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和翻修假体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按二期置入假体的类型分为:A组骨水泥型9例,B组非骨水泥型6例.术后随访9~ 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人工关节脱位,治疗前Harris评分A组为38.8分(22 ~ 48分),B组为40.5分(25 ~5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A组为86.9分(68 ~90),B组平均为90.2分(79 ~94分).[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髋部骨质和软组织情况等综合因素,选择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翻修假体,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应用抗菌素骨水泥旷置分期翻修(TSEA)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5年1月,采用TSEA治疗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细菌培养检查,一期清创假体取出滴注2例,清创后假体取出加PR-40抗菌素骨水泥支架旷置6例;二期翻修采用非骨水泥假体3例,骨水泥型假体3例,混合髋2例;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通过Harris评分评估。结果 4例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为混合感染,1例细菌培养阴性。一期处理后所有伤口均愈合,一、二期平均间隔5.5个月。术后平均3年4个月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1.1分提高至62.9分。结论 TSEA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中碘氟浸泡髓腔和抗菌素骨水泥旷置是主要手段。骨水泥复合万古霉素对耐受甲氧西林金黄色球菌人工关节感染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7):1613-1615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感染采用一期或二期翻修治疗的选择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中,采用一期翻修4例(4髋);二期翻修术治疗11例(11髋)。一期翻修组,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万古霉素骨水泥型假体。二期翻修组,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有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1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中,采用一期翻修4例(4髋);二期翻修术治疗11例(11髋)。一期翻修组,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万古霉素骨水泥型假体。二期翻修组,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含有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个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置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246个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置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2456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Harris评分术前一期翻修组为40.5分,翻修后为88.2分(8556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Harris评分术前一期翻修组为40.5分,翻修后为88.2分(8595分);二期翻修组术前为46.3分(2295分);二期翻修组术前为46.3分(2255分),二期翻修后为87.1分(8055分),二期翻修后为87.1分(8094分)。[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髋部骨质和软组织情况等综合因素,一期翻修术对于感染程度轻,无窦道形成的患者,临床效果满意。二期翻修则适用于感染程度严重,有窦道形成,关节腔内大量脓液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评估Ⅰ期清创后采用自制抗生素骨水泥股骨头假体控制感染,Ⅱ期翻修重建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共收治11例(12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均采用Ⅱ期翻修。其中男7例8髋,女4例4髋。年龄29~80岁,平均60岁,术前Harris评分17~45分,平均(32±7.63)分。所有患者采用Ⅰ期取出假体,彻底清创,置入自制抗生素骨水泥股骨头假体,间隔4~20个月(平均12个月),待血沉、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计数正常,伤口局部无感染表现后,行Ⅱ期翻修重建。结果本组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无伤口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0个月。所有病例在随访时感染均没有复发,感染控制率100%。。患者髋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随访时Harris评分65~96分,平均(87±7.72)分,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8.81,P〈0.01)。结论Ⅰ期清创后用抗生素骨水泥股骨头假体可有效控制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减少肢体短缩;Ⅱ期翻修重建手术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骨水泥或非骨水泥假体,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二期翻修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手术在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性、第二期翻修时假体的选择及异体骨植骨的可行性。[方法]运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了24例(25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9例采用灌注冲洗型占位器,16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第二期重建时,16例采用生物固定髋臼,其中7例结合使用异体颗粒植骨;9例采用打压植骨技术。1例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假体;8例采用远端固定非骨水泥假体,其中4例结合使用异体支撑植骨;16例采用打压植骨技术。应用X线片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6.3个月(3~57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7.9分,提高到最后随访时的平均86.7分,患者满意率为92%。在最后随访时没有感染复发的病例。[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临时占位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有控制感染效果好、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短及术后不用灌注的优点。在第二期翻修重建时可以使用非骨水泥假体,并且可以同时进行异体骨植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非骨水泥假体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进行翻修术的效果.[方法]1997年11月~2006年12月,收治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以非骨水泥假体对其中4例行全髋关节翻修,2例仅翻修髋臼假体,1例仅更换股骨柄.一期翻修4例,二期翻修3例.随访时应用X线及Harris评分进行评价,并检测患者血沉和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7例患者平均随访3.6年(1.5~10.6年),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5分(18~6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9分(60~99分).无1例术后感染复发;1例股骨假体远端穿出股骨皮质而需翻修;末次随访时5例疼痛消失,2例活动时偶有隐痛;2例无跛行,5例轻度跛行;1髋发生Brooker 2级异位骨化;聚乙烯内衬磨损率为0.08 mm/年.无1例出现症状性深静脉血栓或神经损伤.[结论]以非骨水泥假体翻修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根据个体感染情况选择一期或二期翻修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对固定稳定、与周围骨质间无感染征象的的假体选择不翻修是否可行,有待更多病例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次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中远期临床及影像学疗效、假体的生存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991年7月至2006年6月间接受初次骨水泥型THA的患者187例(201髋)进行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影像学表现,并对Harris评分和骨密度结果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假体翻修为随访终点,计算假体的生存率。