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成都市技师学院是一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也是四川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第一所技师学院。学院一直坚持"高端引领、多元办学、突出特色、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构建"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学校培养和社会培训结合,学制教育和继续教育共存"的办学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地方职业教育领域,领先办学,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教先进集体、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现代的职业教育有了一个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此前提下,一方面,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以就业为主导,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办学,实行校企合作,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办学目标;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在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吸纳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现代的职业教育有了一个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此前提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办学,实行校企合作,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办学目标。同时,职业教育要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吸纳企业文化,以积极的姿态把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中所占比例最大,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础.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集团化办学是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 所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指具有集团特征的组织机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各方面力量,而进行的集约化、规模化的职业教育办学行为.即在组织上完成资源整合,在机制上建立起规范、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功能上跨越了一个学校的范围,具有集团的强势特征.其目的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和服务能力,其宗旨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殿鹏 《劳动世界》2016,(25):63-63
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把“校企合作”明确为职业学校办学的努力方向,甚至定义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或培养模式,但怎样实现真正的、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的确是大多数技工院校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玉琴 《劳动世界》2017,(10):60-61
进入新世纪,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一方面要求各级部门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努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鼓励相关单位,结合本地实际,探索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此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从2004年开始,在进行日常学制教育的同时,相继在行业内部和区域范围内开展了相关工种的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尝试在校企合作形式与培训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既为学院办学拓宽了渠道,也为促进学院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融合、互惠共赢的办学之路,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和肯定.  相似文献   

7.
《劳动世界》2010,(11):193-193
坐落在古城开封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国家首批建设的15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水利,服务社会,构建了"以社会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研结合为途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的校企合作缺失长效机制。应加强制定校企合作法律法规的力度,明确政府及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界定企业的社会责任,落实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优惠政策;提升职业院校主动服务企业的能力,健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法律法规。同时,要明确校企合作的监督评价主体,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创建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爱香 《劳动世界》2017,(17):49-50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国务院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随后提出开展集团化办学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重大举措.为此,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基于学校和企业双赢的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其中,"双导师、双场地、双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可化解高职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四川省苍溪县职业中专学校)是教育部新调整认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先进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主动为当地经济服务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1.
安县仨衫职业培训学校是一所经安县人社局、安县工商局审批成立的正规化培训机构,是安县职业培训学校中唯一面向社会举办各种层次非学历教育的专业服装培训机构。近年来,该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树人、以质立校"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为目标,以下岗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  相似文献   

12.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能人才培养机构就业导向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劳社厅函[2004]446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你们。请各地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宣讲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加快职业培训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省人社厅与省教育厅联合主办,成都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联合承办的“2015年四川省职业教育活动周暨成都市职业教育活动月”于4月9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动。活动以“合作、创新、共赢”为主题,采取布展、论坛等形式宣传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教学发展成果和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活动现场,成都技师学院、西南安装技师学院、攀枝花  相似文献   

14.
正四川矿产机电技师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国有公办职业院校,坐落于崇州市美丽的滨河之畔。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职业教育历程中,秉承"立德强技"的办学理念,先后有6万多学子从这里顺利起航,实现人生梦想。学院职教成绩斐然,在1991年、2002年两度获得全国职教先进单位之后,今年又一次荣获此项职教领域最高殊荣。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既是现代职业教育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企业走向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我国校企合作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要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督导等措施,使校企合作发挥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接受培训的人能找到工作是学校办学的宗旨美国是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就业观念已完全"市场"化了。许多人接受职业培训或训练,是为了获得一技之长,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工作。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将为接受培训的人提供一技之长、结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学以致用的工作为办学的宗旨。旧金山市大约60余万人口,其中1/3是华人。许多外来的人都不容易找到工作。旧金山商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开办了电脑、会计、旅游、法律等专业,学制一年至一年半。学生主  相似文献   

17.
刘辕 《劳动世界》2020,(9):77-77
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起源于英国的"产业大学"。经过校企合作视角下的自发探索期和混合所有制背景下的自觉实践期,产业大学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形式。在当前的发展中,产业大学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清和价值取向冲突的双重现实困境。今后,产业院校的发展将借鉴独立学院的发展经验,走从"二级学院"到"独立法人"的发展道路。产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宗旨将由"营利性"走向"非营利性"。  相似文献   

18.
贤哲 《劳动世界》2013,(11):66-66
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一起构成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校企合作的办学形式,从企业实践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角度,详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了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正>东莞市技师学院由东莞市人民政府创办,是东莞市唯一的一家公办国家重点技工院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集体、广东省技工教育二十强院校、广东省首批"校企双制"示范创建校、东莞市文明标兵单位,是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厦门技师学院地处福建省厦门市翔安文教区,占地615亩,为厦门市唯一一所国家重点公办技工院校。现开设涵盖机械、车辆、电气自动化、电子光电、建筑、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等6大类24个专业。学院秉承"诚精勤毅"的校训,坚持"突出技能"的办学特色,以深度校企合作为主线,强化学院办学实力。学院先后投入1亿多元购买实习实训设备,实训场所面积达40000m2,其中包括3个中央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