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周洋  王澜  方晓风  曲桂玉 《职业与健康》2023,(19):2705-2709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大学生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从2016年1月—2022年5月关于中国大学生睡眠障碍患病状况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5.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8篇文献,总样本量为94 829例,我国大学生睡眠障碍总患病率为22.8%(95%CI:19.8%~25.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调查年份及地区的大学生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国大学生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刘芸  董永海  李晓云 《现代预防医学》2014,(8):1442-1445,1449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2000-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睡眠障碍患病率状况。方法系统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群睡眠障碍患病率的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合并患病率,并对性别、年龄、地区、婚姻状况、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城市/农村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参考文献13篇,总调查人数16 284例,其中睡眠障碍患者7 948例。经Meta分析,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为47.2%(95%CI:35.8%~58.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睡眠障碍患病率为49.2%,低于老年女性58.2%;60、70、80岁年龄组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分别为35.3%、41.5%、51.0%;农村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为52.8%,城市为41.4%;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率分别为37.2%、63.3%、43.3%;丧偶老年人患病率为50.1%,在婚者为33.1%;身体伴有其他疾患的老年人为58.6%,无疾患者为49.1%。结论中国60岁以上人群老年人睡眠障碍患病严重,应引起公众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40~65岁女性人群睡眠障碍患病率。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 Fang、VIP、Pub 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中国40~65岁女性人群睡眠障碍有关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3年3月27日。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1项研究,包括36 564例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40~65岁女性人群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9.1%(95%CI:32.1%~46.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睡眠障碍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绝经过程的发生发展递增,样本量<2 000人比样本量≥2000人的患病率高(均P<0.01)。结论当前证据显示,我国40~65岁女性人群睡眠障碍患病率为39.1%,其中≥55岁及绝经后女性人群患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描述我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水平,为老年人MS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2005—2021 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收录的有关中国老年人MS患病率研究的文献。采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编制的横断面研究质量评价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估算患病率,并对性别、地区差异、发表时间、年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采用Egger检验判断发表偏倚,通过排除其中任意一篇文献对合并效应值的影响来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研究文献,共77190名老年人,中国老年人MS的合并患病率为23.9%(95%CI:21.8%~26.1%);亚组分析显示,老年男性的合并患病率为21.6%(95%CI:19.5%~23.8%),老年女性的合并患病率为26.1%(95%CI:23.6%~28.6%),老年女性的MS的合并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08);而以地域,年龄以及发表年度作为亚组划分,各组老年人MS的合并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近20年来,我国老年人MS患病率无明显变化,应注重对老年女性MS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徐州市中学生肥胖、睡眠障碍情况,并探讨肥胖与睡眠障碍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徐州市的1 047名中学进行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结果 徐州市中学生的肥胖患病率为7.2%,超重患病率为17.5%.男生患病率大于女生,初三学生患病率高于初二和初一,性别和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徐州市中学生的睡眠障碍患病率为20.2%,肥胖组中学生的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非肥胖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P< 0.05).结论 徐州市肥胖中学生睡眠障碍患病率较高,应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国高海拔地区藏族初中生睡眠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海拔地区藏族中学生睡眠质量的改善和干预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2022年4—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中国西藏地区的拉萨、日喀则、那曲地区对5 486名藏族初中生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进行人口学因素、睡眠障碍、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藏族中学生睡眠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高海拔地区藏族初中生PSQI平均得分为(5.67±3.23)分,睡眠障碍检出率为24.72%。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分别为21.61%,28.59%,2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敏感(中度及以上)、抑郁(较轻、中度及以上)、焦虑(较轻、中度及以上)、学业压力(中度、重度)、零点后入睡(偶尔、有时、经常、总是)、睡眠环境评价(过亮、噪音大)、父母睡眠障碍与藏族中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74,1.68,2.62,1.32,2.0...  相似文献   

7.
中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Meta分析了解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病情况,为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1979-2017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中有关中国儿童ADHD患病率研究文献,检索1946-2017年PubMed中研究地区在中国的相关文献。根据STROBE声明中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利用Stata 12.0软件合并患病率,并对性别、地区、发表年份、诊断方法及抽样方法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采用Egger检验及漏斗图评估各文献发表偏倚,通过采用不同模型和排除其中任意1篇文献对合并效应值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总样本量88 755人,男童46 216人,女童42 539人。中国儿童ADHD总患病率为5.6%(95% CI:5.0%~6.3%)。亚组分析显示男童患病率7.7%(95% CI:6.7%~8.8%),女童患病率3.4%(95% CI: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发表年代、诊断方法和抽样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儿童ADHD患病率较高,男童患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应采取早筛查、早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8.
