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里下河地区2003年暴雨过程及其特点,根据里下河地区33个雨量代表站(平均650km^2/站),1953—2003年51a逐日降雨量资料进行了面平均计算、滑动处理等;统计分析了里下河地区及分区2003年最大1d至最大60d共7个时段降雨量的历史排位,得出本区2003年暴雨是仅次于1991年第2大暴雨;最后采用P-Ⅲ型曲线进行暴雨频率(重现期)分析,结合该区自然特性,得出江苏省里下河地区2003年暴雨为25a一遇。可为里下河地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里下河地区暴雨与致涝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里下河地区因其独特的地形条件,极易引发涝灾。由于淮水完全不入里下河地区,因此该地区的洪涝均由本地的暴雨形成。对该地区暴雨与致涝关系分析,可为规划、治理和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里下河地区兴化代表站水位作为该地区的洪涝评价依据,对1950年以来典型大涝年暴雨过程和兴化代表站水位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典型年最大7日、最大15日和最大30日面雨量,分析了梅雨、台风雨的致涝特点,并认为最大15日面雨量与里下河地区涝灾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邱沛炯  葛劲松 《治淮》1997,(10):19-21
今年7月中旬淮河流域中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局部地区内涝严重,造成了较大洪涝损失。 一、雨情 从7月13日~20日,淮河流域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暴雨主要集中在16~17日。13日淮河上游及沂沭泗地区降小到中雨,大别山区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4日淮河以南、里下河及沂沭泗大部分地区降中到大雨,局部大暴雨;15日沿淮淮南降中到大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潢川日降雨量达221mm。 16日,除南四湖以西地区外全流域都降雨,洪汝河流域、沙颍河中下游及淮干上游降暴  相似文献   

4.
徐小兵 《治淮》2009,(1):8-9
目前,湖泊健康与水生态修复在我国备受重视,本文结合2006年江苏省盐城市里下河地区的河塘整治工程情况,对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水生态工程修复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0年盐城市遭受4次台风袭击,造成重大损失。7月10日第4号台风“启德”在浙江省至环县登陆,7月11~12日影响盐城市,沿海出现8~10级大风,全市普降暴雨和大暴雨,雨量80~130mm;8月10日第8号台风“杰拉华”在浙江象山登陆,盐城市受其外围影响,沿海风力8~9级;8月30日第12号台风“派比安”擦过浙江舟山北上,30日清晨台风前缘与北方弱冷空气在盐城市北部及连云港市南部地区相遇,形成特强降雨云系,响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省盐城市区位于苏北里下河腹地东部,地势低洼。穿城而过的新洋港(蟒蛇河)既是里下河地区区域涝水外排入海主要通道,也是盐城市区居民的重要饮用水水源。由于地处下游,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期以来盐城市区饮用水水源水质不稳定,部分时段水质  相似文献   

