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10种大麦及其麦芽的热水浸出物的抗氧化能力。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和自由基消除能力(ABST)的值分别为,麦芽0.23-0.45mgGAE/gdw,大麦0.12-0.25mgGAE/gdw。无壳麦芽KM1910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而抗氧化力最高的大麦品种是Merlin。FRAP,ABST和ITT值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p〈0.01)。研究了施肥(20公斤N/公顷)对大麦抗氧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基因类型对大麦抗氧化力影响明显。使用Folin—Ciocalteu‘s的方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其范围在0.6-2.9mgGAE/gdw,与所有使用的测定抗氧化力的方法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O.01)。采用配库仑阵列检测器的HPLC方法测定游离酚,含量最多的是阿魏酸,其含量范围是,大麦12.5~21.9μgGAE/gdw,麦芽7.8~56.1μgGAE/gdw,大麦及麦芽中儿茶酸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1.0-17.0μgGAE/gdw,0.9-12.1μgGAE/gdw。  相似文献   

2.
比较研究7种不同柑橘果皮和果肉多酚、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种不同柑橘果及果皮的多酚、黄酮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柑橘果皮的多酚含量为24.77 mg GAE/g~47.48 mg GAE/g,黄酮含量介于10.47 mg CE/g~22.11 mg CE/g之间,其中以塔罗科血橙皮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多。柑橘果肉的多酚含量在0.43 mg GAE/g~0.75 mg GAE/g之间;黄酮含量在0.29 mg CE/g~0.63 mg CE/g之间,其中分别以锦红冰糖橙和锦蜜冰糖橙果肉中的多酚、黄酮含量最多。7种柑橘果皮中,DPPH·、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ABTS+·3种抗氧化活性分别介于2.41μmol TE/g~7.90μmol TE/g、15.38μmol TE/g~54.76μmol TE/g、28.11μmol TE/g~46.46μmol TE/g,柑橘果肉的3种抗氧化活性分别介于6.95μmol TE/g~20.21μmol TE/g、2.40μmol TE/g~8.10μmol TE/g、8.55μmol TE/g~20.90μmol TE/g,研究发现,塔罗科血橙果皮和果肉的抗氧化能力最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7种柑橘分成四类。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声波法对6种常见食用花卉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对其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种食用花卉中多酚、黄酮、花色苷和类胡萝卜素活性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6.20~63.17 mg GAE/g·DW,12.52~180.47mg CE/g·DW,4.17~40.91 mg CyA/g·DW,0.33~0.68mg/g·DW。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45.13~1 092.49μmol Trolox(TE)/g·DW,亚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为100.20~2 621.25μmol TE/g·DW,以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100.12~1 708.03μmol TE/g·DW。3种抗氧化活性中,DPPH自由基清除力最强的为橙色万寿菊,亚铁离子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均为黄色万寿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6种花卉样品中主要的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为阿魏酸、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其中以橙色万寿菊和黄色万寿菊的活性成分含量最丰富。  相似文献   

4.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成分,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选取5种典型武夷岩茶为研究对象,制备冲泡茶汤与粉末浸提液,分别测定其茶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咖啡碱、9种儿茶素类物质和4种茶黄素类物质的含量;然后采用ABTS法、DPPH法、FRAP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茶汤和茶粉浸提液中主要多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武夷岩茶茶汤和茶粉浸提液的总酚含量为0.67 mg GAE/mL和3.89 mg GAE/mL;咖啡碱占126.07酃,181.86酃;儿茶素总量占142.49酃,423.09酃;茶黄素总量为1.14酃,3.88酃。武夷岩茶茶汤和茶粉浸提液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ABTS清除活性分别为6.43 mg GAE/g和140.27 mg GAE/g;DPPH清除活性分别为9.14 mg GAE/g和182.66 mg GAE/g;FRAP还原力分别为6.18 mg GAE/g和101.44 mg GAE/g。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可知,武夷岩茶的多酚含量与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的开展对深入了解武夷岩茶的营养保健功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蛹虫草固态发酵豆渣,测定豆渣发酵前后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方法:蛹虫草CM-1固态发酵豆渣7 d,测定发酵前后豆渣水提物中虫草素、总酚和多糖的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FRAP)的变化,并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研究了虫草素、总酚、多糖含量与抗氧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豆渣经蛹虫草CM-1固态发酵,水提物中多糖、虫草素和总酚含量分别是(236.16±39.91)、(1.88±0.04)μg/mg和(11.94±0.33)μg GAE/mg,多糖、总酚含量分别是发酵前的1.42倍和2.15倍。豆渣经过发酵,在提取物浓度为6 mg/m L时,DPPH自由基清除力由24.63%提高到72.4%,还原力由0.11提高到0.38,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由76.76%提高至88.71%,FRAP由39.08μmol/L提高至269.55μmol/L。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氧化指标与虫草素、总酚、多糖含量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用蛹虫草发酵豆渣可以提高豆渣的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发酵豆渣有望开发成为功能性食品基料及抗氧化食品。  相似文献   

6.
