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固环止血胶囊对放置宫内避孕器(IUC)大鼠血浆及子宫组织内皮素(ET)和血栓烷(TXB2)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及子宫匀浆ET和TXB2.结果固环止血胶囊高剂量组血浆及子宫组织内ET和TXB2分别为(198.90±31.31)、(359.23±61.34)pg/ml和(152.50±21.38) 、(48.63±7.70)pg/ml,与模型组[(119.22±48.34) 、(218.06±40.52)和(100.92±29.00)、(31.03±7.3)pg/m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环止血胶囊止血作用与增加大鼠血浆及子宫组织内ET和TXB2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神经 -内分泌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二肾一夹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 ,测定实验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含量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针刺组血压 (BL 2 3:19.1± 1.1k Pa,ST36:18.1± 2 .5 k Pa)及 ET水平明显下降 (P<0 .0 1) ,其中针刺肾俞组血浆 ET水平 (91.3± 9.45 pg/ ml)较足三里组 (10 8.48± 13.0 6pg/ ml)下降更明显 (P<0 .0 5 ) ;针刺治疗组血浆 NO水平 (BL 2 3:5 0 .3±12 .7μmol/ ml,ST 36:49.71± 8.49μm ol/ m l)显著升高 (P<0 .0 5 )。足三里组针刺后 L F/ HF比值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 ,而肾俞组 L F/ HF值 (0 .5 7± 0 .13)明显低于模型组及足三里组 (0 .86± 0 .2 5 )。结论 针刺能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模型大鼠动脉血压 ,肾俞与足三里两穴无明显差异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NO及 ET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王左  熊旭东  赵辉 《中成药》2000,22(2):143-145
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O)在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给SD大鼠一次性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复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模型.分别用非平衡法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大鼠及50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及血清NO含量及大鼠肺动脉压力的改变.结果中药组大鼠ET为36.36±2.63 pg/ml,较模型组48.05±3.90 pg/ml明显降低,P<0.001;NO为89.05±6.78 μmol/L,较模型组73.10±5.51 μmol/L明显升高,P<0.001.中药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为11.00±1.13 mmHg,较模型组14.67±1.96 mmHg明显降低.ET与mPAP呈正相关(r=0.5001,P<0.05),NO与mPAP呈负相关(R=-0.4256,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ET为45.70±13.26 pg/ml,较治疗前65.58±18.02 pg/ml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NO为67.21±18.54 μmol/L,较治疗前52.40±23.08 μmol/L明显升高,P<0.01.讨论ET与NO是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子,通过观察其含量变化,探讨复方葶苈注射液治疗肺动脉高压的部分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固环止血胶囊对置器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固环止血胶囊对置器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剖腹、子宫切口插入宫内节育器并固定建立置器模型。全自动血液粘度快测仪测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 ,Wintrobe管法测红细胞压积、血沉 ,将其输入快测仪得各指标。结果 :不同剂量 (高、中 )的固环止血胶囊能降低置器大鼠血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 ,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有一定量效关系 (高剂量与中剂量组比较P <0 0 1)。结论 :固环止血胶囊能改善置器所致大鼠血瘀 ,为其活血化瘀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组织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早孕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妊娠组、模型对照组、益母草颗粒冲剂组、清宫胶囊低、高剂量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后,分别ig生理盐水、益母草颗粒混悬液(14 g.kg-1.d-1),清宫胶囊内容物混悬液(1.9,3.8 g.kg-1.d-1),连续7 d,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和比较药物流产后各组大鼠子宫匀浆中ET含量,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宫腔残留组织情况。结果:清宫胶囊可促进药流后宫腔内胚囊和残留组织的排出;清宫胶囊组子宫组织匀浆中E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清宫胶囊治疗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升高大鼠子宫组织匀浆中ET水平,加快了子宫内膜、子宫肌组织及血管的收缩修复,达到止血、促进子宫复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再灌注损伤兔肝脏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家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人参多糖组(GP组)。分别观察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浓度和肝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总腺苷酸量(TAN)、肝脏的细胞能荷(E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NO/ET、血栓素B2(TXB2)、前列腺素F1α(PGF1α)、TXB2/PGF1α及肝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IR组血浆ALT、肝组织ADP、AMP、MDA、ET显著升高(P<0.01),TXB2、TXB2/PGF1α亦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ATP、EC、SOD、NO/ET明显下降(P<0.01),NO、PGF1α亦明显降低(P<0.05),TAN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形态学明显异常;GP组较之IR组,血浆ALT、肝组织AMP、MDA、ET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ADP、TXB2/PGF1α亦显著减少(P<0.05),TXB2略低于IR组(P>0.05),肝组织ATP、EC、SOD、NO/ET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NO、PGF1α亦明显增高(P<0.05),TAN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明显减轻。