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运用语法化的理论,分析甲骨文中"于"字的语法化过程."于"在"往/步,于+处所"的语法语义框架中开始意义的虚化,重新分析为"往/步,于+处所",出现介词化的倾向.这时"于"经常被借用于引进祭祀对象,形成"V+于+对象"的范式,这种格式反过来促进了"往/步+于+处所"中"于"完全介词化."于"从引介空间到引介时间,最终完成"于"的语法化过程,形成介词"于"分别引进处所、时间、对象的不同格式.  相似文献   

2.
从概念语义学的角度,分析由“得”组成的典型重庆话话语如“要得”、“吃得”,以及其相关否定形式如“要不得”、“吃不得”等组合的涵义转化和虚化过程,并探讨重新分析和类推在重庆话语法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语法化研究是当今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单向性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性研究.本文着眼于日语"とニろ"的语法化,通过对"とニろを"とニろで""とニろへ"和"とニろが"中"とニろ"的语义和功能分析,论证其语法化演变过程的单向性.  相似文献   

4.
语法化研究是当今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向,单向性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假设性研究。本文着眼于日语“とニら”的语法化,通过对“とニらを”“とニらで”“とニらへ”“とニらか”和“とニら”的语义和功能分析,论证其语法化演变过程的单向性。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始"、"终"并列连用,战国、东汉时期已经词汇化,是表"周而复始之说"、"事情本末或原委"的名词。魏晋南北朝"始终"才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由并列短语词汇化为时间副词。成词后的副词"始终"又出现了偏义现象,并且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副词,但这一虚化至今并未彻底完成。  相似文献   

6.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使汉语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产生了一批举足轻重的虚词,“着“就是其中的一个.它由一表“附着“义的动词虚化为两个语言成份:一是表示持续态的动态助词,即表进行的体标记;二是表示祈使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7.
重庆方言中呈整齐矩阵存在的"难怪"类词语——"难怪((不)得)"、"是说((不)得)"和"怪说((不)得)"的性质和产生机制均有不尽相同的结构,它们分别来自词语融合、成分脱落、词汇化以及形式类推,用生成语法的格理论可以对它们的语法差异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对“若”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其本义的探析、考释及其演化,而对于其语法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部分研究也主要倾向于描写语法化的轨迹、路径,对其语法化手段机制的解释则更少。鉴于此,我们将从“若”的语源义入手,探讨“若”的语义演变路径、语法化轨迹以及语法化机制。  相似文献   

9.
语法隐喻强调的是语义与语法形式的关系,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也是科技英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形态、意念上有所不同,名词化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科技英语文体理解中的陷阱之一。本文在语法隐喻转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名词化过程中的变化本质及途径,以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技文体,并能准确地传达其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就"表示事件对时间规律或标准、事物对数量规律的偏离,是表示特例的语法标记。"就"的语法化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是从动词虚化为副词,然后副词的意义进一步虚化。  相似文献   

11.
甲骨学上“甲骨学”、“兆(兆璺、兆纹)”、“兆侧刻辞(兆语、兆辞)”、“卜辞界划(界线)”、“(兽类的)肩胛骨”、“龟腹甲”等六个术语的英译非常混乱,有必要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2.
所谓“姓社姓资”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存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关于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姓社姓资”问题的理论。文章从五个方面说明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于“姓社姓资”问题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态度,并指出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中国掀起了一场以知识青年为主体,包括城镇无业青年、市民及职工家属为对象的上山下乡运动。张掖市作为甘肃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重点安置地区之一,从城市到农村,从县到村到户,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知识青年曾经为之倾注了满腔热忱,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劳动。  相似文献   

14.
戏台是徽州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是古代宗族祭祀、娱乐与教化的主要场所。祁门古戏台建筑均依附于宗祠而建,布局合理、结构精巧、装饰精美、营造精准,极具地域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但随着历史的推进,人为改建与自然灾害的侵蚀,戏台的保存状况堪忧。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对祁门县古戏台建筑群的修建年代、地点与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梳理,揭示了古戏台深厚的文化背景,典型的建筑形制,以及鲜明的木雕装饰艺术。在理论上为徽州古戏台建筑的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样本,在实践中为徽州古戏台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对新集三矿原软岩巷道支护及修复方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巷道排水疏干后适时采用U型棚+围岩注浆加固的巷道修复支护方案,工程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该支护方案后围岩变形较小(稳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地区20~50岁成年男子的随机抽样,获得静态人体数据。并对人体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均值分析、聚类分析,探讨了河南地区成年男子体型分类的新方法,为男装成衣生产和销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区多沙河流漂石河段受水沙条件影响,洲滩发育丰富,改变了漂石河段的水沙运动规律及洲滩演变特征。基于野外调查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探讨了漂石对多沙河段水动力特征及洲滩发育过程的影响。通过都江堰市岷江支流白沙河与龙溪河的野外调查,分析了典型漂石河段床沙组成及漂石河床形态特征。由于山区河流暴雨洪水及挟带的泥沙及河道地形多变等因素,大量上游来沙在漂石河段落淤,河床内洲滩的大量发育。通过系列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不同泥沙补给条件下漂石河床的洲滩形成过程及河床形态变化与水位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暴雨山洪产生丰富的泥沙补给,导致白沙河与龙溪河的粗颗粒平均粒径粗大,存在大量漂石,形成漂石河段。漂石河段水力要素多变,河床形态剧烈调整。当上游泥沙补给时,受漂石周围水流变化影响,漂石河床局部以横向带状溯源淤积为主,下游段两侧淤积突出,极易形成漂石洲滩,从而增大局部河床比降,减缓河道下切。上游来沙不均匀过程显著改变了漂石河床局部水位及泥沙淤积规模。因此,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揭示了水沙条件下的漂石河床形态变化特征,山区河流上游来沙与漂石共同影响洲滩发育过程,表明漂石对山区多沙河流的水沙运动产生突出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建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高等教育形势和一般本科院校现状出发,主要从人才培养特色和培养体系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建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思路,并提出三点具体的实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东黄河涵闸砼老化病害机理分析及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山东黄河涵闸工程老化病害现状调查统计的基础上 ,对其中钢筋砼结构老化病害问题的产生机理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