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orti器外隧道的构成文献从未报道过 ,过去一向认为外隧道的外壁是由 Hensen细胞所构成 ,通过扫描电镜系统观察 ,发现并非如此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取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豚鼠 6只。快速断头处死 ,取出双侧颞骨 ,挑破圆窗膜 ,取出镫骨 ,打开卵圆窗 ,用针在耳蜗尖挑一小孔 ,用 2 .5 %戊二醛做蜗管内灌注固定 ,随后置冰箱继续固定 8h。0 .1 mol/L磷酸缓冲液漂洗后 ,1 %四氧化锇固定 2 h。然后在 0 .1 mol/L磷酸缓冲液中去除耳蜗骨壳、螺旋韧带和前庭膜 ,充分暴露 Corti器后。分别在一 ,二三 ,四圈将 Corti器断开 ,暴露外隧道…  相似文献   

2.
300—350克白色健康豚鼠5只,经115dB(A)白噪声间断刺激36小时。饲养三周后,全麻下开放双耳鼓泡,给园窗插一细塑料管,将2.5%戊二醛磷酸缓冲固定液灌入耳蜗,活固定30—40分钟。断头取下聂骨再固定。12—14小时后在体视镜下剥除耳蜗骨壁,截取螺旋器,用1%锇酸后固定,乙醇梯度脱水,醋酸铀“块染”;环氧树酯618平板包埋。半薄切片[1微米厚]光镜定位。超薄切片,醋酸铀双铅染色。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拍片记录。发现耳蜗第Ⅱ、Ⅲ回中多数存留外毛细胞扭曲变形。静纤毛有的排列散乱,伏倒,有的肿胀变形,质膜形成空泡,许多细胞的质膜有不同程度损坏。胞质密度普遍减低,有大小不等的空化区,胞膜附近的空化区可使多层  相似文献   

3.
内耳螺旋器毛细胞是接受不同声波振幅和频率的特殊细胞 ,尽管它的来源、衍发及细胞属性尚未获得统一认识[1,2 ] ,但其功能则尽人皆知。本研究拟从超微形态角度对该细胞进行深入探索。样品取自豚鼠内耳 ,断头处死动物取出耳蜗 ,沿骨蜗管外壁开几个小孔后 ,迅速投入 4 %戊二醛固定液 ,0 5h后修整并轻取螺旋器 ,继续固定 ,常规脱水、包埋、半薄切片定位、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电镜观察 :内毛细胞呈曲颈瓶状 ,胞体顶端游离面可见三排平行纵列的微绒毛 (静纤毛 ) ;外毛细胞呈圆柱状 ,微绒毛亦三行 ,但并列成“V”或“W”形[1,3 ] 。二者…  相似文献   

4.
稳定噪声对耳蜗影响的研究比较充分,但是对于脉冲噪声的研究比较薄弱。高强度军事噪声对听器影响的研究较多,低强度工业脉冲噪声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工业脉冲噪声的作用,以扫描电镜观察了低强度(115-135分贝)、长脉宽(100-200毫秒)和高重复率(每分钟40-80次)A型脉冲噪声对豚鼠耳蜗毛细胞听毛的影响。试验组共12只耳蜗,分别给以115分贝、125分贝、135分贝的噪声刺激,3只耳蜗作为正常对照。声暴露时间8小时,7天后活杀,3分钟之内取下耳蜗,常规方法制作标本,以日  相似文献   

5.
扫描电镜生物标本制备的超快微波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物标本含有较多的水分,而扫描电镜内部是高真空的,它要求放入的标本必须干燥,但在样品空气干燥时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样品发生皱缩、龟裂,样品表面发生塌陷,使细胞外形发生明显改变、与生活形态的形状相差太多。为此,须对扫描电镜观察的生物样品进行固定、脱水,最后用临界点干燥器进行干燥,临界点干燥是传统的常规干燥方法。国外曾有人使用连续的微波照射固定扫描电镜样品,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改进了微波固定样品的方法,使用微波照射干燥扫描电镜洋品取得很好的效果。胃和小肠,经缓冲液洗后,放入磷酸缓冲的2.5%戊二醛(pH7.3)中。实验共分三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  相似文献   

6.
单用叔丁醇的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用叔丁醇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法。是在叔丁醇冷冻干燥法的基础上作适当改良,以叔丁醇代替酒精脱水,不需进行置换直接进行叔丁醇冷冻干燥。我们用此法获得满意的结果,兹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将常规取材的新鲜标本,大白鼠气管、肾脏、小肠等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迅速放入3%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2h。用0.1mol/L磷酸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10min。用1%锇酸水溶液后固定1h。用双重蒸馏水冲洗3次,每次10min。用50%,70%,80%,90%,95%,100%的液体叔丁醇梯度脱水置换,每次10min。最后100%的叔丁醇需换两次。将纯叔丁醇在4℃冰箱中降温10min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干燥40min。等干燥后的样品温度升到室温后再取出,用导电胶贴在样品托上。用日产JFIC-1100型离子溅射仪镀膜5min。用日产林S-52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照相。  相似文献   

