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健  房锦超  张玉文 《中国冶金》2014,24(11):43-45
在热轧双相钢中,终轧温度、卷曲温度、控冷时间和控冷温度对铁素体晶粒的大小和马氏体的形态、分布和含量都有重要影响,直接影响双相钢力学性能。通过对双相钢动态CCT曲线的模拟,制定出了合理的工艺制度,系统分析了热轧双相钢DP600热轧生产过程中终轧温度、卷取温度、控冷时间和控冷温度对双相钢的影响,对热轧双相钢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了合适的双相钢热轧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
DP600级热轧双相钢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双相钢的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介绍本钢DP600级热轧双相钢的开发,具体阐述了工艺条件对C-Si-Mn-Cr-Mo系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轧、冷轧及退火处理等工艺,对成分为25Mn-3Si-3Al的TWIP钢进行了试制,研究了钢板的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及其断裂机制,并采用X射线测定了钢板的晶体学织构.实验结果表明钢板拉伸时发生典型的延性断裂;拉伸前的组织为伴有大量退火孪晶的奥氏体;在拉伸过程中退火孪晶转变成形变孪晶,使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退火过程中形成的织构组分有利于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机进行单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热轧DP600双相钢低温点和高温点的变形抗力规律,分析了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对变形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变形抗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变形速率和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计算,得到了精确度较高的低温点(500~700 ℃)和高温点(700~1200 ℃)周纪华-管克智变形抗力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热轧双相钢DP600组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添加铬、钼合金元素的碳、锰、硅系的高强双相钢DP600为研究对象,选择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为研究方法测定了DP600动态CCT曲线,并模拟DP600双相钢热轧过程。采用金相组织观察、织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工艺制度下双相钢组织及织构变化规律以及对性能的影响,从中获得最佳组织配比及优化的热轧工艺参数。根据优化的中试结果,进行了热轧双相钢DP600的工业试制。结果表明,试制样品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及马氏体;屈强比均小于0.65,抗拉强度均在600 MPa以上;伸长率在24%以上;其拉伸曲线均为连续曲线,无屈服点伸长,具有典型的双相钢特征。  相似文献   

6.
针对包钢2250 mm热连轧生产线热轧DP600的表面红色氧化物缺陷,进行了缺陷形貌、成分的检测和分析。Si含量高容易引起FeO难以去除,残留的FeO的在轧制过程中压入基体,是造成氧化物缺陷的主要原因。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加入微量磷元素、减少钢坯的加热时间、除磷机前短暂待温等措施,可明显减少红色氧化物,改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MMS- 200热模拟试验机对DP600双相钢进行双道次压缩,研究带有中间坯补热工序的无头轧制工艺和常规轧制工艺对试验钢奥氏体组织和变形抗力的影响,并在实验室进行了2种工艺条件下的热轧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中间坯补热工序的无头轧制工艺有利于精轧前奥氏体组织的均匀化,降低钢材的变形抗力,试验钢更易于变形;轧制薄规格双相钢时,中间坯补热工序可以抑制马氏体带状组织的生成,试验钢具有较高的断后伸长率,马氏体含量的增加提高了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力学性能满足DP600的标准要求。该研究结果为无头轧制工艺开发薄规格DP600双相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四川冶金》2012,(2):39-39
近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不锈钢公司成功冶炼并轧制了SS00MC冷成型用高屈服强度钢和DP600级高强度双相钢两种汽车用钢,唐钢汽车用钢再添了两名“新丁”。  相似文献   

9.
唐文军  郑磊  王自强  郑芳 《宝钢技术》2010,(2):45-48,53
采用Si-Mn系简单成分设计,充分发挥宝钢1 880 mm热连轧机组的密集冷却能力和卷取能力,通过密集水冷—空冷—水冷的三段式冷却模式和低温卷取,成功实现在1 880 mm机组工业试生产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冷却速度、中间待温温度和待温时间配合,试验钢可获得铁素体和马氏体比例适合的双相组织,力学性能满足600 MPa级双相钢设计要求;同时试验发现,冷却和卷取工艺显著影响双相钢的微观组织和性能,因轧速变化造成钢卷头尾冷却条件不一致,导致钢卷不同位置力学性能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0.
杨华  吝理平  王云平  成洋洋  刘靖 《甘肃冶金》2021,43(1):53-57,61
针对酒钢CSP线,设计了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的化学成分,测定了其动态CCT曲线.根据动态CCT曲线,分别采用三段式与两段式冷却模式进行了现场试制,对试制热轧板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与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化学成分的合理设计及关键工艺参数的合理控制,热轧板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屈服强度均达到325 MPa以...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含磷高强IF汽车用钢应变硬化特性与微观结构特征,借助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试验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附件电子背散射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试验钢的组织、织构、滑移带及位错结构等。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056%磷的高强IF钢冷轧板在810℃退火120 s以后,得到多边形铁素体晶粒,屈服强度为212 MPa,抗拉强度为367.5 MPa,塑性应变比r值为2.45,应变硬化指数n为0.28。{111}面织构体积分数达到65%。钢中有极少纳米析出相Ti C及尺寸较大的Mn S与Ti_4C_2S_2析出相。应变量从0.5%增加到11%,位错密度增大,位错结构形态有位错线、蜂窝状位错与梯形位错等。  相似文献   

