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灾害预测是世界难题,选取1966年以来巴基斯坦Mw≥5.8地震数据,基于可公度理论和对称性原理,采用蝴蝶结构图和灾害统计方法分析了巴基斯坦Mw≥5.8地震的时空对称性,对下一次发生地震的位置进行趋势判断,并结合可能触发地震的主要天文因素,从地震触发机理上验证了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1)巴基斯坦Mw≥5.8历史地震可公度性良好,2018、2019年发震信号较强;(2)巴基斯坦Mw≥5.8地震在空间上呈三边形对称结构,震中空间变化具有两点线空间迁移规律和空间旋转规律,且在70.9 °E~77.7 °E,31.5 °N~37 °N发生Mw≥5.8地震的可能性较大;(3)巴基斯坦Mw≥5.8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数下降段,这也进一步佐证了2018、2019年该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该研究对完善统计方法,验证统计案例有重大意义,对巴基斯坦防灾减灾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1980年以来青海省和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的定位地震目录,分析了研究区最小完备震级,选取空间网格尺度为0.2°×0.2°、地震活动异常学习时间段和预测时间段均为3 a,应用图像信息(PI)法,分析了门源MS6.4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震热点图像的异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的预测时间窗内,冷龙岭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图像颜色偏深,发震概率较高,向前滑动至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和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3个预测时间窗,此两断裂附近仍存在地震热点,地震热点图像颜色逐渐由深变浅,而门源MS6.4地震就落在PI法得到的地震热点内。门源MS6.4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相对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由深变浅,震后消失;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地震热点持续存在,分布较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也呈由深变浅的过程。未来需关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有发生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1980年以来青海省和甘肃省区域地震台网的定位地震目录,分析了研究区最小完备震级,选取空间网格尺度为0.2°×0.2°、地震活动异常学习时间段和预测时间段均为3 a,应用图像信息(PI)法,分析了门源MS6.4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震热点图像的异常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的预测时间窗内,冷龙岭断裂和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图像颜色偏深,发震概率较高,向前滑动至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和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3个预测时间窗,此两断裂附近仍存在地震热点,地震热点图像颜色逐渐由深变浅,而门源MS6.4地震就落在PI法得到的地震热点内。门源MS6.4地震前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且地震热点相对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由深变浅,震后消失;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地震热点持续存在,分布较集中,地震热点图像颜色也呈由深变浅的过程。未来需关注祁连山北缘断裂,附近有发生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史料记录建立了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数据库,构建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序列、10 a尺度上生命损失型地震的频次序列和县次序列,再现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及导致人口死亡的时空差异原因。结果表明:(1)从明初到明末,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强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明代前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少的稳定时期;明代中后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多的波动时期。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频次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3)生命损失型地震在明代大部分区域皆有分布。灾害重心随时间变化发生移动,由西南到中部再到华北、华东。(4)明代地震频繁的原因除地球本身因素外,太阳活动通过影响气候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地壳活动。气候寒冷与干旱和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明代后期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死亡人数大量增加,与明代经济发展,人口密度逐渐增长有关;不同地区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同,且死亡人数与地震频发地区是否处于板块之间的活动构造带和人口分布密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温州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州地区位于浙江东南部,地处27°03′~28°36′N,119°37′~121°18′E,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令其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文献和标本查阅,通过《温州植物志》项目组近6a的系统调查,编写了《温州野生维管束植物名录》,以此名录为依据对温州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温州地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6科,958属,2 460种(不含种下类群),其中裸子植物8科,20属,25种,被子植物158科,938属,2 435种.就科和属所包含的种数而言,寡种科(2~10种)和单种属最多,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48.2%和53.9%,体现出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属的分布区可划分为14个类型和24个变型,热带分布的属稍多于温带分布(分别占50.1%和47.4%),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所占比例最大(19.8%),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及其变型(17.0%)和东亚分布及其变型(13.2%).