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热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急症。不同原因引起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不同,而且在小儿不同年龄时期、不同疾病的发热表现及伴随的症状,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2.
3.
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芬 《河北医药》2007,29(10):1158-1159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小儿就诊的常见原因.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热或服药后体温又迅速回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的进步,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成为了每个家庭的核心,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项医疗纠纷及投诉案件逐年上升,小儿发热是儿科门诊常见多发疾病,常年占据着儿科急症的首位。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者对小儿发热这一急症要有正确的认识,治疗过程适时进行护理干预,对患儿家长适时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小儿发热家庭护理及健康宣教指导,尤其是对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家长对小儿发热知识有了相关的了解和掌握,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恐惧的情绪,积极有效的配合治疗,有效地保证了小儿的用药安全,防止了解热镇痛药的滥用,重叠使用,多次使用等现象,也有效地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保证了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用药安全,有效降低了惊厥患儿其复发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在我院选择80例发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优质组(n=40)和常规组(n=40),给予优质组患儿优质护理,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干预组惊厥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促进患儿退热,减少患儿惊厥发生率,可在小儿发热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物理降温辅助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物理降温在小儿高热治疗中的辅助治疗疗效 ,我科于 2 0 0 3年 1月至 1 2月应用温水擦浴加口服退热药与单用口服退热药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5 0例患儿均为我科 2 0 0 3年 1月至 1 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儿 ,全部患儿均发热 ,体温均 >39℃ (腋下 ) ,其中 >4 0℃ 2 1例 ,年龄 6个月~ 3岁 ,~ 0 .5岁 1 2例 ,~ 1岁 2 1例 ,~ 2岁 1 5例 ,~ 3岁 2例 ,其中呼吸道疾病 32例 ,消化道疾病 1 6例 ,传染病 2例 ,合并高热、惊厥 5例 ,治疗组 2 8例 ,对照组 2 2例。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口服“幼儿泰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1例发热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科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不同时期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措施对两组发热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χ2=4.09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明显降低发热患儿的体温,预防高热并发症的发生,在改善预后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浅述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200例发热患儿。其中男120例,女80例;年龄0.1~12岁,平均4.5岁;病程0.5~10d。均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喷嚏、流涕、鼻塞、面色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差,有的患儿还伴有胃肠道症状。临床表现:发热热度高低不一,热型不规则,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或咽部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烦躁、流涕,也有喷嚏、不同程度的头痛、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精神正常或萎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正确认识发热,合理应用退热药物,及时退热,避免并发症。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因发热首次于祁县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85例发热患儿,根据患儿发热时的生活状态,肢体末端有无发凉,指导应用退热药物。结果685例患儿中,124例患儿家长的依从性良好,平均热退时间为3~4d。热退疹出,回顾性诊断为幼儿急疹32例(4.7%);出现咳嗽,诊断为气管炎或肺炎17例(2.5%);哭闹出现耳道内流脓性分泌物2例;热退出现嗜睡呕吐,怀疑脑炎转省儿童医院确诊病毒性脑炎1例。其余561例患儿家长对发热较担忧的,平均退热时间4~6d,诊断为幼儿急疹38例(5.5%);出现咳嗽,诊断为气管炎或肺炎28例(4.1%);诊断为中耳炎5例;同样出现嗜睡呕吐,怀疑脑炎转省儿童医院确诊病毒性脑炎5例。结论发热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菌,但因为高热对机体也是有害的,所以控制体温在39.0℃左右是必要的。合理应用退热药物做到既不遗漏重症患儿,又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小儿发热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6年8月8日至2017年8月10日期间收治的发热患儿88例采用双色球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44例/组。比较两组发热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发热患儿的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发热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是小儿发热护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属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小儿发热康复的效果。方法将66例小儿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3.05±0.95)h、住院时间为(2.05±0.9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8±2.06)h、住院时间为(3.77±1.27)d(P<0.05)。结论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发热患儿快速退热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发热是小儿疾病常见的症状。通常以小儿腋下温度37~38℃为低热,38~39℃为中度发热,39~41℃为高热,〉41℃为超高热。小儿退热药的应用有其原则,不可盲目随意。  相似文献   

15.
小儿烧伤并发高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预防和控制烧伤患者并发高热,减少患儿痛苦,早日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方法 药物治疗,控制感染,物理降温和饮食护理。结果 252例烧伤患儿无1例因高热死亡,都因及时护理和治疗得到痊愈。结论 对烧伤发热患儿进行及时正确的护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发热为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致发热的疾病种类繁多,病因也很复杂,其中一部分病例,单纯运用西药治疗,退热效果不理想,热势往往升降反复,而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则取得非常满意疗效。笔者总结我院从2013-2014年共观察治疗一般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96例发热患儿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士卿教授擅长中药治疗小儿发热疾病,临床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分型论治:风热上受者,予以辛凉轻剂;邪结少阳者,予以清热利湿、疏通表里;阳明实热者,予以辛寒清热。几剂之后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马永剑 《首都医药》2012,(24):41-42
目的探讨小儿发热的病机及其与少阳胆的关系。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小儿体质的特点及其发病机制与少阳胆的关系,辨证施治。结果与结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胆气怯弱,但禀春生之气,生机蓬勃,邪气侵犯常杀阳升之气,故易伤少阳;少阳即是阳气初生之意,其阳气虽不至盛,但寓轻清冲和之气,禀清阳上升之性。小儿体质及发病与少阳胆之生理病理极其相似,故小儿发热从少阳胆论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退热药对发热患者病程的影响。方法将69例感染性发热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退热药;对照组34例,仅予综合治疗,不用退热药,比较两组病情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平均病程为(8.1±3.7)d,对照组为(6.4±2.8)d,t=2.18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退热药可影响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9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行循证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的退热时间和鼻塞消失时间等各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2.55±0.62)d明显少于对照组(4.33±1.27)d,咳嗽消失时间(4.20±0.53)d显著少于对照组(6.48±1.66)d,鼻塞消失时间(2.54±0.71)d显著少于对照组(2.54±0.71)d,咽充血消失时间(3.55±0.59)d明显少于对照组(5.33±1.66)d,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在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中的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退热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