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HCV5′NCR(noncoding region)调控荧光素酶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真核表达载体pCMVNCRLuc的HCV5′NCR及其调控的荧光素酶基因亚克隆至报告载体pEGFP-C1的GFP基因下游,构建含GFP和HCV5′NCR调控荧光素酶双顺反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GFPNCRLuc。用脂质体基因转染技术,将pcGFPNCRLuc转染至肝细胞株QSG7701。结果:GFP和荧光素酶基因均得到高效表达,其荧光素酶表达强度与pCMVNCRLu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FP表达水平与pEGFP-C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构建HCV和HCV5′NCR调控荧光素酶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HCV和荧光素酶基因在肝细胞内得到共表达。该结果为特异性抗HCV药物评价系统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与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HBVX蛋白(HBx)与GFP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以进一步研究HBx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法从adr亚型HBV质粒pHBVDNA中扩增HBVX基因片段,PCR产物经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的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DH5α,采用上述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GFP-HBx;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C1质粒、pGFP-HBx重组质粒DNA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细胞,G418选择抗性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挑取表达GFP的抗性克隆扩大培养、传代。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HBVX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GFP-HBVX重组表达载体pGFP-HBx;将pEGFP-C1、pGFP-HBx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经G418筛选15d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将带绿色荧光的抗性克隆细胞扩大培养并经传代70次,细胞仍表达强的荧光蛋白。RT-PCR检测表明转染pGFP-HBx重组体的HepG2/GFP-HBx细胞有HBVX转录、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GFP.HBVX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GrP-HBx;获得了稳定表达GFP-HBx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这为进一步研究FIBx的生物学功能以及HBx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何艳  蒋永芳  苏先狮  陈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4):1687-1688,1692
目的探讨建立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稳定转染细胞株。方法分子克隆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脂质体转染将重组质粒导入QSG7701细胞,G418筛选,对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进行RT-PCR,并对转染的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ICAM-1表达重组体在转染细胞中可稳定表达,而且以2μg含量表达率最高。结论人ICAM-1真核表达重组体在转染细胞QSG7701中可高表达,为研究ICAM-1的生物学作用和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人H2B基因与GFP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方法:通过RT-PCR从HEK293细胞总RNA中扩增获得H2B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与载体pEGFP-C1连接构建H2B基因与GFP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H2B,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H2B基因与GFP融合的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与对照组中转染空载体pEGFP-C1的HEK293细胞中的弥漫荧光相比,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中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集中表达在细胞核内,分裂期细胞中可见与染色体形态一致的绿色荧光.结论:该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染色体的分离机制建立了有效的观察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片段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RT-PCR方法从肝癌组织中提取总RNA扩增出hTERT基因片段,将其连接pGEM-TEasy质粒上,将重组质粒pGEM-T-hTERT和pEGFP-C3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同时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后进行连接,再将重组的pEGFP-C3-hTERT基因片段转染NIH3T3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并检测转染细胞的hTERTmRNA表达水平。结果DNA序列分析证实了重组载体pGEM-T-hTERT和pEGFP-C3-hTERT内插入片段的碱基组成与公开发表的hTERT序列一致。转染pEGFP-C3-hTERT的NIH3T3细胞可见绿色荧光,并检出高水平表达的hTERT。结论成功构建高效表达hTERT的真核表达载体,为以hTERT为靶点的肿瘤治疗打下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瑜伟  朱道银  李娜 《医学争鸣》2009,30(2):122-125
目的:构建携带细胞内病原体抗性基因1(1pr1),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导人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表达.方法:KpnⅠ和BamHⅠ双酶切重组质粒pET32a(+)-Ipr1及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Ipr1基因定向克隆人pEGFP-C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载体pEGFP-C1-Ipr1.脂质法转染体培养的RAW264.7细胞,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pEGFP-C1-Ipr1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PCR检测Ipr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方法验证Ipr1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获得一条约4700bp空载体条带及一条约1338bp目的片段,证明pEGFP-C1-Iprl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pEGFP-C1-Ipr1转染RAW264.7细胞后,WesternBlot可以检测到约Mr77×10^3的融合蛋白在RAW264.7细胞中表达,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转染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1-Ipr1,获得稳定的RAW264.7-Ipr1细胞克隆可表达Ipr1,为进一步研究Ipr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P815细胞克隆.方法:PCR方法扩增核心区羧基端部分缺失的基因片段Ct;合成HCVE2区模拟表位和NS3~NS5七个T细胞表位基因Em;分别克隆入穿梭质粒载体pDE22中.用BamHⅠ/HindⅢ双酶切pDE22得到复合多表位基因CtEm,再将CtEm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CtEm,经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通过脂质体转染至P815细胞,持续G418压力选择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用RT—PCR,IFA,Western—blot证实该稳定转染细胞系可以表达多表位基因.