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0-10岁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的沙门菌的血清型、PFGE分子分型研究及耐药特点。方法 对分离自腹泻患儿病例的47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27种抗生素的药敏实验;采用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指纹图谱分型研究。结果 47株沙门分为9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两种,分别为肠炎沙门菌23株占48.94%,鼠伤寒沙门菌14株占29.79%。47株沙门菌对磺胺异恶唑耐药率(57.45%)最高,其次为氨苄西林(48.94%)和链霉素(48.94%)。23株肠炎沙门菌可分成8个PFGE指纹图谱,15株鼠伤寒沙门菌可分成14个PFGE指纹图谱。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0-10岁儿童食源性沙门菌血清主要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各血清型的耐药性有所不同,PFGE指纹图谱呈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建立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 对136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对其中优势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菌株进行PFGE分型,获得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 v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6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优势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49.26%),67株德尔卑沙门菌可分为41个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相似值100%的为同一PFGE型别),主要集中在3个型别中。结论 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优势血清型是德尔卑沙门菌,生肉制品是其主要的来源,同种血清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16—202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为沙门菌引起感染性腹泻的防控、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可靠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省2016—2020年临床腹泻病例分离的90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采用BioNumeries 7.6软件对菌株间的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90株沙门菌分为13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PFGE聚类分析得到54种带型,各带型间相似度为51.4%~100%,每种带型包含1~10株菌,同一血清型菌株的PFGE带型相似度较高,且存在多次聚集现象。药敏结果显示90株沙门菌呈现36种耐药谱,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66.7%,60/90),其次为萘啶酸(62.2%,56/90),头孢西丁全部敏感。多重耐药率达48.9%(44/90),其中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率分别为87.5%和45.8%。结论 辽宁省沙门菌引起腹泻病例呈散发态势,菌株多重耐药趋势明显,且耐药率较高,耐药谱广泛,应进一步加强分子溯源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温州市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分析分离的沙门菌血清型分布、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方法依据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菌株分离鉴定及血清学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PFGE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6类食品2 039份样品中,37份样品检出沙门菌,检出率为1.8%,其中生禽肉和生畜肉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9%(20/290)和3.4%(10/290)。37株沙门菌分属16种血清型,居前三位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81.1%(30/37)的菌株对17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呈现24种耐药谱,多重耐药率为56.8%(21/37)。PFGE图谱分为31种PFGE带型,呈多态性。结论沙门菌在温州市食品中存在一定的污染率,耐药情况形式严峻,PFGE图谱的聚集性与沙门菌的血清型有一定的联系,与耐药谱之间的关联性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2007—2016年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趋势,掌握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污染状况,为暴发预警、溯源调查及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07—2016年四川省自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食物中毒样品、养殖动物及零售食品中分离的106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及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106株德尔卑沙门菌对8类1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人源性和动物源性菌株对四环素、萘啶酸、氯霉素、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均大于20%。其中人源性菌株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动物源性菌株;动物源性菌株对四环素、萘啶酸、氯霉素耐药率均明显高于人源性菌株。经Xba I酶切后106株菌共分为67个PFGE带型,不同年份的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及零售食品生猪肉分离株具有相同PFGE带型。结论 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分离株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PFGE型别呈多样性,部分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分离株与生猪肉分离株PFGE具有相同带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沙门菌患者中分离最多的肠炎沙门菌及食品中分离最多的德尔卑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子分型及耐药状况。