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降低压滤煤泥的水分,把压滤煤泥掺入产品中进行销售,唐家会矿选煤厂通过对细煤泥进行加压过滤、增压隔膜压榨等试验研究,对高效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进行改造,将压滤煤泥的平均水分降低3个百分点。为保证煤泥能掺入商品煤中,增加了煤泥破碎机与掺混机,目前每月能掺混煤泥1. 8万t以上,既避免了煤泥对环境造成污染,又能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煤泥水分偏高,压滤系统压滤时间过长的问题,永明煤矿选煤厂对现有的煤泥水处理系统进行了工艺改造,通过分流实现压滤机入料的不同,产生两种煤泥产品;引进超高压压滤机代替原有压滤设备,并对改造前后压滤机滤饼进行了XRD、水分分析.结果 表明:改造后煤泥水分降低至15.40%,发热量由4 MJ/kg提升至11 MJ/kg,达...  相似文献   

3.
煤炭浮选过程中,滤饼水分严重影响了煤泥质量。为了降低滤饼水分含量,分析了加压过滤机入料的粒度组成,研究了不同压滤压力、压滤时间、入料浓度对煤泥水脱水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压滤动力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压过滤机入料中-0.074 mm粒级含量为70.42%,不利于煤泥水的脱水;煤泥水脱水速率随压滤压力增大而增大;在压滤压力为0.3 MPa、压滤时间为120 s、入料浓度为400 g/L的最佳条件下,滤饼水分可降至22.60%。此试验结果为选煤厂煤泥水压滤脱水工艺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朔中选煤厂针对该厂压滤煤泥高灰细泥含量高、质量不稳定、水分高等特点,选用了TMG3420型滚筒式干燥机,并增设了煤泥干燥生产车间,生产实践表明,煤泥干燥生产系统可将水分在26%~30%的压滤煤泥,加工成水分在14%左右、粒度在10mm左右的松散状煤泥团,可降低压滤煤泥水分14个百分点左右,提高低位发热量2.9MJ/kg以上,解决了压滤煤泥难于掺混、销售以及运输困难等问题,为选煤厂增加利润约2 500万元/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降低压滤煤泥的水分,泊江海子选煤厂结合生产现状,对KZG600/2000-U型高效快开式隔膜压滤机的滤板厚度和滤室深度两个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在采取优化措施后,压滤煤泥水分下降1.60个百分点,滤布损坏几率降低,煤泥过滤时间减少,设备处理能力增加,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文中研究煤泥脱水的方法和设备。包括:充气式压滤机、自动喷射式过滤机、隔膜压滤机、管式压滤、加压压滤及加压过滤机,并对每一种脱水过程的优缺点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煤泥压滤系统自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泥压滤工艺中快开隔膜压滤机虽然单机自动化水平高,但因其间歇式工作特点,导致工作环节多、协调时间长。通过对煤泥搅拌桶给料、压滤机入料,压滤煤泥输送、压滤入料浓度等操作环节和工艺参数自动控制的研究,实现了整个煤泥压滤系统的自动化,降低了煤泥的水分,缩短了压滤机的工作循环时间,提高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煤泥中粘土矿物遇水极易膨胀水化、沉降后使煤泥难以压滤。提出了采用钾离子溶液洗选煤炭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钾离子溶液洗煤后,对蒙脱石类粘土矿物膨胀水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使得煤泥压滤速度提高3~8倍,滤饼水分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平煤一矿选煤厂煤泥压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粗煤泥水分高的问题,启用主厂房干筛系统,改造动筛车间工艺系统,更换振动筛和磁选机。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后,煤泥压滤系统回收能力大大提高,粗煤泥水分由30%降低至17%,原煤洗选能力由2.90 Mt/a提高至3.15 Mt/a,精煤产量增加16.25万t/a。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选煤技术的发展,煤泥脱水环节变得越发重要,针对厂区煤泥产品水分过高,滤液细小颗粒过多的问题;采用现场压滤机入料,通过改变助滤剂的种类、用量进行压滤试验;试验结果说明最佳药剂制度为:添加有机型阴离子助滤剂,用量为25 g/t,能够使滤饼水分降低为21.58%,滤透射比达到92.13%;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对选煤厂现场压滤系统的药剂制度改善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谭兴富  卢军 《中国煤炭》2023,(2):109-114
为提高煤泥产品的脱水率、降低含水量,减少煤泥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水分导致的热能损耗,通过实验室抽滤试验及扫描电镜图像表征,研究不同种类无机盐类助滤剂对煤泥水的脱水效果,并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盐类助滤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煤泥过滤效率,煤泥水分脱除效果显著;其中聚氯化铝对提升过滤速度的效果最好,在助滤剂添加量为900 g/m3时,煤泥脱水时间比原方案减少8.43 min,煤泥含水率减少5.14%。工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聚氯化铝对提升煤泥过滤速度的效果,并且发现在复配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压滤效率更高,滤饼水分更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KZG550型快开式隔膜压滤机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的分析,结合斜沟煤矿选煤厂的生产实际,引入其对细煤泥进行回收。近6年的生产实践表明:KZG550型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设备性能良好,有效提高了煤泥水系统的回收效率,降低了洗水浓度,满足了客户对煤泥水分的要求,压滤煤泥水分为24%~26%,脱水效率在80%以上,全年洗水浓度稳定在10 mg/L以下,是煤泥水固液分离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泥产品水分大、热值低、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赵固一矿选煤厂采用煤泥滚筒干燥技术对压滤后的煤泥进行了干燥处理。文章详细阐述了滚筒干燥原理与煤泥干燥系统工艺过程,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原有隔膜压滤机技术落后,煤泥产品水分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上榆泉选煤厂引入一种高压隔膜压滤机的工业试验机对煤泥水进行单因素压滤试验分析,为后续设备置换提供参考数据.试验得出了高压隔膜压滤机最佳工况参数:挤压压力为6 MPa、入料压力为1.5 MPa、入料质量分数为20%、挤压时间为550 s、入料时间为900 s;...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煤泥水系统控制水平,双柳煤矿选煤厂通过对煤泥水浓缩过程实施流量、浊度、浓度、浓度梯度、煤泥水分界面的在线检测和预测,实现了浓缩过程的透明化系统设计;通过药剂协同智能添加和压滤系统群控技术,实现煤泥水系统的优化运行。煤泥水系统智能化升级后,有效促进了煤泥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消除了压耙风险,降低了药剂消耗,实现了减人提效,以及压滤机的移动操作。  相似文献   