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建立了稳定转染的P815细胞系.结论:构建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815细胞,为进一步在疫苗研究中分析CTL功能建立了靶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单链丝氨酸蛋白酶(scNS4A/NS3)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克隆.方法:根据文献报道设计扩增scNS4A/NS3编码基因的引物,从HCV阳性患者血清中提取病毒RNA,RT-PCR方法扩增出scNS4A/NS3基因片段,BamH Ⅰ/HindⅢ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化菌株JM109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scNS4A/NS3,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将阳性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经持续G418压力选择和克隆化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用RT-PCR,IFA,Western-blot证实该稳定细胞系可以表达单链丝氨酸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cNS4A/NS3;建立了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克隆,命名为scpHepG2.结论:获得稳定的scpHepG2细胞克隆可表达单链丝氨酸蛋白,为下一步建立以细胞为基础的评价抗HCV丝氨酸蛋白酶药物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核转录因子stat3活性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对核转录因子stat3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将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cDNA3.1-core转染人源肝细胞系QSG7701,建立稳定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株QSG7701-core,利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等方法检测stat3的磷酸化及DNA结合活性。结果:在表达HCV核心蛋白的QSG7701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空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而总stat3的表达水平3组无明显差别;核内磷酸化的stat3阳性信号明显减弱; stat3的DNA的结合活性明显低于空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结论:在人源永生化肝细胞系中HCV核心蛋白的表达可能具有抑制stat3的磷酸化和DNA结合活性的作用,从而抑制JAK/ stat3信号转导通路活化,这可能是HCV干扰素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NS5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正常人肝细胞株(HL-7702细胞)中进行表达,为今后研究HCV NS5A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含HCV NS345序列的重组质粒pCDNA3.1(+)/ NS345中扩增出HCV NS5A基因片段,构建pCI-neo/ NS5A重组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将其转染HL-7702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鉴定NS5A蛋白。结果:用PCR方法扩增的HCV NS5A基因全长1 344 bp,与PGEM-T重组,测序证实所克隆的NS5A基因片段大小正确;成功地构建pCI-neo/ NS5A重组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L-7702细胞表达NS5A蛋白,Western blotting印迹法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6 000。结论:HCV NS5A的真核表达载体pCI-neo/ NS5A在HL-7702细胞中能有效表达NS5A蛋白,NS5A蛋白可导致病毒复制、肝细胞癌发生,且NS5A区为IFN敏感性决定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VASP-lC并稳定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为进一步探讨VASP-lC区介导的VASP的寡聚化在HeLa细胞迁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RT-PCR技术从人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中获得VASP-lC区的cDNA并将其插入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La细胞,Western blot鉴定VASP-lC区在HeLa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结果:RT-PCR成功地扩增出一条约310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重组质粒,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稳定转染的细胞发出较强绿色荧光,Western blot证明人VASP-lC区能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HeLa细胞中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VASP-lC,获得了稳定表达人VASP-lC区基因的HeLa细胞克隆,便于进一步探讨VASP-lC区介导的VASP的寡聚化在HeLa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对肝瘤细胞P16、P2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CV核心基因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的Hind Ⅲ和BamH I位点间,构建重组质粒PBK-HCVc。再将重组质粒PBK-HCVc和空载体分别导入肝癌细胞株HepG2中,G418筛选,RT-PCR、蛋白印迹鉴定HCV核心蛋白表达。免疫组化,蛋白印迹检测P16、P27蛋白表达;RT-PCR检测P16、P27mRNA。结果:重组质粒PBK-HCVc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细胞HepG2-C的P16、P27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较转染空载体的细胞HepG2-CMV明显下降。结论:HCV核心蛋白能抑制P16、P27表达,可能与肝细胞的癌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信号调节蛋白α-绿色荧光蛋白(SIRPα-GFP)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获得稳定表达SIRPα-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研究SIRPα-GFP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的膜定位。方法:将SIRPα质粒和带有GFP的表达载体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MluⅠ和SgfⅠ进行双酶切,将SIRPα基因克隆到pLenti-GFP载体中,构建pLenti-SIRPα-GFP质粒;将pLenti-SIRPα-GFP质粒转化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对重组质粒pLenti-SIRPα-GFP进行DNA测序;采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将pLenti-SIRPα-GFP质粒转染到HEK293T细胞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SIRPα-GFP在稳定转染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EK293T细胞中SIRPα-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DNA测序,重组质粒pLenti-SIRPα-GFP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检测,SIRPα-GFP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膜上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IRPα蛋白在pLenti-SIRPα-GFP质粒转染的HEK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Lenti-SIRPα-GFP质粒。通过在HEK293T细胞中转染pLenti-SIRPα-GFP质粒,成功制备了稳定表达SIRPα-GFP的细胞系。SIRPα-GFP蛋白定位于HEK293T细胞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人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IF-1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带有AIF-1基因的2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IF-1与pEGFP-C1/AIF-1。