对采集自云南省25个产地的29个黄皮疣柄牛肝菌(Leccinum crocipodium)样本的基本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菌体粗蛋白含量为24.54% DW~37.25% DW,粗脂肪含量为0.88% DW~3.78% DW,可溶性总糖含量为7.03% DW~19.03% DW,粗灰分含量为4.31% DW~7.07% DW;多酚含量丰富,为12.25 mg GAE/g DW~24.44 mg GAE/g DW;多酚粗提物表现出很好的DPPH·、ABTS+·清除活性、FRAP还原能力以及Fe2+螯合能力;总酚含量与ABTS+·清除活性和FRAP还原能力的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黄皮疣柄牛肝菌粗多酚可能是其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产黄皮疣柄牛肝菌营养组成丰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粗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大麦麸皮发酵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麸皮经过高活性干酵母发酵,对大麦麸皮发酵液的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研究发酵时间对大麦麸皮发酵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增加,发酵液中多酚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于6d左右趋于平稳,含量达到420.4μg GAE/mL。通过与300μg/mL的BHT和抗坏血酸溶液相比较,大麦麸皮发酵液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糙米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挤压温度加工糙米,分别提取糙米中的游离态和结合酚,并对提取物中的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了测定,并对各个指标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同时测定了挤压后糙米的淀粉糊化度。结果表明:挤压前后糙米的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范围分别为210.48~747.70μg/g(GAE/DW)和260.77~470.94μg/g(GAE/DW);游离态提取物的ATB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范围分别为1.15~4.52μmol/g(Trolox/DW)和2.57~9.86μmol/g(FeSO4/DW);结合酚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的范围分别为3.09~4.97μmol/g(Trolox/DW)和4.53~7.03μmol/g(FeSO4/DW);糙米的淀粉糊化度随挤压温度的上升而升高,当温度大于130℃后糊化度变化不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游离态提取物中的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结合态提取物中的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著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我国十四个产地的绿豆样品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为我国部分绿豆品种品质评价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福林一酚法、三氯化铝显色法测定绿豆样品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值)、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绿豆样品总酚含量为2.85~3.84mg没食子酸/g,总黄酮含量为1.99~2.53mg儿茶素/g,FRAP值为1.39~2.08mmol Fe2+/100g,DPPH为1.40~2.03mg抗坏血酸/g.样品总酚含量与FRAP值(r=0.84,P<0.01)、总黄酮与DPPH(r=0,89,P<0.01)相关关系显著.结论:不同产地绿豆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FRAP值、DPPH存在显著差异.绿豆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淀粉、蛋白质、粗纤维、灰分、脂肪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地评价火棘果粗分体系抗氧化活性,同时探究抗氧化能力与总多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75%乙醇冷浸提取火棘果,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分为四个不同极性部位,然后测定了各部位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测定了总还原力、FRAP值和总多酚含量,同时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火棘果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水、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提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各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含量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其中,水部位提取物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IC50值分别为(0.76±0.03)mg/m L和(1.71±0.10)mg/m L;乙酸乙酯部位FRAP值最大,为(382.20±4.72)μmol Fe2+/g干样;正丁醇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为(2763±3.91)mg GAE/100g干样。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黑米、紫米、红米三种有色米为材料,研究了常用烹调方式对其多酚、黄酮、花青素含量及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还原能力(FRAP)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烹调成米饭和米粥后,有色米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且游离型酚类物质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结合型酚类物质下降更为明显,加工成米粥比加成工米饭活性成分损失更多,其中以黑米粥的三种活性成分下降最为明显,其多酚含量从烹调前的6.38 mg GAE/g下降到1.16 mg GAE/g,黄酮含量从烹调前的9.50 mg CE/g下降到0.57 mg CE/g,花青素含量从烹调前的18.16μg CyE/g下降到3.41μg CyE/g。