方法 参照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 Net China的沙门菌PFGE分子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分析耐药板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 Institute, CLSI)的相应标准获得S、I、R结果。结果 56株肠炎沙门菌呈11种PFGE带型, 有4种优势带型, 对氨苄舒的耐药率最高, 为57.14%, 对亚胺培南最敏感。27株德尔卑沙门菌呈25种PFGE带型, 对复合磺胺的耐药率最高, 为64.29%, 对亚胺培南最敏感。结论 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有明显的优势带型, 本地区肠炎沙门菌对氨苄舒的耐药率最高。德尔卑沙门菌分子分型呈多样分布, 复方磺胺是本地区德尔脾沙门菌最耐药抗生素。2种沙门菌都对亚胺培南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2—2018年广州市海珠区沙门菌食品污染物监测分离株、食物中毒分离株、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株的血清学分型及生化分析。方法 2012—2018年分离416株沙门菌,包括28株食物中毒菌株、5株食品污染物监测菌株、383株体检人群菌株,对其进行血清学分型、生化鉴定。结果 416株沙门菌鉴定出40个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菌56株(13.5%),肠炎沙门菌46株(11.1%),德尔卑沙门菌41株(9.9%),其他血清型273株(65.6%)。沙门菌以A~F群血清型为主,同时检出多例罕见血清型。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人群中沙门菌的血清型众多且分布广,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为海珠区优势沙门菌血清型;开展沙门菌血清型监测,对该菌引发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零售分割鸡肉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及其药敏性、血清型和基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基因型,为预警食源性沙门菌疾病暴发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采集的188份零售分割鸡肉中沙门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PFGE方法确定沙门菌DNA酶切电泳图谱,使用BioNumerics软件聚类分析电泳结果,确定沙门菌基因型。结果 188份零售分割鸡肉中共有34份(18.1%)样品检出沙门菌,农贸市场样品沙门菌检出率(24.6%,29/118)高于超市(7.1%,5/70)。鸡腿、鸡爪、鸡脖和鸡肝样品中沙门菌检出率高于鸡肠和鸡胗。34株沙门菌中共检出10种血清型,其中科瓦利斯沙门菌最为流行,高于德尔卑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株均对磺胺异噁唑、氯霉素、头孢噻呋和环丙沙星耐药,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萘啶酮酸、四环素、链霉素、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34株沙门菌PFGE分型后可被分为11个簇,同一血清型菌株基本聚于同一大簇,同一时间、从相同市场采集的不同样品,其分离株PFGE型相似度均较高,表明分割鸡肉在加工或销售过程可能存在交叉污染。农贸市场分离菌株基因型多样性比较丰富。结论杨凌及周边地区零售分割鸡肉存在沙门菌污染,沙门菌血清型和基因型多样化,耐药菌株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21年贵州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离沙门菌的血清型、耐药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全省2021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腹泻病例中分离的164株沙门菌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14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64株沙门菌可分为25种血清型,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76,46.34%)、肠炎沙门菌(25,15.24%)和爪哇安纳沙门菌(15,9.15%)。164株沙门菌耐药率为100%,多重耐药率达86.59%;其中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和萘啶酸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12%(156/164)、78.05%(128/164)和63.41%(104/164)。72株鼠伤寒沙门菌PFGE聚类分析后共分为58种指纹图谱,24株肠炎沙门菌有12种指纹图谱,15株爪哇安纳沙门菌有3种指纹图谱。结论 贵州省腹泻患者沙门菌血清型种类较多,多重耐药现象严重,PFGE指纹图谱表现出遗传多样性。应加强对沙门菌的耐药监测,尤其是优势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4—2010年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收集的100株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100株非伤寒沙门菌通过PFGE分型分为62个不同的带型,每个带型包含1~11株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100株菌中有55株菌表现为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5株。菌株对各抗生素的耐药率为萘啶酸40%、四环素30%、氯霉素15%、庆大霉素10%、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10%、环丙沙星9%、头孢西丁1%、头孢噻肟0%。结论沙门菌PFGE带型和耐药谱均与血清型存在很高的一致性。提示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开展对该菌分子分型与耐药特征分析的联合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进出口食品中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PFGE和 MLST分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PFGE和MLST两种方法对进出口食品中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分辨力和应用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方法:采用PFGE和MLST两种方法对进出口食品中分离得到的鼠伤寒及肠炎两种血清型共30株沙门氏菌进行分型研究。结果:两种血清型共30株沙门氏菌经PFGE分型可得到23种型别,DI值为0.9563;鼠伤寒和肠炎两种血清型菌分别经PFGE分型,DI值分别为1.000和0.9048。MLST对30株沙门氏菌分型得到4种ST型,DI值为0.5793;鼠伤寒和肠炎两种血清型菌分别经MLST分型,DI值分别为0.2571和0.1333。结论:在分辨力方面,PFGE更适合于同一沙门氏菌血清型的分型,MLST适合于不同沙门氏菌血清型间的分型。MLST在替代、补充血清型分型方面有潜在的优势,PFGE在溯源研究方面似乎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四省肉鸡屠宰厂沙门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PulsNet实验方法,对2010年监测四省肉鸡屠宰厂分离到的167株沙门氏菌,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 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并建立数据库。