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力线载波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电力线载波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低压电力线载波存在的问题及ASK,PSK,FSK,MSK等几种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一种应用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有效技术——OFDM调制技术,分析了其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优越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PL3200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同时针对利用低压电力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构想,选用国产的PL3200芯片,采用直接序列扩频,QPSK调制,CRC编码等技术自制了一个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并进行了电力载波通信实验,结果证明利用220V低压电力线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同时针对利用低压电力线传输数字信号的构想,选用国产的PL3200芯片,采用直接序列扩频,QPSK调制,CRC编码等技术自制了一个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并进行了电力载波通信实验,结果证明利用220 V低压电力线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将会扩大现有通信网的覆盖范围,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分析了低压配电网对信号传输衰减大、干扰强、阻抗变化复杂的信道特性;着重对扩频通信技术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电力线扩频通信方案。  相似文献   

5.
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是抗干扰,本文讨论了通讯接口和区域控制站.由于采用了二进制移频键控技术(2FSK),整机具有低的误码率,该法除可用于安全系统外,还可用于其他中程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6.
载波抄表系统通信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特征和传统载波通信电路的机理,指出传统载波通信芯片的抗干扰和抗衰减性能不足以克服低压电力线路的障碍。提出一种符合我国低压电国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的通信调制方法,该调制方法结合窄带调频通信和宽带扩频通信优势,以高速CPU和8位A/D转换器为硬件基础,其抗衰减和干扰的性能较大的优势,能够实现可靠的电力载波通信。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压配电台区电力线信道受线路衰减、负载特性等诸多因数影响导致电力线载波通信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零线耦合方法。首先,对低压配电台区线路拓扑结构进行分析,阐述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零线耦合方法原理,建立电力线载波通信零线耦合的信道模型;然后,采用Matlab软件对电力线载波通信零线耦合的性能进行仿真;最后,结合施工案例对零线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及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典型5分支重负载线路条件下,零线耦合方法对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衰减降低24.9 dB以上;现场施工后对数据抄收成功率提升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高、易施工等诸多优点,可作为低压配电台区电力线载波通信有效的运维手段。  相似文献   

8.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存在频率选择性衰减,建立了电力线信道模型,并对频率为50 Hz~20 MHz的信道频率响应进行了分析。由于电力线信道存在多径效应,考虑到信道路径对信号衰减的影响,建立了多径信道衰减模型,并对多径信道下的信号频率特性进行仿真,得出的试验结果与预期一致。对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进行了改进,在OFDM子载波信道中插入导频符号,改进后系统的仿真误码率较改进前降低了10%。  相似文献   

9.
OFDM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定时同步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定时同步方法,在传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多径情况下的定时同步的改进算法. 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明显改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在多径信道下的系统性能,并具有复杂度低、硬件开销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实现楼宇自动化、自动抄表的关键技术。本文从自动抄表的角度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基本概况,分析了现实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介绍了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进行自动抄表的一个具体方案。此方案基本能满足电力载波抄表的要求,采用低压电力载波集中抄表将成为自动抄表行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光标记交换(OLS)系统中频移键控(FSK)信号速率透明以及频率间隔可调,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调制的频移键控(FSK)/幅移键控(ASK)联合正交调制OLS系统,其中FSK标记信号与ASK净荷信号的速率分别为125Gbit/s和20Gbit/s. 通过仿真对该信号传输后的误码率(BER)特性及ASK净荷的消光比(ER)、FSK标记的频率间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增大FSK频率间隔对FSK信号的影响较小,但会恶化ASK信号;而增大ASK 净荷的ER可改善ASK信号,但恶化了FSK信号. 因此,最终选定ASK净荷ER和FSK标记频率间隔的最佳值分别为4dB和50GHz.  相似文献   

12.
特征参数的提取是通信信号调制识别中的关键环节,对信号特征提取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一个新的参数--功率谱紧致性,该特征从信号功率谱中提取,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抗噪声性能且无需任何先验知识.然后对信号相位特征进行差分处理,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绝对无插叠差分相位标准差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信号载波频率,具有更加实用的工程价值.还重新定义了单频分量的检测方法,重定义后的方法和原方法相比所提取的特征具有更好的可分性和稳健性.最后设计了信号调制识别系统,完成了AM、SSB、2FSK、4FSK、8FSK、BPSK、QPSK和8PSK的分类.实验仿真表明,当信号信噪比大于5dB时,正确识别率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Matlab/Simulink/DSP Builder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2FSK数字调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阐述了DSP Builder在“通信仿真”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FPAG技术,对采样获得的ROM数据,通过功能模块对其进行选择乘法处理,并经DAC芯片加以转换。实现了信号的产生与调制(2ASK,2PSK,2FSK)。经过系统仿真、Sig—nalTapⅡ分析以及在示波器上的观察显示,信号稳定可靠,高频谐波少。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实现灵活方便,可扩展性强。  相似文献   

15.
小波调制在AWGN信道中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数字调制方式中存在的抗高斯噪声性能较差的问题,介绍了小波调制在通信系统中的实现,并利用其多速率特性,采用了一种联合估计方法,对小波调制与普通数字调制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基带调制情况下,给出了小波调制通信的系统框图、信号频谱图、不同冗余因子下的比特误码率曲线,并与普通数字调制的理论误码率作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的条件下,应用小波调制的通信系统可以获得信噪比上的好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北京达盛公司研制的一套开放性软硬件相结合的TMS320VC5402实验平台基础上,以DSP为核心,结合外部相对独立的功能电路,给出了包含2FSK调制、2FSK非相干解调、巴克码帧同步、位同步等相关内容的2FSK传输系统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计实现,完善了实验教材中实验项目的知识结构,丰富了实验内容,加强了不同课程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为引导学生完成综合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实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神经网络实现多种数字信号调制方式的自动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K.Nandi与E.E.Azzouz提出基于决策论的信号调制样式自动识别方法具有简单易行,适合在线分析的优点.本文在该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该方法的数字信号调制样式识别进行深入仿真实现,并提出了基于该方法利用正交最小二乘法(OLS)的RBF神经网络实现数字信号调制样式自动识别的方法,最后对计算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该方法的识别能力,对SNR为8~20dB的信号识别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本文识别的数字信号为2ASK、4ASK、2PSK、4PSK(QPSK)、2FSK、4FSK与16QAM七种信号.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正弦频率估计的方法解调FSK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单正弦信号频率估计器对移频键控(FSK)倍号进行解调的方法,研究了频率估计器的算法和门限特性,描述了FSK解调器在定时信息已知和未知情况下的工作原理并计算了在前种情况下的误码率。计算机模拟和实用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高的条件下,解调移频宽度过小、频率抖动大或频率不确知的FSK信号,该方法优于其它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频移键控信号的谱估计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FSK信号序列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解码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简单、快速、抗干扰能力强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20.
在短波ALE系统中8FSK调制解调是某军标MIL-STD-141A的一个关键技术,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ALEModem的8FSK信号解调方案,并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