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体会。方法 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选择不同方式钻孔引流,观察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 54例病例无死亡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遗有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选择合适的引流方式,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联合颅骨多点钻孔术治疗缺血型儿童烟雾病(Moyamoya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缺血型烟雾病患儿,共31例.将31例患儿分为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STA-MCA)联合颅骨多点钻孔(MB)手术组(n=16)和单纯STA-MCA搭桥手术组(n=15),对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所有患儿中,出现好转24例(77.4%),病情未见明显变化者5例(16.1%),病情恶化者2例(6.5%).STA-MCA+ MB组较STA-MCA组术后mRS评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MCA搭桥手术联合多点钻孔手术比单纯STA-MCA搭桥术更能有效的缓解儿童烟雾病的临床症状,且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Moyamoya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因患者行血管造影时脑底部显示烟雾状毛细血管网而得名.其病因不明,目前治疗上无特殊方法,手术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损害有帮助,手术方式有多种.儿童MMD主要表现为脑缺血症状,而在成年人则主要表现为脑出血和脑梗死症状.2012年我科对1例成人和3例儿童MMD患者分别采用颞浅动脉贴敷加颅骨多点钻孔术以及单纯颅骨多点钻孔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4.
应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例烟雾病患者以缺血首发17例,出血首发2例,均行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术后随访2~48个月,随访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缺血型患者中TIA患者术后TIA未再发作,脑梗塞患者术后原有缺血症状改善或消失。2例出血型患者术后随访至今未发生再出血。10例患者术后行DSA复查,45个骨孔均有新生血管向颅内生长,新生血管来自脑膜中动脉和颞浅动脉。1例伴发动脉瘤患者术后DSA复查动脉瘤未显影。结论 颅骨多处钻孔硬膜翻转并骨膜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16例采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和出血量将患者分为重度组68例,轻度组48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防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行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后临床效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行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后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别(P﹤0.05),严重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多过轻度组患者;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并发症,主要以张力性气颅、颅内出血、脑脊液漏为主,两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血肿复发,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义眼座钻孔及栓钉置入术在重塑义眼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8例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的患者均采用手工钻孔及栓钉置入术,术后配置活动性义眼片,重塑义眼的整形美容效果。结果:38例患者行钻孔术,一次钻孔成功率为86.8%。因钻孔偏位、偏斜,孔浅等原因需二次手术者5例(13.2%);钻孔处内芽肿增殖1例(2.6%);因钉栓孔与平头钉间隙过大造成平头钉或圆钉脱落1例(2.6%);无1例感染,所有病例术后安装活动性义眼片,均有良好的活动度。结论:利用钛合金检钉系统进行手工钻孔及拴钉置入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门诊手术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穿线法保留睾丸动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改善睾丸血供,提高生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患者行穿线法保留睾丸动脉,并进行手术前、后睾丸体积、精子密度及活率等指标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复发病例。患者自诉症状消失或改善,术后左睾丸体积、精子密度及活率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均<0.05);术后右睾丸体积及精子畸形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线法保留睾丸动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复发率低,明显改善左睾丸体积和精液质量,效果切实可靠,符合国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腹切口行双侧多囊肾去顶减压术的手术经验,探讨其可行性及优点。方法15例患者取腹部正中切口,术侧向上斜卧位,切开结肠旁沟处后腹膜,游离增大的肾脏,由外向内,由浅到深,逐个将所见的囊肿去顶。同法处理对侧。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全部病例术后3天、15天Cr和BUN均无显著性改善(P>0.05);血压下降7例,血尿消失1例,腰痛症状缓解8例。结论多囊肾去顶减压术对手术近期改善肾功能的意义不明显,但对缓解血尿、特别是腰痛等症状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Chiari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46例Chiari畸形患者,其中15例行单纯后颅窝减压术(2001年以前),31例行后颅窝减压硬膜扩大成形术,所有病例均并进行6个月以上随访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4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均未发生脑脊液漏及脑膜炎。术后随访6个月~6年,共随访到41例,其中症状消失30例,改善6例,症状稳定3例,2例症状加重。结论 后颅窝减压可使颅颈交界区充分减压,改善了脑脊液循环状态,有效地缓解了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特别是扩大修补硬脑膜成形术,解剖扩大恢复枕大池,疏通四脑室流出道,更有利于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性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1例硬膜外血肿经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 1例病例症状均消失、痊愈出院 ,35例血肿大部分清除 ,5例血肿部分清除 ,1例血肿复发 ,无 1例血肿增大及术后病情加重。结论 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硬膜外血肿 ,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损伤小的手术方法。但需选择合适的病例、手术时机 ,细致的手术操作较为重要 ,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烟雾病及Graves病的诊断标准。