结论:人参多糖可通过抗氧化及调节NO/ET及PGI2/TXA2比例失衡而改善肝组织能量代谢,从而有效防治肝脏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莪妇康煎膏对缩宫素诱发小鼠痛经的镇痛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少腹逐瘀丸组、丹莪妇康煎膏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给药同时灌服己烯雌酚,连续7天,末次给药30分钟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变化、小鼠30分钟内扭体反应次数,并检测小鼠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子宫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结果:高剂量丹莪妇康煎膏(5.6g/kg体重)能显著抑制缩宫素诱导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明显降低小鼠血浆TXB2、血清MDA及子宫组织ET值,明显升高血浆6-Keto-PGF1α及子宫组织NO水平,虽能使血清SOD值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丹莪妇康煎膏(2.8g/kg体重)能明显抑制缩宫素诱导小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张力,显著降低血浆TXB2水平,虽能使小鼠扭体次数、血清MDA和子宫组织ET值有下降的趋势,血浆6-Keto-PGF1α、血清SOD和子宫组织NO值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莪妇康煎膏对缩宫素诱导小鼠痛经模型有较好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与调节TXB2与6-Keto-PGF1α、NO与ET比值、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在中药内异消口服液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疼痛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发现EM疼痛患者治疗前经期血浆中血管加压素(AVP)的水平(27.35±7.93pg/ml)与健康妇女(14.29±5.67p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显著下降(18.79±5.54pg/ml).动物实验结果表明EM大鼠无情期血浆中AVP水平增高,下丘脑中AVP水平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药"内异消"可提高下丘脑中AVP水平,降低血浆中AVP水平,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方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保护的生化研究。方法:通过给大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4.8mmol/kg)制备心肌损伤模型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造模组,异丙肾上腺素及养心通脉方小剂量组,异丙肾上腺素及养心通脉方大剂量组。观察大鼠血浆ET(内皮素),SOD及血栓素B2的变化情况及养心通脉方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浆ET及TXB2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血浆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治疗组ET和TXB2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治疗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养心通脉方具有降低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的ET和TXB2,升高其SOD,防治脂质过氧化物形成,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固环胶囊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出血副反应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对宫内节育器大鼠模型灌服固环胶囊,10 d后取血和子宫组织,检测内皮素的含量。结果固环胶囊有升高宫内节育器大鼠模型血浆及子宫组织内皮素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环胶囊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内皮素的含量而收缩血管,减少子宫局部血流量,从而达到治疗置器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消炎止血胶囊(简称中药)治疗宫内节育器(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IUD致月经前后淋沥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中药及安络血,并从治疗组21例患者取其服药前后子宫内膜组织,观察其光镜及电镜下形态学变化。动物实验观察中药对炎症的消除程度,并作有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临床疗效:(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子宫内膜组织形态:治疗组炎症程度减轻,螺旋动脉收缩功能增强。实验部分:(1)中药组小鼠耳廓炎症抑肿率(40.5%)与氢化可的松(46、9%)相当;(2)与空白组比较,中药组血浆6-Keto-PGF1α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XB2/6-keto-PGFl。比值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中药大剂量组血浆ET含量升高(P<0.05);(3)中药可增加在体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及在体大鼠子宫活动力。结论 中药有明显的消炎、止血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调整前列腺素的合成:对抗IUD所致纤溶亢进;促进ET的合成;增加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和活动力。  相似文献   

12.
姜辛夏冲剂对哮喘大鼠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姜辛夏冲剂对哮喘大鼠模型的平喘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姜辛夏冲剂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ET、TXB2含量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降低(P<0.01);姜辛夏冲剂治疗组与其它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姜辛夏冲剂有明显的改善呼吸道炎症、松弛气管平滑肌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调节机体ET、TXB2、6-keto-PGF1α水平,稳定TXB2/6-keto-PGF1α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3.
