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分布与转变情况,初步揭示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为手术后肝癌的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肝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证候进行采集。结果:(1)基本证候分布变化结果:手术后血瘀证、气虚证变化最大,血瘀证较手术前减少6.3%,气虚证较手术前增加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证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基本证候量化评分结果:手术后气虚证增多,气虚证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证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呈现血瘀和气虚的症状,因此需重视活血化瘀、健脾益气,但术后血瘀证有所减少,气虚证增多,应该对活血化瘀和健脾益气力度有所调整;肝癌术后中医治疗应更重视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AFP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肝癌诊疗方案采集患者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瘀湿互结、肝肾阴虚5种基本证候,比较各证型构成比情况,以及各证型在不同临床分期(Ⅰ、Ⅱ、Ⅲ期)的分布情况,统计各中医证型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与AFP的相关性。结果:10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肝郁脾虚证比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湿热蕴结证比瘀湿互结证、气滞血瘀证多见;气滞血瘀证最少;Ⅲ期患者36例,5个证型例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其次是湿热蕴结证。在肝郁脾虚证患者中,Ⅰ期、Ⅱ期的患者较多,Ⅲ期患者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瘀湿互结证患者中以Ⅲ期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5个证型中AFP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总体上肝郁脾虚证多见,Ⅲ期最常见的为肝肾阴虚证,AFP的阳性率与肝癌中医证型无关。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临床分布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状况的内在规律,对2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Ⅰ期以血瘀、脾气虚两种基本证候出现率较高,Ⅱ期以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肝气郁结4种证候出现率较高,Ⅲ期以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湿阻、肝气郁结、肝阴虚、肾阴虚证候出现率较高。结论: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阴虚、肾阴虚这6种证候可能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中医基本证候。  相似文献   

4.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对肝癌的研究,无论是中西医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主要综述中医肝癌证候目前在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以及按照肝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关键生物学事件来归纳介绍microRNA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来探讨microRNA在中医肝癌证候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原发性肝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肝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探讨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肝癌中医证型的可行性及方法,给传统证候研究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中医常见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构建原发性肝癌中医常见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模型。方法 收集国内有关原发性肝癌症状与证候相关研究文献,以“综合集成研讨厅”专家研讨的方法,应用100mm刻度法结合症状轻重分级赋分法建立症状体征量化规范。以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作为证候量化评价的数学工具,组织专家对基本证候的各层次评价指标进行权重估计,构建两种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层次分析模型,即相加模型与相加相乘模型,通过临床验证,将这两种模型的量化计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对459例次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验证结果表明,相加模型运算结果与专家模糊判断符合率为84.53%,相加相乘模型符合率为62.7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确定相加模型为原发性肝癌基本证候轻重程度量化评价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临床调研分析糖尿病中医证候的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临床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收集的995例2型糖尿病病例的主要证候有阴虚热盛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等6类。结论:随着病程的进展,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之间存在由轻到重逐次渐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政  冯全生 《河南中医》2011,31(8):870-872
慢性乙型肝炎病位在肝,涉及胆、脾、肾多脏,多由正气不足、外感湿热疫毒引起,正虚是其发病基础,湿热疫毒是其发病外因,正虚交织、肝、脾、肾气血阴阳俱损是其病理演变.笔者通过从传统研究、中医体质研究、证候要素研究等方面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规律,旨在揭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本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证候的分布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为科研与临床提供中医证候学资料。方法:抽取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根据中医理论进行问卷调查评估,调查社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证候分布。结果:单一证型152例,分布为:痰浊证11例,肾虚证84例,脾虚证55例,血瘀证2例。两种证型夹杂45例,分布为:痰浊肾虚证2例,脾肾两虚证40例,痰浊脾虚证2例,瘀血痰浊证1例。三种证型夹杂3例,分布为:脾肾两虚夹杂血瘀证2例,脾肾两虚夹杂痰浊证1例。结论:临床以肾虚、脾虚为主要证型,提示在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应重视扶正,以补肾健脾为要。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HF)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实现病证结合、方证对应的关键。HF证候演变起于阴阳之变,终于阴阳衰竭,不离五脏,又以心肾为中心,就此提出阴阳五脏论的演变假说。HF证候规范化亟待解决,而方法学的应用将为证候标准的建立与使用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进行分析,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证候特点。方法选取肝癌患者3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62项四诊信息并量化计分,采用SPSS13.0软件对四诊信息等进行聚类分析,归纳出肝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经聚类分析,365例肝癌患者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郁证、脾虚证、湿热证、血瘀证及阴虚证五型,其中以脾虚证多见,肝郁证、阴虚证、血瘀证、湿热证次之。结论聚类分析可实现肝癌证型的规范化诊断。  相似文献   

12.
