓缩和喷雾干燥而成的固体啤酒,也叫啤酒粉香精。它是干燥后除去水和乙醇而制成的,故而稳定性、安全性好,无需审批,即可使用,优点是调配成液体啤酒很方便;添加在面包、黄油、汤类、快餐食品和调味料、罐头食品中,强化风味。固体啤酒可提供从博克啤酒到麦芽陈贮啤酒的所有品种。色泽鲜明,加在食品中不会着色。固体啤酒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2):82-82
日前一种供调味用的啤酒粉末香精研制成功,它是将啤酒和麦芽糊精一起喷雾干燥加工后除去了水和乙醇再制成粉状制品。在这种松散的粉未中,啤酒的香气得到了浓缩。它有几个优于啤酒的特点:由于是粉状制品,容易操作。可以同不加快餐调味料和液体的干燥品方便地混合,且无需冷冻贮存,香味稳定而又全,可以作为调味料添加在各种食品中,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一种供调味用的啤酒粉末香精研制成功,它是将啤酒和麦芽糊精一起喷雾干燥加工后除去了水和乙醇再制成粉状制品。在这种松散的粉末中,啤酒的香气得到了浓缩。它有几个优于啤酒的特点:由于是粉状制品,容易操作,可以同不加快餐调味料和液体的干燥品方便地混合,且无需冷冻贮存,香味稳定而又全,可以作为调味料添加在各种食品中,如在烹制前浸  相似文献   

9.
冷冻浓缩技术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体饮料和啤酒通常含有高于90%水分,这些饮料和啤酒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费用较高,如能把它们浓缩,是非常有商业意义的。除去饮料和啤酒中水的方法一般有蒸发,膜过滤、冷冻浓缩三种,蒸发技术用较高的温度蒸发水分,但会引起饮料、啤酒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有风味和破坏营养成分。膜过滤是在压力下进行的,如反渗透,这是一种较好而经济的除水方法,但除去水分的同时,也除去了一部分有效物质,使产品无法恢复到原样。冷冻浓缩^[1-3]是把饮料和啤酒冷却到零度以下,使饮料和啤酒中的水结冰,再把冰晶除去,使饮料和啤酒在低温下浓缩。冷冻浓缩中形成的冰晶是由很纯的水组成的(在啤酒中冷冻结出的冰晶固形物的含量通常<20ppm),冷冻浓缩技术已在饮料和啤酒中的应用取得一定的成果,如用冷冻浓缩技术生产“冰啤”(Ice beer)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一、蒸发、膜过滤和冷冻浓缩液体饮料和啤酒通常含有高于90%的大量水份,这些饮料和啤酒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费用较高,如能把它们浓缩,是非常有商业意义的。除去饮料和啤酒中水的方法一般有蒸发、膜过滤、冷冻浓缩三种,蒸发技术用较高的温度蒸发水份,但会引起饮料、啤酒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有风味和破坏营养成分。膜过滤是在压力下进行的,如反渗透,这是一种较好而经济的除水方法,但除去水份的同时,也除去了一部分有效物质,使产品无法恢复到原样。冷冻浓缩是把饮料和啤  相似文献   

11.
德国发明一种新型多用途啤酒澄清剂 ,主要包括阴离子硅溶液和阳离子硅溶液 ,使用比为 1∶1~ 6∶1,它能改进啤酒的过滤性与胶体的稳定性 ,可除去普通澄清剂不能除去的妨碍过滤的物质。将上述 2种成分加入啤酒中 ,可快速形成絮凝状态 ,凡形成混浊物质的结块和引起过滤障碍的物质均可除去 ,从而得到胶体稳定、易于过滤的透明啤酒一种新型多用途啤酒澄清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目前采用的从废酵母中回收啤酒的过滤和沉积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并附有消毒和澄清回收啤酒所需的参考文献。本文还叙述了交叉流动微过滤方法(一种膜过滤技术)及其在从废酵母中回收啤酒的应用。用此方法制出了浓缩的酵母和无菌啤酒(它们可  相似文献   

