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纬编提花床垫织物的图案设计及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纬编提花床垫织物的图案设计方法与普通产品不同,受生产工艺制约且设计承载面积固定,为此,参考现有市场花型设计实例及家纺产品设计理论,分析了成熟上机花型的生产工艺类型,研究了纬编床垫织物图案设计的要点和方法,归纳出优质床垫织物的设计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图案回位提出连续式、比例式、分段式、整体式等设计手段,有助于快速完成符合工艺要求的织物图案设计。结合绗缝工艺总结出织物双立体的图案设计理念,为纬编提花床垫织物的图案开发及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从纬编立体提花结构面料及双面电脑提花圆纬机的发展现状入手,指出立体提花面料因其优越包覆性能广泛应用于家纺领域,当前对于此种面料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床垫,将立体提花结构应用在服装面料的研究很少;之后从纬编立体提花结构面料的提花原理、工艺原理和编织原理说明织物的形成方法;最后从面料的花型与结构设计、立体效果设计等方面综合介绍立体提花结构纬编服装面料的开发,并对纬编立体提花结构服装面料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纬编提花面料花型变化丰富。介绍了一款原创性双面提花的成熟工艺,采用锦纶重网丝和涤纶高弹丝为原料,利用提花花型软件设计,双面提花机织造,开发出一款纬编双面提花面料。介绍了面料的编织工艺和其一浴染多色的染整工艺,并测试了面料的常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面料测试性能良好,多色提花后具有多叶草花型效果,外观美观个性化突出,弹性良好,为开发新型个性化纬编提花面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覃  蒋高明 《针织工业》2015,(11):15-18
介绍经编提花三明治织物作为床垫面料的优点,详细论述经编提花三明治面料的机器设备和提花原理,并从原料选择、组织结构、花型设计、后整理以及裥花后加工等方面对经编提花三明治床垫面料的开发进行阐述。指出经编提花三明治织物作为床垫面料,具有吸湿散热、无汗无臭、设计灵活性强、适用性广等优点,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丁倩莉  赵俐 《国际纺织导报》2015,43(2):71-72,74,75
通过对床垫面料综合性能的分析,得出其主要表征为触感和视觉效果。从纤维、面料结构、整体风格三方面分析了面料触感的具体表现、现状和发展趋势。床垫面料的视觉效果取决于床垫造型和直观的花型图案,花型设计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设计、图案设计和空间造型设计等。总结了床垫面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纬编提花割圈绒织物的编织原理;从原料、花型图案、组织结构、上机工艺、后整理5个方面对混色提花割圈绒织物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结合实例说明混色提花割圈绒织物的开发思路,并对混色提花割圈绒织物的设计与开发中的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时尚性纬编运动针织面料,在传统双面机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改造,即在小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开发出4+6针道双面提花圆机。利用该机器可开发多种纬编针织面料,以开发几何字母女装提花面料为例,详细介绍原料选择、设备参数、织针排列、三角排列、面料参数、染整注意事项等。4+6针道双面提花圆机可开发面料的花型和花高范围更广,面料时尚性有所提高,可广泛应用于骑行、羽毛球运动、户外运动等轻运动服装中,为时尚运动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进行双面多色提花面料的设计,分析提花工艺正面花型设计的原则、图案类型和花型尺寸等,以及2色、3色、多色提花工艺反面设计方法和正、反面花型配合设计。同时提出双面多色提花面料的设计要点,包括正、反面线圈高度比,色纱数与花型尺寸关系,牵拉张力等。并采用6种颜色的11.11 tex涤纶低弹丝,在22针/25.4 mm的双面电脑提花机上开发6色提花奥运福娃织物,详细阐述该织物的设计与开发流程,包括设备参数、原料选择、花型设计、工艺设计、上机设计等,为双面电脑提花机多色提花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纬编提花圆机花型与上机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具体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在纬编提花圆机产品设计中,从工艺参数选择、图案绘制到工艺单打印等全部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完成,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纬编鞋面材料开发的高效化和规范化,在深入研究纬编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制鞋行业要求,设计开发纬编提花鞋面,总结出完整的鞋面成形方法及流程,包括鞋楦设计、平面样板设计、功能分区、版型设计、上机织造等。并针对中等运动量鞋面的编织工艺进行研究,包括设备参数、原料选择、组织结构、工艺参数、后整理等。该纬编鞋面平面样板的适用性好,结合提花和翻针等技术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及花型色彩变化,可用于纬编提花鞋面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为方便快捷并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织物,根据纬编提花织物的组织结构特点,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包括花型意匠图和工艺编织图的二维矩阵,分别对该类织物的花型意匠信息以及工艺编织信息进行数学描述,并根据不同种类提花织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成原理总结出了由花型意匠信息向工艺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包括单面均匀提花织物、横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竖条反面双面提花织物、芝麻点反面双面提花织物以及空气层提花织物,并给出详细的转化算法。以芝麻点双面提花组织为例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实现了纬编提花织物的快速准确设计,为提花织物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圣东尼画图软件和WAC制版软件,在YT-DHLM型电脑提花割圈绒圆纬机上设计开发具有结构效应和色彩效应的提花割圈绒面料。在深入研究提花割圈绒工艺原理的基础上,阐述提花割圈绒产品的工艺设计方法;再结合实际生产,从原料选择、上机工艺、编织调试要点三方面介绍产品织造过程;并重点分析面料染色及梳拉烫剪等后整理主要工艺参数的设置及其对织物风格和花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面料结构效应和色彩效应明显,且绒面丰富、质地细腻、手感柔软,是装饰用布中独特的高档纬编装饰面料。  相似文献   

