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盛炎民  李书进  代国忠 《硅酸盐通报》2018,37(12):4050-4055
结合变水头与常水头渗透试验法测试水泥-改性膨润土隔离墙浆材的渗透系数.结果表明,聚乙烯醇对浆材渗透系数影响最大,膨润土次之,水泥最小.随着渗透压的增大,浆材的渗透系数增大;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浆材的渗透系数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聚乙烯醇掺量增加,浆材渗透系数先增大后减小,且减小趋势趋于平缓,表明聚乙烯醇掺量存在一个最佳经济控制范围;随着膨润土掺量增加,浆材的渗透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浆材的渗透性能及经济性指标,各组分掺量的最佳控制范围为:水泥210~220 g/L,聚乙烯醇2.0~3.0 g/L,膨润土180~190 g/L,在这一范围内,浆材的渗透系数小于1.0×10-7 cm/s.  相似文献   

2.
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进行透水混凝土强度的改性有明显的效果,然而随着强度的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也有明显降低。通过测定不同掺量粉煤灰取代水泥改性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渗透系数并进行对比,研究粉煤灰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分析不同集料粒径透水混凝土粉煤灰掺量对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体积法测定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两种集料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基本都保持在15%以上;透水混凝土渗透性能较好,过水断面流水速度大,上下水头变化较大,故建议采用降水头法测定其渗透系数;粉煤灰的掺加对小粒径透水混凝土孔隙堵塞较大粒径透水混凝土严重,渗透系数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抗渗性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Darcy公式和Cantor方程,研究了混凝土孔径尺寸对其抗渗性的影响。重点探讨在不同水压力作用下,毛细孔半径对混凝土渗透速率和渗透深度的不同影响。指出用Darcy公式中的渗透系数反映混凝土抗渗性的不足及国家标准中混凝土抗渗等级确定方法的不足。混凝土中毛细孔半径越小,混凝土的抗渗性越差;非毛细孔和超微孔孔径越小,混凝土的抗渗性越好。同时,提出测试混凝土抗渗性的改进方法和提高混凝土抗渗性的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铁用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速铁路为工程背景,试验研究了高性能矿物掺合料对水泥水化热及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性能矿物掺合料能够显著提高水泥净浆的早期水化热及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基础性能测试、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力学性能测试、连续自成核退火分级测试和旋转流变测试,对3种PE100级管材专用树脂的分子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釜串联淤浆工艺生产的PE100级树脂其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较多,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共聚单体含量高,短支链多,性能相对较差;利用多釜串联淤浆工艺生产的PE100级树脂与利用环管淤浆工艺生产的PE100级树脂性能较为优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支化程度以及片晶的厚度都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Bingham模型,测试了不同骨料裹浆厚度时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参数,探究了骨料裹浆厚度对新拌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骨料裹浆厚度能够明显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在保持骨料基本参数不变时,随着骨料裹浆厚度的增加,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和静态屈服应力基本呈降低趋势,坍落度逐渐升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改善;当在特定水灰比、骨料裹浆厚度相对较高时,拌合物的坍落度较高,且存在轻微离析现象。通过建立流变参数随骨料裹浆厚度的变化曲线,能够确定混凝土中的最佳胶凝材料用量,进而指导混凝土的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7.
李凯  许立  杨璐璐  史才军 《硅酸盐学报》2022,(10):2701-2711
为了揭示砂浆的水分传输机制,构建了细骨料-界面过渡区-水泥浆体的砂浆三相模型,采用部分反弹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水分在砂浆内部的传输过程,研究了骨料体积分数、界面过渡区厚度及孔隙结构对砂浆水分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界面过渡区厚度较小、孔隙率较低时,砂浆的水分渗透系数随骨料含量的增大而降低且始终低于水泥浆体的水分渗透系数;当界面过渡区厚度增至150μm或有效孔隙率超过水泥基体2倍时,砂浆的水分渗透系数会接近甚至超过水泥浆体的水分渗透系数。界面过渡区效应、骨料稀释作用以及迂曲传输路径的相互竞争是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Bingham模型,测试了不同骨料裹浆厚度时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参数,探究了骨料裹浆厚度对新拌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骨料裹浆厚度能够明显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在保持骨料基本参数不变时,随着骨料裹浆厚度的增加,混凝土的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和静态屈服应力基本呈降低趋势,坍落度逐渐升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改善;当在特定水灰比、骨料裹浆厚度相对较高时,拌合物的坍落度较高,且存在轻微离析现象。通过建立流变参数随骨料裹浆厚度的变化曲线,能够确定混凝土中的最佳胶凝材料用量,进而指导混凝土的组成设计。  相似文献   

