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整肠生菌发酵中杆菌肽高产的代谢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目前厂家利用整肠生菌发酵生产杆菌肽效价低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从杆菌肽代谢途径--次级代谢和初级代谢关系、碳代谢和磷代谢调节几个方面对杆菌肽合成的影响,论述了在发酵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控制碳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磷的用量问题,碳源以3%的柠檬酸为好,磷的用量以0.1~1.0 mmol/L为宜,以便更有利于杆菌肽形成,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同时为这种新型抗生素,即杆菌肽高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克拉维酸高产菌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克拉维酸高产菌的选育过程中,应用解除终产物结构类似物作为选择压力,能有效地除去低效价菌株,提高高产菌株的检出率,较传统筛选法优越.试验表明,以带棒链霉菌Strep tomycesclavuligerusCCRC11518(效价为382.4×10-6g/mL)为出发菌,经紫外线诱变,筛选到一株抗20×10-3g/mL的舒巴坦钠突变株my51,my51菌株产克拉维酸的效价达到834.7×10-6g/mL,比出发菌提高了1.18倍.该菌株连续传代7代,克拉维酸的效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多粘类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B-306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优化后的多粘类芽孢杆菌B-306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17.5 g·L-1、蛋白胨25.0 g·L-1、NaCl 1.25 g·L-1、Na2HPO40.5g·L-1、CaCl21.0 g·L-1,pH7.5;培养温度30℃、转速170 r·min-1、装液量80 mL/250 mL;接种量为10%(体积分数).经过以上条件优化,多粘类芽孢杆菌B-306的细胞生物量可达5.3×109cfu·mL-1,比优化前(3.17×108cfu·mL-1)提高了15.72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R23在枇杷酒中的生长特性及厌氧条件、 接种量对其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MLF)的影响. 结果表明, 植物乳杆菌R23的菌体生物量在枇杷酒中总体呈下降趋势, 厌氧条件能明显提高R23菌细胞在枇杷酒中的存活率和MLF降酸效果; 随着接种量的增加, 菌体生物量的衰减速率和降酸速率增大. 枇杷酒生物降酸以接种菌量1×108cfu·mL-1为宜, 25±1℃、 厌氧发酵2d即可将枇杷果酒中的苹果酸完全转化为乳酸.  相似文献   

5.
从西南地区云贵川3省分离得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43株,离体条件下检测菌株对申嗪霉素及噻唑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均存在一定差异.噻唑锌及申嗪霉素对各地来源菌株的EC50值的分布范围分别是0.439~2.549μg·mL-1和0.035~1.598μg·mL-1,平均值分别为1.641、0.868μg·mL-1.初步确定将四川、贵州、云南3省菌株的EC50平均值1.641、0.868μg·mL-1分别作为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唑锌及申嗪霉素的敏感基线.  相似文献   

6.
碳源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研究碳源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除磷菌最大放磷量与碳源有关,当ρCOD>800 mg/L时,最大放磷量达到50 mg/L,而ρCOD<200 mg/L时,反硝化除磷菌的最大放磷量还不到5 mg/L;反硝化除磷菌最大放磷量所需时间也与碳源有关,随着COD质量浓度的降低,放磷所需时间也在减少,当COD的质量浓度从440~110 mg/L时,所需时间则从120~10 min。  相似文献   

7.
RP_4质粒在兼性自养多能硫杆菌中的接合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HB101(RP_4)作为供体菌,以多能硫杆菌(Thiobacillus versutus)作为受体菌,通过接合的方法将RP_4质粒转移到了多能硫杆菌中.接合频率为1.9×10~(-5),RP_4质粒的三个抗性基因(Ap~R、Tc~R、Km~R)在多能硫杆菌中均得到了表达.再将RP_4质粒从多能硫杆菌反向转移到大肠杆菌HB101菌中,接合频率为3.3×10~(-1)~7.3×10~(-1),三个抗性基因也均得到了表达.实验证明,多能硫杆菌对于RP_4质粒既是一个受体菌,也是一个很好的供体菌.  相似文献   