舒脉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舒脉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30例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舒脉胶囊 ,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6 7%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 AT- 活性由 75 .93± 3.80 %升至 98.47± 3.6 9% ,血浆 GMP- 140和D- D的含量分别由 19.19± 0 .85 ng/ ml和 8.18± 0 .32 mg/ L降至 8.98± 0 .44 ng/ m l和 2 .16± 0 .19m g/ L ,与对照组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常规西药加舒脉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崇明苦草水提物对早孕流产大鼠产后恶露不绝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米非司酮12.4 mg/kg和米索前列醇0.13 mg/kg建立早孕流产大鼠模型,并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崇明苦草水提物1、2、4 g/kg组和阳性对照益母草膏3 mL/kg组,受孕大鼠正常生产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7 d后,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给药期间子宫出血量;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流变学变化;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四项指标;HE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CD34检测子宫微血管密度(MVD);ELISA法测定血浆血栓素(TXB2)和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含量,Westre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子宫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子宫出血量显著增多,子宫内膜损伤显著,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上升,APTT、PT、TT显著延长(P<0.01),而FIB含量显著降低(P<0.01),大鼠子宫宫腔黏膜上皮不完整、黏膜有皱襞或宫腔中有脱落物,内膜明显增厚,子宫中MVD显著减少(P<0.01),血浆TXB2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6-keto-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1);TXB2/6-keto-PGF1α的浓度分数显著降低(P<0.01),子宫组织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崇明苦草水提物2、4 g/kg组子宫出血量明显减少,全血黏度降低,凝血时间缩短(P<0.05或P<0.01),而FIB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残留的蜕膜组织和绒毛减少,子宫内膜修复较好,MVD明显增加(P<0.05或P<0.01),血浆中TXB2含量明显升高,6-keto-PGF1α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TXB2/6-keto-PGF1α的浓度分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崇明苦草水提物各组均明显下调子宫组织VEGF蛋白表达(P<0.05或P<0.01);4 g/kg组子宫组织中Vegf mRNA过度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崇明苦草水提物显著改善产后恶露不绝,其功能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加速止血,减少淤血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护心胶囊对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大鼠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 ketone 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探讨其对阿司匹林抵抗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75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护心胶囊低剂量组、护心胶囊中剂量组、护心胶囊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前10周其余各组造成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大鼠模型。从第11周开始,护心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灌服1.8g/kg、3.6g/kg、7.2g/kg护心胶囊混悬液,正常组及模型组灌以等量生理盐水,均灌胃4周。取大鼠股动脉血,检测血浆中TXB2、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浆中TXB2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6-Keto-PGF1α的含量却显著降低(P0.01),护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相对模型组血浆TXB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护心胶囊可降低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大鼠血浆TXB2水平,升高血浆6-Keto-PGF1α水平,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不同穴位配伍针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比较中脘、胃俞配伍和公孙、内关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方法:将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脘、胃俞配伍和公孙、内关配伍2组进行针刺,均采用捻补法及小幅度震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结果:中脘、胃俞配伍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分别为(78.42±6.74)ng/L、(50.11±3.49)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公孙、内关配伍组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分别为(80.13±8.59)ng/L、(48.32±4.73)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脘、胃俞俞募配伍法及公孙、内关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获效可能与ET变化有关,但2种不同配伍方案对疗效和ET变化的影响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48名正常人及 62例Ⅱ期高血压患者血浆ET含量。对高血压患者以苯那普利治疗 4周 ,观察其血浆ET变化。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浆ET值平均为(10 4.5 2± 2 4.36)ng/L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46.12± 11.13)ng/L(P <0 .0 1) ;以苯那普利治疗 4周后 ,血浆ET降至 (5 5 .2 1±12 .0 2 )ng/L(P <0 .0 1)。结论 :血浆ET水平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 ,与血管紧张素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 ,从而使ET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消经痛胶囊(黄芪、白芍、人参、熟地、川芎)对缩宫素所致大鼠痛经的镇痛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消经痛胶囊高、中、低(2.0、1.0、0.5 g/kg)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田七痛经胶囊2.0 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连续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0 d,从注射己烯雌酚的第4天开始,除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灌胃给药,连续7 d.末次给药40 min,每只大鼠腹腔注射缩宫素0.2U,观察大鼠30 min内扭体次数和扭体反应发生率;末次给予催产素1 h后,麻醉大鼠,取血3 mL,制备血清,测定一氧化氮(NO)和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另采血3 mL制备血浆,测定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TXB2的含量;取血后,剥离大鼠子宫,加生理盐水制备子宫匀浆,测定内皮素(ET-1)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消经痛胶囊组在给药30 min内大鼠的扭体次数和扭体发生率显著降低;明显提高血清SOD、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NO的含量;血浆6-keto-PGF1α含量升高,TXB2含量降低;子宫组织中ET-1的含量降低.结论:复方消经痛胶囊对缩宫素所致大鼠痛经模型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降低前列腺素和内皮素含量,升高NO和TXA:含量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的综合性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膈下逐瘀汤3组,每组10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NE加BSA复合因素造模,同时膈下逐瘀汤组每天灌服膈下逐瘀汤流浸膏14g/kg.d-1。全部大鼠于第12周末观察大鼠血瘀体征,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t-PA、PAT-1、ET-1及血清NO水平;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并进行NAFLD炎症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瘀体征积分、NAS、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肝脏TG和CHOL含量、血浆TXB2、PAI-1、ET水平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tP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血瘀体征积分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的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肝脏TG、CHOL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TXB2、PAI-1、ET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tPA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瘀型NASH大鼠存在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的脂肪性肝炎病理特征,以及中医血瘀证表现。膈下逐瘀汤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其防治血瘀型NASH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穴位埋线组,每组8只;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结束后穴位埋线组选用天枢(双)、中脘、气海穴位埋线治疗8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ET和血清NO含量及其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穴位埋线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ET和血清NO含量及其比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穴位埋线通过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管内皮因子的平衡,改善大鼠的血瘀状态,这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