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4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按年龄、性别和病程匹配选取35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稳定期组,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对比3组外周血Th17及Treg水平,同时对比COPD合并感染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 17/Treg水平的变化.结果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占(2.660±1.336)%,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期COPD患者(t=3.292、3.008,P均<0.01);Treg细胞占(3.509±1.727)%,明显低于对照组(t=4.895,P<0.01)和稳定期COPD患者(t=2.044,P<0.05).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17细胞水平为(7.138±2.133)%,高于外周血(t=9.950,P<0.01),但Treg细胞水平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4,P>0.05).与急性期相比,患者进入稳定期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为(1.404±0.831)%,低于急性期(t=4.788,P<0.01),Treg细胞水平为(5.347±1.726)%,高于急性期(t=9.365,P<0.01).结论 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出现明显的Th 17/Treg失衡,表现为Th17细胞上调,Treg细胞下调,是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重要免疫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天然盐藻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有否影响。方法 分别以12.5、25.0、37.5 mg/(kg BW d)3个剂量天然盐藻提取物以玉米油溶解经口灌胃给予小鼠30 d,另设玉米油对照组;于试验的30 d测定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活性。结果 天然盐藻提取物能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和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能提高小鼠的半数溶血值和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能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增加NK细胞活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天然盐藻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蜂胶软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清洁级ICR近交系雌性小鼠,以0.08、0.17、0.50 g/kg·BW设3个剂量组,大豆油溶剂为对照组.按体重经口灌胃30 d,分别测定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进行脾淋巴细胞转化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检测抗体生成细胞和血清溶血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和碳廓清及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50 g/kg·BW剂量组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血清溶血素水平和碳廓清能力也明显提高;0.17、0.50 g/kg·BW剂量组能明显促进抗体生成细胞的生成,增强NK细胞活性.结论 蜂胶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该种大米的功能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0.5、1.0和5.0g/kg·bw)。经口灌胃30d,分别进行脏/体比值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检测、血清溶血素测定、碳廓清实验、鸡吞实验和NK细胞活性测定。结果 相较对照组,低剂量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P<0.01);各干预组空斑数增多,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P<0.05),中剂量组抗体积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73,P<0.05);各干预组吞噬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t=2.69,P<0.05;t=2.92,P<0.01)。结论 小鼠喂饲β-葡聚糖生物强化大米后,其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改善效果明显,提示β-葡聚糖强化大米具有增强免疫力的潜在功效。  相似文献   

5.
王丹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7,20(3):183-184
通过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测定、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小鼠碳廓清试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及NK细胞活性测定试验观察鳗鱼油胶丸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经口给予0.5、1.0、3.0 g/kg剂量的受试物4周,结果显示: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结果均为阳性,鳗鱼油胶丸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受试动物后血清溶血素检测、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结果阳性,鳗鱼油胶丸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蜂王浆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清洁级ICR雌性小鼠,分别经口给予蜂王浆1.2、0.4、0.2 g/kg.BW 30 d,后测定小鼠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同时进行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及 K细胞活性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蜂王浆0.4 g/kg.BW剂量组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1.2 g/kg.BW剂量组能促进小鼠抗体生成细胞的生成,并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0.4、1.2 g/kg.BW剂量组使小鼠 K细胞活性升高,并增强D 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且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均有增加,而各剂量组对小鼠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碳廓清能力等指标均无影响.结论 蜂王浆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流产(URSA)患者的 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及 ELISA 法测量 URSA 患者 LIT 治疗前、后外周血 Treg、Th17细胞所占淋巴细胞比例和血清 IL-10、IL-17、TGF-β1水平,并对比及分析关联性。结果40例 URSA 患者 LIT 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Treg、CD4+CD25+CD127 low Treg 细胞所占比例高于治疗前,CD8-CD3+IL-17A +Th17细胞所占比例低于治疗前,且与前两者的改变分别呈负相关(r =-0.724,P <0.01;r =-0.571,P <0.01),Treg/Th17比例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IT 治疗后血清 IL-10、TGF-β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分别与 CD4+CD25+Treg 细胞比例的改变呈正相关(r =0.654,P <0.01;r =0.658,P <0.01),IL-17水平降低,且与 CD8-CD3+IL-17A + Th17细胞比例的改变呈正相关(r =0.693,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IT 可能影响 URSA 患者的 Treg/Th17免疫平衡,提高 Treg 细胞亚群的数量、功能,降低 Th17细胞亚群的数量、功能,以此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探讨和分析阿胶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测定(血凝法)和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观察2.5、5.0和15.0 ml/kg BW剂量的阿胶口服液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通过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和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观察到2.5、5.0和15.0 ml/kg BW剂量的阿胶口服液能增强小鼠迟发犁变态反应和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增殖;通过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测定和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试验观察到同等剂量的阿胶口服液能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滴度水平和促进小鼠脾细胞抗体生成.