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丰富全成形毛衫肩袖造型,提高编织效率,文中通过分析全成形荷叶袖毛衫的设计理念与成形方式,利用日本岛精公司的MACH2X 153 18L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EX3设计系统,结合人体肩袖结构与服装袖装饰性及功能性要求,对荷叶袖进行结构设计并阐明其成形工艺,分析全成形荷叶袖毛衫编织原理以及重点部位编织方法,最后辅以一款全成形荷叶袖毛衫的工艺设计实例验证其可行性,为今后的四针床电脑横机开发类似款全成形毛衫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全成形毛衫肩袖成形结构的线圈形态,更好地对全成形毛衫进行仿真与虚拟展示,依托日本岛精公司MACH2-153X 18G以及SDS-ONE APEX3设计系统,对全成形毛衫肩袖成形结构的编织工艺进行研究。根据工艺特点与成形效果将编织工艺分为6种,并以常见的全成形毛衫肩袖结构为例分析了具体的编织动作。研究表明:比率编织法可以调整袖山外形;平袖山工艺结合平袖山比率编织与空移针,常在接肩时使用;多织工艺可以形成特殊的外形效果;接片工艺通过线圈均收使肩膀成形;局部编织工艺用于形成肩斜及领弧线;收加针工艺可以调整织片的宽度,并使相邻织片相连。  相似文献   

3.
为利用四针床电脑横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成形毛衫,以平肩袖毛衫为例,探讨了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工艺分段设计方法与袖身连接工艺。认为全成形平肩袖毛衫袖身连接处可分为3个部分编织:袖山与袖窿同时收针编织、袖山收针-袖窿平摇编织、平袖山收针-袖窿平摇后放针编织。当毛衫袖山与袖窿之间高度差较大时,应采用较大的平袖山编收比率与袖身编织比率,通过编织更多的衣身行数弥补转数差,袖山与袖窿间弧度的差异可通过增加袖山收针次数调节。要根据毛衫袖身工艺参数以及袖山、袖窿在结构上的差异设计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处编织工艺,才可得到贴合人体曲线的毛衫。  相似文献   

4.
王盼  吴志明 《纺织学报》2019,40(5):41-46
为更好地实现全成形毛衫局部三维立体成形,以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为依托,重点对局部编织在全成形毛衫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将局部编织工艺按照编织方法分为常规局部编织和按比例局部编织,探讨局部编织在肩斜、领部、下摆、挂肩以及平袖山部位的应用。结果表明:常规局部编织可形成光滑平整的肩部斜线形状、前后领深弧线、不规则下摆;按比例局部编织是全成形毛衫独有的编织方式,主要应用于挂肩和平袖山编织,可用于维持筒状编织平衡和实现袖子、大身的连接,形成存在一定高度差的筒状编织物;采用局部编织工艺可提高全成形毛衫的舒适性和美观性,也为毛衫款式开发提供思路,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毛衫套口用工难的问题,更好地开发与推广全成形毛衫产品,从编织结构、编织工艺以及编织效率3方面对全成形毛衫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成形原理、全成形织针编织动作等方面详述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编织原理。根据全成形毛衫以筒形为单位进行编织的原理,提出单筒形、多筒形、异形结构的全成形毛衫结构分类方法,并对3种结构的款式进行了举例。以开发一款多筒形结构套头毛衫为例,详细分析了全成形毛衫罗纹、成形、袖身合并、领以及合肩缝等关键部位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并将全成形毛衫和普通成形毛衫的编织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成形毛衫的编织效率提高40%以上。  相似文献   

6.
