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毛精纺织物的基本规格参数及织物丝绺角度作为变量,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这些变量对服装缝纫平整度的影响,并利用这些变量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织物的各向缝纫平整度.实验结果表明:织物的丝绺角度与织物中羊毛纤维的含量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利用毛精纺织物的基本规格参数及织物丝绺角度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毛精纺织物的各向缝纫平整度,从而为毛精纺织物缝纫平整度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一条便捷、实用、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毛精纺面料的缝纫平整度与缝纫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红 《纺织学报》2008,29(3):80-82
针对目前服装企业中缝纫工艺参数的配伍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用L18(61×36)重复试验混合正交表,测试不同缝纫条件下毛精纺面料的缝纫平整度,探讨各缝纫条件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厚型毛精纺面料,缝纫线张力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最大,缝纫线种类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较大,机针号对缝纫平整度有一定的影响,线迹密度对缝纫平整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14块含毛纯色机织试样为研究对象,测试12个不同方向的折皱回复角,并制作成裤子进行实际着装起皱,对起皱程度进行专家主观评判,提取起皱图像的4个灰度共生矩阵参数作为客观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个指标与折皱回复角以及主观评价结果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能量和相关性与其呈正相关,惯性矩和熵呈负相关;4个灰度共生矩阵参数中,熵与折皱回复角以及专家主观评价的相关性最高,因此可以通过计算图像的熵值预测专家主观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冯建永 《毛纺科技》2012,40(9):54-58
针对涤/粘仿毛织物及精纺毛织物共15块织物,提出了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即:主观分类方法、客观分类方法及主-客观分类方法,对这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深入研究了不同分类方法时不同种类面料的织物风格差异,并且探讨了涤/粘仿毛织物与精纺毛织物在分类时的织物风格差异。在分类过程中,利用主-客观方法将所有织物分为4类和5类,并且将分为4类的织物风格与分为5类的织物风格进行比较,认为将识物分为4类比较合适,同时分析各个类别之间的面料风格差异及组织参数特点。  相似文献   

5.
织物的缝纫平整度是决定服装外观的重要因素,但肉眼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常用的AATCC Test Method 88B-2006标准样照仅分5个等级,限制了评价的精度。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探讨了客观评价织物缝纫平整度的方法。试验对5种常见织物采用不同的抽褶量进行车缝,以产生不同的平整度外观,进行平整度主观评价后,再借助MATLAB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缝纫图像的多个统计参数与小波特征,对客观参数与主观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与主观评价结果相关性较好的客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分解5层时的水平细节系数标准差,即SH5与主观评价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取代主观评价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小波分析在织物缝纫平整度客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梅  张渭源 《纺织学报》2009,30(10):115-119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缝纫平整度客观评价方法,可以克服主观评价的局限性,使得缝纫外观质量的检测更加快速、准确。在对缝纫平整度标样图像进行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提取图像高频分量中细节系数的标准差作为特征向量,其在特定的分析尺度上随缝纫平整度的恶化呈现出明显的单调递增趋势。通过计算平整度评估因子(EK)确定了最佳小波和最佳小波分析尺度,从而建立了缝纫平整度等级的客观评判模型。采用棉织物的缝纫样本检验了模型,结果表明主客观评价的吻合度达到85%以上,由此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缝纫平整度主观评价易受人为不确定因素影响的问题,运用FAST系统测量服装面料的力学性能指标,通过主因子法对所测指标进行分析,提取6个主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引入FCM聚类算法对RBF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并根据聚类结果确定网络的隐层节点中心和宽度,提出一种缝纫平整度模糊辩识系统。实验表明,系统可以根据中厚型精纺毛型织物的不同结构及力学性能快速准确地给出该织物成衣后的缝纫性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艳梅  仇晓坤  蒋真真 《丝绸》2011,48(4):28-31
借助于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缝纫平整度照片的图像灰度标准差、图像熵、小波变换系数标准差、小波信息熵等特征参数,建立了缝纫平整度的客观评判的概率神经网络模型.经过训练和检验,得出该模型的预测值与期望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说明网络模型有效,且精度高,可以用于预测未知缝纫样本的缝纫平整度等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客观评价面料缝纫平整度的方法,选取3种常见面料,通过控制抽褶量的方法得到了75块五级平整度试样,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及Geomagic Studio软件,得到了试样距离缝线2.5、5.0、7.5和10.0 mm处的曲率均值,将其作为客观指标。结果表明:4个曲率均值都与平整度等级显著负相关,且距缝线2.5 mm处的曲率均值C2.5与平整度相关性最强,并建立了二者的具体关系式,C2.5与3种面料抽褶量之间都呈显著的二次方多项式关系,但面料结构不同,具体的多项式也有所差异。该评价方法对于服装外观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精纺毛织物物理机械性能对其风格评价的影响,使用KES系统对织物的29项物理机械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了降维处理,得到6个互相独立的主成分。对主成分的构成和内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Z1主要反映织物的织物硬挺感(含厚实感、轻重感)及弹性(突出纬向);Z2主要反映精纺毛织物的身骨(刚柔性)、活络(弹跳性),织物表面均匀平整度;Z3反映精纺毛织物弹性(突出经向);Z4反映精纺毛织物的蓬松、丰满风格;Z5主要反映精纺毛织物表面光滑程度及粗湿感;Z6主要反映精纺毛织物柔软风格。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大提花技术与传统精纺呢绒设计的结合,分析研究了大提花技术的特点和精纺呢绒的品种要求,寻求两者的结合点。根据实践经验,从设计思路、织物组织、纱线选用、整理要求等各方面总结了如何在精纺呢绒中恰当运用提花设计,使面料既保持高档精毛纺呢绒的经典品质,又进一步提升档次、彰显高贵,突出时尚与个性。详述了在双面哔叽中加入奥运祥云图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在精纺呢绒中成功应用大提花技术,不仅延伸了大提花技术的运用范围,更开拓了精纺呢绒的领域,打破了传统小花型之局限,大大扩展了设计思路,丰富了织物风格,使精纺呢绒有了更广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接缝针织面料的悬垂性能,选用4种具有代表性的针织面料,采用2种缝型、4种接缝方向进行缝合,通过实验研究缝型及接缝方向对针织面料悬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经缝合后,悬垂系数增大,波纹数减少,最小波谷基本不变,最大波峰增高,波纹分布均匀性变差;绷缝试样的悬垂系数大于包缝试样;缝型和接缝方向对薄型针织面料的悬垂性有显...  相似文献   

