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易燃液体检验鉴定是刑事技术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易燃液体种类多样,并且受燃烧机制和环境条件影响,其残留物的成分复杂。现场提取残留物用于鉴别易燃液体的种类与来源,对检验方法和数据研判提出了挑战。综述了常规、非常规易燃液体鉴别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影响易燃液体残留物鉴别的关键因素,包括易燃液体承载基质、风化作用、微生物降解、酸化等,以及如何根据易燃液体的残留物鉴别易燃液体(引用文献44篇),可为公共安全领域相关工作中易燃液体的检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的碳基渗滤膜,以自制的红外提取装置测定了该膜对苯的回收率为68%,考察了温度、压力、提取时间等对碳基渗滤膜应用的影响,主要介绍了将该碳基渗滤膜应用于现场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提取,通过水泥地面添加易燃液体的提取检验,棉布、化纤布上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提取检验测试了碳基渗透膜的提取回收能力.该碳基渗滤膜可以应用于纵火现场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提取检验.  相似文献   

3.
将93、97汽油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火灾现场条件制备了完全燃烧的火场残留物,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技术对燃烧残留物中两种不同型号汽油的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其研究结果对判断火场中是否有汽油参与燃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为消防部队放火火灾的调查提供一种物证鉴定手段,为放火火灾原因认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亦能为我国火场可燃液体鉴定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将从火场残留物中所取得的样品置于密封的金属罐或塑料袋中,置于烘箱中在80℃加热20~30 min,在固体微萃取装置中用聚丙烯酸酯纤维通过针头将密封容器中的易燃液体(此时已成气态)吸附,吸附时间为5~10 min,然后将易燃液体从纤维上解吸并进样于气相色谱仪器中,按预定的条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色谱图上所得的主峰进行分析,并提取此纯化合物的质谱图以及相关信息,从图谱库中进行检索并与标准谱图作比较,从而对相应的易燃液体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5.
张健  刘纪达 《色谱》2018,36(7):693-699
通过对火场常见塑料载体与助燃剂混合燃烧残留物的分析,发展一种适用此类燃烧残留物的火灾物证鉴定方法,对火场中是否存在助燃剂进行判断,避免漏检情况的发生。应用热分析技术确定合适的闪蒸温度,在此温度下对塑料载体与助燃剂混合燃烧残留物进行闪蒸分析,并从实验条件选择、可行性分析、定性分析三方面对闪蒸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闪蒸气相色谱-质谱(Flash GC-MS)技术可以检测到热塑性聚合物塑料载体与助燃剂混合燃烧残留物中残留的助燃剂特征组分,可对火场中是否存在过助燃剂进行辨别。闪蒸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丰富了现代火灾物证鉴定技术,能进一步辅助火灾物证鉴定工作,使鉴定结论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静态顶空富集技术在火场易燃液体残留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吸附剂静态顶空富集与固相微萃取等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做出展望(引用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静态顶空富集技术在火场易燃液体残留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吸附剂静态顶空富集与固相微萃取等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做出展望(引用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8.
张健  刘纪达 《色谱》2019,37(4):426-431
通过对火灾现场助燃剂及其燃烧残留物进行分析,开展了基于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的火场助燃剂分析方法。选取了汽油和柴油2种助燃剂以及棉布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2类载体,制备了助燃剂与载体的混合燃烧残留物。利用热分析技术确定样品的特征性温度,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与选择。通过闪蒸分析和裂解分析的分步裂解方法,对样品进行了Py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PET载体原样燃烧残留物的裂解产物共有35个组分,而PET载体与汽油混合燃烧残留物和PET载体与柴油混合燃烧残留物的裂解产物只有25个组分,且各裂解产物的种类和含量均不相同。该法可对同一载体的自身燃烧残留物和与助燃剂混合燃烧残留物进行区分,适用于火灾残留物中助燃剂的分析,可对火场中是否存在助燃剂进行判别,为火灾性质的判断和火灾调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火场燃烧残留物的检验鉴定涉及浓缩、前处理及实验室鉴定等多个环节,同时火场高度的破坏性和暴露性,造成燃烧残留物成分分析存在较多干扰.为提高火场燃烧残留物检验鉴定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国内外学者围绕检验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此,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现场快速检验、现场浓缩、实验室前处理和实验室分析检验新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旨在为火场燃烧残留物物证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曹晓明  张金专 《分析试验室》2008,27(Z1):348-350
模拟火灾现场制备了煤油与火场中常见可燃物的燃烧残留物及烟尘样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对样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了用于定性的特征波长及物质,并把实验结果应用到两起火灾物证的鉴定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何坚刚  万旺军  吴刚  王琛  诸静  袁从慧 《色谱》2019,37(10):1129-1133
建立了一种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易燃液体的检测和分类的有效方法。以凹版油墨为模型样品体系,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鉴定了样品中的易挥发组分。考察了平衡温度、平衡时间和组分含量等特性参数。利用外标法测定了组分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8%~2.88%,加标回收率为92.8%~103.1%。采用该方法对多种实际样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用混合溶剂闪点预测模型计算了样品的闪点,与闪点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易燃液体实际样品闪点的预测,实现化学品的分类,闪点预测值与实测值最大偏差仅为3.2℃。该方法为易燃液体实际样品的分类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和便捷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汽油燃烧残留物的检测往往是纵火案件侦破的关键,对鉴定机构的检验(鉴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汽油燃烧残留物的鉴定需要已知样品进行比对分析,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样品可以提供。因此,建立汽油燃烧残留物标准样品有助于对鉴定机构相应的鉴定能力进行培养和考察。本研究以石英砂为燃烧载体,93号汽油为助燃剂,制备汽油燃烧残留物标准样品,对比研究了溶剂法和直接顶空进样法对汽油燃烧残留物的提取效果。气相色谱-质谱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汽油在燃烧前后的特征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但是特征组分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取代的芳烃和稠环芳烃等特征组分的鉴别和含量的相对大小可以作为汽油燃烧残留物鉴定的重要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模拟家用电热器具火灾残留物,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火灾残留物中的电热丝显微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电热丝的显微形貌有明显的不同,可以直观、快速地鉴别家用电热器具在火灾发生之前所处的状态,为家用电热器具火灾原因的认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白酒主要指中国白酒。白酒是含乙醇较高的一种水溶性液体饮料,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水,极少的成分是酸、酯、醇、醛等有机化合物。白酒的种类繁多,乙醇含量较高的白酒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可被犯罪分子用来作为放火的助燃剂,因此目前对白酒类助燃剂的正确分析鉴定对于放火案件的侦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火场残留物中白酒类物质的提取和鉴定向来是火场助燃剂提取鉴定技术的难题。由于火灾现场通  相似文献   

