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者问答     
《柴油机》1995,(1)
读者问答互怎样延长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答;废气涡轮增压器是一种叶片式机械,装在转轴一端的涡轮,在气缸排出废气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并带动该轴另一端的压气叶轮同步旋转,迫使进人缸内的新鲜空气压力增高,密度加大,从而增大了空气对喷雾的阻力.以利于柴油扩散,...  相似文献   

2.
李程 《柴油机》1994,(1):16-21
一个性能优越的压气机叶轮加工编程软件李程(四川江津增压器厂)1前言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叶轮是其主要零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涡轮增压器性能水平。随着涡轮增压技术的发展,压气机叶轮叶片形状及扭曲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加大叶轮使用流量范围,同时扩大叶...  相似文献   

3.
以车用增压器JP60涡轮叶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最优化设计的原理,在不改变叶型及流道并保证涡轮叶轮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利用ANSYS优化设计模块及APDL语言编制用户程序,以涡轮叶轮重量最小为目标对增压器涡轮叶轮进行了减重结构优化.在此基础上考虑涡轮叶轮铸造和装配工艺等因素,确定了新型的减重涡轮叶轮结构,使得涡轮叶轮重量减少了6.9 %.优化后的涡轮叶轮结构不仅节省了材料的消耗,同时使得涡轮增压器转子质量分配进一步趋于合理,有助于提高增压器轴系的机械效率和可靠性.强度校核及寿命分析表明,优化结果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蜗壳流动一维模型和稳定流动涡轮特性,建立了由涡轮增压器涡轮性能计算叶轮特性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一小型涡轮增压器的叶轮特性,其结果对于预测基于此涡轮增压器而设计的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性能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车用增压器涡轮叶轮的一种新型结构——前弯后掠式叶轮。这是针对车用增压器涡轮的实际工作条件以及常规叶轮的不足,基于叶轮内部流动改善以提高涡轮的变工况适应性而提出的。文中详述了新型叶轮的设计思想及其理论和实验依据,并通过数值试验证明了前弯后掠式叶轮较常规叶轮在气动热力学机理上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1994,(5)
J50增压器配495Z柴油机初试成功J50增压器系申帝应用技术研究所为江西增压器厂研制的涡轮增压器,其结构与国内、外径流增压器类同,只是压气端密封环座采用带甩油轮的结构,防止在甚小结构时滑油积集在密封环回。其压气叶轮和涡轮设计是按系列叶轮模化设计而成...  相似文献   

7.
1概述增压器技用途可选用两种不同涡轮。1500kw以下的柴油机宜用径流式涡轮;500kw以上的直用轴流式涡轮;500~1500kW之间的柴油机,则有一个两者都可选择的范围(图1)。轴流式涡轮的喷嘴和动叶轮是畅通的轴向流道,排气中的污垢不易集聚到涡轮上,所以耐污染运行期较长.径流式涡轮的气流从径向在叶轮中转为轴向,而且在部分负荷时会在叶轮毂面出现低速流或逆流,污垢较易积炭,但径流式涡轮增压器主要用于高速柴油机,不燃用重质燃料油,所以其不耐污染的特性并不是明显的缺点.增压器压气机端的气流方向基本都是轴向地由外向内流入,…  相似文献   

8.
增压器结构参数对非道路直喷式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型增压柴油机的开发研制过程,为合理匹配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设计了不同0-0截面积的涡轮壳,不同进口直径的压气机叶轮和不同出口直径的涡轮叶轮.研究了增压器结构参数对柴油机排放和油耗的影响,排放试验参照中国非道路柴油机八工况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涡轮0-0截面面积和压气机叶轮进口直径对发动机排放和油耗影响较大,而改变涡轮叶轮出口直径作用不太明显.综合比较排放和油耗,最终选定方案8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  相似文献   

9.
大型柴油机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研制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设计过程。对比了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与原涡轮增压器在性能上的差别。对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进行了台架试验和跑车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在最大转矩点的缸内爆发压力和最大转矩点的转矩,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安装了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的加速时间比原发动机的加速时间缩短了5s。  相似文献   