抗氧化活性也以黑米粥下降最明显,其抗氧化活性分别下降了93%、91%、79%。综合比较说明烹调成米饭更有利于抗氧化成分及其活性的保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取了来自中国6个主要产区的火麻仁:安徽六安(ALHS)、广西巴马(GBHS)、甘肃天水(GTHS)、河北保定(HBHS)、黑龙江绥化(HSHS)、云南大姚(YDHS),对其外观、物理指标、基本营养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火麻仁的抗氧化性,并对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YDHS质量最大,为7.29 g/100粒,蛋白质(19.18 g/100 g)、总糖(4.98 g/100 g)和总氨基酸(28.92 g/100 g)含量最高;GBHS出仁率最高,为54.92%;ALHS脂肪含量最高,达53.06%;GTHS灰分(4.86 g/100 g)含量最高,出仁率最低(45.57%);各产地的火麻仁含有大量常量元素P(1050.51~1260.09 mg/100 g)和微量元素Fe(6.93~9.83 mg/100 g);不同产地火麻仁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在1.71~2.57 mg GAE/g和0.41~2.92 mg QE/g之间,其中YDHS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最高。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值,YDHS表现出最高值(1.92μmol TE/g和8.89μmol FE/g),GBHS表现出最低值(1.29μmol TE/g和4.69μmol FE/g)。DPPH和FRAP与总酚含量之间呈现显著性相关(p<0.05)。综合火麻仁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YDHS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华南地区广泛种植的十种大豆作为研究对象,大豆制粉后测定了其总酚、总黄酮、异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FRAP、ORAC),并对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基因型显著影响其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品种间的总酚含量为3.18~4.47 mg GAE/g,其中品种HC5与HC6具有最高和最低含量;总黄酮含量为0.27~0.39 mg CE/g,其中HC3与HC2具有最高和最低含量;总异黄酮含量为720.24~1285.47μg/g,其中HX3和HC6具有最高和最低含量;对于DPPH和FRAP值,HX1和GXD2分别具有最高和最低值,而品种HX5与HX9的ORAC值分别最高与最低。DPPH、FRAP与TPC、TFC之间存在正相关性,而ORAC与异黄酮含量之间显著负相关。综合比较发现HC5、HX1、HX9等具有较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而HX1、HX5等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好,是生产优质大豆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对香椿老叶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将香椿老叶粗提物制备成相当于生药含量0.576、0.72、0.96、1.44 mg/mL和2.88 mg/mL的样液,测定样品的总还原力、FRAP(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测试)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1,1-二苯基苦基苯阱)自由基清除能力。香椿老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为4.78%和5.06%。该浓度样液的总还原力、FRAP法抗氧化能力均比浓度为25、50、100、150μg/mL和200μg/mL的阳性对照BHT(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高,DPPH(1,1-二苯基苦基苯阱)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阳性对照Vc相当。实验结果表明,香椿老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对橄榄果实中的总酚含量与可溶缩合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法,研究了橄榄果实中单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橄榄果实中总酚含量较高[(572.35±39.72)mg/g(干重)],用正丁醇-HCl法测得缩合单宁的含量为(1.47±0.02)mg/g(干重),用DPPH法和FRAP法研究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表明,橄榄果实单宁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48.45μg/mL),及较强的抗氧化能力(2.955 mmol AAE/g)。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高良姜为原料,经冻干脱脂处理制备水提物,测定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使用ABTS法、DPPH法和FRAP法评价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测定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功能。结果显示:高良姜水提物中多酚和总黄酮分别为45.73mg GAE/g DW和0.41mg QE/g DW。水提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离子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55,8.78 mg/mL。FRAP值为382.14μmol Fe2+/g DW。高良姜水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14.45,543.51mg/mL。表明高良姜水提物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7.