8.
利福霉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离子束及离子束和紫外复合因子诱变处理利福霉素产生菌 ,得到比对照菌株发酵效价提高 10 %以上的菌株共 13株 ,其中提高幅度最大可达 4 2 .70 % ,产生高产株最多的诱变剂量为 3× 10 1 4/ cm2 N+ ,而产量最高菌株的诱变剂量是 7× 10 1 5/ cm2 N+ .产生高产株较多的诱变剂量并不一定就是产生增产幅度最大菌株的诱变剂量 .  相似文献   

9.
从污染环境中分离出一株抗100μM HgCl_2的假单胞菌B-33.经试验证实,假单胞菌B-33具有汞盐抗性质粒,定名为pBH33质粒,其分子量约为7.24×10~6道尔顿.  相似文献   

10.
再pH 7.6的BR缓冲体系中,龙胆紫与环磷腺苷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其最大增色波长位于578nm处,在该波长处,环磷腺苷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环磷腺苷的定量测定.环磷腺苷的浓度在0.07~2.5 μg·mL-1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2,摩尔吸光系数为3.93×104 L·mol-1.·cm-1,检出限为0.038 μg·mL-1.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用于粉剂和血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杆菌肽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开展菌种选育和发酵工艺研究提高杆菌肽产量十分必要。使用紫外线诱变技术选育淀粉酶分泌能力增强菌种,以加快杆菌肽积累速率。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吸附杆菌肽的树脂。借助发酵吸附分离耦合试验以解除产物反馈抑制,并考察树脂加入时间对杆菌肽产量的影响。选育得到的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Y8226A发酵周期明显缩短。借助发酵吸附分离耦合策略,发酵开始30 h后在50 m L发酵液加入D152树脂1.0 g,最终杆菌肽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7.40%。通过紫外线诱变选育得到杆菌肽高效生产菌种,使用D152树脂开展发酵吸附分离耦合试验可显著提高杆菌肽产量。  相似文献   

12.
外源有机碳浓度对藻菌关系及氮磷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室一次培养法,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对地衣芽孢杆菌和丝藻进行单独及混合培养,研究了外源有机碳浓度对藻菌相互关系及氮磷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水体中葡萄糖质量浓度不高于20mg/L时,地衣芽孢杆菌能显著促进丝藻的生长。尤其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0mg/L时,藻菌体系叶绿素荧光强度最大可达5227,较纯丝藻体系相应值提高约15%;当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藻菌体系对水体中NH_4~+-N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7%和60%,显著高于纯丝藻及纯菌体系相应值;当葡萄糖质量浓度高于50mg/L时,藻菌体系和纯丝藻体系对氮磷的去除率无显著差异;当葡萄糖质量浓度高于100mg/L时,地衣芽孢杆菌明显抑制丝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不同氮源(水解胶原蛋白CH、蛋白胨、明胶、硝酸钠、氯化铵)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生长的影响;考察了CH和玉米浆的不同配比对枯草芽胞杆菌生长的影响;研究以CH为氮源时,不同碳源对枯草芽胞杆菌生长的影响;考查CH对其它细菌发酵的影响.研究发现,在CH为氮源条件下,枯草芽胞杆菌的发酵过程可顺利进行,且微生物的生物量可保持在较高水平;同玉米浆相比,CH能使枯草芽胞杆菌达到较高的生物量;以CH为氮源时,淀粉比葡萄糖、蔗糖更有利于枯草芽胞杆菌的生长;除了枯草芽胞杆菌以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15489)和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CICC 20031)也能有效利用CH.这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水解胶原蛋白(CH)可以作为多种微生物发酵的氮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生物肥功能菌——地衣芽胞杆菌1.934 (Bacillus licheniformis)培养条件对菌体生长量的影响.采用了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实验和分析数据.获得了菌体摇瓶培养的最适条件:培养温度35℃,转速为150r/min,接种量为3.6%,pH为7.5.地衣芽孢杆菌在最适条件下培养约20h,淀粉酶的酶活最高,活力可达12.7U/mL培养液.培养约27h得到最大的菌体收益.  相似文献   

