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空管分局级通信网络IP化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诚  贾海朋 《信息通信》2012,(5):201-202
根据贵州空管分局业务扩展的需求,业务网络的IP化和承载网络的分组化已经成为通信网转型中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相关技术体制的介绍,给出了本场和外台的组网方案,组建一套高可靠综合业务承载IP网络,实现雷达、甚高频,电话、监控信号和网络在IP网上传输.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网络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承载网在电信号传输阶段的作用更加明显。为了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服务模式,必须对TD-LTE承载网运行模式进行优化改造,选择更加高端的收发端口参与调控运行。本文利用IP RAN组网方式解决TD-LTE承载网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越的网络传输环境,提升了无线接入网在通信传输中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胡卫  史开学 《信息通信》2012,(6):205-206
随着IP业务、IP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大量应用,业务网络IP化是业界公认的一种发展趋势.面对网络IP化这一发展趋势,作为承载主体的传输网络如何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如何来承载IP化业务的需求是当前传输网络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国内通信网络运营商传输网络承载IP业务的现状着手,进行优缺点分析,同时结合IP业务的特点、现有城域传输网络与IP城域网络的关系,分析未来传输网络必须具备的特点以及传输网络分组化的演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浙江移动应用PTN技术已经有四年。PTN技术从试验网应用到现在,已明确定位为下一代IP化城域承载网技术。2011年,杭州作为TD-LTE试验城市,明确引入PTN+CE组网模式作为TD-LTE组网基本架构。浙江移动针对目前业界主流的PTN+CE组网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现网试验。本文以杭州TD-LTE试验局为例,以PTN+CE华为设备及LTE诺基亚-西门子设备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在搭建PTN+CE组网模式下的浙江经验。  相似文献   

5.
浙江移动应用PTN技术已经有四年。PTN技术从试验网应用到现在,已明确定位为下一代IP化城域承载网技术。2011年,杭州作为TD-LTE试验城市,明确引入PTN+CE组网模式作为TD—LTE组网基本架构。浙江移动针对目前业界主流的PTN+CE组网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现网试验。本文以杭州TD-LTE试验局为例,以PTN+CE华为设备及LTE诺基亚.西门子设备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在搭建PTN+CE组网模式下的浙江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业务竞争的不断深入,网络IP化的趋势也愈加明朗。为了适应IP化的大趋势,传送网也引入了PTN技术作为应对。融合了分组技术及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优势的分组传送网(PTN)技术,更适合多业务的承载和交换,满足灵活的组网调度和多业务传送。本文主要分析了PTN技术优势及现有业务承载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品洲 《信息通信》2014,(11):192-194
随着IP RAN的大规模部署,其端到端的IP化能力也带来了多业务网络承载的实现空间,文章在深入了解IP RAN与各类传统专线技术在组网结构、接口能力、服务应用场景等方面差异的基础上,探究了IP RAN技术的多业务承载可行性以及对应的替代组网方案,为促进网络集约化运营、提升投资效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韦锴  李路华  周瑜  常思远 《电子世界》2014,(18):186-187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的爆炸式增长,中国移动提出以TD-LTE技术为主导的四网协同发展的策略。TD-LTE作为未来主要承载移动数据业务的网络,其组网规划成为四网协同发展策略的重点。本文通过对TD-LTE网络承载业务特点的研究,探讨TD-LTE网络组网规划方法。为TD-LTE网络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业务的开展,特别是集团客户业务的不断增长,中国移动在省内干线层面的组网面临新的挑战,采用传统的SDH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以分组化为主的业务需求;而以分组为核心的PTN技术,既适应了业务IP化的需求,也秉承了SDH的维护管理理念,能够适应多种业务的发展需求;但目前该技术和设备主要应用于城域网层面,因此,亟需新建一张"高带宽、低成本、强性能"涵盖城域和干线的PTN高速承载网络,完成集团客户业务的端到端传输,解决日益IP化的高质量承载需求。  相似文献   