9.
制作过程中植生混凝土渗透系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生混凝土制作可分多孔混凝土制作、适生材料灌注及植物生长3个阶段.通过制作骨料粒径分别为5~10mm,10~16mm,16~20mm,20~25 mm和25~32 mm的植生混凝土,测定了各阶段渗透系数,探讨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第一阶段,随骨料粒径增大,多孔混凝土的渗透系数依次增大;在第二阶段,适生材料灌注后多孔混凝土渗透系数大幅下降,随骨料粒径变化,多孔混凝土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与灌注前恰恰相反:在第三阶段,16~20mm,20~25mm和25~32mm的多孔混凝土渗透系数随植物生长时间明显增加.所有植生混凝土渗透系数均在0.11 cm/s以上,表现出良好的渗透性;然而,仅骨料粒径为20~25mm和25~32mm的植生混凝土中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其可用作环境友好型护岸材料.  相似文献   

10.
聚烯烃产品中低聚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X(淤浆均聚 + 淤浆共聚 + 离心脱除低聚物)工艺产品中离心机脱除低聚物前后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的分析对比,得出离心机可以脱除低聚物,最终产品中低聚物含量降低;通过力学和热稳定性的研究,证明了产品经离心机脱除低聚物后力学及热性能均有所提高;利用核磁分析了烯烃淤浆聚合工艺难以生产高共聚单体含量的聚乙烯牌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复合膜的透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醋酸纤维素滤膜基底上制备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复合薄膜,研究了气体种类、温度、压力等对该薄膜气体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系数与气体的临界温度和操作温度具有一定的指数相关,与薄膜两侧的压力差则为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改良黄土的水力学性质优化分析为核心,研究了改良黄土的渗透性能和渗透过程中渗透系数的变化。通过对黄土添加水泥、石灰和粉煤灰作为改良材料,进行了改良黄土渗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击实试验控制干密度情况下且改良材料含量较低情况下,随着改良材料含量的增大,改良黄土的渗透系数呈增大趋势,黄土的结构性明显得到了改善;渗透过程持续,随着改良黄土中石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混合物水化作用的进行,改良黄土的渗透系数呈减小趋势。因此,根据工程需要,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改良材料添加配比方案,在改良渗透性能的基础上增加强度,满足黄土地区施工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宋向阳  刘霖  张永鹏 《硅酸盐通报》2022,41(6):2201-2208
为提高土-膨润土(SB)隔离屏障的渗透性及其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制备一种聚丙烯酰胺改良土-膨润土(PSB)。研究聚丙烯酰胺掺量、苯酚浓度、干湿作用、冻融作用对PSB隔离屏障渗透系数的影响及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并从微观层次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苯酚浓度对PSB隔离屏障渗透系数没有影响;干湿作用下PSB隔离屏障渗透系数增加但仍保持在同一个数量级,而冻融作用下隔离屏障渗透系数增大1~2个数量级;聚丙烯酰胺可使干湿、冻融作用下隔离屏障的渗透系数有所降低,即可有效抑制干湿、冻融的破坏作用;掺加0.7%(质量分数)聚丙烯酰胺的PSB隔离屏障对苯酚的吸附率可达69%以上,相比SB隔离屏障吸附率约提高50%,且随着苯酚污染液浓度增加,吸附率逐渐提高。该研究可为苯酚污染的隔离与封闭提供理论依据与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研究了10种规格聚丙烯(PP)/聚酯(PET)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厚度及单位面积质量分别对其透气性和保暖性的影响,并分析了透气性与保暖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非织造材料的厚度和单位面积质量减小,有利于材料透气,但保暖效果减弱;非织造材料的透气性越好,保暖性越差;PP/PET混合型熔喷非织造材料是一种很好的保暖性材料.  相似文献   

