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什么是体育文化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的分支学科愈分愈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已成为十分必要的事了。 什么是体育文化学呢?首先需要对“文化”一词有明确的了解。“文化”一词的大概念,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文化的含意是包括了人类社会的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概括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行为的一切活动。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社会体育术语源流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我国使用“社会体育”、“群众体育”这一基本术语的过程进行了界定。结果表明,社会体育一词并非肯定“由日本舶来”,也不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在我国”,而是1918年先于日本出现在我国。“群众体育”一词也并非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应运而生”,而是1929年即由我国学者使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体育专家从几个侧面预测了2000年以后体育发展的状况,廿一世纪的体育将有八个显著的变化。一、体育将随科学的发展进入一个专门化的阶段,大量知识广博的科学家将为体育科研服务。二、“科学”一词将成为体育新概念范畴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一词将会被具体引伸为“锻炼科学”、“训练科学”等等。  相似文献   

4.
“养生体育”是由““养生”与“体育”两个词构成的,分别代表着两个概念。从两个概念的本质规定上看,“养生体育”显然存在着“同义反复”的错误。因为,“养生”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人们养护生命、促进健康长寿活动的概括表达,也称作卫生、保生、摄生、道生等。而“体育”一词的使用在我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体育一词在含义的解释上虽然有一个演化过程,但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的思想一直是我国体育理论界所公认的体育的根本属性之一。如我国的体育理论教科书中写道:“体育(广义的,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作为广义体育组成部分的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它们虽在具体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方面有所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增强体质,促进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最终目的这一层次上讲,“体育”与“养生”是不存在差异的。将“养生”与“体育”两词连用,显然是同义反复。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中诞生和发展的"体育"总概念不能否定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至少几十年来,我国体育工作者对“体育”一词内涵的理解是不一致的。主要的分歧在于承认不承认广义的“体育”。作为学术问题,继续争论下去是正常的。考虑到近年来有的体育学术杂志发表支持少数意见的文章较多,而支持多数人意见的文章却较少,故来参加讨论。一 “体育”一词在中国的出现和起源,大家基本上没有争论,都认为是一百年前从日本传入的。问题在于随着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体育”一词的内涵有了较大的丰富和变化,主要就是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体育”的广义或者说“体育”的总概念是与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一词在社会学中的含意颇为丰富,本文用此词特指各国体育间的国际交往。在许多社会学家们看来,“全球化”一词更优于“国际化”,因为这将使人们将世界视为统一的整体对待。 日本体育的国际化,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民族体育发展的“国际化”,二是日本体育在世界范围内所起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国际交往的角度阐述战后日本体育的复兴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体育与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体育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居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环境是一种体育资源,社会体育的发展过程是对自然环境利用与保护的矛盾统一;社会体育是一种社会环境,社会体育的发展要保持与社会环境适应与变造的协同一致;社会体育作为人居环境的一部分,它的发展要实现社会体育与人居环境的共生与共荣的和谐有序。社会体育应是一种与环境协调的“绿色的”、“科技的”、“人文的”社会体育。  相似文献   

8.
果振义 《精武》2012,(6):52-53,57
1 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早在19世纪末。人们对“体育文化”有了较为广泛的解释和使用。到了20世纪。对身体文化的解释和使用更为多样化。我国学者把体育文化概括为“是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体育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体育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北京体育大学孙葆丽“体育”一词从本世纪初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当时主要指学校教育中相对于德育、智育而言的身体方面的教育,即增强体质的教育。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现代社会中、体育逐渐呈现出了多种功能和多种属...  相似文献   