10.
径流式涡轮前,后弯叶轮特性的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丰镇平  沈祖达 《内燃机工程》1997,18(3):12-17,30
研究了车用增压器径流式涡轮的前弯和后弯叶轮的特性,以揭示叶轮进口不同型线对其内流特性及涡轮变工况性能的影响,文中给出了应用时间推进全三元Euler解方法得到的叶轮内部流场以及在径流式涡轮试验台上测得的级性能参数,同时对不同叶轮的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应用准三元流动分析的涡轮性能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涡轮性能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了一种涡轮叶轮准三元流动分析的预测方法。它是根据旋转系统边界层流动稳定性的理论,在叶轮内部准三元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分别考虑旋转和叶片曲率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从而建立涡轮叶轮速度分布的评价指标来估算分离损失的大小,然后将此评价指标应用于涡轮性能预测程序的叶轮损失模型中。通过对2种车用涡轮增压器涡轮效率预测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证明运用此方法可以提高涡轮性能预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从叶轮、扩压器、叶轮与压壳间隙3个方面对压气机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径斜流式叶轮压气机较径流式叶轮压气机效率更高,弧形出口扩压器压气机较平行直面出口压气机压比和效率更高,减少压气机叶轮与压壳间隙可改善压气机性能,同时减小增压器叶轮与压壳间隙和涡轮与涡轮壳间隙,可以改善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性能。  相似文献   

13.
雷及工业公司新研制的301型涡轮增压器比其前型370系列方案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这种涡轮增压器的基本设计特别适用于车用和工业用柴油机,并仍旧使用三时叶轮尺寸结构。这种新型设计一方面保持了原设计使寿命进一步延长和对重载的适应性,同时又使原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安装和使用方便。建立这种涡轮增压器生产线的十多年里已有125000多台300系列产品投入使用。301型使用了与370系列涡轮增压器同样的三时直径压气机和涡轮叶轮,由于轻型转子产  相似文献   

14.
车用发动机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新  王延生 《柴油机》2008,30(2):45-47
介绍了车用涡轮增压器高速整体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并比较了它和叶轮单件动平衡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涡轮增压器J92涡轮叶轮为研究对象,在不改变涡轮叶轮叶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涡轮轮毂结构进行了优化。考虑了铸造工艺等因素,确定优化涡轮轮背结构。在减少涡轮叶轮重量的同时,提高转子的快速响应性。强度校核及寿命分析表明,结果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某型号涡轮增压器运行时发生故障,检查后发现压气叶轮叶片与转子轴发生断裂.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验的方式,对叶片的断裂形貌和断裂机制等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涡轮增压器出现故障主要是由于压气叶轮叶片受到额外振动后断裂导致.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内燃机车用大功率柴油机自主开发了一种新型增压器。这种增压器采用了无水冷、高效宽流量压气机叶轮、大腔体等新结构和新技术,标定点压比为3.5~3.6,流量为4.3~4.5 kg/s,单台配机功率为2 330 kW,增压器配机总效率达到61%以上。目前,该型增压器已通过各种考核性试验,达到预期指标。文中介绍了新型涡轮增压器的结构、性能、新压气机叶轮、涡轮开发的过程和增压器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8.
作者论述了在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整体叶轮模具的设计和快速成型加工技术。它们满足了车用增压器产品系列化对造型和编程系统参数化的要求。利用该技术成功的进行了直径120mm的压气机叶轮整体模具快速成型加工,并通过了试验测试,投入实用。  相似文献   

19.
涡轮增压器是机车柴油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轴套和轴采用过盈配合技术联成一体,这是典型的三维多体接触问题。以某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为例,采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并结合多重子结构技术分析求解叶轮与轴套、轴套与轴的三维弹性接触问题,利用JIFEX程序,针对不同的过盈量、转速和轴套壁厚进行了大量计算,获得了叶轮、轴套与轴之间接触应力的相应分布规律,以作为设计、制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比常规废气旁通的涡轮增压技术更加合理的混合增压技术方案,即在常规废气涡轮增压器转轴上并联一个能以电动机或发电机模式工作的高速电机,并引入相应的可逆储能元件.从解决常规涡轮增压器能量供需的矛盾入手,通过模拟计算可以得到混合涡轮增压器废气能量调整策略.计算结果表明,遵循这一能量调整策略的混合增压技术比废气旁通增压技术能更好地提高车用柴油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