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光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mdi Oshima)属鲃亚科,倒刺鲃属,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易养殖等优点.近年来,由于其人工繁殖技术未获突破,而养殖户竞相饲养,而江河捕捞自然苗种逐年减少,造成鱼苗短缺,故对光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光倒刺鲃是珠江水系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由于其品质优良,近十多年来,渔民已将其驯化作为养殖对象;我们于2005年~2006年在广西昭平县进行了光倒刺鲃亲鱼驯养、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4.
~~倒刺鲃鱼养殖技术之一 光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初探@蒋云龙$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水产站!541500 @邓小红$广西区桂林市全州县水产站!541500  相似文献   

5.
光倒刺鲃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制催熟剂催熟,使池养亲鱼发育成熟并用于催产。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鱼苗培育成活率分别为50—100%、77—95%、61—90%、71—83%。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1999,(5):40-40
本所从1988年起,对江河名优鱼类——光倒刺鲃进行人工繁育试验,在1991年初获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再次繁育批量苗种。规模化繁育基地正在筹建中。该鱼食性杂、生长快,抗逆性强,易捕。高密度养殖产量可达50-100公斤/米^2,利润2000元/米^2左右,养殖效益很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激素催产,人工采卵授精,利用溪水模仿江河微流水效果孵化的方法进行倒刺鲃人工繁殖。受精卵经62小时出膜孵出稚鱼,48小时后仔鱼开始平游,获鱼苗17.5万尾。  相似文献   

8.
9.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贺红川 《淡水渔业》2003,33(4):43-45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研究@贺红川$四川省水产学校!合川401520~~  相似文献   

10.
光倒刺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光倒刺钯(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俗称青娟、娟中、石鲩,分类上属鲤科、钯亚科,倒刺鲃属,是一种重要的名优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历来被尊为食中珍品,深受百姓喜爱。近年来,由于滥捕及生态环境改变等原因,光倒刺鲃的野生资源正迅速减少,野外捕捞的苗种已远远满足不了养殖户的需求。经多年的努力,光倒刺鲃的人工繁殖已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光倒刺鲃     
<正>一、品种名称光倒刺鲃二、品种来源1.由广州市从化区技术推广中心提供亲本;2.从流溪河沿岸收购亲本。三、审定情况(原种)四、特征特性流溪河光倒刺鲃是该河流土著原种,现已濒临灭绝,是深受广东人喜爱的鱼种,味道鲜美,口感滑润,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该鱼特征:体长,稍呈圆角形,尾柄侧扁,口稍下位,呈马蹄形,须两对,吻  相似文献   

12.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俗称青波鱼,我所始于2003年开展其人工驯养、培育工作.该鱼原为江河野生鱼类,其具有生长快、食性杂、适应性强的特性.为适应淡水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提高淡水养殖效益的要求,我所经数年研究,在驯化培育的基础上突破了人工繁殖技术难关,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人工繁殖技术,为该鱼在的推广养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华倒刺又名青波、青板、乌鳞、黑岩鲤等,隶属于鲤形目、鲤科、亚科、四须属。是广泛分布于长江上游、特别是其支流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中华倒刺肉质肥美、细嫩多脂,为产区上佳食用鱼。除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外,中华倒刺因其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等特点,还是一种优良的池塘、网箱养殖推广新品种。近年来,由于无节制的滥捕、工业废水污染、发展水电修堤筑坝造成洄游通道被截断、产卵场被破坏等原因,中华倒刺的捕获量已从70年代中期以前占渔获物比重的13%降至目前的不到0.5%,中华倒刺的天然资源已急剧减少,为…  相似文献   

14.
光倒刺钯俗称光鱼、匡鱼.栖息于山涧或水清、流急的江段,为杂食性鱼类。光倒刺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汤具清凉、解毒之功效。是著名江河鱼类,具有较高养殖价值。本单位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梧桐长泰洋养鳗场开展光倒刺鲍池塘微流水人工养殖试验,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5尾倒刺鲍,经过18个月养殖,亩产达4795千克,成活率达92%,平均体长29.5cm,平均体重500克,最大个体重750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把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倒刺鱼巴Barbodes (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 er) ,地方名青波、青板、乌鳞 ,以肉质细嫩、肉味鲜美为人们所喜食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耐低氧、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深受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 ,由于江河野生资源日益枯竭 ,市价居高不下 ,一些养殖单位都竞相饲养 ,但种苗的数量受到限制 ,仅从江河捕捞的鱼苗根本不能满足成鱼规模养殖所需。开展中华倒刺鱼巴的人工繁殖 ,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中华倒刺鱼巴繁殖生物学在自然水体中 ,4~ 8月是中华倒刺鱼巴的产…  相似文献   

16.
17.
中华倒刺鲃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中华倒刺鲃不耐低氧,喜欢水质清新的水域,白天常成群栖息于二底为乱石的流水中,早晚及夜间则到有水草的浅水处摄食。杂食性,以高等水生植物、藻类、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适应温度为0~36℃,最适生长水温22~28℃。冬季中华倒剌鱼巴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春季水位上涨后则到支流中繁殖、生长,形成干支流间的短距离洄游。渔民就常利用中华倒刺啬巴的这种洄游习性进行捕捞。  相似文献   

18.
光倒刺鲃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1999年利用我县东川水库引水渠道旁的池塘进行光倒刺池塘养殖试验,获得成功,试验塘5口计6亩,经一年半的养殖试验,取得亩产610公斤其中光倒刺510公斤、鳙鱼100公斤的良好效果,在此成功的基础上,于2000~2001年继续在全县推广养殖,面积达500亩,年平均亩产310公斤,总产180吨。现把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条件用于饲养光倒刺的五口池塘均为长方形,其中一口为水泥底,其余四口为泥沙底质,平均池塘水深1.3米,池塘用水为东川水库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清新,p…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安徽开展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于2010年从湖北引进中华倒刺鲃苗种,培育至性成熟后,于2016年5月20日和6月8日分两批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试验,共催产雌鱼40尾,雄鱼31尾,之后将受精卵放入孵化缸和孵化环道中进行流水孵化。结果表明:全长5 cm左右的中华倒刺鲃苗种,在安徽经过6年池塘培育后可用于人工繁殖,催产率为90.91%~94.44%,受精率为92%~96%,孵化率在80%以上。仔鱼出膜后6~7 d即可下塘培育,两批共下塘鱼苗66万尾。  相似文献   

20.
中华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倒刺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 ,用含粗蛋白质 37%~ 38%的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并辅以其它动植性饲料饲养可达性腺成熟 ,其性成熟年龄雌鱼为 4龄、雄鱼 3龄。适宜产卵水温为 2 0~ 2 8 5℃ ,最佳产卵水温为 2 3 5~ 2 6 5℃。水温 2 0~ 2 8 5℃时产卵效应时间为 10~ 14h ,孵化出膜时间为 39~ 4 8h。孵化出膜稚鱼体长 6 83~ 7 38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