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光电复合旋转连接器可以实现在转动状态下光电信号和电源动力的传输。介绍了系留光电复合旋转连接器各个部件的设计,并对其整体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双通道红外耦合旋转连接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双通道旋转连接器。该连接器应用红外无线技术耦合光信号通过旋转面,可保证信号持续传输。分析了连接器的设计原理,并测试了旋转器固定和旋转两部分的转配误差引起的离轴距离、轴向距离及其相对转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只要旋转连接器的零件加工和装配精度符合设计要求,装配误差的影响可忽略;当旋转器两部分相对转动时,系统实际的传输速率与静态时的速率相同,均为1.46Mbps;此连接器对机械加工和装配精度的要求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减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有的多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结构优缺点进行比较,提出了一种轴向磁驱动多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结构。本光纤旋转连接器结构中旁轴通道光信号传输是通过主转动轴上光纤准直器与从动转轴中光纤准直器进行光路耦合,其耦合实现是通过磁驱动机构及精密齿轮传动机构来保证,中心通道光信号无间断传输是通过磁驱动机构实现。通过轴向尺寸的增加可实现通道数的增加。此光纤旋转连接器简单易行,避免了传统结构的诸多缺陷,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4.
光纤旋转连接器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组合式汇流环将逐步代替传统电汇流环。由于光电组合汇流环在性能上和结构上结合了电汇流环和光纤旋转连接器的优点,如结构坚固、可靠性高、耐恶劣环境、抗电磁辐射、数据传输量大、传输速度快、信号损耗小等,同时减少了系统互连用的电缆数量,所以是雷达信号传输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对光纤旋转连接器做了介绍,并和电汇流环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对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安装、光纤旋转连接器雷达信号的传输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大内径离轴光纤旋转连接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旋转系统之间的光信号耦合,设计了一 种新型的大内径离轴光纤旋转连接器。 将光纤准直器 和红外直角棱镜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布在法兰盘上,使光信号能在较大离轴偏移量下保持持续 传输状态。分 析了影响离轴光信号传输耦合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热扩芯光纤(TECF)准直器和红外直 角棱镜进一步减小了 离轴光纤旋转连接器的耦合损耗。研制的离轴光纤旋转连接器法兰盘内径为60mm, 内外法兰盘上的TECF准直器分别为16个, 并行光收发器实现串行光信号的收发。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离轴光纤旋转 连接器在60RPM的转速和1.25Gbit/s的光信号 传输速率下最大插入损 耗为21.73 dB,可以满足旋转系统之间稳定传输光信号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光纤旋转连接器在轴向旋转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技术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Dove棱镜和光纤准直器的空分复用多通道宽带光纤旋转连接器。通过分析光信号在多通道宽带光纤旋转连接器中的光路和光程,得出了850、1 310和1 550nm 3波长光路传输时的出射偏移量,并据此设计Dove棱镜的几何尺寸和光纤准直器收发光路,使其达到宽带耦合最佳位置。实验结果表明,经由多通道宽带光纤旋转连接器传输的850~1550nm波长信号最大插入损耗为4.7dB,回波损耗为43.78dB。光纤旋转连接器在-40~70℃时的插入损耗最大变化值为2.0dB。将光纤旋转连接器接入传输速率为1.32Gbit/s的数字视频复用系统中,数字信号的丢帧率为0,以太网和视频指标均满足实际信号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一种光电综合水密连接器的结构、性能及其设计考虑。本连接器可传输多路光电综合信号,水密性能好,承力性能佳。插头连接器采用的柔性弯曲承力结构,是本连接器主要创新点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中提出一种新型双通道旋转连接器。该连接器应用红外传输技术耦合光信号通过旋转面。文中详细分析了该连接器的设计原理,并测试了离轴距离、轴向距离、及旋转器两部分相对转动对传输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轴向距离设为50mm,离轴距离在21mm以内或轴向距离在0~146mm范围内变化时,旋转器的传输速度无任何变化,所以旋转连接器的机械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要求明显降低。当旋转器两部分相对转动时,系统应用层的传输速率与静态时相同,为1.46Mbps。因此,该旋转连接整体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新型雷达信号光电汇流环系统,介绍了微波信号、数字信号的传输设计及光电汇流环的结构设计,对旋转光插损对微波信号传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光路自适应的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了雷达信号在光电汇流环系统中的无损传输.  相似文献   