15.
沈涛 《聚氨酯工业》1997,12(4):32-35
对湿式PU革透湿机理进行了概述,通过对湿式PU革吸湿性和透湿率的测试,详细讨论了基布吸湿性,PU膜结构,密度,厚度及填充料纤维素,表面印刷层,干法贴膜层及表面纹工艺对湿式PU革透湿性能的影响,并相应提出了提高湿式PU革透湿性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研究负温(-3℃)和低温(3℃)不同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在7 d、14 d、28 d、56 d、84 d和112 d不同龄期内强度增长规律及引气混凝土在28 d、56 d、84 d和112 d不同龄期内渗透性能变化规律。通过与标准养护条件下相应龄期引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渗透性能对比,得出了不同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随龄期增长强度损失率及渗透性能增长率。结果证明,试验龄期内引气混凝土强度损失率范围负温和低温下分别是22.40%~41.00%、7.97%~18.26%;渗透性能增长率范围,负温下约为76.52%~114.35%,低温下则在12.34%~47.86%之间波动。同时对该引气混凝土渗透性及强度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养护条件下线性相关系数。数据显示,负温(-3℃)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线性相关系数小于低温(3℃)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线性相关系数,说明养护温度影响混凝土渗透性与强度的线性相关性。通过掌握渗透性与强度的辩证关系,可为冬季防水工程施工中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水泥土在外加剂作用下的强度与渗透特性,综合考虑含水率、水泥掺量、减水剂含量与粉煤灰掺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正交设计方法进行一系列试验研究,得到了龄期为3 d、7 d和28 d时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以及各个因素对其影响的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拟合.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因素对水泥土抗压强度及渗透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均为:含水率→水泥掺量→减水剂含量→粉煤灰掺量.随含水率增加,水泥土抗压强度逐渐降低,渗透系数不断增大;而水泥掺量的影响趋势则与之相反;随试样中减水剂含量增加,其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分别呈下开口抛物线和"V"形变化,在实际工程中需根据相应工程目标并结合现场试验确定最佳掺入量;在水泥土中掺入适量粉煤灰对其强度无明显影响,但是可降低水泥土的渗透性,在龄期较短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at equilibrium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between the aqueous phase and the lipid bilayer of small unilamellar vesicle (SUV) liposome has been determined. The release of the fluorescent agent 5-(6) carboxyfluorescein from the interior of liposomes, induced by a nonionic surfactant octylphenol ethoxylated with 10 units of ethylene oxide (Triton X-100), by two anionic surfactants —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and sodium dodecyl ether sulphate — and by an amphoteric surfactant dodecyl betaine was studied at sub-solubilizing concentrations. The following increasing order of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s obtained for each surfactant can be observed: Triton X-100 > sodium dodecyl ether sulphate > sodium dodecyl sulphate > dodecyl betaine. There was a strong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oefficient of partition and the ability of the different surfactants to modify the permeability of liposom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sence of ethylene oxide units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he surfactant in relation to alter the partition coefficient in front of SUV liposomes is indicated.  相似文献   

19.
PET包装薄膜渗透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薄膜厚度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包装薄膜的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PET包装薄膜对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气体的选择透过性,基于气体分子渗透反应动力学和回归分析法获得了渗透率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PET薄膜、PET镀铝(PET/Al)薄膜对水蒸气(H2O)、O2、CO2的渗透性能(透湿率、透气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渗透率(透气率、透湿率)的对数形式与热力学温度的倒数呈线性关系;相对湿度对12 ?m PET薄膜透湿率的影响最小,而对20 ?m PET薄膜、18 ?m PET/Al薄膜的影响稍明显;PET薄膜对O2、CO2气体具有显著的选择透过性,CO2透气率是O2透气率的约2倍,而PET/Al薄膜对O2、CO2气体的透气率都很低且差异甚小,具有优异的阻透性能。  相似文献   

20.
Ibuprofen microcrystals sized between 25–45 μm have been encapsulated with various types of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 (PEMs) constructed with polyallylamine (PAH), polyethylenimine (PEI) or poly(4‐vinylpyridine) (P4VP) as polycations and polystyrenesulfonate (PSS), polyanetholesulfonate (PAS) and dextran sulfate (DEXS) as polyanions. The release of ibuprofen from the microcapsules was monitored in situ by UV‐vis spectroscopy for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EM permeability.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PEMs formed by PAH/DEXS, PEI/PSS, P4VP/PSS and P4VP/PAS are highly permeable to ibuprofen because their film cavities are much larger than the size of ibuprofen molecules. The PEMs formed by PAH/PSS and PAH/PAS are less permeable to ibuprofen due to their smaller film caviti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high charge density and well‐matched charg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oupling polyions in PAH/PSS and PAH/PAS multilayers allow the films to form small cavities.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PEM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multilayer thickness before the film reaches a certain number and achieves structural homogeneity. Above that,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remains constant with further increase of film thick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