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机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建国后走过了40年艰难而漫长的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回顾过去,从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在研究层次不断深入的同时,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医学对人体形态结构的重要性未予足够重视。中医学将研究核心集中在人体的功能变化方...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师菡  王阶  李霁  何庆勇  顾焕 《新中医》2007,39(11):14-16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通过对100例代谢综合征的病例进行研究,客观检测胰岛素抵抗、脂代谢(HDL-c、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指标,并运用SPSS10.0软件分析中医证型与各项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主要分痰浊阻遏、痰瘀互结、气阴两虚、阴虚热盛、肝阳上亢、阴阳两虚6个证型;常见中医证型体现了该病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变化。HDL-C、胰岛素抵抗及hs-CRP及TNF-α在中医各证型中程度不同,提示可将它们作为MS中医辨证客观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的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崇山  李学军  杨叔禹  杜建 《光明中医》2008,23(10):1414-1415
目前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依据个人经验、文献古籍记载,尚未统一,这样的辨证分型较易出现偏倚,可信度低.提出应该制定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进行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的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证候分类,探讨证型与发病机制有关临床检测指标的关系,通过"以方测证"方法来反证辨证分型的可靠性,从而建立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辨证分型治疗肺心病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诊断指标相关性。方法对101例代谢综合征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气滞湿阻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四个证型,结合诊断指标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气阴两虚型43例(42.6%),痰瘀互结型20例(19.8%),气滞湿阻型21(20.8%)。脾肾气虚型17例(16.8%)。在年龄上各型显著无差异,在病程上气滞湿阻型与痰瘀互结型无明显差异(p〉0.05)。气阴两虚型和脾肾气虚型较前两型有显著差异(p〈0.01)。脾肾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脾肾气虚型FPG高于其它三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它三型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显示代谢综合征最多的分型为气阴两虚型。分型与病程,FPG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经验。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为蕴热瘀滞型和毒热瘀滞型并结合西药抗感染治疗。结果:治愈3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有效率95.0%。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急性阑尾炎,既经济又实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MS)目前的国际疾病分类编号为ICD-9.277.79(Clinical Modification),最早曾有"X综合征"、"死亡四重奏"、"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肥胖综合征"等多种名称,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采用"代谢综合征"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8.
郝小波教授辨证治疗干眼症经验介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彩霞 《新中医》2005,37(4):23-24
郝小波教授认为干眼症多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津液亏损;或风热郁久伤阴化火,上攻于目,灼津耗液;或嗜烟酒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致脾胃蕴积湿热,气机不畅,目窍失养。治疗上应益气养阴,生津润燥,清利湿热为主,重建完整泪膜,治愈形成上皮。分为3个证型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9.
西医胃透检查结果对中医胃脘痛辨证分型的提示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黄金花陈岩随着中西医结合对慢性胃病的不断深入地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辨病和辨证的诊断模式体现了中西医诊断的特点,这对摸索出一些对中医辨证有参考意义的客观指标,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诊断模式提供了理论依...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参数、肝功能Child分级、靛青吲哚绿清除试验(ICGR15)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25例肝癌患者治疗情况,辨证分为肝郁脾虚型、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检测各证型血液甲胎蛋白(AFP)、α-L岩藻汤糖(AFU)、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乙肝病毒感染(HBV)、肝功能Child分级、ICGRl5、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肝肾阴虚型患者肿瘤大小、数目、包膜、肝外转移和脾亢明显较肝郁脾虚严重(P〈0.05),气血瘀滞型、湿热蕴结型门静脉高压和脾亢发生率则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4种辨证分型中肝功能Child分级和ICGR15变化最为明显,随辨证分型演进而变差,肝郁脾虚型肝脏储备功能较好,肝肾阴虚型最差。而ICGR15其他3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温热蕴结型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3型(P〈0.05)。AFP、AFU、TSGF等肿瘤标志物在各种辨证分型中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AFP、AFU、TSGF等肿瘤标志物关系不大,与肝功能Child分级、ICGR15密切相关,与肿瘤大小、数目、脾亢有关,而且随着病程演进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胆石症(Cholelithiasis)患者中医不同证型与糖脂代谢以及血钙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胆石症患者128例,其中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54例,肝郁气滞证30例,瘀血阻滞证28例,胆腑郁热证16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肝胆B超、血钙、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S)等检查。结果:①胆石症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以肝胆湿热证为主,其次为肝郁气滞证、肝阴不足证,瘀血阻滞证最少;②胆石症糖脂代谢异常以肝胆湿热证最为明显;③胆石症四种中医证型血钙水平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石症患者中医证型中以肝胆湿热证多见,湿热证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现象明显,湿热证与糖脂代谢/血钙等理化指标可作为胆石症易发因素的客观指标;糖脂代谢参与胆石症形成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水平可作为胆石症中医辨证分型辅助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清热益气中药黄连人参对药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调节及胰岛病理形态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热量高脂饲料喂养诱导GK大鼠,建立自发性T2DM大鼠模型,设立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黄连人参对药干预4周,并设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观察体质量、血糖、空腹胰岛素、糖耐量试验,进行胰腺病理学检测。结果:黄连人参对药组负荷后2 h血糖及血糖曲线下面积均低于模型组,胰岛β细胞指数水平较模型组升高,胰岛病理损伤及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轻。结论:清热益气中药黄连人参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胰岛细胞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脂代谢指标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型糖尿病存在一系列代谢紊乱 ,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脂质异常等 ,它们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均密切相关。 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的状况和程度在不同中医证型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与其证型是否有内在联系 ,临床辨证论治是否要加以考虑 ,国内已有部分研究报道 [1~ 3]。本文主要比较 2型糖尿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脂代谢指标的差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的症状 ,任何时间的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11.1mmol/L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7.0mmol/…  相似文献   

14.