3例患者在甲亢稳定1个月后,1例在甲状腺功能未完全正常时行直接间接联合血管重建术。结果①4例患者中,3例为女性,1例男性。平均年龄32.3岁(27-42岁)。②4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脑梗塞,1例表现为频发TIA。影像学DSA证实2例为单侧烟雾病,2例为双侧烟雾病;MR均可见脑梗塞灶。③对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6-18个月,4患者经治疗后,神经功能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SPECT提示脑缺血灶较术前明显改善,CTA提示吻合口通畅。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以女性患者为多,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控制甲亢症状后,行手术治疗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手术时机须根据甲状腺功能及烟雾病症状宜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钻孔手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最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比较钻单孔和钻双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钻孔冲洗加密闭引流手术治疗的152例CSDH患者的资料,统计两种钻孔方式治疗患者各自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气颅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78例钻单孔的患者中,复发6例(7.69%);74例钻双孔的患者中,复发5例(6.76%),P>0.05。单、双孔手术各自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31±3.12)min、(53.20±4.58)min,P<0.01;术后拔管时间分别为(3.21±1.02)d、(2.90±1.53)d,P>0.05;住院天数分别为(5.02±1.25)d、(7.21±2.17)d,P<0.05;两者气颅发生各为18例(23.1%)、39例(52.70%),P<0.05。结论:钻单、双孔引流治疗CSDH的复发率较低,在减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气颅发生率方面,钻单孔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周劲 《医学综述》2012,18(17):2899-2901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70例,15例行全身麻醉,55例行局部麻醉,其中50例采用单孔钻孔冲洗引流术,20例行双侧孔的钻孔引流术。结果 65例患者的血肿大部分消失,3例患者的血肿小部分消失,20例患者有硬膜下积液情况。结论颅骨钻孔术可以使血肿迅速得到消除,临床效果很好,适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DSA全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DSA全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有造影指征的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患者164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分析造影结果,并对治疗情况进行随访。结果诊断情况,缺血性疾病99例:造影发现异常44例,阳性率44.44%(44/99);出血性疾病65例:①50例自发性蛛网膜出血:发现异常36例,阳性率72.00%(36/50)。②15例自发性脑出血(含脑室出血):发现异常10例;阳性率为66.67%(10/15)。总阳性率54.88%(44+36+10/164)。治疗情况,缺血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10例,1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余予内科保守治疗;颅内动脉狭窄:1例支架植入,余保守治疗;2例烟雾病行颞肌贴覆术。出血性动脉瘤(AN):行介入栓塞20例,手术夹闭5例(外院),其他病例放弃进一步治疗;动静脉畸形(AVM)2例手术(外院),2例γ-刀治疗(外院);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放弃进一步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介入栓塞;海绵状血管畸形(CA)行手术治疗;烟雾病全部行颞肌贴覆术。结论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疾病病因诊断的黄金标准,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曾德兵  陈飞  王小龙  翟超 《安徽医学》2010,31(4):360-361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机制,总结分析单孔钻颅外引流术治疗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的3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颅脑CT复查示脑组织复张良好,随访中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病例。结论单孔钻颅引流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确切,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不同类型的烟雾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42例烟雾病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b-FGF水平。结果烟雾病组和对照组血清b-F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型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血清b-F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uzuki分级烟雾病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血清b-FGF明显升高,出血型更为显著,提示b-FGF在烟雾病患者新生血管形成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及经颅多普勒、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该病的诊断。方法分析20例烟雾病,观察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20例MRA及9例DSA图像均显示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DSA能清晰显示脑底明显增多的异常血管网,并对侧支循环吻合支显示更清晰;7例TCD血流速度增快,频谱紊乱,3例形成涡流。结论MRA能准确诊断烟雾病,且具有无创、经济、实用等特点,DSA在显示细节如烟雾血管、侧支循环等方面优于MRA,TCD可作为异常血管的筛选检查,对需要手术治疗患者,DSA仍为必需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国瑛  王学富  张文彬  樊保华 《安徽医学》2011,32(12):2024-2026
目的 探讨经皮锥颅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案、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别对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A组,42例)、颅骨钻孔引流术(B组,47例)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C组,50例)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组别的疗效和复发率等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8例小儿烟雾病。并均经脑血管造影所证实。作者就小儿烟雾病的临床和X线影象特点进行了讨论。指出,小儿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多以脑缺血症状为主。在小儿,头部CT扫描见到多发性脑梗塞和原发性脑室出血者,应高度怀疑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