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加拿大保守党政府在联邦层面和魁北克层面的分离主义压力下,变被动为主动,促使加拿大议会通过了承认魁北克社会特殊性的议案,承认魁北克在加拿大国家内"国中国"的地位。"国中国"议案是保守党政府对魁北克人团拟动议的反击,反映了哈珀总理本人联邦主义思想的调整,标志着对1982年宪法的补充和修正。议案暂时平消了加拿大联邦层面政党之间的纷争和联邦与魁北克之间的紧张,但没有实质性地解决魁北克问题。  相似文献   

2.
又到了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年”。据权威的联邦选举委员会透露,迄今为止已有多达200人提交了总统竞选申请,而且这次的竞选者不论从政治背景、竞选纲领,还是从竞选方式、性格特征来说,都比以往更趋“五花八门”。在这些有志问鼎总统宝座的“志士仁人”中,当然少不了共和、民主两大党的人物,但自称属于美国党、自由党、进步党等小党的也大有人在,此外还有无党派或自由派人士。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背景,联邦选举委员会配备的一  相似文献   

3.
十六、十七世纪时,法、英先后侵入今日的加拿大所在地,在那里分别建立了殖民据点。1756—1763年,经过七年的战争,英国战胜了法国,并吞了加拿大,分设了几个殖民地,当时法国移民聚居地魁北克即是其中之一。加拿大独立后,魁北克成为加拿大十个省中的一个省,仍然是法裔居民集中最多的地区。随着加拿大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法语居民(法裔居民)的权利与地位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美帝国主义经济上的渗透和控制,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尖锐起来。无论是在加拿大议会的选举或魁北克省议会的选举中,法语居民问题都成为重要的争端。今年10月出版的一期美国《外交季刊》刊载了一篇文章,题为《魁北克在反抗》,对加拿大法语居民问题的背景与现况,提供了一些材料。现在摘译在下面,供读者参考。文内除冠以“加拿大”一词的以外,凡提到的政府、总理、自由党、选举等等,都是指魁北克省的而言。  相似文献   

4.
杜思雨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6):15-18,24
1996年9月,加拿大联邦司法部长向最高法院请求就魁北克独立问题提供参考意见,经过开庭听证,1998年8月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发布了《加拿大联邦最高法院关于魁北克脱离的参考意见》。该《意见书》通过援引加拿大宪法基本原则,精辟、有力地论证了魁北克单方面脱离的违法性,从而成功避免了魁北克今后在分裂问题上的任意性行为,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8月20日,美国民主党的乔·拜登在该党全国代表大会第四天正式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这是迄今为止他近半个世纪政治生涯的最"高光"时刻。此前30多年里,身为特拉华州联邦参议员的拜登曾两次争夺过党内总统候选人提名,但都功败垂成:第一次是1988年,因被发现抄袭一位英国政客的演讲而退选;第二次是2008年,被参议院的"后生"奥巴马击败,不过奥巴马随后选择拜登作为他的竞选伙伴,使得他当了八年的美国副总统。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26日,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夫人的儿媳玛尼卡·甘地夫人宣布成立“全印桑贾伊党”。4月3日,该党在新德里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玛尼卡以主席身份宣布该党将遵循亡夫桑贾伊·甘地的思想和纲领,并将参加下届大  相似文献   

7.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2,(18):12
"中国崛起对世界有利。"——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于9月4日揭开帷幕,并正式提名现任总统奥巴马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当日表决通过的奥巴马竞选纲领在谈及对华政策时这样评价中国崛起。"我们对此郑重接受。"——针对中方对袭击日本驻华大使公车的两名男子处以行政拘留一事,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9月5日对这一做法表示了肯定。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政局的变化总令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菅义伟出任日本首相仅一年,他就决定放弃竞选自民党总裁,从而也就放弃了继续担任首相职务。9月29日,岸田文雄在自民党总裁选举第二轮投票中以257票对170票战胜河野太郎,成为新的党首。自民党是议会第一大党,该党党首按照惯例将出任日本首相。  相似文献   

9.
清晨,我们从渥太华市中心出发,驱车约五分钟,就驶上了麦克唐纳一卡蒂埃大桥。桥下是波涛汹涌、曲折蜿蜒的渥太华河。汽车过了大桥,便进入了加拿大法裔居民聚居的魁北克省。在公路右侧转弯处,高耸着一块巨大的标语牌,上面用法语端端正正地写着“魁北克欢迎你”几个大字,十分醒目。置身魁北克,仿佛到了另外一个国度。大街小巷的建筑物上都飘扬着蓝地白花的省旗。据说蓝地标志着万马奔腾的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而那四朵洁白的百合花则是法兰西民族的象征。魁北克  相似文献   