结论:本研究条件下我们观察到阿胶口服液能够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蜂灵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以100、200、400mg/kgBW 3个剂量组的蜂灵胶囊给予小鼠灌胃30~35天,进行脾淋巴细胞转化、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碳廓清、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NK细胞活性等7项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各剂量组的各项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转化作用,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小鼠的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和碳廓清能力,但对小鼠NK细胞活性功能无明显作用.结论 提示蜂灵胶囊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胶囊增强免疫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黄芪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以200、400、800 mg/kgBW 3个剂量组的黄芪胶囊给予小鼠灌胃30~35天后,进行脾淋巴细胞转化、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碳廓清、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NK细胞活性等7项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 各剂量组的各项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均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作用;促进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作用;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小鼠的单核-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和碳廓清能力,但对小鼠NK细胞活性功能无明显作用.结论 提示黄芪胶囊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斑秃患者外周血T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从免疫学角度分析T淋巴细胞在儿童斑秃发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儿童斑秃患者血清中T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TGF-β)水平,并与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外周血IL-17、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脱发面积、病程长短、病情活动与否及是否初发间IL-17、IL-6、TGF-β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7与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0,P<0.001),而IL-17、IL-6与TGF-β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9、-0.642,P<0.001)。结论儿童斑秃的发病可能与Th17及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异常有关,其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亢进,Treg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help T cell 17/T regular cell,Th17/Treg)平衡变化及Notch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根据肺部是否出现哮鸣音,分为喘息组23例和非喘息组27例,以及同期于该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0名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分子(Notch1、Hes1)及Th17/Treg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表达情况;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指标水平1秒用力呼气容积(1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峰值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及肺活量为25%、50%、75%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25、V50、V75)。结果喘息组的Th17、Th17/Treg比例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Treg比例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P<0.05);喘息组的Foxp3表达及IL-10水平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RORγt表达及IL-17水平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P<0.05);喘息组的Notch1、Hes1表达高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P<0.05);喘息组的FEV1、FEV1/FVC、PEF、V25、V50、V75等肺功能指标水平低于非喘息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水平升高,导致患儿肺功能下降,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干预Th17/Treg细胞分化,影响相应细胞因子水平,参与支原体肺炎发生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的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白细胞介素-2(IL-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信号通路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58例。另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健康体检小儿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和Treg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2和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STAT3mRNA和STAT5mRNA表达。结果急性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Treg%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Th17和Th17/Treg高于对照组,而Treg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STAT3mRNA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STAT3mRNA高于对照组,而STAT5mRN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h17/Treg及IL-6/STAT3、IL-2/STAT5信号通路参与了儿童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生、发展,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体内存在Th17与Treg细胞亚群失衡,存在IL-6/STT3信号通路激活,IL-2/STAT5信号通路活性下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进行监测,探讨Th17/Treg免疫失衡与前列腺癌激素抵抗的评价。方法对全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54例发展为抵抗性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一般状况匹配的37例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激素难治组和激素敏感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0和IL-17,分析Th17与IL-17的相关性和Treg与IL-10的相关性以及Th17/Treg与前列腺癌控制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外周血Th17、IL-10、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经阿比特龙加泼尼松治疗3个月后,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IL-10、IL-17水平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IL-17、IL-10变化与Th17/Treg细胞变化一致且相关。