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震勘探技术在焉耆盆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初期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期阶段、以三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初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地质任务,选择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可有效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焉耆盆地的勘探开发体现了以地震勘探为主的思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视了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和不同的地质目标选择合理的地震技术,因此,在早期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地震勘探技术应用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研究构造为主的地震勘探初级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级阶段、以三维地震油藏静态描述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妆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进行油藏监测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5个不同阶段的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选择使用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是有效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焉耆盆地的勘探开发体现了以地震勘探为主的思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视了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和不同的地质 地震技术,因此,在早期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人机交互模拟工具的发展和地震与地质的更好的集成化使得三维地质模拟在勘探工作中扮演一个重要意义的,新的角色,早期模拟的效益包括;a)通过减少评价井和开发井数对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b)通过缩短从发现到商品化的时间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现值利润,c)优化地质解释的综合研究,包括沉积相概念模型地震解释。最近在勘探关键技术上的发展,诸如降低花费和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质量,对岩石和流体特性的地震特征  相似文献   

4.
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三维解释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地震解释技术,该技术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平台,以强大的运算功能和良好的图像处理技术,把地下地质体的地震响应,通过全三维虚拟现实的方法逼真地展现出来,极大地推动了地震解释的发展。随着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地质目标日益复杂,低幅度构造、隐蔽构造圈闭、岩性圈闭逐步成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采用全三维解释技术,以达到提高勘探效益,降低勘探风险的目的。目前全三维技术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系列,在大量的区块研究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新一轮三维地震勘探成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为了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新一轮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该项技术不仅大大提高了地震勘探的自身精度,同时,三维数据对地下地质情况给出了准确的信息描述,但是,海量的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处理也造成了地震成本的大幅提高。在分析地震勘探工程成本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二次勘探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例,从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优化设计,方案技术含量的变化以及野外提高采集质量措施等方面对地震成本因素及上升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降低地震勘探工程成本,除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外,还需要补充完善现有地震勘探工程投资预算办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高隐蔽油气藏勘探能力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广大地区已进入隐蔽油气藏勘探阶段。随着勘探对象的变化,地震技术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本文提出了针对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新思路:在三维“三高”精细处理和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叠前和叠后(AVO和波阻抗)属性参数反演和谱分解技术,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解释技术,将物探和地质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工作模式,实现地质、地震、测井信息的有机结合,完成储层描述与评价,提出有利圈闭和井位部署建议。文中还讨论了在处理、解释一体化模式下的数据处理与数据解释技术及其重要性。文中认为,把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模式应用于数据处理、构造解释、储层解释和油气预测的全过程,既可促进地震技术的自身发展,又能提高地震技术的勘探效益并降低勘探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企业》2006,(5):F0002-F0002
西安新生代石油软件有限公司的宗旨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一条龙服务,从井简综合数据采集、勘探开发综合数据管理、地震解释、测井研究、地质分析、到钻井工程研究和项目管理,涵盖了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为油田提供尖端石油专用设备,进行一流的现场技术服务。通过有效结合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为用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帮助用户降低勘探开发风险,提高勘探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8.
地震勘探的一次革命——无缆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地震勘探是利用电缆连接全部系统并实现信息采集作业的。由于这种方法存在着系统笨重、不易搬运、施工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采集功能和精度受到限制等一些弊端,国外一些石油公司和专业公司开始研究开发陆上无电缆地震勘探作业技术,并取得了初步成功。无缆采集系统克服了传统勘探技术的缺点,提高了功效,节约了成本,有利于各种复杂地理、地质环境下的作业。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收集和统计新疆油田2001—2010年地震勘探投资、工作量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新疆油田2001—2010年地震成本的变化规律,并将各类因素对地震成本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优化和降低新疆油田地震成本的基本对策。指出:从2001—2010年新疆油田地震成本基本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物价上涨是造成地震成本增高的主要社会原因,地震技术的更新和参数强化是造成地震成本增高的技术原因,地震地质目标的转变是地震成本增高的地质因素,而地理地貌环境差异是造成地震成本差异变化的地域原因。因此,新疆油田优化和降低地震成本的关键,只有在技术和管理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2017,(2):8-13
随着渤海油田勘探程度不断加深,地震勘探开始向寻找小断层、小断块及岩性地层圈闭等小尺度地质目标方向转变,现有的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构造区的成像已经不满足要求。此文以已有资料为基础,针对复杂地区的地震采集成像问题建立地质模型,围绕目标构造在地表进行有针对性的炮点和检波点布设,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照明分析,得到有利于目标地质体准确成像的观测系统。本项目在野外采集时全工区应用6L8S360R正交观测系统采集,只在目标区域增加应用6L2S240R观测系统的采集,进行局部加密覆盖。最终资料显示定向照明地震采集技术可有效提高复杂地质目标的照明度和成像质量,并且降低了采集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