研究14个大麦种质叶片中甜菜碱、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将这2种物质与叶片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显示:14个大麦种质间甜菜碱、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不尽相同,平均甜菜碱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392 8 mg/g(以鲜重计)和2.023 5 mg/g(以鲜重计),且14个大麦种质叶片对DPPH.、OH.和ABTs+.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甜菜碱、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黄酮类物质含量与大麦叶片消除DPPH.和OH.自由基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甜菜碱含量与大麦叶片清除OH.自由基之间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将11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的皮、肉、籽三个部位分离并研磨,依次提取其脂溶性、水溶性和结合态成分;用铁还原能力(FRAP)试验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TPC),分析FRAP、TEAC、TPC之间的关系,并依据FRAP、TEAC和TPC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葡萄皮、肉、籽FRAP范围分别为(112.86±5.98)~(658.93±28.63)、(6.89±0.39)~(79.04±3.10)、(723.61±29.20)~(1608.34±66.55)μmol Fe (Ⅱ)/g DW,TEAC范围分别为(37.56±1.17)~(374.52±15.90)、(3.02±1.02)~(32.50±1.75)、(440.00±19.61)~(887.38±36.18)μmol Trolox/g DW,TPC范围分别为(12.09±0.40)~(73.12±4.28)、(1.51±0.13)~(9.37±0.35)、(74.01±1.46)~(133.53±1.43) mg GAE/g DW。此外,对于不同溶解性部分,其FRAP、TEAC、TPC为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结合态部分。FRAP、TEAC、TPC两两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 0.05)。结论:不同葡萄品种、不同葡萄部位、不同溶解性部分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别较大。葡萄皮、肉、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正相关,且这些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中,同时具有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石榴花色苷、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榴中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和多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以5个石榴品种(大叶天红蛋、大红酸、净皮甜、御石榴和喀什红子酸石榴)为实验材料,分析其总花色苷、总多酚含量,并用DPPH、FRAP、ABTS、螯合亚铁离子法测定抗氧化活性,比较不同石榴品种总花色苷、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石榴品种总花色苷含量范围为3.54~13.89mg/100g,总多酚含量范围为38.89~68.28mg/100g;清除DPPH自由基范围为24.30%~45.73%;FRAP法测得的还原力范围为0.38~0.78;清除ABTS+.能力范围为58.02%~83.40%;螯合亚铁离子能力范围为14.73%~70.60%。相对而言,喀什红子酸石榴抗氧化活性较好,其次为御石榴。  相似文献   

20.
以沙葱脱脂干粉为原料制备水提物,测定其总酚含量和ACE酶的抑制活性,并且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沙葱水提物中总酚含量,利用清除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抗氧化法,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法对其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并且采用紫外法对ACE酶抑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葱水提物中总酚含量为10.20 mg GAE/g DW,ABTS法测定得到的Trolox等价抗氧化能力为9.55 mg Trolox/g DW,半抑制浓度为4.94 mg/mL,FRAP值为107.26μmol Fe~(2+)/g,沙葱水提物对ACE酶活性抑制作用的IC_(50)值为18.57 mg/mL。综上所述,沙葱是具有抗氧化活性与ACE酶抑制活性的天然植物酚类的潜在来源,可能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发挥功效,可用于降压类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