7.
2013年8月15日至17日,辽宁省辽河以东地区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发生洪涝灾害.文中主要分析了此次暴雨洪水的特点,并对防御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盐城市里下河地区“97.6”特大干旱及抗旱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大量水文气象,水文巡测,水文调查及对该区域8条主要进行流水线32条大小河道的查勘测量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调查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城市里下河地工1997年6月的干旱特点及干旱原因,并与历史上几个典型旱年作比较,揭示了该地区干旱期水资源供需矛盾中的水利问题,并从盐城市里下河地区“97.6”特大干旱形成机制出发,提出了抗旱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时岭  汪洁晶  浦庆  毛恺 《治淮》2023,(1):37-39
<正>一、引言盐城市地处淮河水系的下游、里下河地区的腹部,地势平坦低洼,淮河入江水道东堤、里运河东堤、苏北灌溉总渠南堤防洪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基本隔断了淮河流域的洪水与里下河区域的联系,避免了标准内淮河洪水对盐城市区的侵害,因此,防御里下河地区的区域洪水已是盐城市城市防洪的重点。串场河闸站工程是淮河流域重点洼地治理工程,本文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周边地形地貌,总结了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勘察设计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今年6~7月份,淮河水系发生了两次大洪水,沿淮及里下河地区各主要控制站水位接近1954年,甚至有的还超过了1954年。雨、洪、涝使整个沿淮地区及里下河地区遭受特大的灾害。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广大军民奋力抗洪救灾,我们已经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决定性胜利。下面笔者谈谈“91·6”暴雨洪水特征及洪水后的思考。“91·6”暴雨洪水是指6月12日~14日,6月28日~7月11日发生在淮河水系的两次暴雨洪水,本文不涉及其后和沂沭泗水系的暴雨洪水。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 盐城市新洋港闸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挡潮御卤、排涝降渍、蓄淡灌溉的主要挡潮闸工程之一,建于1957年.工程在50多年的运行使用中,累计开闸17000余潮次,排水1200亿m3,为受益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暴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是全国暴雨灾害多发的地区之一,从水文学的角度,统计分析了诱发浙江省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阐述了最大点暴雨量及统计参数分布、暴雨的年内变化和时程分配、暴雨发生日数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丹东地区是辽宁省暴雨多发区,多年平均暴雨发生天次在4d以上,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夏季的7-8月.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和优越的水汽气候条件与暴雨的产生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些年份的暴雨量甚至超过了“特大暴雨”标准的2~3倍.本文搜集了丹东地区32个雨量站,1959-2010年52年间的降雨量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上游地区暴雨与输沙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有芷 《水利水电技术》1989,(12):《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12期-1-5.31页-《水利水电技术》-1989年12期-1-5.31页
本文将长江上游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mm的点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特点与上游地区输沙量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发现:长江上游多年平均输沙模数大于等于2000t/km~2的强产沙区分布在多年平均暴雨日数仅1天左右的少暴雨区中,该地区既有充足的沙源,又具备了输沙的降雨动力条件;输沙量的年内年际变化比径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大,主要是因为暴雨日数的年内和年际变化大的缘故;长江宜昌站大小沙年份暴雨日数的地区分布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在主要产沙区大沙年的暴雨日数比小沙年的要多;金沙江80年代初年输沙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暴雨日数的增加;暴雨落区,暴雨强度,暴雨持续时间及暴雨次数均对水沙关系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洪涝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愈发显著,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多年未经特大洪水检验,为分析未来可能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致灾情况,开展暴雨中心预测及可能的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十分必要。研究以多年未发生极端暴雨洪水的大清河系为对象,基于研究区域103个雨量站降水数据,预测了河系暴雨中心可能位置,以“63·8”暴雨分布为参照,开展暴雨中心移植及地区洪水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大清河系特大暴雨中心位置较为稳定,可能的暴雨中心位置海拔高度主要介于100~600 m之间;在相同雨量条件下,暴雨中心位于水库下游山区附近(“63·8”)时,产生洪水总量相对较大,暴雨中心位于平原地区附近时相对较小,且暴雨中心位置的变化对地区洪水组成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受气候变化,辽宁省暴雨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文章结合辽宁省544个暴雨站点近百年数据,对辽宁省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设计暴雨新雨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辽宁地区暴雨量级频率平均增加10%,暴雨中心逐步向东南方向转移,从1990年开始东南地区暴雨中心次数最高,占全省50%;东部地区67. 6%降水分配在48h内,中部和西部分别为91. 2%和98. 1%,各区域暴雨基本在72h内结束。各区设计暴雨雨型可为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提供重要的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 盐城市区规划面积50.2km~2划分为9个防洪区。区内有新洋港、串场河、通榆河等10多条河道穿过,承纳里下河腹地和市区雨洪迳流,大部分经新洋港排泄入海。 本区每年6、7月间当西太平洋副高压北抬西伸,与北方南下冷气团相遇时即产生梅雨过程;8、9月份常  相似文献   

18.
凌家荣 《治淮》1995,(1):36-37
射阳河、新洋港、黄沙港、斗龙港在江苏盐城市中部横穿入海,担负着里下河地区1.18万平方公里的挡潮御卤、防洪排涝、蓄淡灌溉任务,积极有效地抗御了1991年的特大洪涝和1994年的特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为里下河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余雷 《广西水利水电》2011,(2):34-36,46
2010年6月粤东沿海惠来县发生了超5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其最大1h及6h雨量均列为有资料以来第一位,通过分析"10.6"暴雨成因、过程、时间和空间分布,为粤东地区以后的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里下河地区位于淮河流域下游,面积21342km2,耕地1678万亩,人口约1287万(2006年)。里下河地区是个相对独立的平原水网区,与外界水体交换少,出现长时段暴雨容易致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