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研究了稀土添加剂对Ni-W-Co合金镀液性能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添加剂可提高镀液的电流效率,最大允许电流密度和阴极极化率,加速合沉积,使镀层结晶颗粒细化,镀层硬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稀土对化学镀镍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稀土元素对化学镀镍溶液稳定性和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稀土对溶液均有影响,其中Y的影响较为显著,La的影响程度最小。适量的稀土可以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沉积速度,添加0.02g/L的Y可以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并且,在稀土镀液中所沉积的镀层比在基础镀液所获镀层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并初步探讨了稀土在镀液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电刷镀Ni—W—Co三元合金镀液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制了Ni-W-Co三元合金镀液,对镀液的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Ni-W-Co合金沉积速度快、镀层应力小,结合强度高,镀层表面光洁度高、硬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对热浸镀55%铝锌合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分析了在热浸镀55%铝锌合金时加入0.1%的稀土时,稀土元素在镀浴和镀层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Ni-P-SiC化学复合镀时,影响分散剂SiC在镀层中共析的因素很多,作者选择其中几个基本因素如分散剂的添加量、分散剂粒子的大小,镀液的搅拌速度、试验片的定位角度、镀层析出速度等进行了研究,在充分的实验基础上,明确了这些因素对镀层中SiC共析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原理。  相似文献   

6.
酸性光亮镀Cu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酸性光亮镀铜进行了研究,不需抛光而可直接在钢铁表面镀出光亮的镀层。该法以CuSOt、H2SO4作为镀液的基本成分,采用组合添加剂以增大镀液的阴极极化和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在室温下镀出了光亮铜。  相似文献   

7.
工艺参数对Ni-SiC纳米复合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沉积的方法在铜表面制备了Ni-SiC纳米复合镀层,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参数,包括阴极电流密度、镀液中纳米SiC悬浮量、镀液pH值、镀液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复合镀层的沉积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电流范围内,镀层的沉积速率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呈线性上升的趋势;随着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镀液pH值及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又开始下降;随着镀液温度升高,逐步降低。最佳参数为:不烧焦镀层前提下的最大电流,纳米颗粒体积质量为5g/L,pH值3.5—4.0,温度30℃,搅拌速度为中高速。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对Ni-Mo、Ni-Mo-P和Ni-Mo-P-SiC镀层吸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可得到吸 高而发射率低的太阳能吸热镀层,此外,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提高镀层的吸收率,而且,镀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Ni—P—Al2O3化学镀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正交实验对施镀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确定了镀层的合理化热处理温度,研究了镀液成分及工艺参数对镀层厚度,镀层耐磨性及镀层中Al2O3颗粒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i-P-Al2O3复合化学镀层硬度可达HV0.11400左右,耐磨性比化学镀Ni-P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化学滴定法研究凶镍-磷-聚四氟乙烯非电复合镀镀液中的次磷酸钠,亚磷酸钠和硫酸钠浓度在施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个适用于本镀体系再生方法的操作曲线;研究了再生镀液的稳定性及其表征方法;检测了由再次液所得镀层的物理与力学性能,为镍-磷-聚四氟乙烯非电复合镀的连续化操作准备了技术数据,为工业化生产工艺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稀土在硫酸盐体系中电沉积锌铁合金的作用.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稀土盐Ce2(SO4)3后,能改善镀液性能,改变镀层成分,增大锌铁合金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同时提高了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2.
铅酸电池"轻量高能"要求发展表面镀铅的轻质金属代替铅板栅.轻金属表面镀铅/锡工艺可以采用氟硼酸、氨基磺酸、柠檬酸和甲基磺酸体系镀液.氟硼酸体系中残液中的氟化物难以处理到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氨基磺酸易生成硫酸铅沉淀,影响镀液稳定性及镀层质量;柠檬酸体系镀液在高电流密度下对镀层铅含量的影响大;甲基磺酸体系能在高电流密度下工作...  相似文献   

13.
电镀可焊性Sn-3.0 Ag合金镀层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Sn-3.0Ag合金时,镀液成分和镀覆条件对锡银合金镀层中银含量以及阴极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银含量随镀液中银含量的增加,镀液PH值的降低,光亮剂浓度的增加和阴极电流密度的降低而增加,柠檬酸钠和2,3,4-三甲氧基苯甲醛对单金属锡,碘化钾和丁二酮肟对单金属银阴极化较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次亚磷酸钠作为还原剂的原理,镀液组成及镀层性能特点,并对影响镀覆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通过改变还原剂浓度,制备一系列不同磷含量Ni-P合金镀层研究磷含量对镀层性能的影响。表明镀层耐蚀性、硬度等性能与磷一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船用汽缸材料表面上的镍—碳化硅分散镀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镀液中分散相的浓度、溶液温度、溶液pH、电流密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分散镀层中碳化硅含量的影响,获得的镀层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结合力。显微照片显示分散性好。通过测量分散相的ξ电位和吸附研究,对分散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光亮镀镍工艺,在常规的电镀液中,将原有的次级光亮剂改为非丁炔二醇体系的”871“镀镍光亮剂。镀液出光速度快,镀层光亮均匀,经中性盐雾试验,其耐腐蚀性能比采用丁炔二醇光亮剂提高二级。该镀液可在低主盐浓度,小电流密度下生产,因而可 节约镍材,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锌—铝—稀土合金热镀钢丝助镀剂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锌-铝-稀土合金度钢丝水溶液助镀剂的选择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ZnCl2含量为0.015kg的助镀剂的助镀效果最佳,镀层质量最好;ZnCl2含量为0.020kg的次之,ZnCl2含量为0.05kg的最差。金相测定结果表明,助镀剂对合金层厚度的影响很小。认为,50ml水中含NaF0.001kg,ZnCl20.015kg;ZnCl20.020kg,BaCl2.H2O0.003kg,SnCl20.0005kg的2种助镀剂是钢丝热镀锌-铝-稀土合金较为理想的助镀剂;熔后、沸点较低的氯化物不能作为助镀剂的主要成分;助镀剂基本不影响合金层厚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低温镀铁的综合性能,向氯化亚铁镀铁液中加入稀土化合物NdCl3,探究不同含量的钕掺杂对镀铁工艺沉积速率、阴极电流效率、镀层显微硬度、结合强度和表面微观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亚铁低温镀液中加入稀土钕,提高了铁的沉积速率和阴极电流效率,增加了镀液的抗氧化能力和镀液稳定性.一定量Nd3+的加入可平整镀层、细化晶...  相似文献   

20.
化学镀镍工艺中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性化学镀液制备了Ni-P合金镀层。研究了几种添加剂对镀速的影响,并讨论了添加剂对改善镀层光亮性、针孔以及镀层磷含量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