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成彦 《电讯技术》2012,52(6):960-963
研究了Ka频段收发组件模块化设计技术,探索了具有通用化、小型化、系列化特性的Ka频段收发组件高效设计开发模式.通过毫米波收发组件功能分析,完成了模块体系规划和标准模块系列开发,并设计了新型模块接口和连接件.采用标准模块实现了收发组件模块化设计,验证了模块体系的有效性和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模块化设计技术在毫米波收发组件高效率开发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S波段1kW固态功率放大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S波段,频带宽度为400MHz,平均占空比≤10%,脉冲宽度≤200μs的1kW固态功率放大组件。组件采用四级放大结构,将5mW左右的激励信号放大到1kW,通过优化晶体管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应用三级Wilkinson功分/合成器,改善了组件增益平坦度和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组件在工作频率范围内输出功率≥1.2kW,效率≥30%,增益平坦度≤1.2dB。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宽带幅相一致变频组件的设计思路并给出测试结果.该组件在6~18 GHz工作频带内,幅度一致性≤±2.5 dB,相位一致性≤±25°,噪声系数≤7 dB.该变频组件采用了微波多芯片组件(MMCM)工艺,具有小型化、模块化、通用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个交通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基于.NET的开发平台和采用C#的ASP.NET,ADO.NET以及B/S结构技术来构建该平台的基础组件框架,探讨了基于.NET的通用化Web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研究了基于.NET的Web网站系统政府资讯模块分析与设计以及对该模块的运行体系结构、技术实现方案、系统功能需求描述、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星载L波段小型化T/R组件的研制,通过采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微组装技术、高集成度的驱放模块、高能电容和结构优化设计,成功实现了峰值功率超过100 W、重量低于600 g的航天T/R组件。该组件同时进行了微放电设计和稳定性设计,并在样件测试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载计算机内部电子模块数量的增加,电源模块已成为一种集电源转换、智能供电管理、故障检测为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智能模块.以某机载计算机内智能电源模块为例,在分析整机供电、智能电源管理、环境适应性等需求的基础上,对模块内功率组件电路、智能组件电路展开设计,给出了采用两级供电保护电路来满足供电特性试验要求的详细设计方案.在描...  相似文献   

7.
紧凑型压电微位移组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激光多功能仪自动测试的需要,研制了与之配套的紧凑型的微位移组件。微位移组件由压电试件模块和激励驱动模块组成。前一模块的设计采用试件抽插式方案,具有高效率和可靠性;后一模块注重外形的紧凑和功能的完备。组件设计思路新颖,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合微波集成电路(Hybrid Microwave Integrated Circuit, HMIC)形式设计了一款X波段雷达收发组件。该收发组件分为频综器、功放及内定标源和接收链路三个模块,各模块间通过外接同轴电缆实现信号的互联。充分利用数控衰减器的功能,通过调节放大链路的衰减量,从而达到调节发射输出功率的目的。实物测试表明:在10.5 GHz~12 GHz频率范围内,该收发组件发射输出信号功率10 W、5 W、2 W、1 W四档可调,杂散抑制≥65 dBc,接收通道增益为27.5 dB,噪声系数≤4.8 dB。该组件具有输出信号功率可调、噪声系数小、杂散抑制大等特点,满足项目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具有在线修复能力的强容错三模冗余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提高太空恶劣环境中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具有芯片级在线修复能力的强容错三模冗余(TMR)系统结构及设计方法,可在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故障模块的在线修复.该系统采用TMR结构,可实时检测定位故障模块;模块采用组件备份法设计,故障发生时可通过备件切换法快速自修复,模块中每个故障组件均可通过进化进行修复;并通过异构冗余降低2个以上模块同时故障的概率.以具有片内三模冗余的三阶高密度双极性(HDB3)编码器系统设计为例,对系统结构和各种容错修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可靠性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实现了5 mm(U频段)单刀双掷(Single Pole Double Throw,SPDT)开关模块.该开关模块采用鳍线并联PIN二极管电路结构形式,通过采用一种全新的高隔离度措施,获得高隔离、低插损开关特性.经加工测试,开关模块在50~56 GHz频带内隔离度大于50 dB,插损小于2.3 dB.该模块已应用于5 mm射频组件中.  相似文献   