刘莹  刘霞  崔平  刘苗苗 《中国卫生统计》2022,(6):878-881+88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了解中国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病率状况。方法 检索2012年1月-2022年3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研究的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利用Stata 12.0软件合并患病率,按照性别、年龄、地区、城乡、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亚组分析。采用Egger检验及漏斗图评估文献发表偏倚,并作敏感性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文献22篇,总调查人数257165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10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AD患病率为4.8%(95%CI:4.2%~5.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女性AD患病率高于男性,80岁以上AD患病率最高,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西北地区老年人AD患病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AD患病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近十年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AD的患病率约4.8%,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中国≥40岁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OS、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2010年1月-2019年12月发表文献。采用Stata 15.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1项研究,包括23107例COPD患者。中国≥40岁成人COPD患病率为9.4%(95%CI:8.6%~10.4%)。亚组分析显示,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北方人群患病率低于南方人群;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患病率随文化程度降低而升高;吸烟人群患病率高于不吸烟人群。结论 我国≥40岁成人COPD患病率较高,不同特征群体患病率不同,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获取我国青年学生干眼症患病率,为干眼症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读秀、CBM、web of science、PubMed、Springer link、Elsevier等国内外数据库关于我国青年学生干眼症的横断面调查,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并追溯参考文献作为补充。严格设定纳入和排除标准,利用R软件使用随机效用模型计算干眼症合并患病率,并对性别、诊断标准、地区和学段进行亚组分析,探索异质性来源。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是否稳健,使用漏斗图、Begg秩相关检验和Egger回归分析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纳入的研究总样本量为30 139名,干眼症患者9 453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青年学生干眼症患病率为29.25%,95%CI为22.69%~37.71%。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诊断标准之间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段、性别学生干眼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我国青年学生干眼症患病率较高,并且高于全球平均患病率。单组率的meta分析结果可靠,需要采取积极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张志华  孙业桓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0):1481-1485
了解2011年以来中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为学生网络成瘾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Ovid,Pubmed,Hong Kong University Theses Online,Web of Science 中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之间发表的有关中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文献,利用Stata 14.0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25 篇文献,累计调查中学生72 832 名,网络成瘾者共6 859 名; 依据网络成瘾判断标准1、标准2和标准3,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率分别为10.78%(9.19% ~ 12.48%),6.92%(4.72% ~ 9.51%) 和10.37%(7.62% ~ 13.49%).3 种标准结果均显示,男生网络成瘾率均高于女生(P 值均<0.05),初中生和高中生网络成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 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呈流行趋势,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及其交互作用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的关联,为农村中学生NSSI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徐州市随机抽取4所农村中学,按照学校年级分层、班级随机选取的原则对1 72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使用纸质调查问卷(包括人口学因素、自伤行为评估简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状及其交互作用与NSSI的关联。结果 30.5%的中学生存在NSSI行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NSSI报告率(33.0%)比男生(27.3%)高,有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者NSSI报告率更高,分别为46.8%和43.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发生NSSI的风险是无睡眠障碍者的1.80倍(OR值95%CI=1.42~2.28,P<0.01);存在抑郁症状的学生发生NSSI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者的3.32倍(OR值95%CI=2.60~4.24,P<0.01)。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阿珠  徐耿  苏普玉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665-1670
探讨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干预和控制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中国学术文献库总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中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文献.使用R软件及其Meta程序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按照性别、学段、城乡、独生子女、地区以及调查年限进行亚组分析,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价.结果 最终共纳入文献22篇,累计纳入总样本量146 936人,非自杀性自伤总检出率为27.4% (95% CI=24.5%~30.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男生(27.2%)高于女生(25.6%),非独生子女(28.8%)高于独生子女(28.0%),农村(32.2%)高于城市(27.7%),中部地区(32.3%)高于西部(30.1%)、东部(25.4%)、东北部(5.5%)地区,2012年及之后调查的检出率(31.4%)高于2012年之前的检出率(2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7.03,9.85,30.28,531.58,120.95,P值均<0.05).本次所纳入研究文献无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稳健.结论 我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总体检出率较高,且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城乡、地区以及调查年限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探讨健康素养、睡眠质量与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关联,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沈阳某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77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结果 中学生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6.49±19.87)分.初中生和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799,16.487,P值均<0.01).中学生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8.3%和20.9%.