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为了研究双浮体狭缝间的水动力共振问题,本文利用CFD软件STAR-CCM+创建了数值水池.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固定双浮体狭缝间水动力共振现象的影响因素,得到其狭缝处波高、浮体受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波浪以某些特定频率入射时,浮体狭缝间将发生强烈的水动力共振现...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及控制环锅炉的水动力特性与炉型结构,燃烧方式,锅炉容量及参数,运行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根据循环行性参数与水冷壁结构特性的函数关系。分析了600MW级亚临界参数要用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运转工况和几何参数对叶轮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有限流域内叶轮水动力性能的计算方法,开展了大型循环水槽驱动叶轮的水动力分析.基于面元法建立数值计算方法,在循环水槽壁面上以反余弦方式布置轴向面元,并均匀布置周向面元;在叶轮叶片上径向和弦向均采用余弦方式布置面元,计算过程中用压力库塔条件进行迭代至收敛.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鳍对吊舱推进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用基于速度势的低阶面元法预报附鳍吊舱推进器的定常水动力性能.螺旋桨和吊舱及鳍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迭代计算来处理,螺旋桨的诱导速度及吊舱和鳍的诱导速度均进行周向平均.采用关于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微分方程,并采用双曲面形状的面元以消除面元间的缝隙.Newton-Raphson迭代过程被用来在桨叶随边满足压力Kutta条件.用柳泽(Yanagizawa)方法求得物体表面的速度分布.计算了无鳍、单鳍和双鳍拖式吊舱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鳍可以回收螺旋桨尾流的旋转能量,使附鳍吊舱推进器的水动力性能提高,双鳍时效率最高,单鳍次之,无鳍最低.  相似文献   

5.
非定常拍动翼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拍动翼推进方式为水下机器人推进提供了更有效地选择,为了探究拍动翼的水动力性能,采用基于速度势的面元法对非定常拍动翼在特定运动规律下产生的水动力进行了计算,通过与相关实验数据的对比,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进行了计算并且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最小误差只有11%,充分验证了面元法计算的可靠有效性.通过对拍动翼水动力计算结果的研究,分析了各个运动参数包括来流速度、运动幅值、相位差和运动频率对拍动翼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亚临界与超临界参数锅炉水动力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亚临界参数自然循环及控制循环锅炉的水动力特性与炉型结构、燃烧方式、锅炉容量及参数、运行方式等因素的关系。根据循环特性参数与水冷壁结构特性的函数关系,分析了600MW级亚临界参数锅炉采用自然循环的基本条件。探讨了超临界参数锅炉的水动力特性及传热特性与工质热物理特性、水冷壁型式、运行方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较简捷的关于扰动速度势的基本积分方程,采用双曲面形状面元,应用Morino导出的解析计算公式计算面元影响系数,加快了数值计算的速度。从解面元法的基本积分方程得到的偶极强度和源汇强度,直接求得流场速度分布;为避免在物面上数值求导,用Yanagizawa方法求得物面上的速度分布并通过伯努里方程计算桨舵的压力分布,以此计算桨舵的升力系数等宏观量,通过迭代方式考虑桨舵的相互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联邦德国内河船研所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基于群遮效应的被多浮体环绕的中心浮体保护问题,本文利用粘流理论建立了多浮体水动力计算的数值模型。数值模拟了多浮体间的群遮效应,验证了群遮效应对中心浮体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浮体周围波面分布与波浪载荷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考虑粘性的数值模型可准确地模拟群遮效应;通过合理选取外围浮体群的几何参数,中心浮体的波漂移力可以得到显著降低;中心浮体波漂移力的大小与浮体迎浪、背浪侧间波面抬高的差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仿胸鳍推进系统的水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刚性胸鳍建立了二自由度、三自由度的运动模型,同时提出了行程时间比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从面元法出发,根据偶极子分布与漩涡分布的等效性,发展得到非定常涡格法的理论公式,利用非定常涡格法分析刚性胸鳍的水动力性能.胸鳍的运动由静止突然加速到恒定,在每个时间步长内用定常涡格法求解附着涡的涡强.自由涡由边缘泄出,并按时间步长逐步自动生成,并考虑其强度的耗散.采用Biot-Savart定理求涡系的诱导速度,通过非定常伯努利方程导出压力计算公式,从而得到胸鳍的水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10.
泵喷作为一种带定子的导管类组合推进器,其内部存在强烈的间隙流动,为了更加准确地预报泵喷推进器水动力性能,本文根据已有的梢部泄露涡模型,考虑泵喷间隙处流动的真实流动情况,考虑间隙区域流体粘性的影响,构建了适用于泵喷的间隙流动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泵喷转子、定子以及导管的水动力性能以及压力、环量分布发现:当考虑间隙流动模型的影...  相似文献   