结果共117例(126髋)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年。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2.8±22.5)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的(90.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1,P〈0.01)。假体周围界面有不同表现的患者的骨密度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289,P〉0.05)。晚期感染1髋,脱位3髋,下肢深静脉血栓4髋,下肢不等长4髋,假体周围骨折2髋,异位骨化6髋,无菌性松动5髋。共有7髋接受髋关节翻修手术,平均翻修手术时间为初次置换术后11.3年,假体的生存率为94.4%。结论骨水泥型THA在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患者髋关节疾病方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骨水泥假体的远期生存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方法 1995年1月~2002年6月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33例(33髋),其中男7髋,女26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2例,感染后松动8例(其中2例合并窦道形成);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3例,不伴有假体中心性脱位.对无菌性松动和股骨头磨损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13例,生物固定型假体12例,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8例感染患者均行一期骨水泥固定型全髋置换. 结果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11个月.2例出现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不稳;4例遗留持续性疼痛,无假体脱位、断裂.本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4~47分(平均38.6分),上升为术后的68~88分(平均82.4分),满意率87.9%. 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髋臼侧翻修假体可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选择生物型假体,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感染后的翻修选择骨水泥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Ⅱ期翻修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和临床体会,以及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采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17例(17髋)髋关节疾患,男7例,女10例;年龄43~75岁,平均58.5岁。17例患髋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关节液或假体周围组织细菌培养,11例阳性,6例阴性;术中所有患者假体周围组织病理检查发现急性炎症;8例出现与假体相通的窦道;15例血沉增快,15例C反应蛋白增高;17例X线片有骨融解、假体松动及骨膜反应等表现。所有病例采用Ⅱ期翻修手术治疗,Ⅰ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假体,以含万古霉素的骨水泥假体临时旷置,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4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6周。术后定期复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待结果正常后再Ⅱ期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结合手术前后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Ⅱ期翻修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19.5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确。Harris髋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39.3±5.6)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平均(84.4±10.3)分(t=15.86,P0.01)。结论:Ⅱ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疗效良好、安全可靠等优点,其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提供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器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器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14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行二期翻修手术,所有患者一期手术取出假体并彻底清创,使用去甲万古霉素1 g与骨水泥20 g的抗生素骨水泥临时间置器,平均间隔(3.6±1.2)个月后二期置换.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结果 一期处理后所有伤口均愈合,14例均获随访,时间7~29(16±5.9)个月.术后无感染复发,随访期间无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72~91(81±6.8)分,较术前22~51(39±8.1)分平均提高(42±1.7)分.优2例,良10例,可2例,无差病例.结论 彻底清创,采用抗生素骨水泥间置器为局部提供高浓度抗生素的二期翻修术是控制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WagnerSL翻修型股骨柄在人工髋关节翻修中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Wagner自锁式无骨水泥固定型翻修股骨柄对31例患者(共31髋)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41~75岁,平均63.2岁。髋关节翻修术距离初次人工全髋置换的时间是1—20年,平均65.3个月。翻修原因:无菌性假体松动25例,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6例,均为第一次翻修。结果31例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0.5—6年,平均为2.7年。患者手术后切口均为I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假体松动和感染,假体周围可以看到明显骨长入。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假体下沉,但均无明显的髋部疼痛症状,因此未做特殊处理。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36.24±8.27)分提高到(83.78±4.92)分,MedeD’Aubigne评分由(2.54士5.38)提高到(13.42士3.26)分,VAS疼痛评分由(7.32士0.72)分减低到(1.26±0.61)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WagnerS“L”型翻修股骨柄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地缓解疼痛,改善了髋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i W  Kou BL  Ju RS  Lü HS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4):246-248
目的探讨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感染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4年10月,14例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行二期手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23分。一期手术中将取出的假体彻底清洗,骨水泥垫临时旷置,关节内引流管引流,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3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1个月。二期手术于6个月后进行,植入带抗生素骨水泥型假体。结果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6个月,平均18个月。14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复发。术后Harris评分平均70分。结论彻底清创、足够间隔期以及二期手术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是有效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非组配式广泛涂层股骨柄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的33例(33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13例;年龄52~80岁,平均(66.1±7.2)岁。二期翻修方案包括一期取出关节假体,彻底清创,置入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抗感染治疗后行二期关节翻修术。