10.
单纯的MSTP/PTN二层管道传送网已经不能适应2G/3G/LTE业务综合承载的需求,IP化、宽带化、密集覆盖成为未来移动业务承载网络发展的三大特点。本文希望在LTE背景下对移动业务承载网的组网进行研究,为运营商未来网络技术选择及演进方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移动回传网络IP化的背景在电信业务和网络IP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移动运营商的IP化进程也在逐步加速。在电信转型所涉及的众多领域里,移动承载网络的IP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移动承载网络IP化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承载下一代移动业务的、端到端基于IP技术的承载网,基于该IP承载网可运营下一代的、基于IP的移动业务。随着新的IP承载网及其承载的下一代基于IP的移动业务的逐步成熟和规模部署,现有的基于TDM技术的传输网络和其上运行的2G数字移动业务将逐步被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载网络及其上运行的业务的IP化程度是电信转型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运营商网络经历了PDH、SDH、MSTP和WDM的发展,随着3G/4G业务的全IP化和大客户业务的宽带化,以及移动互联业务的高速发展,运营商需要更大带宽、更高速率、更可靠业务保护和更多样化QoS的传输网络,现有传输网络已经无法完成新业务的承载需求。PTN和OTN技术的出现弥补了现有网络的缺陷,其联合组网有利于推动城域传输网向着扁平化网络演进。介绍了PTN和OTN的概念,探讨三家运营商的组网方案,提出PTN+OTN联合组网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3.
PTN、MSTP网络承载以太网专线的性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通信网络IP化趋势发展,PTN、MSTP技术在以太网业务的传输承载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理论及现网测试两个方面对PTN、MSTP技术承载以太网专线业务的效率进行分析,总结得出PTN承载以太网业务时网络吞吐率的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林 《电信快报》2014,(3):36-39,48
首先介绍TD-LTE(分时长期演进)技术特点,包括基本参数、组网架构和RAN(无线接入网)等,提出TD-LTE技术对城域传送承载的需求。同时,基于四种TD-LTE传输承载模式,提出适用于TD-LTE的城域传送网的建设原则、方案、部署方案建议以及带宽规划方法,最后简要介绍基于现有传送网的同步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婧 《电子科技》2016,29(7):120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和目前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TD-LTE宽带集群技术承载轨道交通综合业务,并给出设计方案架构。通过与目前技术的对比,得出TD-LTE方案技术上的优势,并对车地无线网络多业务融合中关键的TD-LTE需求进行分析。从传输等级、传输时延和丢包率等指标入手,对TD-LTE技术应用于CBTC车地通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TD-LTE方案具备统一承载轨道交通综合业务的能力,应用在轨道交通行业具备较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建设原则及组网思路,重点探讨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的体系结构、业务接入方案,以及本地接入层组网建设思路等内容,给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的组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PTN的引入时机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PTN引入的技术背景 (1)业务IP化驱动传送承载网向IP化发展随着业务的IP化,2G移动网络BSC层面以上正在进行IP化改造,3G系统也正在采用IP化架构。在以TDM业务为主、分组业务为辅的环境下,城域传送网采用SDH/MSTP技术是比较合适的,但当分组业务成为主流时,MSTP技术就不再适用了。城域传送网需要向分组化传输方向发展,因此建议更名为传送承载网。  相似文献   

18.
王林  姜志远 《通信世界》2010,(43):30-30
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传送技术,PTN借鉴了SDH技术中完善的保护倒换、丰富的OAM、良好的同步性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等特性。城域传送网是电信网的基础,为所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传输平台。随着传送网所承载的业务向IP化、宽带化、全业务化方向发展,业务需求驱动着网络向All IP化发展,PTN承载网成为下一代传输网的主流IP承载技术是大势所趋,中国移动等主流运营商已开始规模部署PTN承载网。MSTP作为传统的2G承载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新建分组传送网络与原有网络将长期共存,3G业务在新网络上开展,2G业务逐步迁移到新网络,两种网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业务交互。  相似文献   

19.
1前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向宽带化方向发展,TD-LTE技术以其较高的频谱利用效率、灵活的传输带宽、简洁开放的网络架构、良好的业务承载能力等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移动运营商的青睐。然而,由于TD-LTE技术相比于传统的2G/3G具有不同特点,引入的各种新业务对无线承载有更高的QoS要求,给TD-LTE网络的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杨晋利 《移动通信》2011,35(24):73-77
文章围绕信令IP化承载试点,分析了信令IP化组网结构,重点研究了信令IP化承载的技术问题,包括站点接入方案、IP地址需求、M3UA/M2PA/SCTP偶联配置和时间同步,对推动现网信令IP化承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