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邓小平新生产力观的主要内容,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探讨了邓小平新生产力观对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深刻认识和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用邓小平的科学技术观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是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奠基人。关于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作了许多非常深刻、非常精辟的论述,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发展历程 回顾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论述和实践活动,可以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伟工程的实践过程中,十分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并对科学技术作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科技思想,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刻领会邓小平科技思想,对于增强全党和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有关科技工作的一系列论述,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论述,对于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国际间科技的竞争正成为经济、军事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技术观,客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技思想与指导方针。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灵魂,科技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核心,科教兴国战略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结晶。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指引下,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政治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本质的高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丰富和发展、文章从政治学角度,阐述了邓小平政治观的含义及其形成,邓小平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和邓小平政治观的重大意义。认为坚持邓小平的政治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有在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施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并且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努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对毛泽东的科技思想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毛泽东的知识结构中,不仅有渊博的社会科学知识,而且有丰富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这种知识结构形成了毛泽东同志的科技观,指导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其次,本文还初步分析了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探索,认为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发展需要来考虑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关于我国科学技术问题的几个重要理论观点。这是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发展,增强科技竞争力,跨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都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将科学技术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关键,形成了各自的科技思想: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将“科教兴国”确定为面向新世纪的发展战略。三代领导人的科技思想是随着历史条件、客观环境和时代发展而不断深入的,体现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科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地、系统地回答了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学习邓小平的科技理论,对于我们迎接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诞生后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过了 5 2年的光辉历程 ,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即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 ,也没有新中国的现代化 ;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就不可能取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我们始终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 ,不断地进行改革开放 ,把我们的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时俱进,深入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认为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些基本理论观点和实践,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构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和邓小平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现代化构想.毛泽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探寻到一条历史必由之路,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先河;邓小平开拓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突破和超越,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人才思想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和早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复杂艰难条件下初步萌芽:表现为倡导文艺人才培养、抵制日本侵略者的文化奴化活动,多渠道发现培养人才、有力配合人民解放战争主线,强调合理培养使用干部技术人才、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形成了上升至宏观层面的系统的人才思想:表现为人才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选好、培养好党和国家的优秀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实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理论架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重视人,尊重人的个性,努力提高人的主体地位;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通过教育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充分继承和创造性运用,它为今天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对中国如何进一步实现现代化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找到更加符合时代、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十分重视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巨大作用,其重视人才、开发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衡量人才、培育人才的思想丰富独特,形成了完整的人才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艰苦奋斗为荣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艰苦奋斗为荣是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以艰苦奋斗为荣,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禁止对任何东西的破坏和浪费,就要倡导以艰苦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就要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就要反对干部特殊化,坚决惩治腐败。弘扬邓小平以艰苦奋斗为荣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现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预防腐败的利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