15.
白酒主要指中国白酒。白酒是含乙醇较高的一种水溶性液体饮料,其主要成分是乙醇、水,极少的成分是酸、酯、醇、醛等有机化合物。白酒的种类繁多,乙醇含量较高的白酒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可被犯罪分子用来作为放火的助燃剂,因此目前对白酒类助燃剂的正确分析鉴定对于放火案件的侦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火场残留物中白酒类物质的提取和鉴定向来是火场助燃剂提取鉴定技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正>两瓶从外形上看一模一样的液体,用肉眼根本无法分辨它们是何物,是否属于危险品,但是把它们往液态安全检查仪上一放,不到5 s就能分辨出它们是否具有危险。不久前,由安徽中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液态安全检查仪通过鉴定。工作人员介绍说,该检查仪在不开盖、无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对液体炸药、易燃液体、腐蚀性液体、液体放射性物质、有机溶剂及挥发性液体、水、果汁饮料、奶制品、酒类、护理用品等十大类未知液体进行检查。该机器判断液体是否具有危害的准确率达到96%以上,而每次检测  相似文献   

17.
裂解气相色谱法分析火场燃烧残留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法对四种不同木材原样及分别浸渍汽油和柴油的木材燃烧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不同种类的木材还是含有不同助燃剂的同种木材,其燃烧残留物的裂解色谱图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对火灾现场燃烧残留物裂解色谱分析,可以确定载体木材的种类及木材中是否浸渍过助燃剂汽油或柴油,从而为火灾原因调查中纵火案件的侦破和诉讼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室温离子液体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室温离子液体是指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全部由离子组成的有机液体物质,具有不挥发,不易燃,溶解范围大,对空气和热稳定等特点,作为一种“可设计”型的环境相对友好溶剂,已被成功应用于分离分析领域中。本文重点综述了离子液体近年来在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及气相色谱中的应用进展,也对离子液体在质谱和光谱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从火场燃烧残留物检验方法、基质干扰和数据解读等方面综述了火场燃烧残留物检验鉴定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检验方法的研究成果与该领域常见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20.
陈振邦  金静 《色谱》2016,34(11):1106-1112
为寻找一种用于火场助燃剂燃烧残留物鉴定的更为准确、有效的模式识别方法,对7种常见助燃剂在不同载体上的燃烧残留物样品及未知送检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试,通过特征组分分析鉴定出未知样品中含有汽油成分。同时运用Fisher判别及PCA(主成分分析)/Fisher判别联用两种判别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PCA/Fisher判别联用的结果表明送检样本中含有硝基油漆稀料成分,而仅使用Fisher判别的结果表明送检样本中含有93#汽油。通过将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与GC-MS特征组分分析的结果进行比对发现,Fisher判别能够对7种助燃剂燃烧残留物的样本实现更有效的分类,对未知样本的判别更为有效。该研究结果为火场助燃剂鉴定提供了新的数据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