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永弟 《山东煤炭科技》2021,(3):142-143,152
针对云冈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煤尘污染,且易造成下级输送带损伤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落煤点缓冲除尘装置。实践应用效果理想,有效解决了带式输送机运输区域的粉尘浓度污染问题及下级带式输送机因落煤问题造成砸坏和冲击损伤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煤炭技术》2017,(11):244-246
根据输煤系统沿线设备的数据,预测沿线带式输送机的煤量,通过调节某些带式输送机的带速或者停掉某些带式输送机来控制煤矿运输系统沿线煤量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实现煤矿运输系统的连续出煤。  相似文献   

3.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运输、煤炭洗选、冶金矿山运输、港口物料运输等许多工业领域的主要设备之一,而输送带跑偏是带式输送机运转过程中最常见的故障,严重影响设备的寿命及生产安全。该文根据多年现场实践,对选煤厂输煤系统主要设备带式输送机最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胡成功 《矿山机械》2021,49(3):35-38
为解决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回程段输送带落料污染环境的问题,对输送带进行了翻转设计,并对翻转位置进行优化,使翻转装置的设计更加合理.输送带翻转后,承载面始终保持向上,避免了输送带上粘附的物料与下托辊接触后掉落地面而污染沿线环境,同时翻转装置处由于振动产生的大量落料由溜槽收集后自动卸载至回程带面,反向运输至露天矿处理,实现了集中落料、自动清扫,提高了长距离双向运输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可为高寒地区输送带翻转装置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神宝能源公司选煤厂为工程背景,基于欧拉模型、软球碰撞模型和离散元模型(DEM)对高寒地区胶带输煤系统落煤管内物料的运行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胶带输煤系统产尘机理和原因。采用无动力除尘技术对其现有胶带输煤系统进行改造,并在302#胶带输煤系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胶带输煤系统输送每吨煤时的煤尘收集量由原来的1.810 g降至0.022 g,下降了约98.7%,空气中粉尘质量浓度降至2 mg/m3以下,克服了传统粉尘防治技术的弊端,从源头上抑制了胶带输煤系统粉尘的产生,有效地降低了作业空间内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6.
《煤矿机械》2021,42(7):172-173
针对落料点不正引起的带式输送机跑偏问题,通过跑偏机理分析,提出2种漏槽挡板改造方案。通过提高漏槽挡板使用效率,使物料往输送带中心下落,解决落料点不正问题,从根本上避免了带式输送机落料点不正引起的跑偏,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使用效率,稳定了安全生产,降低了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7.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煤炭输送设备,其运输过程中的参数直接关系到物料运输的经济性。由于井下综采作业受多重因素影响,在单位时间内传输到输送带上的煤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使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的负载分布不均匀,极易导致输送带的跑偏、撒料,也会严重影响输送机系统的运行速度,给井下煤炭运输效率和经济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分割法的带式输送机运量监控系统,能够精确判定单位时间内带式输送机上物料的分布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合理地整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的速度和物料分布,极大地提升了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运输造成的粉尘浓度超标问题,提出了输送带运输触控喷雾除尘方法。以红柳林煤矿25211综采工作面运输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触控喷雾系统的现场应用与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触控喷雾系统效果良好,开启后各测点的粉尘浓度均有明显下降。但由于触控喷雾系统覆盖范围有限,随着距离的增加总尘和呼尘浓度虽相比未开启设备时有所降低,但除尘效率有所下降,直至粉尘浓度超过容许浓度。因此,需要在运输巷中架设多台触控喷雾系统才能满足整条巷道带式输送机输送带运输扬尘的除尘需求。  相似文献   

9.
张铁毅 《煤矿安全》2014,(4):99-102
锡林郭勒盟属高寒地区,本地区褐煤水分高、粘附性强,冬季利用户外胶带机运输褐煤胶带表面冻粘、板结严重,回程胶带大量撒煤。胶带上的冻粘煤和沿线撒料严重制约企业安全生产和设备平稳运行,且需要大量人工对其进行清理和倒运。研究了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冬季户外胶带机运输含水量较高物料的防冻粘技术,该技术利用氯化钙、添加剂等多配方混合溶液喷洒胶带物料承载面,有效解决了高寒低温环境下物料与输送带承载面发生的冻粘、板结,保障了高寒地区冬季户外胶带机运输安全,降低胶带机运营成本,延长胶带机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带式输送机作为一个具有黏弹性的系统,在启、制动阶段都具有相当大的运动质量,导致其动态响应过程极其复杂。为使带式输送机输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时运量合理调节带速,实现有煤快运、煤少慢运、无煤待机的目的,利用西门子PLC编程软件STEP 7进行了硬件组态,设计了带式输送机输煤系统启车流程及运行过程中的节能调速控制流程,并完成了输煤系统控制软件的编程。  相似文献   