选用岛精公司MACH2XS153(12G)全成形电脑横机的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研究全成形毛衫袖窿成形工艺。根据袖窿全成形编织特点,将全成形毛衫袖窿编织分为腋下、胸宽、肩宽3个部分。全成形毛衫在编织袖窿结构的同时,袖山部位也在不断地向袖窿部位移圈收针,收针痕迹影响袖窿外观造型。研究认为:毛衫前后袖窿存在袖窿宽度差和高度差,袖窿存在宽度差时,无袖毛衫对翻针造成影响,有袖毛衫先完成一片袖窿编织,再编织另一片,袖中线部位线圈会向针数较少的一侧扭转;袖窿高度存在差异时,可以通过局部增加或减少前后片的编织行数来实现,有袖毛衫需注意袖山与袖窿配伍。研究成果可为四针床全成形毛衫设计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全成形毛衫衣袖造型,提高编织效率,以全成形立体袖毛衫为研究对象,结合人体上肢结构与衣袖装饰性和功能性要求对衣袖部位进行结构设计,并结合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阐述其工艺设计流程,最后通过Style 3D三维虚拟展示系统实现服装结构设计的即时性。实践结果表明,将立体主义和成形工艺手法应用于全成形毛衫袖型设计中是一种创新,立体主义赋予了全成形毛衫丰富的设计内涵与造型表现力,可为今后的四针床电脑横机开发类似款全成形毛衫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王蓓  黄林初  吴鹏 《针织工业》2019,(11):19-24
基于岛精(Shima Seiki)公司的4针床电脑横机,阐述全成形毛衫袖身拼合成形编织工艺。首先介绍4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原理,然后根据全成形毛衫袖身拼合实际情况,阐述5种常用拼合方法,包括直接拼合、单平收拼合以及双平收拼合中的双拼角A、双拼角B、双拼角C+D。分析各拼合方法的编织工艺要点,从款式和服用舒适性、编织难易程度以及编织时间等方面比较各工艺的优缺点。指出直接拼合成形最简单高效,但最不贴合人体结构;双拼角A编织难度最高,编织过程中易产生断线,但与普通成形版型更接近,更合体;单平收拼合、双拼角B、双拼角C+D比直接拼合更合体,又比双拼角A更容易编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全成形毛衫样板设计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在深入研究全成形毛衫工艺原理的基础上,以符合人体结构特征对全成形毛衫结构设计的要求,选取典型款式的上装为研究对象,结合服装纸样理论以及全成形毛衫设计原则,通过二维与三维相配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适用于四针床电脑横机横纵2种编织方向的基础样板。通过对基础样板的应用举例并上机编织服装实物,说明该样板符合全成形毛衫设计及成形要求。实践认为,将基础样板用于全成形毛衫设计中可通过对样板的调用与修改快速实现全成形毛衫的变化设计,也为全成形毛衫新款的开发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近几年龙星牌双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产品的编织研发,对全成形服装的编织工艺进行研究。在基础款型的基础上阐述全成形毛衫起口、袖身合并、夹位收针、肩以及领子等重要部分的编织工艺,并以全成形拼色短袖套裙的开发为例,分析全成形服装在国产电脑横机上的编织工艺,包括原料选择、设备参数、组织结构、工艺计算、花型设计、编织参数设置以及后整理工艺等。同时,对该款全成形毛衫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为推动全成形产品进一步的研发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盼  吴志明 《纺织学报》2019,40(10):73-78
为促进全成形毛衫的设计与开发,以四针床电脑横机及SDS-ONE APPEX 3设计系统为依托,采用实例分析法和实验法,对全成形毛衫横向编织的成形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全成形横向编织的特点与优势,选取3个最适宜款式为研究实例,对其工艺设计方法及成形原理进行分析,并通过上机编织实物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横向编织时,上下装侧缝起底、平收类型要保持一致;编织上装时,可大幅度增加袖子和大身的横向尺寸,实现宽松、随意效果,可通过袖身连同编织和肩部打摺处理,形成蝙蝠袖款式;编织下装时,可在下摆处执行多织来快速拉大腰部与下摆的差量,形成波浪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毛衫生产无法一体成形,下机后需再进行套口和缝合等不足,研究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从机器的针床、机头三角系统、拉力装置、送纱和导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平针组织、罗纹组织以及开口的成形编织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典型的毛衫为例,用四针床电脑横机,探讨其结构成形方法。结果发现:基于4 个针床配置的电脑横机使得毛衫能够进行满针筒状编织;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的基础是圆筒编织,具体包括筒状平针结构编织、筒状罗纹结构编织以及开口编织;通过选择编织方向和配置纱嘴,能完成典型款式毛衫,如高领长袖套衫、长袖开衫、无袖套衫,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一体成形。