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18例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18例病人均拍摄了X线平片,10例做了MRI检查,增强扫描2例:6例做了CT检查:2例手术活检。将X线平片上无明显异常改变,而MRI表现为异常者确定为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上表现为斑点状骨密度增高者,确定为晚期骨梗死。结果:18例病人共累及40个部位,累及股骨远段21个,股骨近段1个,胫骨近段14个,胫骨远段1个,肱骨近段3个。8例病人被认定为早期骨梗死,10例病人认定为晚期骨梗死。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MRI表现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晚期骨梗死,X线平片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影,CT示病变呈不规则多发类圆形高密度病灶。MRI在T1WI和T2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其中5例T2WI病变中心区可见多发囊样高信号病变。结论: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怀疑骨梗死时,应常规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骨梗死的影像学改变及病理表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探讨骨梗死的病理演变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6例骨梗死中5例行平片检查,4例行CT检查,3例行MR检查。结果 6例骨梗死共累及10个部位,股骨下段4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段1个,股骨颈及粗隆部1个。其中2个部位经手术病理证实,平片均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MRI显示病变的组成分为3部分,中心是完全坏死的骨髓和骨组织,外围是部分坏死的骨髓和骨组织,再外边是充血区及正常骨组织。1例于骺早闭的上方发现骨梗死,根据骨折愈合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是静脉窦栓塞所致。结论 MRI是检查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发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对于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骨梗死的诊断最好采用MRI、CT以及平片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骨斑点症为一罕见的骨质异常增生性疾患,好发于骨盆、手足小骨、长骨骨骺及骨端。脊椎、肋骨、胸骨、锁骨、肩胛骨及长骨骨干极少发病[1]。本文报告骨斑点症4例的X线表现。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26岁。2例因腰痛、1例因双侧髋关节痛摄片发现;1例因外伤摄片偶尔发现。全部病例均摄取全身骨骼X线片,1例行股骨头CT检查。X线表现1.发病部位;4例患者病变范围不一,其中1例较为广泛,除颅骨、脊椎未发现病变外,共累及全身130块骨。肩、肘、膝关节及股骨头受累者2例。局限于手、足…  相似文献   

4.
非潜水性骨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6例非潜水性骨梗死的临床及X线片、MRI表现,其中1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6例骨梗死累及17个部位,股骨上段4个、下段7个,胫骨上段6个,大部分双侧对称发生。病人均未有潜水史。6例病人均行X线平片、MRI检查。其中4例X线平片表现不明显。MRI均示骨干或干骺端髓腔内不同形态及信号的梗死区,呈“地图样”表现。结论:非潜水性骨梗死发病隐秘缓慢,X线平片对于慢性期病变有帮助,但对表现不明显者常易漏珍,而MRI则是诊断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可以发现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5.
概述 骨梗死又称骨髓梗死、骨脂肪梗死,指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的骨性坏死,多发生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呈多发性和对称性改变。通常所指的骨坏死一般为骨骺或关节软骨面下的骨坏死,与外伤、激素等酗酒等因素有关,如:股骨头无菌坏死等,与骨梗死在发病部位、范围有明显区别,骨梗死也可累及骨骺引起关节面骨塌陷。骨梗死临床比较少见。以往主要依据病变进展到慢性期X线平片出现典型的钙化而诊断,对急性期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影像学诊断骨梗死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平片、CT、MRI、核素扫描等。其中.骨梗死急性期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骶骨神经源性肿瘤的X线平片及CT分析(附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通过分析骶骨神经源性神经肿瘤的X线和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6例骶骨神经源性肿瘤,其中神经鞘瘤4例,恶性肿瘤鞘瘤1例,神经纤维瘤1列,对其平片及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平片表现,骶骨神经源性肿瘤多位于上部骶椎,偏侧性生长,骶孔或骶骨内奢望生扩大破坏或变形及多囊状膨胀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骨质硬化,CT表现,膨胀的溶骨破坏区被软组织肿块充填,骨壁变薄,肿块无钙化,肿瘤破坏骨壁或骶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分期。方法:13例骨梗死患者行MRI及X线平片检查,均经手术病理和随访证实;并对其临床症状、X线平片和MRI表现进行量化分级,分析其X线平片与MRI表现及其相关的病理学改变。结果:①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双侧发病占61.5%(8/13),亦可累及胫骨下端和距骨。②平片改变与临床症状有较大差异,而MRI分级与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吻合性较好。③根据骨梗死的X线平片和MRI表现及其病理演变过程,亦将骨梗死分为五期:0期,MRI表现正常或轻度骨髓水肿,或呈多发灶状脂肪聚集;Ⅰ期,MRI显示骨梗死灶边缘出现花边状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带,中心信号正常;Ⅱ期,MRI见骨梗死灶边缘出现硬化带,呈典型"地图样"改变,病灶中心信号不均匀;Ⅲ期,MRI见骨梗死累及关节面;Ⅳ期,MRI显示骨梗死区的正常骨髓成分消失,明显骨质增生。结论:平片对本病诊断价值有限;MRI是本病最好的检查手段,能完全明确本病的诊断和侵及范围,同时能反映不同时期的病理学变化。MRI分期将为骨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距骨骨巨细胞瘤影像分析(附2例报告)ImangingAnalysisofOsteoclastomaofTalus(AReportof2Cases)张皓周怀琪骨巨细胞瘤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骨端,而发生于不整形骨者,少见。我们发现2例经X线平片,CT及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X线、CT、MRI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9例患者均拍摄了X线平片,7例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2例手术活检。结果:9例长管状骨非潜水性骨梗死共累及13个部位,股骨下段7个,胫骨上段4个,胫骨下段2个。其中2个部位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X线平片显示髓腔内不均匀性骨化;CT显示髓腔内呈地图样改变,周围环以硬化边;MRI在T1WI和T2WI上病变中心区出现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结论:X线平片可以满足中晚期骨梗死的诊断,CT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MRI检查对早期骨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内膜结核平片及造影分析: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内膜结核平片及造影分析(附4例报告)么中玉,祝春生支气管内膜结核较为少见,查及文献极少报导。本文收集4例,对其平片及支气管选择性造影所见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4例患者为我院1983年至1991年间收治。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由平片造影...  相似文献   