抗感染治疗包括静脉抗感染治疗4周、口服抗生素6周。采用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分类法评估髋臼骨缺损,Paprosky分类法评估股骨骨缺损。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评估假体稳定性、移位、松动情况。根据DeLee和Charnley分区法记录髋臼假体周围透光线,根据Gruen分区法记录股骨柄周围透光线。采用Engh等标准评价股骨假体固定情况。再感染的标准与诊断关节感染的标准相同。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5~9年,平均(6.1±1.7)年。二期翻修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或假体松动。二期翻修术中所取标本微生物培养或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42.3±6.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89.1±8.5)分。股骨柄骨长入固定30例,纤维稳定固定3例。11例髋臼侧打压植骨和所有股骨髓腔内打压植骨均与宿主骨融合。股骨侧异体皮质骨板移植者10例,9例于二期翻修术后1年与宿主骨融合、1例于术后2年融合。结论 采用非组配式广泛涂层股骨假体行感染二期翻修结合髓腔内颗粒骨打压植骨能取得较好的假体中期生存率和感染清除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81例(84髋)在THA翻修术中处理的髋臼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AOS分型法,Ⅰ型7髋,Ⅱ型56髋,Ⅲ型17髋,Ⅳ型4髋。分别采用大直径非骨水泥假体臼、非骨水泥假体臼+松质颗粒植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和骨水泥假体臼+定制型假体+松质颗粒植骨等方法,对不同类型骨缺损的患者进行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移植骨是否愈合。结果对本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平均随访45个月(13~118个月)。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6.2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0.6分。2髋因脱位需进行再翻修,其余效果良好,X线片无假体松动下沉,可见移植骨一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性小梁骨通过。结论在THA翻修术中,大部分髋臼骨缺损可使用较大型号非骨水泥假体或加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的较大缺损,使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定制型假体在处理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有独特优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1例(22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行THA治疗。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随访观察假体稳定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45(24-58)个月随访。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坐骨神经损伤或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2 mm的透亮带,无假体松动。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9.5(73-97)分,较术前平均45.3(25-6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2,P〈0.001)。结论 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关节畸形的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矢状位劈开固定股骨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CroweⅣ型)患者术后的疗效分析。方法2002年3月~2012年11月,本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以股骨矢状位劈开固定股骨侧假体治疗重度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Crowe Ⅳ型)患者共21例24髋,股骨上移4.5~6.9 cm,平均(4.53±0.89) cm。术前Harris 评分(38.21±3.09)。结果21例(24髋)患者获随访,截骨端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85.73±4.1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2,P<0.05)。随访期间均无感染、脱位、假体翻修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股骨矢状位劈开固定股骨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CroweⅣ型)患者的手术效果稳定,手术技术具有可重复性,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术中自制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控制率及其并发症。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6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骨关节科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行占位器植入患者265例(266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143例(144髋),女122例(122髋)。占位器均利用自行设计的压模器术中制作,全部占位器均加入万古霉素,同时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加入另外一种抗生素。记录是否行大粗隆延长截骨术(ETO)取出感染假体、占位器并发症(断裂和脱位)的发生率、Harris评分和感染的控制率。结果:占位器植入时患者的平均年龄(57.4±14.2)岁。39例(14.7%)行ETO取出感染假体。38例(14.3%)出现了占位器的并发症,其中28例(10.5%)出现了占位器断裂,10例(3.8%)出现了占位器脱位。平均随访时间(83.4±14.6)个月。Harris评分从术前的47.56±14.23上升到末次随访的86.43±12.84(P0.05)。256例(96.6%)植入占位器术后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Ⅱ期翻修术后到末次随访,4例患者再次出现感染,并再次行Ⅱ期翻修,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总的控制率为95.1%(252/265)。结论:术中自制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控制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具有显著效果,占位器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占位器结合钢丝、钛缆、捆绑带、异体骨板及螺钉不影响感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9年6月至2007年5月,在THA翻修术中处理的髋臼骨缺损112例(117髋)。根据Saleh KJ的改良分型法,Ⅰ型缺损14髋、Ⅱ型缺损26髋、Ⅲ型缺损47髋、Ⅵ型缺损16髋、Ⅴ型缺损14髋。分别采用大直径非骨水泥假体臼、非骨水泥假体臼+松质颗粒植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和骨水泥假体臼+定制型假体+松质颗粒植骨,对不同类型骨缺损进行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采用Harris方法评估髋关节功能,根据X线片判断假体是否有松动,移植骨是否愈合。结果随访时间平均45(13~118)个月。除4髋因脱位或假体周围骨折进行再翻修外,其余效果良好。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6.2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0.6分。X线片无假体松动下沉,可见移植骨-宿主骨交界处有连续性小梁骨通过。结论在THA翻修术中,大部分髋臼骨缺损可使用较大型号非骨水泥假体或加松质颗粒植骨进行修复;对于影响假体稳定性的较大缺损,使用骨水泥假体臼+Cage+松质颗粒植骨的方法可获得良好效果;定制型假体在处理严重髋臼骨缺损中有具独特优势,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伴窦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 12例(13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伴窦道形成患者,术前Harris评分平均30(23~38)分,血沉平均54(38~74)mm/h。根据Fitizgerald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期,2例为Ⅰ期感染,8例为Ⅱ期感染,2例为Ⅲ期感染。12例均行一期清创、假体取出、占位器植入手术,二期行翻修术10例,因经济原因放弃二期翻修2例。结果平均随访19(3~30)个月,10例翻修术前Harris评分平均74.6(69~89)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血沉平均10(6~17)mm/h,CRP降至正常范围,感染无复发。结论临时占位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伴窦道形成方法可靠,术后复发率低,能有效克服髋周组织的挛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