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电脑横机开发全成形针织产品的更多可能性,以针织运动护膝为研究对象,探究全成形局部结构变化原理,并进行工艺实践。首先通过三维扫描系统获取膝盖数据,确定护膝的二维纸样尺寸,将工艺参数代入二维纸样中的尺寸获得护膝整体的针织工艺模型;再对护膝局部变化组织进行开发设计,通过双针床电脑横机和SDS-ONE APEX3系统开发全成形局部多层结构,在护膝的髌骨部分和侧边设计不同的线圈结构来实现保护功能。结果表明:在膝盖髌骨部位用全成形方法编织的3层线圈结构来代替传统的防护材料,质量减少68.2%;同时,全成形编织方法省去了编织后裁剪与缝合等工序,减少原料损耗,节约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毛针织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用工问题,更好地推广全成形毛衫产品,研究了在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双针床电脑横机上编织全成形毛衫的工艺。阐述与分析了其编织原理,编织顺序以及难点部位的编织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可行性。最后根据生产数据对于在双针床电脑横机上编织全成形毛衫进行综合评价,认为这种加工方法较传统生产方式在多个环节降低了成本投入,生产效率提高了36%,是未来针织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四针床电脑横机的成形原理、成形方式以及全成形产品设计方法,借助全成形电脑横机和DS-ONEAPPX 3 设计系统,分析不等长编织、引返、收放针、褶裥、平移对接等编织技术在筒状编织与非筒状编织时的编织工艺,并将编织工艺应用于全成形无袖连衣裙。结果表明:全成形服装后领条与后领弧线拼接时,可依据后领弧的横向与后领条纵向的密度差异确定编织比率;非筒状编织时,采用纱嘴回踢可有效解决停放纱嘴位置和纱嘴上纱线对翻针的影响;在编织前后针床线圈数量相差较大的筒状织物时,需通过翻针将线圈移至线圈较少的针床,使前后针床编织宽度一致。  相似文献   

16.
路丽莎  蒋高明 《纺织学报》2022,43(10):133-140
为进一步了解全成形针织服装的编织原理,开发出更多不同造型的服装,从理论依据、数学模型以及转化流程3个方面探究了全成形针织服装三维款式向二维样板转化原理;从双层结构、三层结构以及四层结构3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型服装的三维款式向二维样板转化方法;以5种典型款式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在SDS-ONE APEX3系统和四针床电脑横机中进行了二维样板设计与编织实践。结果表明:三维款式向二维样板转化时,双层结构服装二维样板前后片需根据三维款式前后片是否等宽从左右侧缝或前后中心线处确定;三层结构服装二维样板需根据三维款式有无袖从后中袖窿分割或门襟侧缝处展开后确定;四层结构服装里外层衔接位置应位于领部、腰部等特殊部位。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探讨全成形针织服装复杂款式结构,丰富全成形针织服装款式样板,研究了四针床全成形双层结构针织服装设计方法及编织工艺。在四针床全成形单层结构服装研究基础上,通过分析体型特征、人体运动松量和服装原型特征,设计出双层结构服装原型纸样。针对此纸样设计出一款典型双层结构上装,对其版型设计、工艺方法和成形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单层结构服装到双层结构服装转化过程中,里外层结构通过一体成形编织工艺形成款式造型;连接处模型有O型、X型、H型、XO型4种方式保持衣身平衡,以确保里外层连接处尺寸差的精确调整;细部模型通过集圈编织、局部编织形成;根据编织工艺参数及里外层服装在结构上的差异可得到适合人体曲线的全成形双层结构服装。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在电脑横机上立体编织平贴袋和斜插袋的方法。通过分析口袋的成形原理,运用纬编中的翻针、拷针、移针等针织技术实现平贴袋和斜插袋纬编成形,并详细阐述平贴袋纬平针编织及1隔1编织两种方式。最后运用Stoll电脑横机编织成形口袋,验证该纬编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制作方法相比,使用成形技术后平贴袋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2%,斜插袋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3%。该研究为纬编成形平贴袋和斜插袋的生产提供了实际操作指导,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生产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刘博  丛洪莲 《纺织学报》2020,41(4):129-134
为实现休闲西服的一次成形编织,以日本岛精公司四针床电脑横机为依托,对四针床全成形西服的成形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全成形西服与普通毛衫版型的区别,选取衣身、领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工艺设计方法和成形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裁剪式西服到全成形西服转换过程中,可采用矩形滑移变换的方法进行工艺转化;衣身采用局部编织可形成弧形下摆,采用收放针可形成分割线;衣领中翻领采用边编织边移针的连身立领编织方法与后领窝衔接,驳头超过门襟中心线的区域采用矩形滑移方法变换至内部;局部前、后片不同形状的区域在保持前、后针床线圈编织平衡的前提下,通过不等长编织和不等宽编织可实现精确尺寸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