13.
泠冻浓缩技术在啤酒工业中的应用詹晓北(无锡轻工大学,214036,无锡)0前言液体饮料和啤酒通常含有高于90%水分,这些饮料和啤酒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费用较高,如能把它们浓缩,是非常有商业意义的。除去饮料和啤酒中水的方法一般有蒸发,膜过滤、冷冻浓缩三种...  相似文献   

14.
异麦芽低聚糖能促进人体肠道双歧杆菌生长,有很强的医疗保健作用,添加到啤酒中可制成一种新型的保健型啤酒。  相似文献   

15.
本发明为一种啤酒生产污水再生回用工艺技术,它以啤酒厂经厌氧和好氧生化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为原水,经化学混凝、二级过滤、二级生物活性炭吸附、超滤、消毒工序处理后回收利用.回用水质可达到或接近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该工艺操作简便,投资省,是一种适合我们啤酒生产现状的污水回用工艺技术。本发明人根据水质的浊度与COD之间的关系,确定以法度去除率作为主要工艺控制参数.操作方便、直观、快速、及时,并能确保回收水质量。  相似文献   

16.
设备与原料     
<正> 粉状啤酒香精 (查询编号:101) 美国伯特毕斯食品原料公司(ButterBuds Food Ingredients)推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浓缩啤酒香精产品Beer Buds~(TM)。 啤酒的风味一般以其带有甜味和酵母发酵的风味特征而见称,能增强肉类、酱料及其他鲜味食品的香味,现已愈来愈流行。然而,由于啤酒是乙醇饮料,含大量水分,难以直接作为香精使用。随着天然产品Beer Buds~(TM)的问世,可为食品工业提供无水和乙醇的啤酒香精。 Beer Buds~(TM)是对风味强列的啤酒以麦芽糊精进行喷雾干燥而制得的,因而能将啤酒的香味浓缩成一种自由流动的粉末,应用于小食调味料和其他干混合料中。此外,其香味特征更可与香辛料如辣椒相匹配;在低用量时,Beer Buds~(TM)可  相似文献   

17.
果汁啤酒——果汁与啤酒的完美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果汁啤酒又称果汁啤酒混合饮料,是近几年来在欧美啤酒及饮料市场流行开来的新型饮料,是一种由啤酒和果汁、碳酸水相混合而成的新型饮品。其主要特点是较纯啤酒增加果汁及甜度,降低了啤酒的含量,其啤酒含量比原啤酒类要低50-70%,增加了二氧化碳气的含量。它  相似文献   

18.
选用无锡轻工大学选育的一株淀粉液化芽胞杆菌的突变菌株 ,经通风发酵、压滤和真空浓缩得到的复合酶制剂 ,含有β-葡聚糖酶、蛋白酶和α -淀粉酶的多酶复合体。在糖化过程中添加0.1%的复合酶 ,糖化醪粘度降低4%~7 % ,过滤时间缩短10~20分钟 ,原料浸出物收得率可提高1.5%~2.5% ,成品啤酒的保质期有一定的延长 ,啤酒质量也有所提高。复合酶在啤酒生产上应用研究@周保卫 @周景宁 @黄河  相似文献   

19.
啤酒废酵母生产酵母味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利用啤酒废酵母生产酵母味素的方法和条件。啤酒废酵母经洗涤、自溶,浓缩制得的酵母味素,基酸含量2.31g/100ml,总氮含量4.64g/100ml,食盐含量14.1g/100ml,水分含量49.5%。产品有较强的鲜味和醇厚味,有有肉香味。每1kg含水量76%左右的啤酒废酵母可制成该质量的酵母味素约0.55kg。  相似文献   

20.
(日)食品と科学.1998(9):49美国ButterBudFoodIngredients公司开发有啤酒香味及风味的添加剂,可用于凉拌、面食、豆腐、快餐调味料、苏打面、汤汁、沙司、肉酱汁、香肠等各种食品中,添加量为2%~3%就会生产出不用啤酒而有浓厚啤酒风味的食品。该啤酒风味剂是用麦芽糊精为载体的浓缩粉末,不含酒精,无需冷藏。啤酒风味添加剂@周秀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