结果 167株沙门氏菌共分为18个群,包括了75个不同的带型。相同血清型具有相似带型,基本归于同一群。65株印地安纳沙门氏菌分成了38个带型,54株肠炎沙门氏菌分成了16个带型,16株奥尔巴尼沙门氏菌分成1个带型。结论 各省沙门氏菌的带型具有地区性差异, 又具有优势型别的交叉。屠宰厂存在严重的交叉污染,加强加工环节关键控制点沙门氏菌的监测和干预,从而降低肉鸡及其产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这是从源头控制污染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分离的沙门氏菌进行耐药特征分析。方法 2个收集2013—2018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对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使用微量肉汤法对分离的沙门氏菌菌株进行2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检测,开展耐药率、非敏感率、多重耐药率和耐药谱分析。结果 腹泻病例沙门氏菌检出率为5.44%(113/2 076),包含26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氏菌构成比为32.46%(37/114),鼠伤寒沙门氏菌构成比为27.19%(31/114)。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为44.74%(51/114),分布62种耐药谱;肠炎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为67.57%(25/37),分布29种耐药谱。鼠伤寒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为45.16%(14/31),分布20种耐药谱。结论 北京市顺义区分离自腹泻病例的沙门氏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耐药谱分布呈现多样性。应持续开展沙门氏菌病原学监测,为沙门菌感染的科学防控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门诊腹泻病例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情况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14—2018年北京市门诊腹泻病例EPEC分离株进行8类14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参照PulseNet中非O157大肠埃希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对不同区县不同采样时间分离的菌株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对140株菌基因组经限制性内切酶Xba Ⅰ酶切后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北京市门诊腹泻病例EPEC分离株总耐药率为84.8%(391/461),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6.4%(294/443)、54.0%(249/461)、45.6%(210/461)。461株菌分为200种耐药谱,耐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数达249株(54.0%),有1株菌对7类12种抗生素耐药。常见耐药谱为萘啶酸耐药,占4.3%(20/461)。环丙沙星、萘啶酸、四环素、亚胺培南耐药率和耐药谱种类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其中140株菌共产生136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较为分散,无优势带型,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为53.3%~100.0%。结论 2014—2018年北京市腹泻病例EPEC 耐药情况严重,耐药谱复杂广泛,多重耐药菌株及耐药谱种类呈逐年增多趋势。菌株的基因型呈多态性分布。  相似文献   

15.
食品动物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及对β-内酰胺类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食品动物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情况。采用玻片凝集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710株分离自食品动物源沙门氏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和10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710株沙门氏菌有15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为鸡白痢沙门氏菌(S.pullorum)、德尔卑沙门氏菌(S.derby)、吉韦沙门氏菌(S.give)和菲利斯河沙门氏菌(S.fyris);菌株对10种β-内酰胺类药物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13.66%~58.03%),66.19%菌株对3种及以上药物同时耐药,耐药谱型复杂;菌株分离年代与耐药率无明显相关性,但整体上菌株对该类药物耐药率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耐药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血清型,其中鸡白痢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沙拉姆沙门氏菌和默尔斯沙门氏菌耐药菌株所占比例高达100%。以上结果说明,我国食品动物源沙门氏菌血清型呈多样性,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谨慎使用该类药物,各动物中非致病性血清型菌株耐药现象严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市售整鸡的沙门氏菌污染状况,为建立食物污染及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1~2012年仍呼和浩特地区采集冷冻、冷藏和现宰杀整鸡样品,迚行沙门氏菌的定性检测、血清分型及耐药性研究。结果 不同状态整鸡样品的沙门氏菌携带率明显不同,冷藏整鸡沙门氏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冷冻和现宰杀整鸡。血清型主要为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36株沙门氏菌均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五耐最为严重(25%)。结论 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鸡肉中的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都区2014—2019年分离的54株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情况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从病例监测、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分离的54株鼠伤寒沙门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54株鼠伤寒沙门菌耐药率为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