11.
T/R组件是相控阵雷达有源分布阵列天线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整机的指标。介绍了一种P波段大功率T/R组件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检测技术,并根据设计方法加工了实物样件,该T/R组件采用相控阵体制结构来实现:发射通道主要由移相器、衰减器和高功率放大器组成;接收通道主要由低噪声放大器、移相器和衰减器组成。在2dBm输入功率的情况下实现了200W输出功率,效率高达35%,在采取幅相一致设计措施后,该功放组件在100dB的动态范围内实现了相位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12.
收发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其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整部雷达的成本、可生产性和系统性能。本文介绍了一种C波段大功率收发组件的技术要点和研制结果。从产品设计和生产调试的情况可以看出,该收发组件具有输出功率大,功率密度高,控制精度准确,一致性好,调试工作量小,适合批量生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范宁松  夏达  何慧 《现代雷达》2013,35(6):65-68
与传统功放组件的设计不同,空管雷达功放组件具有高功率、智能化的特点.文中以空管雷达功放组件的设计为例,论述了发射链路设计、BITE功能设计、冷却设计、结构技术、电磁兼容性设计等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并已在空管雷达发射机中使用,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蒋拥军  郑新 《微波学报》2018,34(6):68-71
收发模块作为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的威力. 受天线孔径、载重、供电的限制,提高单通道的发射输出功率、功率密度和效率是提高雷达威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介绍了一款基于氮化镓功率管的P 波段大功率收发模块,从GaN 功放模块设计、大功率合成、集成设计与热设计等几个关键技术方面阐述了低频段收发模块实现高功率、小型化、高效率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吉胜 《电子科技》2013,26(2):36-37
介绍了一种基于Radant透镜概念的相控阵雷达,论述了Radant透镜相控阵雷达发射通道的设计,以及其中发射通道的组成、频合分系统的设计思想、功放组件的输出电平的计算、大功率T/R组件的组成及天线阵面的耗散功率的计算。Radant透镜相控阵雷达发射通道经长时间的整机工作,验证了其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其成本优势,将在防空、预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静  马惠  胡旭 《现代雷达》2016,(1):73-75
为适应未来雷达天线阵面向轻量化、高效率方向发展的需求,研制了一种为T/R组件供电的高密度、高效率、三路输出的电源模块。文中提出一种结合变压器辅助绕组的供电方式,解决了模块内部的所有控制电路的供电问题;采用同步整流技术,有效提高转换效率;介绍了多路输出互锁保护的设计方法,有效提高模块的可靠性。最后给出了样机的实验数据和波形,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李刚 《现代导航》2023,14(3):225-228
根据搜索雷达定时、通讯和多功能控制的任务需求,以FPGA 为主要控制器件,构建了基于CPCI 总线架构的多功能定时控制模块。硬件设计包含电源模块、时钟管理、FPGA、PCIe控制和RS-422 串口等功能模块,软件方面使用Verilog 语言编程实现了雷达时序控制、PCIe 接口控制和同步串口数据传输、雷达参数初始化、显控指令分发、分系统状态回告、遮蔽角响应、GPS校时等多种功能。模块随雷达样机在烟台某试验场进行了试验验证,经过整机联调和整机试验,定时控制模块的功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实际工程应用表明,通用定时接口各模块的功能和性能均能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对海探测、跟踪以及成像的相控阵雷达或成像雷达而言,C波段T/R组件是其关键部件之一。介绍了一种C波段基于多芯片微波组件(MCM)技术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的20 WT/R组件的理论分析、设计思路和基本构成,从腔体效应、发射功率合成方式、收发支路、低温共烧陶瓷LTCC设计、微组装技术等几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最终的测试结果,该组件具有高功率、高密度、高效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玉辉  牛戴楠  张晋 《现代雷达》2012,34(10):63-69
研究了一种L波段8通道宽带数字T/R组件设计技术.组件具有瞬时带宽宽和发射功率大的特点,可以产生带宽为100 MHz的线性调频信号(LFM),单通道输出功率可达50 W.该组件集成了8个独立的收发通道,上下变频都采用一次变频,简化了电路设计,控制组件的体积、重量和成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对研制样件的测试,设计性能达到要求,其通道间相位长期稳定性即同频点相位差RMS达到发射小于2.5°,接收小于0.7°的指标.利用2个样件构建了16单元数字线阵试验平台,给出了发射和接收方向图.  相似文献   

20.
对流层风廓线雷达T/R组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源 《现代雷达》2007,29(8):106-108
介绍了对流层风廓线雷达中使用的P波段高功率T/R组件,简述了该组件的使用背景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及相关调试问题,给出了组件的主要性能指标,总结了组件的特点。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的工作方式与常规雷达有较大的差异。组件要实现高功率、高可靠性、低成本、极近距离测试、高精度幅相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