10.
陈素娟 《科技信息》2007,(14):112-113
作为保守派民族联盟党的领袖,莫里斯·杜普莱西斯于1936-1939年、1944-1959年间两度出任加拿大魁北克省总理职务。执政期间,杜普莱西斯在魁北克实行了包括农业主义思想、拒绝加强政府在公共领域的职能、抵制联邦政府对魁北克事务的干预等在内的传统主义政策,引起了魁北克法裔的不满,导致了1960-1966年魁北克“平静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1.
魁北克省曾存在加拿大最严重的反犹主义,法裔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其根源。魁北克犹太人固有的"犹太性"和后有的"英语性"分别遭到法裔传统民族主义和现代民族主义的排斥和敌视。魁北克历史上的反犹主义至今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强烈的法裔民族主义情绪和诉求仍然是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2.
国际资讯     
正1加拿大发现冰河期地下湖巨洞两名洞穴探险爱好者近日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地下发现一个巨大洞穴,据信形成于1.5万年前,内部空间巨大且包含一个地下湖。魁北克洞穴协会的两名会员,吕克·勒布朗和他的同伴丹尼尔卡伦多年来一直相信,应该有一系列洞穴与蒙特利  相似文献   

13.
9月4日,加拿大在野近21年的进步保守党在大选中以压倒优势击败了执政的自由党。该党领袖45岁的马尔罗尼出任总理。此次大选,进步保守党大胜.自由党败北,并非偶然,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广大群众对自由党长期不能解决经济难题深惑不满,希望换个党执政,或可使经济有所改观。自由党1963年4月上台以来,除1979年6月至1980年2月外,迄今执政了20余年。特鲁多担任总理近16年。尽管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在国内建树不少,如从英国收回制订宪法的权力;妥善处理了魁北克法裔要求独立的问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七十年代经济发展较快,使加拿大跻身于西方七强之林。但十几年来推行加强政府干预、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所积累的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的广阔大地,几乎是一片冻土。那里世代居住着克里族印第安人。他们居住的中心是一个叫伐斯克格涅希的小镇(克里族语的意思是“小屋”)。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个稀疏的小村落,只聚居着一些猎人和伐木者。可现在魁北克北部正在向现代化飞奔。一位克里族长者甚至抱怨说:“我们接受白人的生活方式太快了。”高耸的大楼和精致的小别墅代替了简陋的小木屋,飞机场和曲棍球场出现在荒原上,可口可乐和  相似文献   

15.
或独立闯荡,或甘做花瓶卡拉泽、舍甫琴科、霍尔金娜、萨芬……后苏联国家中走上政治道路的体育明星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意大利足球俱乐部AC米兰昔日的球星卡哈·卡拉泽,被格鲁吉亚反对党"格鲁吉亚梦想"放到议会大选竞选名单的第一位。在该党历史性地取得了大选胜利之后,卡拉泽被任命为副总理。消息传出,他在AC米兰的队友加图索和内斯塔第一时间给他打来电话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6.
魁北克是加拿大面积最大的省份,并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跻身于尖端技术工业地区之列,在航天、电信、制药等工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于魁北克人来说,创新已成为促进其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不仅创造了研究部门的岗位,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就业,使年轻人实现抱负,保持和推进社会进步,提高整体魁北克人的生活质量。简而言之,创新已经成为推进魁北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再次摆脱分裂厄运,但统一和分裂的斗争仍将继续下去。对加拿大人来说,10月30日是极不寻常的一天。这天,魁北克省关于独立问题的公民投票终于揭晓,参加投票的人中有50.6%的人反对分裂,统一派以微弱多数获胜。加拿大免遭分裂,悬在加拿大人心头的巨石落地。但是,围绕着统一与分裂的斗争并未结束。  相似文献   

18.
魁北克问题一直伴随着加拿大的历史发展进程,成为影响加拿大政局的隐患。这个在当前世界民族主义浪潮中令世人瞩目的热点问题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交织而产生,它的历史演进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原因。  相似文献   

19.
2月26日泰国举行大选,在全国七十一府中选出第一类议员160名(另半数议员即第二类议员是指定的)。这是鑾披汶执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选举,有十多个政党参加竞选。泰国共产党因目前仍处于“非法”地位,不可能参加这次选举。兹将参加竞选的各主要政党的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执政与拥护政府的政党玛卡西拉自由党 1955年9月29日成立,是泰国的执政党。党的领袖是现任总理鑾披汶,副领袖是陆军总司令乃沙立和空军总司令乃芬。书记是督察总监乃炮。该党在全国各府均设有支部。在竞选期间,鑾披汶和乃炮相继表示大选后将组织“人材内阁”,将  相似文献   

20.
8月31日,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布什总统夫人劳拉耀眼登场,再次为丈夫助选。在美国选举中,“夫人秀”向来是总统候选人乐此不疲的“秘密武器”,必要时可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年,熟谙政治、精明独立的希拉里就曾为克林顿两次入主白宫立下汗马功劳。而随着此次大选日期的临近,共和、民主两党的选战也渐趋白热化,除了在竞选纲领、执政思路、个人魅力上进行比拼之外,两套人马更积极打造“夫人品牌”,希望在大选的最后冲刺阶段给各自的竞选注入一剂强心剂,以赢得选票。第一夫人劳拉被称为“希拉里的反面”,行事向来低调、很少涉足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