12.
总结分析某钢厂车轮钢、大梁钢、车厢钢、桥壳钢和汽车结构钢的生产现状和产品特点,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讨论了炼钢成分、热镀锌退火后JCF段风机转速、热镀锌后冷却速度及光整机延伸率等工艺参数对双相钢DP600性能和组织的影响。通过合金元素的调整,合理控制CCT曲线的右移,降低对镀锌冷却速度的要求,并对镀锌冷却过程进行稳定控制,最终生产出性能合格的双相钢DP600产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合金成本低廉的C-Mn-Cr化学成分设计,通过层流冷却段的水冷—空冷—水冷的三段式冷却模式和低温卷取,成功在1 580mm机组上试生产580MPa级热轧双相钢。对试生产钢卷进行了性能均匀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去轧钢头部弱冷区域,整卷性能均匀,马氏体比例可稳定在10%左右。进而得出当前采用的恒速轧制方法有利于热轧双相钢力学性能均匀性控制的结论。试生产中在终轧后实施了2种不同的中间温度,轧制结果显示2种工艺方案下屈服强度和屈强比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经典热模拟的方法研究石钢电炉生产汽车用钢的连铸坯高温力学性能,获得了五个钢种热塑性曲线和强度曲线.针对不同方向铸坯取样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作了对比.运用扫描电镜对试样拉断后的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得出了相应钢在各温度区域的断裂机理.讨论了连铸坯质量与高温力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连退热模拟对比高强钢DP780连退工艺优化调整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在原有工艺基础上降低保温段及缓冷段温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性能水平,将优化后的工艺进行工业生产试验,检验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对成形性能进行测试及用户试用评价,结果显示工艺优化后的材料综合性得到改善,成形及应用性能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了高强钢DP980冷轧边裂缺陷的特征,并分析了边裂产生的原因及机理。结果表明:DP980钢在层流冷却尤其是卷取后,边部冷速过快造成晶粒细小,大量马氏体及马奥岛等硬相组织形成,从而导致其在冷轧过程中因边部塑性低而产生边裂。通过增设边部加热器、加装保温罩,优化冷轧轧机张力与压下率分配,有效地降低了边裂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一种新的非饱和流动曲线模型,即LOGSE模型,研究了Combined Swift-Hockett-Sherby模型、Hockett-Sherby模型、LOGSE模型、Ghosh模型和Swift模型对汽车板DP用钢的适用性。以汽车板用钢DP590、DP780、DP980、DP1180及DP600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单向拉伸试验数据为拟合目标,采用不同的流动曲线模型对均匀塑性变形阶段的真应力-塑性应变曲线进行拟合,从均方根、相关系数、屈服强度及均匀应变四个方面分析拟合精度,可以发现模型的拟合精度都很高。而在大应变范围内,模型差异逐渐变大,但存在规律性。以DP600单向拉伸试验为拟合目标,比较分析大塑性变形阶段的模型曲线与液压胀形试验曲线的差异,结果显示,LOGSE模型计算精度最高,其次为Hockett-Sherby模型和Combined S-H模型,Ghosh模型和Swift模型计算精度最差,最后给出了国内常用的DP590、DP780、DP980、DP1180汽车板DP用钢在大塑性变形阶段的变化曲线,为冲压或辊压成形前期成形仿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高强度双相钢DP600热轧工艺的优化过程。通过热模拟测定了热轧DP600动态CCT曲线,制定了生产工艺参数并进行3.4 mm厚度DP600的工业试制。在分析首次试制的热轧DP600微观组织构成和力学性能基础上,对终轧温度和空冷时间进行优化,获得了合理配比的微观组织。试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热轧工艺,DP600主要由铁素体+马氏体组成,马氏体的比例在15%左右,铁素体晶粒较细小,为11.5级,产品组织均匀;横向屈服强度387 MPa,抗拉强度642 MPa,延伸率(A_(80))27%,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首次试制,完全满足双相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