10.
低耦合损耗的光电混合光纤旋转连接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光电混合光纤旋转连接器,能实现相对旋转的光信号在较大对准误差范围内低损耗连接.旋转状态下的自聚焦透镜准直光纤输出的光信号,并由PIN光电探测器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冉由激光器根据电信号再生出原始光信号继续在光纤通讯系统中传输.该光电混合光纤旋转连接器在离轴偏移量至520μm或对准倾斜角至0.5°时的附加耦合损耗为0.3 dB,而采用双自聚焦透镜的光纤旋转连接器要获得小于3 dB的插入损耗,其离轴偏移或倾斜角度必须小于100 μm和0.10°相比之下,本文设计的光纤旋转连接器能降低系统对机械加上及装配精度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航光电申报的“集成化连接器”项目喜获2008年度航空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类产品的开发成功,为连接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再局限于一个连接器只能传输一种类型信号,而是将不同类型信号集成在一个连接器中设计,使连接器具有多功能的特点.且大大减小了产品的体积和重量。  相似文献   

12.
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发展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光纤旋转连接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军事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关键器件.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功能为将光信号从旋转平台传输到静止平台.介绍了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具体用途,描述了单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和多通道旋转连接器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制作方法.介绍了国外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发展动态和技术指标.制作了插入损耗小于2dB的单模单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进...  相似文献   

13.
徐铭 《电子世界》2013,(15):88+90
电缆连接器是通信的主要传输介质,矿用电缆连接器是井下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介质,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多年的现场应用经验表明,由于井下的特殊环境,直接影响连接器可靠性的因素主要为连接器的锁紧、防护及连接器接触对的结构及材质等。本文通过针对连接器的专项研究和试验,总结相关参数、工艺和设计方法,为矿用电缆连接器的改进和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旋转设备分布式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单通道光纤旋转连接器(FROJ),并进行了性能测试。以此单通道FROJ为基础,采用磁光开关通过时分复用方式设计了四通道FROJ,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分别测试了其插入损耗。实验结果表明:该四通道FROJ的插入损耗小于4.5 d B,旋转变化量小于2 d B,在转速不超过600 r/min时可以实现光信号的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5.
分离连接器是实现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的基础元器件,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和武器装备领域。其分离性能的好坏,对装备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目前国内针对分离连接器的测试主要关注分离时间的考核,对同步性能的测试研究关注较少。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分析传感器测量精度、测量电路等测试影响因素,设计了分离连接器分离性能测试系统。同时选取3款典型产品开展测试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形成的分离连接器同步分离测试系统合理可行,能够实现分离连接器同步分离时间参数的准确测试。  相似文献   

16.
在脉冲辐射信号测量中,经常需要对粗细同轴射频电缆进行连接,为了保证传输的脉冲信号畸变尽可能小,需要设计合适的低反射系数连接器。针对同轴射频电缆SYV-50-7连接SYV-50-17的情况,按照精密同轴元件的三项基本设计原则、电磁波传输理论和射频电缆的参数理论,采用内外锥顶尖重合法,设计了渐变过渡型连接器。计算表明通过优化粗细电缆连接器物理设计参数,连接器主体物理设计理论反射系数远小于0.3%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邓丽君  黄勇 《电子器件》2021,44(4):1019-1024
为满足旋转部件传热试验参数的高速实时采集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旋转部件传热试验参数的非接触传输系统。系统通过热电偶信号采集模块将温度信号进行采样放大,通过主控板ADC转化后,由UART串口发送到无线发射端,在无线接收端接受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转换,再通过USB接口上传给上位机接受程序并对采集到的参数进行解析。本文设计的无线通讯速率可达到2.4Kbit/s,为旋转部件传热试验非接触参数传输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理论设计、仿真分析和产品测试三个方面对一种高速背板用高密度数据传输连接器进行了分析设计。通过对连接器差分信号的特征阻抗、串扰、插入损耗等参数的分析,对连接器的插针接触件、PCB传输线和介质体进行了设计。此外,采用电磁场与电路联合仿真的分析方法,从时域、频域和数据域三个方面对所设计的连接器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测试夹具对所设计的连接器进行了信号完整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连接器具有良好在高速传输性能,在高速传输通信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侯红英  闫鸿 《电讯技术》2011,51(4):115-119
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方法评估了通过板级传输方式替代射频电缆实现射频信号传输的可行性,对宽带射频信号纳入微波多层板进行传输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大尺寸、高机械强度背板的微波基材的选择,射频连接器的选择,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路间隔离度,传输链路阻抗平滑和连续,长距离射频传输线的插入损耗,以及宽带范围内如何消除平面层自激等...  相似文献   

20.
电连接器的接触件(插针、插孔)是航天电子元器件的关键零件,是电子设备信号传输的直接载体,起着把信号从电连接器的输入端传送到输出端的作用,其接触性能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着信号的传输。以提高航天电子元器件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为研究目标,通过基于MSC系列软件,用该软件自带的PCL语言开发的仿真系统,对接触件的性能参数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并通过实例验证,最终达到优化接触件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