13.
紧密纺毛纱在精纺毛织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结 《毛纺科技》2005,(11):28-30
文章分析讨论了具有高品质纱线特征的紧密纺毛纱与传统环锭纺毛纱性能差异的原因,对紧密纺毛纱在精纺毛织物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紧密纺毛纱在精纺毛织物中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紧密纺技术在国内普及应用的关键是实现国产化,并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全毛精纺面料为实验对象,通过采用不同的后整理工艺,找出后整理工艺对织物FAST指标的影响,从而得出后整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对指导实际生产,缩短国内外面料质量差距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织物品质和风格特点主要是由毛织物的后整理即染整工艺来实现的。在系统分析和总结毛织物品质风格和染整工艺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毛织物染整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体系框架。根据毛织物染整工艺的知识特点,对于染整工艺的选择采用产生式规则知识表达方法,而对于染整工艺条件的确定则采用神经网络的推理及学习机制,给出了该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实现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Fabric woven from wool/polyester (PES) Murata vortex spun (MVS) blend yarn is a commercially viable proposition particularly on the basis of advantageous wear-resistant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fabric made from traditional worsted ring-spun yarn. However, in some early industrial trials with fabric made from 45/55-blend wool/PES MVS yarn, significantly greater relaxation shrinkage was found relative to comparable worsted ring-spun fabric. It was noted at the time that the amount of relaxation shrinkage in MVS fabric could be reduced to a large extent by using steamed MVS yarn.

In this study, the extent of variations in the dimension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abric samples woven from a combination of steamed and unsteamed MVS yarn and equivalent worsted ring-spun yarn is examined. In general, greater hygral expansion and relaxation shrinkage were found in loom-state fabrics made from unsteamed MVS yarns, whereas the fabric made from steamed MVS and ring-spun yarns gave relatively low levels of relaxation shrinkage and hygral expansion. Permanent setting of fabrics, by pressure steaming,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yarn pre-steaming in reducing relaxation shrinkage levels of fabrics made from unsteamed MVS yarn. After pressure steaming, all fabrics showed similar levels of relaxation shrinkage and hygral expansion.

Permanent setting of the fabrics, by pressure steaming, resulted in similar levels of relaxation shrinkage and hygral expansion, irrespective of the yarn production method; relaxation shrinkage fell to around 1% and hygral expansion increased by about 1%, relative to the loom-state samples. MVS fabrics were relatively heavier and fuller and had a firmer handle than the worsted ring-spun fabrics, reflecting the greater fabric weight, thickness and shear rigidity measured on these fabrics. These attributes a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the worsted ring-spun and MVS yarns used to make the fabrics.  相似文献   

17.
选取了24种精纺毛织物,将织物沿0°、10°、20°、30°、40°、45°、50°、60°、70°、80°、90°方向裁剪成11个试样,然后用YG541E型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测试了24块毛织物在11个方向下的急弹性和缓弹性折皱回复角。经过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毛织物的平均急弹性回复角(X)和平均缓弹性回复角(Y)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且Y=0.9219X+20.275,可以应用此公式由急弹性回复角计算缓弹性回复角,以减少测试工作量;建议今后对毛织物进行折皱回复性测试与评价时,为提高评价准确性,经向、纬向以及45°斜向需一起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