结论Th17/Treg免疫平衡与前列腺癌激素抵抗性相关,Th17/Treg免疫平衡对前列腺癌激素治疗明显影响,Th17/Treg比值变化对前列腺癌激素治疗有评价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及辅助型T淋巴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Th17/Treg)与细胞因子。方法选择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血液风湿科2016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感染患者60例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未感染患者40例纳入未感染组。对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进行分析,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干扰素-γ(IFN-γ),对感染组不同分期患者Th17、Treg、Th17/Treg、IL-17、IL-23、IFN-γ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以呼吸道感染为主(71.67%);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株,革兰阳性菌2株,真菌(白假丝酵母)4株;感染组Th17、Th17/Treg、IL-17、IL-23分别为(2.09±0.61)%、1.77±0.29、(83.81±24.25)pg/ml、(43.51±16.34)pg/ml高于未感染组,Treg、IFN-γ分别为(1.18±0.35)%、(20.81±8.94)pg/ml低于未感染组(P<0.05);三组患者Th17、Treg、Th17/Treg、IL-17、IL-23、IFN-γ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II期患者Th17、Th17/Treg、IL-17、IL-23分别为(2.41±0.31)%、(2.56±0.23)、(89.86±17.28)pg/ml、(47.61±12.19)pg/ml高于I期及II期患者,Treg、IFN-γ分别为(0.94±0.18)%、(14.29±4.97)pg/ml低于I期及II期患者(P<0.05);II期患者Th17、Th17/Treg、IL-17、IL-23高于I期患者,Treg、IFN-γ则低于I期患者(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以呼吸道感染居多,病原菌总体分布松散,且随临床分期增加Th17/Treg的失衡也逐渐严重,临床应加强病原培养及针对性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方法分别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4例(UCC组)、同期妇科门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28例(CIN组)、HPV感染患者32例(HPV组)以及健康体检对照组20例(H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Th17、Treg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4、IL-17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组外周血的Th2细胞百分比、Th17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和Th17/Treg比值明显上升,而Th1细胞百分比和Th1/Th2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IN组、HPV组和HC组比较,UCC患者外周血的IL-4、IL-17和TGF-β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组和H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和Th17/Treg的免疫失衡参与了宫颈上皮内瘤变向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病原学特点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选择三亚市人民医院老年科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OMSI分为感染组82例及非感染组60例。分析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Treg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干扰素-γ(IFN-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感染患者临床标本共检出病原菌8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7株,占65.52%,革兰阴性菌30株,占34.48%;检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检出的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感染组Th17(17.52±2.18)%、Th17/Treg(3.01±0.24)、IL-17(65.67±18.24)pg/ml、IL-23(42.08±11.39)pg/ml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reg(5.83±1.06)%、IFN-γ(18.89±5.22)pg/ml、TGF-β水平(23.24±6.01)pg/m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普雷沃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可根据耐药性选用合理抗菌药物,感染患者Th17/Treg失衡,Th17细胞及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升高,Treg细胞及抑炎细胞因子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胎膜早破(PRO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探讨PROM 的Th1/Th2免疫偏移.方法 对足月胎膜早破(PROM)组39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34例和正常足月妊娠组(对照组)38例3组的PBMC经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后,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同步检查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用PV-9000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IFN-γ和IL-4在胎盘局部的表达.结果 3组PBMC分泌IFN-γ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13,P<0.01);其中PROM组IFN-γ为(158.6±38.9)ng/L,对照组为(105.3±33.6)ng/L,PPROM组为(201.4±29.2)ng/L,PROM组较对照组升高(q=6.438,P<0.05),但低于PPROM组(q=4.033,P<0.05);3组PBMC分泌IL-4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291,P<0.05);其中PROM组IL-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q=2.051,P<0.05),但高于PPROM组(q=2.842,P<0.05);3组IFN-γ/IL-4比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62,P<0.05);PPROM组绒毛羊膜炎病理改变明显,PROM组绒毛羊膜炎改变较轻;3组间IFN-γ在胎盘局部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2,P<0.05),PPROM组最高;3组间IL-4表达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8,P<0.05),PPROM组最低.结论 胎膜早破的免疫偏移状态表现为Th1型增强和Th2型减弱,Th1/Th2型免疫平衡指数IFN-γ/IL-4比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reg/Th17细胞失衡在尖锐湿疣(CA)发病及复发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取52例CA患者(初发27例,复发25例)作为研究组,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外周血Treg、Th17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和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A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Foxp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复发组高于初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h17细胞比例、RORγt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复发组Th17细胞比例低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reg/Th17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4.60(3.20,8.68)vs 1.39(1.05,2.05)],复发组高于初发组[8.19(4.21,10.81)vs 3.52(2.47,4.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A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失衡,复发患者Treg/Th17细胞失衡更显著,并可能在CA发病及复发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