15.
以细胞浓度为菌体生长指标,探索并优化对氯甲苯降解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ycsd01 种子培养基中碳源、氮源、主要无机盐等培养基组分及其用量,最终获得菌株适宜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对氯甲苯降解菌株的最佳种子培养基配方为2.0g·L^-1对氯甲苯,8.0g ·L^-1葡萄糖,2.5 g·L^-1 NH4Cl,4.5 g·L^-1 K2HPO4,2.0 g·L^-1 KH2PO4,0.2 g·L^-1 MgSO4,0.05 g·L^-1MnSO4,0.01 g·L^-1 FeSO4· 7H2O和0.03 g·L^-1 CaCl2·2H2O.菌株在优化后较优化前的生长曲线延滞期缩短,指数期和稳定期变长,更晚地步入衰亡期,各生长时期的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有望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6.
以斯太贝亚叶面肥分离得到的4株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M3,Bacillus oleronius O4,枯草芽孢杆菌S10,解淀粉芽孢杆菌A8)为起点,研究和改造斯太贝亚叶面肥.采用琼脂块法及钼锑抗比色法,考察4株芽孢杆菌及混合菌群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及降解土壤中难利用磷的情况.结果表明,混合菌群抑菌性能较其他菌株强,对梨青霉病菌的抑制率高达75.8%;混合菌群与巨大芽孢杆菌M3对土壤中难利用磷降解情况相差不大,均比其他菌株降解性强.由于斯太贝亚叶面肥含化学成分,对人体及环境会造成一定负担,故以天然无化学成分且有机质含量高的小麦秸秆为原料发酵生物有机肥,发酵后添加聚γ谷氨酸.考察生物有机肥对黄瓜幼苗感染植物病原真菌防治效果及病情指数,并考察生物有机肥对毛豆幼苗各项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制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降低黄瓜幼苗感染植物病原真菌的病情指数,防治效果达55.56%;并且能够一定程度提高毛豆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刚果红法、Azure-B平板法从白蚁肠道中分离出5株同时具有木质素降解和纤维素分解功能的菌株,选取其中分解功能最强的菌株MX5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产酶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X5以w=0.5%秸秆为碳源,w=0.5%酵母粉和硫酸铵混合物为氮源,初始pH8.0,37℃摇瓶培养96 h,接种量为1%时,产酶活性最高。筛选出产酶活性优良的菌株,对提高木质纤维素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新型复合生物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宝恩  王继雯  甄静  慕琦  周伏忠 《河南科学》2010,28(12):1557-1560
针对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应用前景,分别筛选得到了固氮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N 9)、解磷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P 3)、解钾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 2),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比.发酵液用草炭吸附后,复配含氮、磷、钾养分的化学肥料,通过转鼓造粒成型技术制成颗粒状生物肥料,芽孢形成率高,活菌数量足.田间实验表明,该肥料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兰花炭疽病拮抗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12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芽孢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1-12菌株产芽孢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摇瓶发酵最佳条件:培养基组成(质量分数)为玉米粉1%,大豆蛋白胨1%,CaCl2·2H2O·"0.1%,MnSO4·H2O 0.05%;培养液初始pH 6.0;培养条件为种龄20 h,装瓶量30 mL/250 mL,接种量8%,温度30 ℃,摇瓶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B. megaterium 1-12菌株发酵液中的芽孢数量为1.92×109个mL-1,芽孢形成率达到了95%.  相似文献   

20.
鲁米诺化学发光猝灭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PO3-4对碘-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的猝灭作用,建立了测定磷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5~5.0×10-9 g/mL的磷,检出限0.93 μg/L.用于环境水样中磷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