13.
郭晨  蒋高明 《针织工业》2013,(12):30-33
介绍双面电脑提花移圈圆机的主要移圈编织原理和编织方法,并结合编织原理对纬编移圈织物的花式结构可能性进行探讨。列举目前几种常见的具有特殊花式结构的纬编移圈产品,包括:移圈罗纹网眼织物、移圈凹凸织物、移圈孔眼织物、移圈提花调线织物等,对它们采用的基本组织和编织手段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新型移圈提花面料的设计思路,即采用新型纤维原料,新颖的组织结构,同时结合特殊的后整理手段获得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并采用移圈技术开发了一款新型纬编移圈提花面料,该面料图案美观大方、线条流畅,具有阻燃效果,适合于开发窗帘、台布等装饰用纺织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当前景流行的图形设计软件Coredraw9.0和Photoshop5.0,设计针织面料T恤花型,进一步利用SCC4F-548型电脑提花圆机相配套的图形设计软件Aupaint处理,生成提花花型图案,为夏季T恤花型图案设计提供了一条简便快捷的设计方法和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利用牛奶蛋白纱线与锦纶长丝各自的特性,采用电子提花交织技术在针织圆机上开发高档针织面料,利用喂入原料顺序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形成不同花型效果的纬编产品,并对其设计思路、原料选择、设备选择、生产工艺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对实际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Photoshop在针织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主要讲述如何在计算机上使用Adobe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针织纬编面料的图案设计,分别介绍了小提花和大提花图案的设计步骤,并附实例说明,其中大花型设计可用电脑大提花机上的专用软件进行转换,并直接连接到电脑提花机上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简化纬编两面提花针织物的工艺设计流程,提高其设计开发效率,在织物实物图基础上分析了纬编两面提花针织物的结构特征;并按照针筒和针盘的编织方式将每个编织图单元格分成9种类型;然后通过数学矩阵的方法建立了织物的工艺设计模型,包括花型意匠图矩阵、编织意匠图矩阵、单元格定义矩阵以及编织图矩阵,结合织物设计开发流程总结了织物的花型意匠图矩阵向编织图矩阵的转换算法,并通过上机实例对工艺设计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装设计所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越来越多新型的服装面料被应用于服装加工领域,满足了人们对于服装外形、制质地以及设计等多方面的要求。立体提花结构纬编面料具备着质地柔软、花纹立体等多重优势,目前已经被较为广泛的应用于服装设计以及家纺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本文从立体提花结构纬编面料的编织原理入手,探讨立体提花结构纬编服装面料的设计于开发。  相似文献   

19.
以针织提花面料的图案设计为目的,依据提花组织的编织特性,从摩洛哥瓷器图案中汲取灵感,通过在Stoll电脑横机的程序设计中设计花型并运用多种工艺将其以实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表明,摩洛哥瓷器图案可以通过不同的工艺形式表现在针织提花面料的图案设计上。  相似文献   

20.
郭晨  蒋高明 《纺织学报》2014,35(4):142-0
为了能快速准确地设计纬编提花毛圈织物,本文利用二维矩阵对这类织物结构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包括花型意匠图以及花型编织图,并讨论了其意匠信息向编织信息转换的相应算法。依据上述模型和理论,借助Visual C++开发环境,自主研发了一款专业纬编提花毛圈织物CAD系统,文中详细说明了实际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随着对其数学模型的不断优化,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这类织物的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