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20.3%)高于初中生(14.3%)(x2=4.066,P<0.05);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差者睡眠障碍(27.0%)和抑郁症状(36.5%)的检出率均高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者(x2值分别为6.710,10.19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和睡眠质量的交互作用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同睡眠质量情况下,健康素养水平越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越大,呈现剂量一反应关系(P值均<0.05).结论 通过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可有助于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中学生睡眠障碍的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徐州市部分农村的1385名中学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测评,并同时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睡眠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6.6%,初中生的发生率为32.4%,高中生为40.0%.男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39.7%,女生为32.5%.年级和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级、睡眠环境、交往压力、体育锻炼进入睡眠障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徐州市农村中学生的睡眠障碍问题较为严重,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中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睡眠时间静态活动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卓娅  孙艳  余毅震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11-312,314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睡眠时间、静态活动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肥胖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学生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调查表”,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湖北省3 182名城乡中小学生进行睡眠时间、静态活动调查,并在现场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分析睡眠时间与静态活动对超重肥胖的影响.结果 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1.7%,其中男生为14.8%,女生为8.5%,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x2=30.49,P<0.05);小学生超重检出率显著高于中学生(x2=72.40,P<o.05).调查前的过去7d里,小学生睡眠不足1 003例,占98.9%;中学生睡眠不足1 659例,占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40,P<0.05).小学生各项静态活动平均每天≥2 h的分别为看电视(13.6%)、上网(33.7%),中学生分别为看电视(13.5%)、上网(23.5%),中、小学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睡眠不足、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均≥2 h的学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2.3%,13.0%和15.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网时间长(≥2 h)的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是上网时间短(<2 h)学生的1.393倍(P<0.05).结论 长时间上网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叶盛  杨月  刘辉  刘黎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7):1015-1018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探讨视屏时间、睡眠时间与抑郁症状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选取南京市城区5所中学、郊县3所中学共2 01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中学生视屏时间和睡眠时间,应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评价抑郁症状。  结果  27.71%(557名)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CES-D≥16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屏时间>2 h/d(OR=1.90,95%CI=1.53~2.37)、睡眠时间 < 7 h/d(OR=2.54,95%CI=1.88~3.42)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按视屏时间分层分析发现,睡眠时间 < 7 h/d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在视屏时间>2 h/d组(OR=2.46,95%CI=1.64~3.71)高于视屏时间≤2 h/d组(OR=2.35,95%CI=1.51~3.65)。  结论  南京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视屏时间长、睡眠时间少与抑郁症状风险增加相关。应重点关注视屏行为和睡眠不足联合暴露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网络成瘾行为状况,为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某区2所普通初中和2所普通高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合计8个班级)共264名初二和高三学生,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匿名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上网率为92.0%,初、高中生分别为88.2%、96.0%,男女生分别为91.0%、92.8%;网络成瘾率为10.4%,初、高中生分别为7.5%、13.3%,男女生分别为13.5%、7.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学开始触网的比例初中生(84.2%)高于高中生(67.5%)。初、高中生上网目的排在前三位的均为浏览网页/逛论坛/看视频、聊天、上社交网站/刷微博。有网瘾者及非网瘾者中均有一半以上的对象表示上网对生活没有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的频率、上网的地点、每周上网的时间有关。 结论 中学生网络使用已非常普遍,网络成瘾现状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19.
探讨广东省青少年睡眠时间、运动情况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青少年体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深圳市、阳江市、清远市3 020名初中和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身心健康问卷调查睡眠时间、运动等情况,测量研究对象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广东省青少年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为11.49%,初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13.18%,高中生为9.54%;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比例分别为74.83%和94.23%;初中生参加充足(≥3次/周)大强度和小强度运动的比例分别为32.61%和29.02%,高中生分别为18.52%和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523,42.063,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8h的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率为9.99%,高于睡眠充足的学生(2.47%).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运动、城乡、父母文化程度、是否独生等因素以后,睡眠时间<8 h/d仍是高中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7,95%CI=1.34~5.75),运动情况与青少年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睡眠不足为高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参与运动与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生无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有关因素,为指导中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农村中学生831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南省农村中学生上网报告率为54.7%,男生报告率(66.2%)明显高于女生(42.4%)(P<0.01);网络成瘾倾向报告率为11.3%,男生(17.1%)明显高于女生(5.2%)(P<0.01);网络成瘾报告率为1.5%,男生(2.6%)明显高于女生(0.4%)(P<0.01)。学生上网的目的分别是聊天(61.1%)、多媒体娱乐(60.6%)、玩游戏(44.1%)。结论河南省农村中学生网络使用行为较普遍。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关注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青少年正确合理地利用互联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