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以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直肠前突以及直肠黏膜脱垂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PH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手术前后Longo ODS评分、排便造影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联合套扎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导致的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6月90例女性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致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行PPH联合套扎术,PPH组行PPH。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及wexner便秘评分以■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临床疗效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6个月联合组患者的wexner评分明显低于PPH组(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PPH组并发症发生率31.1%(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PPH组总有效率为86.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套扎术治疗女性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型便秘效果明显,术后复发率较低,可显著改善患者排便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所引起的梗阻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随访4~6个月,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肛管直肠测压参数。结果患者术后每天1~2次软便,自觉排便梗阻感明显缓解,手术前后患者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各项感觉阈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力排压与肛管舒张压力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术是一种治疗直肠前突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4.
探讨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联合改良PPH治疗伴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5月—2018年10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直肠前突的女性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0例进行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联合改良PPH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便秘改善状况,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差异和排便梗阻综合征评分(Longo-ODS评分)。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状况均有所改善,术后1个月内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试验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黏膜塔状缝合术联合改良PPH治疗伴直肠前突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直肠前突实际上是多指女性直肠前壁和阴道后壁之间肌层组织薄弱,引起直肠前壁向阴道突出形成的一个疝囊,患者常常大便滞留此处而感到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以往对中度以上的直肠前突采用经阴道或经肛门行直肠前突的修补术,其手术时间长,常常疗效不确定.我院2005年9月至2006年3月,采用上海六厂生产的痔上黏膜环切吻合器对15例女性患者行PPH术式治疗直肠前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PPH技术在出口梗阻性排便障碍中的应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PPH技术治疗出口梗阻性排便障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60例出口梗阻性排便障碍病例,其中直肠黏膜脱垂患者45例,直肠前突患者5例,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前突患者10例,均行PPH手术。结果:58例一次PPH术后症状明显缓解,治愈率96.7%。结论:PPH技术对于治疗出口梗阻性排便障碍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PPH对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出口处梗阻型便秘。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PPH设备对直肠低位的黏膜及黏膜下肌层实施环形切除术,使直肠前壁的前突消失,直肠前壁及黏膜保持微张力状态。结果:18例患者术后排便恢复良好,每日1~2次,排便过程中无梗阻感,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前突及直肠黏膜松弛所致的便秘采用PPH作黏膜与黏膜下肌层环形切除术行之有效,创伤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基层医院均可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黏膜脱垂及直肠前突导致排便障碍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2月-2005年12月收治的直肠黏膜脱垂、直肠黏膜脱垂合并直肠前突及单纯直肠前突共2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有194例(97%)行一次直肠黏膜环形切除(PPH)手术后排便障碍得到了缓解;有6例(3.0%)症状缓解不明显,其中,行2次PPH手术者4例,术后排便障碍缓解。结论PPH手术在治疗时恢复了肛管的通畅性,安全、迅速,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相对传统术式复发少,对于重度脱垂的病人可重复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直肠黏膜套扎治疗直肠前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92例直肠前突患者分为2组,各46例。单一组采取PPH,联合组行PPH联合直肠黏膜套扎。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的直肠前突评分(Long-ODS)低于单一组、前突深度小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直肠黏膜套扎治疗直肠前突,可有效减小直肠前突深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直肠前突(rectocele,RC)也称直肠前膨出,主要是直肠阴道膈薄弱,直肠前壁突入阴道内。直肠黏膜内脱垂是指直肠黏膜松弛、下垂套入直肠内,但不脱出肛门外。两者都是排便困难的主要因素,常同时出现并引起排便困难。笔者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40例RC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病人行直肠黏膜多点结扎加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PPH)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