10.
文化 体育 体育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文化”是在“文化热”中提出的来一个概念。不少同志对这一概念提出了异义。认为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体育文化”在逻辑上讲不通,提出“体育文化”概念,无疑是说体育不是文化。这里涉及到对“文化”一词的理解。目前,对“体育文化”这一概念的使用,也较为混乱,主观随意性较大。在同一篇文章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含义。因此,正确理解或规范这一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体育法及其对我国相关体育立法的借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世席  陈华栋 《体育与科学》2006,27(2):67-70,74
体育法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的体育法也具有某些独特的特点,譬如《日本体育运动振兴法》涉及的体育是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进行的竞技比赛和体育锻炼;体育管理体制是政府与社团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体育彩票法》的出台规范了与体育彩票相关的问题以及募集更多的资金来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而在体育运动商业化方面,职业运动员合同、俱乐部会员合同等是典型的表现;至于解决体育争议,则有日本体育仲裁庭进行仲裁。我国在某些方面也应当借鉴日本体育法制的某些做法,修改、完善我国的体育法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统计学、体育数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体育统计学与体育数学两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状况作了全面的介绍。旨在吸引众多的学者指导、参加、了解有关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以利于我国体育应用数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中国传统体育的弱竞技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现代体育鲜明强烈的竞技性相比较,中国传统体育呈弱竞技性。本文试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等方面探讨分析中国传统体育弱竞技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国取得奥运会、残奥会的巨大成功,但同时也看到中国体育离世界体育强国的标准还很远,其中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不足和缺失是阻碍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从体育国际化的呼声、纠纷国际化的需求、法制国际化的趋势三方面论述完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必然,认为修改体育法,建立以体育仲裁制度为核心的体育纠纷解决机制是中国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体育纠纷的产生是我国职业体育发展中的产物,也是我国职业体育法律法规控制不力的表现。体育仲裁制度解决体育纠纷具有优势,是体育行政法规裁决体育纠纷的有益补充。论文解析了构建职业体育仲裁制度的意义;论述了体育仲裁制度的优势;提出建立体育仲裁制度需要思考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2006年14所体育院校的体育学共同体,即这14所高校从事体育学研究的学者、任课教师、学生入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体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来考察14所高校的体育学共同体主要通过何种期刊来进行专业学术交流。发现2006年刊登体育文献的期刊品种繁多,但较为集中于体育学术期刊。本文就这一现状的成因、后果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可能是目前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这一专业交流平台较为宽泛的原因,并认为这一现状是促进我国体育学发展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地方体育立法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出发.阐述对地方体育立法的认识.就地方体育立法的权限、观念、部门倾向等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地方体育立法存在问题的若干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整个社会大文化的发展需求,对推动传播和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分析出体育博物馆作为体育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阵地。主要目的是为了发展体育文化事业、建设和完善是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需要。提出增加体育博物馆数量、提高体育博物馆质量和体育名人堂建设等建议,旨在使体育博物馆真正起到传播与传承体育文化的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建立城市体育学的缘由、基础、内容等视角,就建立城市体育学进行了论证。研究认为:不断完善的城市学学科建设产生了城市体育学发展的土壤,城市跨越式发展带来的问题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可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效应发挥奠定了城市体育学的建立基础;快速发展的和谐城市与城市体育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迅速崛起的城市经济与体育产业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殷实的经济基础,逐渐兴盛的城市品牌与体育特色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城市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是城市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城市与体育本质关系和城市体育系统内部关系研究是对城市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延伸,是指导城市体育建设与发展的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20.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20,23(2):315-329
In many countries, voluntary sports clubs are the main recipients of public subsidies regarding the provision of recreational sport, and the economically most important level of government is usually the local government (i.e. the municipal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whether and how municipal framework conditions matter for sports clubs. Inspired by previous studies, we examine the rol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public subsidies as well as facility coverage. The authors conduct analyses on a general level (for all sports) and specifically for five sports (badminton, football, gymnastics, handball and swimming).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ports allows us to examine how municipal framework conditions might be associated differently with density and participation across sports.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authors apply data collected among all 98 Danish municipal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nicipal level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ubsidies are weakly correlated with both the density of and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clubs, while stronger correlations can be identified with regard to facility coverage. The analyses for the five sports reveal that the supply of relevant facility types is – with few exceptions –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orts club density and participation levels within each sport. Thus, facility coverage seems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for sports clubs than the levels of indirect and particularly direct subsi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