11.
选煤厂煤流转载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扬尘,尤其在一些高差较大、落料点较多的转载点扬尘问题更为突出。为降低选煤厂生产现场粉尘浓度,提高职业卫生水平,开发了一种新型无动力除尘系统,并将之应用于鲍店选煤厂粉尘治理难度较大的231~#带式输送机和356~#带式输送机除尘。生产实践表明:无动力除尘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现场的粉尘浓度,实现了粉尘的有效治理,降低了除尘系统电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闫学伟 《煤矿机械》2014,35(12):10-13
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公司输煤系统带式输送机自投产至今已经连续运行了18 a,洒漏煤、构架锈蚀、粉尘浓度超标、设备已到大修周期,影响系统的整体安全性,经过3 a的输煤廊道综合治理,设备旧貌换新颜,同时积累了部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胜利一号露天煤矿至电厂输煤系统煤灰双向运输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针对电厂燃煤及粉煤灰的特性,对输送系统的工艺布置进行分析研究。结合项目现场实际情况,从可行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各个方面考虑,对带式输送机结构形式进行了特殊设计,对粉尘污染、防冻、防堵等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输送带冬季低温冻粘物料理机进行深入分析,对比现有输送带低温防冻粘技术的优缺点,探索基于氯化钙水溶液的输送带防冻粘物料解决方案,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水溶液具有不同冰点的防冻结特性,结合氯化钙水溶液的防腐蚀性与粘着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氯化钙水溶液的输送带防冻粘物料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韩国庆 《煤矿机械》2014,35(12):122-124
根据开滦唐山矿业公司Y486综放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使用情况分析,对Y485工作面顺槽带式输送机进行改造,找出在煤层赋水大倾角下山条件下影响带式输送机运行的主要原因:即带式输送机机头堆输送带撒煤、中部水煤冲击撒煤、重载停车撒煤、电控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采用带式输送机机头加自动张紧、加大输送带包角、增加盘式制动闸、完善电控系统等措施予以解决,达到减少机电事故,确保带式输送机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
郭明  刘明申 《煤炭技术》2015,34(5):283-284
将综采的桥式转载机及综掘的桥式输送带转载机与带式输送机间的落煤处的挡煤装置由传统的固定式改造为可移动的专用落煤装置,由于大大改善了挡煤接口状况,避免了因接煤点不正造成带式输送机机尾跑偏,杜绝了带式输送机撒煤、拉回煤现象,提高装煤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带式输送机跑偏造成的煤料抛洒和设备损坏问题,首先介绍了带式输送机的组成结构,然后分别对空载工况和物料运输工况下的输送带跑偏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给出了四个方面的输送带静态纠偏措施,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动态纠偏系统的组成、跑偏量检测方法、纠偏装置结构、纠偏控制策略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杜青炎 《煤矿机械》2023,(3):165-166
为解决带式输送机搭接处机尾频繁被砸坏等问题,以转载机接煤点为研究对象,结合综采工作面机尾自移装置的结构及原理,设计了带式输送机搭接位置缓冲装置,有效降低了落煤对输送带的波形冲击,提高了搭接位置的机架稳定性,降低了故障率。  相似文献   

19.
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矿用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制造上可有效提高整机设计品质、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在机械产品研发中的技术优势与应用现状,列举了国外较为成熟的几款带式输送机专业化虚拟仿真软件,概述了国内学者借助第三方软件搭建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的方法策略,针对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刚-柔体结构特征,提出了建立矿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多领域联合仿真的方法与设计框架,讨论了当前矿用带式输送机虚拟样机中关于输送带黏弹性体的准确建模、均匀与非均匀物料加载、柔性体输送带与刚性体零部件之间接触定义尚未妥善解决的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相关解决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20.
邹常富 《现代矿业》2020,36(5):198-201
针对输煤暗道的生产工艺现状,提出了采用通风与密闭抽尘净化技术,结合转载落料点密闭干雾降尘等技术措施,实现了输煤暗道内粉尘的的综合治理,通过粉尘浓度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对输煤暗道通风除尘系统的远程连续监测监控,输煤暗道转载点下风侧5 m作业人员通行的位置总粉尘浓度由380.8 mg/m3降至19.8 mg/m3,降尘效率达94.8%,呼吸性粉尘浓度从96.7 mg/m3降至8.4 mg/m3,降尘效率达91.3%,降尘效果较好,有效地解决了输煤暗道及其转载落料点的粉尘污染问题,为输煤暗道内的粉尘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