韩曼  周丽波  LIU Ximing 《中医杂志》2011,52(22):1918-1921
目的了解中医专家对代谢综合征(MS)的认识、治疗和评价。方法根据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分别选取国内不同地域的内分泌疾病中高年资中医专家34名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内容包括对MS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主要症状、基本证候的认识,以及MS中医药治疗、干预时限、疗效评价。结果综合专家建议,MS的中医病名涉及肥满、肥胖、脾瘅等;病因主要是过食肥甘和久坐少动;病机涉及脾虚、痰湿等;常见症状有肚腹硕大、乏力、倦怠等;中医药治疗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至少3个月的干预;疗效评价要综合进行并反映中医特色。结论专家就MS病名、证候、病因病机及用药规律提出的建议较为深入详实,为中医药干预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袁维真  徐丽  杨见辉 《四川中医》2008,26(11):31-33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COPD)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咽部微生态及免疫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咽部微生态及免疫的相关性,为中医临床治疗该痰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1例COPD急炭期痰热壅肺型、痰湿蕴肺型患者,进行咽部微生态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COPD急发期患者两证型均有咽部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两型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咽部微生态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研究COPD急发期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咽部微生态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是COPD急发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心脏病患者心阴虚、心气虚证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心肌虚,心气虚证植神经功能的变化,将55例辨证为心阴虚、心气虚证心脏病患者分别测定心捕间距、卧立血压差、24h尿儿茶酚胺等指标,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心气虚患者,心搏间距、平卧虽与健康人无有明显差异,但有78.9%的患者呼吸差<15次/min,78.9%的患者30/15比值<1.03,与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还有47.4%的患者立卧差<15次/m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整体观察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相关炎症因子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辨证分为气分组23例、营分组28例、血分组17例,另设对照组26例,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计数(WBC)等指标。结果TNF-α、IL-6、WBC各脓毒症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L-4营分组和血分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升高(P0.01或P0.05);vWf、NO水平均是血分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脓毒症组间比较,NO血分组水平明显高于气分组和营分组(P0.01);vWf血分组水平明显高于营分组(P0.01)。结论脓毒症vWf、NO水平随着中医证型的变化而不同,故动态观察vWf、NO水平可作为脓毒症辨证的相关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附子一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味辛、甘,性大热,燥烈有毒,人心。肾、脾经。《本草正义》说:“其性善走,故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但是,因其有毒,使目前有些中医师运用附子时,或小量用之,或短时用之,有的则干脆避之不用,直把“夺命之灵丹”置于无用之地,殊可惜矣!笔者自幼习医,临证近四十年,常用附子治难病、愈重症。为彰显附子之功,有益于病患者,有助于中医后学者,特结合病例,试谈一下附子临证应用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及规律性.方法 130例入选病例分为正常对照组,阴虚热盛证组,气阴两虚证组,阴阳两虚证组,每个患者均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C-肽.结果 C肽检测结果显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患者的分泌都延迟,并且分泌的数值减低,和正常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分泌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和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各证型间空腹血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呈逐渐增高之势,表现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空腹胰岛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降低趋势,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依次降低.HOMA-I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增高的趋势,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HOMA-I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降低趋势,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相关分析显示HOMA-IS与年龄、空腹血糖呈负相关,HOMA-IR与年龄、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证型和客观指标具有相关性,各证型在胰岛功能的规律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BMI、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浆vWF,同时计算IR的程度,IR采用HOMA-IR,并对vWF及IR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在各证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肝火亢盛组显著高于阴虚阳亢组及痰湿壅盛组(P0.01);肝火亢盛组IR显著高于痰湿壅盛组(P0.01),各组间IR水平为肝火亢盛组阴阳两虚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高血压病患者阴阳两虚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vWF与年龄呈正相关(R=0.308,P0.01)。年龄每上升1岁,vWF水平上升0.978Mu/mL。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损伤,更易血栓形成;肝火亢盛组IR最高,提示有明显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