利用脂质体法将2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NIH3T3细胞,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及鉴定AIF-1在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及瞬时表达。结果酶切分析及DNA序列测定证实,AIF-1基因片段被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与pEGFP-C1。荧光显微镜观察到NIH3T3细胞中有绿色荧光分布。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重组质粒的NIH3T3细胞中,AIF-1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2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IF-1与pEGFP-C1/AIF-1,经转染NIH3T3细胞株获得了AIF-1蛋白的瞬时表达及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基因NS3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以HCV全长cDNA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全长NS3基因,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鉴定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HeLa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鉴定转染后HCVNS3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扩增的NS3序列正确,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转染HeLa细胞,表达的NS3蛋白相对分子量为70kD。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3,并在HeLa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克隆人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鉴定其表达。方法利用RT-PCR法,以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周期蛋白D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IRES2-EGFP-D1和pEGFP-C2-D1,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到低分化鼻咽癌CNE-2Z细胞,诱导其表达,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等鉴定其表达。结果电泳获得918bp预期片段,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分析证实含有周期蛋白D1完整读码框,将重组质粒导入CNE-2Z细胞并成功表达,目的蛋白经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成功克隆并构建含周期蛋白D1基因的真核表达GFP质粒,为进一步研究周期蛋白D1在鼻咽癌CNE-2Z细胞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水通道蛋白4(AQP4)真核表达载体pmCherry-N1-hAQP4-M23,检测AQP4-M23蛋白在中国仓鼠肺细胞系V79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hAQP4-M23基因,经双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载体pmCherry-N1连接,构建pmCherry-N1-hAQP4-M23重组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将其转染至V79细胞中,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未转染重组质粒的V79细胞)和转染组(转染重组质粒的V79细胞)。利用RT-PCR法和荧光显微镜检测2组细胞中hAQP4-M23基因的表达;取视神经脊髓炎(NMO)患者血清中抗AQP4抗体,与2组细胞结合,采用免疫荧光和水通透性法检测2组细胞中hAQP4-M23的活性。结果:成功构建AQP4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组细胞膜清晰表达红色荧光;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组细胞膜呈现绿色荧光,表明转染组细胞膜AQP4-M23蛋白可与NMO患者血清成分结合;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中hAQP4-M23活性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表达AQP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V79细胞系中成功表达hAQP4-M23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CV核心蛋白与(HCBP1)HCV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在真核细胞内的相互作用。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与HCBP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和亚细胞定位。方法PCR分别扩增含HCV核心及HCBP1的eDNA片段,克隆人pGEMT载体,经测序正确后,分别克隆入哺乳双杂交的表达质粒pM和pVP16中,并转染入COS-7细胞,48h后检测细胞中报告基因CAT的表达水平。将HCBPl的eDNA片段克隆人绿色荧光表达载体pEGFP-C1中,构建HCBP1-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以Westernblot和荧光显微镜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结果CAT.EUSA检测显示pM-核心蛋白与pVP16-HCBP1实验孔吸光度值高于其他阴性对照,但低于阳性对照组。成功构建HCBP1-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Westernblot证实融合蛋白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荧光显微镜示HCBPl.EGFP融合蛋白分布于细胞浆,而转染空载体的细胞内EGFP的分布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HCBP1-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得到表达。哺乳双杂交系统证实HCV核心蛋白与新基因HCBP1确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STAT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中表达.方法 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获得STAT4的cDNA全长序列,在PCR产物两端加上SalI和BamHI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将pEGFP-C1载体和PCR产物用SalI和BamHI进行双酶切,将STAT4 cD-NA定向克隆到pEGFP-C1中,从而构建了重组质粒pEGFP-STAT4;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pEGFP-STAT4体外转染HEK293细胞,瞬时表达带有GFP标签的STAT4融合蛋白;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扩增了2 247 bp的STAT4 cDNA全长,经测序分析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一致;重组质粒pEGFP-STAT4转染HEK293细胞中,可检测到瞬时表达的GFP-STAT4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GFP-STAT4,在真核细胞HEK293中能被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为HCV感染基因免疫和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构建含HCV 5′非编码区 (NCR)及编码核心蛋白C区基因片段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BBS2 12 HCV ,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 ,应用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鉴定HCV核心蛋白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在HepG2细胞中有稳定表达 ,HCV核心蛋白以胞浆内表达为主。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HCV 5′NCR和核心C区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 ,明确核心抗原的细胞内定位主要在细胞胞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