11.
海底锚固悬浮隧道所受动水压力研究-P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悬浮隧道所受动水压力规律,推导了平面P波从海底岩土斜入射到与海水的交界面时,作用在海底锚固悬浮隧道上的动水压力公式.基于位移势函数理论,讨论不同海底岩土参数与入射P波的不同频率和方向以及锚索的刚度和间距对作用在海底锚固悬浮隧道上的动水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底岩土剪切模量、P波的频率和方向以及锚索的弹簧刚度和间距对悬浮隧道所受的动水压力有较大影响,海底岩土泊松比和密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冷冻冷藏柜依靠风机推动内部气流强制循环来实现柜内的冷却,通过优化风道结构可显著改善其热环境. 论文借助CFD仿真软件将某自提冷冻冷藏柜内部温度场及气流组织等结果可视化,探究风道结构对柜内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通过改变风机方向、风道宽度及风道倾角建立多个模型进行对比,筛选出最优的结构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风机垂直于地面设置,风道宽度为8 cm、倾角为1.8°的冷柜内部热性能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数解方法证明了一般位置直线的各个投影ab、a′b′、a″b″之间以及α、β、γ间的关系 ,得出了投影、倾角之间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4.
利用FLUENT软件对径向热管换热器壳程进行模拟计算,在入口烟气质量流量不变的基础上,在0°~65°范围内逐渐改变烟气入射角,分析换热量、压降和单位压降换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烟气入射角的增大,入射角小于45°时,换热量偏差基本不变,压降偏差逐渐减小,而单位压降换热系数逐渐增大,并在约45°时达到最大,此时换热器整体性能最好;大于45°后,换热量偏差明显增大;压降偏差急剧增大,压力损失增加,而单位压降换热系数急剧减小,换热器性能恶化。将模拟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5.
在可展开面空间凸轮机构的设计中,基圆柱半径的确定十分重要。它不仅影响机构的压力角,而且还影响其轮廓曲线的曲率半径。前者关系到机构的效率,后者关系到凸轮实际廓线是否产生类点或交叉失真。本文以求解平面凸轮机构的基本论点为依据,得出可展开面空间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与许用压力角、曲率半径的关系式。设计时所选用的基圆柱半径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的求三维平面倾角的图数法是以计算为主、作图为辅的方法,较解析法和图解法都要简便。导出的三个倾角算式只有三个变量——平面的或是与其平行平面的三个迹线集合点的坐标,运算方便。作图辅助线较少或无需作辅助线。能提供比图解法较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开放海域海养殖装备智能化、无人值守化发展,解决离岸养殖装备自主供能以及安全防护问题,针对所提出的Savonius型(S型)桨叶捕能消波式浮式防波堤,建立二维波浪数值水池,搭建物理水槽试验系统和海试系统,通过仿真和试验研究系统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水动力学特性,分析探究相对间距、相对入水深度、波陡对系统捕能消波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该防波堤系统能同时进行捕能和消波,其捕能性能随着波陡的增加而增加,在周期1.6 s时捕能效果最好;消波性能随相对间距的增加而变好,透射系数为0.2~0.8,消波效果显著. 系统捕能与消波性能存在相互影响,多数情况下两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 海试运行测试验证了该型防波堤的捕能消波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自动三轴仪进行了南京及附近地区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的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剪切带倾角随围压和含水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比较Mohr Coulomb理论、Roscoe理论和Arthur理论对剪切带倾角的预估.试验表明轴对称条件下,粉土样剪切带倾角随着围压的增高而增大,含水量对粉土样剪切带倾角的影响不大.在相同围压的情况下,松散试样的剪切带倾角略高于密实试样的剪切带倾角.粉质粘土、粘土样的剪切带倾角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Mohr Coulomb理论计算得到的剪切带倾角与试验实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对矿体各种厚度参数下了确切的定义和进行了科学分类。其次,应用投影几何中“高平齐、宽相等、长对正”的原理,采用解析几何方法,密切结合实际经验,系统地推演出各种不同探矿工程条件下所遇矿体(或岩、矿层)的真厚度,水平厚度和铅直厚度的计算公式,并经勘探报告储量计算实践检验证明文中二十四个主要公式和八个辅助公式完全正确,尤其是在沉积和沉积变质矿床之矿区使用钻探勘探时更为适用。最后部分着重阐述并论证了常用矿产储量计算方法中各自应该选用的矿体厚度参数。  相似文献   

20.
多约束条件下的对接机构缓冲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对接机构的缓冲参数设计问题分析了对接机构缓冲过程的限制因素,以“锥-杆”式对接机构为例,建立了对接过程缓冲模型,并依据该模型进行缓冲参数性能分析,提出了缓冲参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