16.
压滤煤泥滚筒干燥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滚筒干燥压滤煤泥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煤泥块度对干燥效率、煤泥水分对粘结性的影响 ,提出了增加煤泥的预破碎和干煤泥回掺的新工艺 ,大大提高了滚筒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浮选精煤水分,提高压滤机工作效率,取得降水分与提效率的双赢,邯郸洗选厂采取了向浮选精煤中掺入CSS粗煤泥分选机溢流粗颗粒的办法,并研究了压滤机入料粒度组成的变化对其产品水分和压滤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掺粗方案。生产实践表明:掺粗后,以压滤入料中0.045 mm粒级含量在40%左右时,浮选精煤水分降低最多,压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煤泥减量化的需求,以淮北桃园选煤厂动力煤为研究对象,基于煤泥粒度、密度和矿物组成分析,提出了三阶段煤泥减量化的技术路线,确定了粗煤泥重选和尾煤泥深度浮选的梯级降灰提质以及细煤泥新型压滤机降水提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粗煤泥分别采用干扰床分选机和螺旋分选机进行分选试验,以螺旋分选粗精煤产率更高,产率为88.82%,灰分为23.05%;尾煤泥采用一次浮选回收,当药剂用量为0.45 kg/t,入料浓度为90 g/L时,精煤产率为41.31%,灰分为15.74%,发热量可提高到20.97 MJ/kg。经过粗煤泥分选、尾煤泥浮选以及细煤泥脱水,粗精煤和精煤泥的发热量分别提高了23.50%,65.30%,煤泥经降水后可全部回掺,其掺混后商品煤发热量为21.32 MJ/kg,实现了动力煤选煤厂的煤泥无量化。  相似文献   

19.
杨鹏民 《煤炭工程》2023,55(1):18-22
针对传统选煤厂煤泥压滤过程中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展了压滤系统控制模型的构建及压滤过程流量阈值的优化。基于自适应BP神经网络模型搭建了数据处理平台,形成了从料浆物性到工作参数的神经网络结构模型,探究了模型对滤饼含水量预测的准确性。利用微小流量检测技术实现了压滤机压滤结束状态自判断,结合压滤效果及压滤效率确定了阈值流量,并进一步分析了压滤过程中滤水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逻辑判断优化后,实际滤饼水分与目标水分的绝对误差为±1.5%,当阈值流量为0.05m3/h时,压滤后煤泥平均含水量为24.0%。改造后,滤饼含水量的极差由4.5%减小至1.3%,运行作业更加稳定。此外,压滤时间均在15min以下,提高了压滤过程的工作效率,实现了选煤厂的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太原选煤厂生产工艺的特点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该厂的粗煤泥(精煤)、浮精和尾矿煤泥3个环节的脱水工艺进行了改造。粗煤泥脱水采用先进的煤泥旋流器,同时改变了脱水筛的入料方式;浮精脱水运用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进行了整个工艺系统的改造;尾矿煤泥在脱水筛前,用煤泥旋流器进行了预先分级浓缩,提高了脱水筛的入料浓度。通过煤泥脱水环节的改造,使精煤和尾矿煤泥的水分降低,提高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