11.
大量骨质溶解症的影像学表现(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量骨质溶解症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4例患者,均经X线平片检查,其中CT检查2例,MRI检查1例。结果 (1)单发3例,多发1例。(2)平片示管状骨病变残端呈“笔尖”状2例;扁骨病变均表现为“骨缺损”或“骨消失”。(3)CT示扁骨缺损边级呈“尖角”状1例;肋骨变平,表面不规则,以及皮质及其下方缺损1例。合并乳縻胸1例。(4)MRI示正常骨髓信号消失,T1WI病灶呈与肌肉信号相近  相似文献   

12.
肝癌颅骨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颅骨转移1例110003沈阳解放军第202医院钱俊山,贾成武,姜全利,刘宝江男,38岁,右头顶部肿物4个月。不痛不痒。于1991年9月15日就诊。检查:右顶部有4cmX4cmX2cm肿块,头皮颜色正常,无压痛,与头皮无粘连。颅骨平片右顶骨有小块骨...  相似文献   

13.
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搜集经临床随访及病理证实的骨梗死13例,男5例,女8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同时行CT检查者4例,行MR检查者7例,3种检查都进行者2例.将骨梗死分为早、中、晚期,分析X线、CT及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骨梗死早、中期X线、CT表现为局部的骨质疏松及斑点状钙化,MR T1WI骨梗死灶中央部分呈等或略低信号,边缘为迂曲匐行的低信号带,T2WI中央部分呈等或略高信号,边缘呈迂曲的高信号带;晚期X线及CT呈不规则、迂曲状骨质硬化,MR 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是诊断早期骨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发现早期病变,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骨梗死的诊断应三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提高对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正确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部位骨巨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13~77岁。20例摄X线平片,10例行CT扫描。结果:21例中膨胀性囊性骨破坏12例,溶骨性骨破坏9例;偏心性生长3例,软组织肿块7例,小梁形成4例,侵犯邻近骨骼3例;多中心2例,肺和肋骨转移1例,术后复发1例。结论:对于少见部位巨细胞瘤的诊断,平片有重要价  相似文献   

15.
中耳疾病的CT诊断及与传统X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在中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材料与方法 搜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耳疾病43例46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6耳,其中单纯型5耳,骨疡型(肉芽肿型)10耳,胆脂瘤型21耳(其中1耳为乳突根治术后复发),中耳癌4例,中耳先天畸形6耳。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双侧乳突Mayer’s位和Schuller’s位摄片及螺旋CT轴位、冠状靶放大扫描。CT、平片所见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36耳慢性化脓性  相似文献   

16.
非潜水性骨梗死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潜水性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7例患中,平片 CT MRI ECT检查、平片 CT、平片 MRI检查各2例;单纯拍平片1例。结果 7例共累及14骨。早期平片、CT可无异常发现,亦可见病变区密度不均或轻度骨膜反应。MRI示病灶中心T1WI呈等骨髓脂肪信号,边缘呈迂曲的低信号带;该带T2WI可分2层。整个坏死区呈地图样改变。ECT显示为中央放射性缺损,边缘放射性浓聚。晚期平片、CT扫描病灶呈类环形、花边状或条状致密影。MRI、ECT此期表现无特征。结论 对早期病例,MRI是最好的检查手段。晚期病例检查应首选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17.
颅骨内异位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复习8例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的CT、平片及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诊断条件。材料与方法:对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的平片、血管造影及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7例良性颅骨内脑膜瘤呈膨胀性生长,1例恶性颅骨内脑膜瘤呈溶骨性。6例CT平扫呈高密度,5例加增强后明显强化。5例血管造影显示4例肿瘤颈外动脉供血,1例正常。结论:良性颅骨内脑膜瘤呈膨胀性生长,恶性者呈溶骨性生长。若结合平片、血管造影及CT扫描所见,有做出异位颅骨内脑膜瘤诊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50例先天性巨结肠平片X线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5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腹部平片中有诊断价值的几种X线征象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50例,男39例,女11例,年龄72h~2岁,以1岁以内居多。50例均摄常规腹部平片,其中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以急腹症手术),其它均系平片随访观察和钡剂灌...  相似文献   

19.
骨脂肪肉瘤1例报告OneCaseofBoneLiposarcoma刘璋胡丽彩兰州军区总医院放射科730050患者男,82岁,因午后低热4月,在臀部肿物10余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月始,时感午后低热,体温36.8℃~37.4℃,偶有左髋疼痛。入院前10...  相似文献   

20.
骨旁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旁脂肪瘤1例徐亚峰骨旁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我院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男,40岁。主诉:右小腿上端外侧肿块1月余,无疼痛、肿胀感。检查:肿块质地较硬,边界清楚,表面欠光滑。X线平片示右腓骨上段骨旁6cm×2.2cm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