本种子植物区系具有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多样、珍稀濒危植物较多、亚热带山地植物区系性质、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较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威海金海滩(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采取海藻样品.采用可培分析方法得到55株菌.基于16SrDNA序列分析,发现这55株菌共分为5个纲,14个属.其中芽孢菌纲(Bacilli),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为优势种群,分别占总数的20%和56.4%.此外还分离获得2株具有琼胶降解活性的菌株,都属于海杆菌属(Marinimicrobium).部分菌株比已报道菌株相似度低,表明海藻样品具有较好的细菌多样性,并蕴藏着巨大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定时期内区域地震事件的地震震级(M)和频次(N)之间服从古登堡-里克特(G-R)震级频度关系lgN=a-bM的基本原理,本文通过对室内岩石破裂实验及华北地区部分中强以上(M≥5.0)地震震例研究发现,随着在岩石失稳(强地震)的临近,声发射事件能量或地震震级与频度之间不能较好地遵从G-R关系.出现较大偏离.这种偏离可作为强地震发生的前兆指标,对利用区域中小地震活动事件探讨预测强地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的抚河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使抚河流域地表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基于此,本文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以1960~1970年为基准期,利用流域水文模拟程序(hydrological simulation program-fortran,HSPF)定量分析了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05年4个时段该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0年以来,抚河流域气温显著变化,而降水、径流深、径流系数等无显著变化;2)相对于基准期1960~1970年,1971~1980年、1981~1990年、1991~2000年、2001~2005年气候变化导致径流量平均增加24.25亿m3,而人类活动则导致径流量平均减少18.62亿m3;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在1970年代和2000年代处于较低水平,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处于较高水平;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在1970年代处于一个较低水平,而1980年代以后明显增大;3)在气候变化影响因素中,流域降水量是主要影响因子;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抚河流域下游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人类活动影响因素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1981--1"990年对钱塘江干流沿岸进行了累计14个月的鸟类调查,该地区的鸟类区系共有206种组成,隶属17目41科,其中古北界种类105种,占51%,与冬候鸟和旅鸟的比例高有关.在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度依次为钱塘江段>富春江段>新安江段,多样性指数却相反.随着从新安江到钱塘江的环境由中山丘陵”低山丘陵‘平原农田,河滩的改变,鸟类的群落结构也由山地林区鸟类向平原田野和沼泽水域鸟类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搞好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防灾减灾,促进湖区经济建设,本文对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80 %特大洪涝灾害的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其内在机制是厄尔尼诺事件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异常.大气环流的异常是洪涝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有特大洪涝年汛期,位于110°~120°E的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位置都稳定处于19°~24°N之间,且越过24°N的时间大致与城陵矶年最高水位出现时间相吻合;西风带形势稳定;印度低压偏强并持续稳定.洞庭湖区洪涝与湖区、四水流域、长江上游东部区和西部区等广泛地域的降水密切相关,汛期在这4个区域第一次大范围的强降水过程以后20 天各代表站降水量总和的平均值对洞庭湖的洪涝预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格尔木和湟源倾斜数据计算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及其组合信息,分析发现,倾斜M2波和O1波潮汐因子比值的不同离散程度对所处区域的应力水平和方向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结合6级以上地震,进一步讨论了固体潮及其组合信息与强震之间的响应特征,得到:倾斜潮汐因子对6级以上地震响应较好,且主要为具有中短期预报意义的震前响应和同震响应。而在倾斜潮汐因子组合信息中,介质各向异性主要在震前4~5个月出现异常,剪切应变在震前1~7个月出现异常,面膨胀因子主要在震前1个月或震时显著增大,处于不同区域的倾斜潮汐因子组合信息对于强震的响应率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格尔木和湟源倾斜数据计算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及其组合信息,分析发现,倾斜M2波和O1波潮汐因子比值的不同离散程度对所处区域的应力水平和方向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结合6级以上地震,进一步讨论了固体潮及其组合信息与强震之间的响应特征,得到:倾斜潮汐因子对6级以上地震响应较好,且主要为具有中短期预报意义的震前响应和同震响应。而在倾斜潮汐因子组合信息中,介质各向异性主要在震前4~5个月出现异常,剪切应变在震前1~7个月出现异常,面膨胀因子主要在震前1个月或震时显著增大,处于不同区域的倾斜潮汐因子组合信息对于强震的响应率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设{Xn,n≥1}为严平稳的φ-混合序列,{N_-n,n≥1}为一列非负整值随机变量序列,且与{X_n,n≥1}独立,随机部分和为S_N_n=Nn∑ =1X_i,在适当的假设条件下,利用φ混合序列的极限性质,证明了严平稳φ混合序列的随机中心极限定理,得到了Tn=S_N_n-ES_N_n/Var(S_N_n)~(1/2)依分布收敛于T(Z_1,Z_2),其中T(Z_1,Z_2)为Z_1和Z_2的线性函数,Z_1~N(0,1),Z_2为{N_n,n≥1}正则化后的极限分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0,∞)×Rn上,变系数耗散波动方程的能量在外区域上的衰减估计,得到:若初值{u0,u1}属于能量空间且具有紧支集,则在Rn上存在一个外区域Xm,使得对任意t ≥ 0和m>0,有进一步,若u0+u1=0,还可以得到∫Xm|u|2dx ≤ C(1+t)-m,t ≥ 0.  相似文献   

15.
设Nq表示有限域Fq上广义Markoff-Hurwitz-type方程的有理点个数(a1x1m1+a2x2m2+…+anxnmnk=cx1k1 x2k2…xtkt,其中n ≥ 2, mi, k, kj和t ≥ n是正整数,ai,c属于Fq*,其中1 ≤ i ≤ n, 1 ≤ j ≤ t. 最近有研究推广了Carlitz的结果,给出了上述方程当k=k1=…=kt=1时的有理点个数. 当未定元的指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本文给出了上述广义方程的有理点个数,推广了已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