29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证候分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索江苏省启东地区乙型病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当地社区居民进行HBsAg筛查,建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研究队列,分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4组,根据证候判定标准进行乙型肝炎基本证候和复合证候判定,再对基本证候进行量化评分。结果 295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基本证候前4位的是气滞证(28.8%)、血瘀证(26.2%)、气虚证(14.0%)和实热证(10.7%);复合证候前4位的是肝郁气滞证(29.5%)、肝郁脾虚证(19.0%)、肝郁血瘀证(16.9%)和肝肾阴虚证(13.7%);肝硬化组与其他3组间气滞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间实热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组与其他3组间水湿证和气虚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启东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证型呈现出明显的虚实夹杂特点,疾病进展在病机演变上可能主要体现在气滞证、气虚证、实热证及水湿证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策略。认为原发性肝癌应以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为基本原则,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早期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中期以祛邪为重、扶正为辅,晚期以扶正为先、祛邪并重,末期辅以外治减缓病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自我护理方法,为根据不同中医证型提出针对性措施与策略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甘肃中医药大学1704名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使用SPSS 25.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645份,原发性痛经发生率为74.95...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试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律.对108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中医症状采集,以统计分析并辨证分型.结果:出现气虚证81例(75.00%),阴虚证77例(71.30)%,血虚证25例(23.15%),冲任失调证57例(52.78%),肝气郁结证37例(34.26%),肝肾阴虚证22例(20.37%);气虚证、阴虚证相兼60例(55.56%),气虚证、阴虚证、冲任失调证三证相兼34例(31.48%).年龄、病程、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腋下淋巴结转移、服用三苯氧胺等均对辨证分型无影响.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分型错综复杂,以气虚证及阴虚证或二证相兼为最常见;其次为冲任失调证或三证相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106例2009年5—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肝癌患者治疗前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水湿证、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8种证型分布,分别对各证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证候量化评分。结果治疗前106例患者共出现8种单证,共计412例次,证型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证(92例,86.8%)、实热证(73例,68.9%),气滞证(62例,58.5%)、气虚证(62例,58.5%)、阴虚证(60例,56.6%)、血虚证(30例,28.3%)、阳虚证(18例,17.0%)、水湿证(15例,14.2%)。治疗后共出现456例次,其中证型比例由高至低为:血瘀证(89例,84.0%)、气虚证(87例,82.1%)、实热证(85例,80.2%)、气滞证(52例,49.1%)、阴虚证(49例,46.2%)、血虚证(42例,39.6%)、阳虚证(32例,30.2%)、水湿证(20例,18.9%)。治疗后气虚证、阳虚证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5);治疗前后其他证型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量化积分最高的两个证型是血瘀证、气滞证;治疗后量化积分最高的两个证型是血瘀证、气虚证。治疗后气滞证积分降低,实热证、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积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治疗需重视理气清热、益气化瘀;TACE治疗后辨证论治应同时重视清热益气补血,兼顾温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方法及效果,西医治疗组66例,主要用激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68例,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结果表明:用中药配合激素治疗,无论在增加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上,均有相得益彰之效。中西组的有效率达85.3%,而西医组仅56.1%。中西组用激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而西医组为48.4%。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嫣斐 《山西中医》2007,23(1):63-65
将流行病学的方法引入中医证候群体特征的研究,通过binary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出现频数较高的症状、体征为腹壁青筋暴露、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胁下症块、刺痛固定不移、舌紫暗有瘀斑、脉涩等,可通过β取值的大小确定该症状和体征与证型的关系程度,且HA和CD4取值愈大,肝血瘀阻证出现的可能性愈大。因此为临床原发性肝癌肝血瘀阻证型宏观和微观指标量化标准化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涵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6):114-117
中医药治疗在防治肝癌发展及转移、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其常被灵活运用于肿瘤发病的各个时期,已贲穿于肝癌治疗过程的始终,甚至作为部分中.晚期肝癌的单独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