7.
200g左右成年豚鼠17头分成对照及模型二组。模型组用25%d一半乳糖125mg/kg作球后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4天。在第10天后作裂隙灯检查,晶体发现有空泡,20天后有晶体周边空泡及混浊,第34天摘眼球每鼠取1晶体作扫描电镜观察。制样方法:将晶体放入4%戊二醛磷酸缓冲液(1/15M,pH7.3)数日,1%锇酸后固定,丙酮梯度脱水,临界点干燥,沿前后轴断裂样品。  相似文献   

8.
干燥断裂方法是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用以观察各层细胞结构的一种手段。在设备不足的条件下,我们试验了一种简易的干燥断裂方法,制备了家兔视网膜的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效果好。实验方法:正常家兔,在乙醚麻醉下摘出眼球,用生理盐水冲洗之后,不断向眼球滴2.5%戊二醛固定液(0.1M二甲砷酸钠缓冲液配制)的同时,断开巩膜,取出连着脉络膜的视网膜,在不损伤表面结构的情况下,用清洁的单面刀片将组织断成大约6×3mm的长条。放入2.5%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ODO高分辨扫描样品制备技术,观察了小白鼠、大白鼠和犬心肌纤维表面及断面的微细结构,并讨论了高分辨扫描电镜观察法的技术特点,分析了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及其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技术方法按常规取材、将样品修成梭形,放入1%锇酸中固定1~2小时;继以1/15M磷酸缓冲液清洗,用25%、50%的二甲基亚砜分别浸泡20分钟,并在TF-2型冷冻割断台上将样品割断;尔后,用1%锇酸对样品作后固定,0.1%锇酸软化细胞基质,再以1~2%单宁酸对样品作导电处理,用1%锇酸对样品进行终末固定;最后,对其进行脱水、干燥、镀膜处理后,用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0.
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及从精液中分离培养的解脲支原体,加磷酸缓冲液多次离心纯化后用2.5%戊二醛固定,再离心备用,作扫描电镜观察的样品:取沉淀物滴于铜片上、脱水、临介点干燥、镀金,用H—3010及Amray 1000B扫描电镜观察;作冷冻复型的样品经3%甘油处理后在BAF400D冷冻复型仪中制成复型膜,用H—300及JEM1200EX电镜观察。结果:1.解脲支原体(图3):解脲支原体是能独立生长的最小微生物,缺乏细胞壁,只有一层细胞膜(由暗-明-暗3层组成),最适生活环境为pH7.5,厌氧环境生长更好;形态为多形性的,有球形、杆形、哑铃形,有的部分膨大、分枝成星形或螺旋形,偶见链状或丝状,大小差别很大,从80-800nm不等,分裂繁殖或分枝断裂繁殖。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以来,冷冻蚀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能较满意地揭示生物膜上某些特化区域的蛋白分子排列方式和三维图象。本文应用此技术,研究纤毛细胞表面特化结构。家兔整体麻醉后,开胸取新鲜气管上皮层数条,用0.IM磷酸缓冲液配制的2%戊二醛(PH7.2)在4C固定一小时,洗涤24小时后浸入30%甘油生理盐水,待组织条沉没数分钟后,取出样品,置于样品台上,用液氮冷冻后,迅速放入FD—3A 冷冻蚀刻仪中,在真空优于2×~(-6)Torr下做断裂,蚀刻和喷涂白金及碳,用10%次亚氯酸钠溶化喷涂样品,洗净复型膜,捞取在载网上,待干后用TEM—100CXⅡ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12.
有关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内突触小球的超微结构,迄今尚未见专文报道,为此,用健康成兔6只,经颈总动脉以生理盐水灌流冲洗,快速断头,迅速取下平闩以上水平的延髓(厚2mm),经5%戊二醛磷酸缓冲液作整体固定,解剖镜下取出延髓巨细胞网状核组织块,复经5%戊二醛及1%锇酸双固定,常规脱水,环氧树脂618包埋,LKB超薄切片机切片,厚约500A。醋酸铀和枸椽酸铅双染。H—600电镜下观察,结果如下: 家兔延髓巨细胞网状核内有大量轴突终末及树突。轴突终末的形状及大小很不一致,其内含有密集的突触小泡及线粒体,多数为突触前成分。树突干或树突棘有Ⅰ、Ⅱ两型。Ⅰ型不含突触小泡,Ⅱ型含少量突触小泡。轴突与树突间形成复杂的突触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组用本地健康杂种犬10只,以改良低温麻醉,体表降温方法将食道温度降至24~26℃时,阻断循环无体外循环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其中分别取不同阻断时间,并在心跳复苏后开颅取脑组织,组织取出后,立即放入4%戊二醛磷酸缓冲液和4%甲醛溶液中固定,分别按常规方法包埋、制样、切片、染色,用光镜和JEM—2000EX型透射电镜观察。光镜下:阻断65分钟内无明显改变;阻断65分以上,半数神经元细胞有轻度肿胀,个别胞体轮廓变形,轻度皱缩,偶见个别细胞发生变性,核染色淡,血管周围水肿,小空泡形成,胶质细胞有轻度增生,局部出现小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