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住院行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的复发性泪囊炎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 其中泪道置管术后管留置复发者9例,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12例,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10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 分析患者复发原因, 观察吻合口是否开放、泪道冲洗结果及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泪道置管术后复发者复发原因为泪囊黏膜增生肥厚导致泪囊腔变小, 影响泪液引流;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者复发原因有:骨窗制作不适19例(86.36%)、吻合口与鼻腔粘连者4例(18.18%)、泪囊黏膜误与鼻窦黏膜吻合者1例(4.54%)。31例均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29例吻合口开放, 冲洗泪道通畅, 溢泪、溢脓症状消失, 均治愈, 2例有轻微溢泪, 吻合口开放, 泪道冲洗通畅, 溢脓症状消失, 均好转, 治愈率93.55%, 有效率100.00%。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损伤小, 疗效确切, 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鼻腔粘膜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 44例(44眼)慢性泪囊炎施行鼻腔粘膜瓣改良术式,泪囊瓣与鼻粘膜瓣根部吻合,鼻粘膜瓣自前向蒂部剪开呈前2/3、后下1/3斜行上下两瓣.结果 改良式患者症状消失,吻合口通畅,无明显肉芽增生.术后多次冲洗泪道均通畅,44例全部成功.结论 改良式病人症状消失,鼻腔吻合口肉芽增生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小瘢痕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16眼)患者在经典鼻腔泪囊吻合术的基础上改变皮肤切口位置,沿着皮肤纹理切开,皮下组织按经典手术切口制作。泪囊和鼻黏膜瓣制作中,使前瓣长,并作缝合;后瓣短,不做缝合。观察术后皮肤切口、泪道通畅情况,有无溢泪、溢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皮肤切口几乎无瘢痕残留,泪道冲洗均通畅,无溢泪现象,无黏液脓性分泌物。结论微小瘢痕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可作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人泪囊鼻腔吻合术可行性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86例老年人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手术治疗,随访三个月。结果80例流脓溢泪症状消除,泪道冲洗通畅;6例有轻度溢泪,泪道冲洗通畅。结论老年人泪囊炎在控制全身疾病的前提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孙熠  曹虹  张文俊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280-2281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3眼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同时于上泪道留置硅胶泪道引流管,泪管留置时间为6mo。患者于术后1wk;1,3,6,9mo复查,观察术眼泪道通畅、溢泪、溢脓等情况。结果:术后1wk~6mo复查,冲洗泪道通畅率100%,均无溢泪;术后6mo取出泪道置管,取管后3mo复查,32例(97%)冲洗泪道通畅,无溢泪;1例(3%)冲洗阻力大,溢泪症状减轻。2例(6%)泪小点轻度撕裂,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泪道置管联合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能够有效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狭窄。  相似文献   

6.
鼻内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方法 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患者运用鼻内镜下观察其吻合口,及时清除吻合口处血凝块及分泌物,分离粘连部位,清理结痂、肉芽等病变组织.随访3~6个月.结果 对38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患者采用鼻内镜检查吻合口情况,术后第5天观察38例患者吻合口处均有多少不等的凝血块及分泌物,5例可见桥状粘连,3例前后唇大部分粘连,5例肉芽组织增生,采用鼻内镜下及时清除吻合口处血凝块及分泌物,分离粘连部位,清理结痂、肉芽等病变组织后,随访3~6月,38例患者泪道冲洗均通畅,溢泪症状均消失.结论 运用鼻内镜对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患者进行吻合口的观察及处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预防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广西省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就诊的共53例慢性泪腺炎患者,均采取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并分析患者术中的情况及治疗的效果。 结果5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患者手术失败。治愈45例(45只眼),占84.9%;有效8例(8只眼),占15.1%,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8例(8只眼)治疗有效患者泪道冲洗通畅,轻微溢泪。随访10个月,经鼻内镜检查,鼻腔泪囊吻合口愈合良好,部分患者呈喇叭状、针状、圆孔状或裂隙状吻合口,泪道冲洗见水流,随后逐渐缩小。最后1次随访自觉流泪症状明显改善且冲洗通畅2例(均为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复发的患者);取管后失访的3例患者中2例取管后即泪道冲洗不通畅伴分泌物,l例冲洗通畅。经鼻内镜检查,全部患者鼻腔泪囊吻合口恢复良好。 结论鼻窦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黄海  杨恩翠 《国际眼科杂志》2009,9(7):1418-1419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31例31眼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2mo。结果:31例随访中无溢泪流脓,泪道冲洗通畅,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形成良好,无不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有效而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手术方式、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38例40眼,经鼻内镜行改良泪囊鼻腔造口术,术后在鼻内镜下进行常规泪道冲洗及鼻腔清理换药。 结果:随访5~14mo,35例37眼鼻腔造口通畅,溢泪和溢脓症状消失;2眼术后3mo出现溢泪及溢脓,鼻腔造口阻塞,再次行鼻内镜下扩大造口,1例治愈,1例无效;1眼冲洗通而不畅,需加压,有冲洗液溢出。总有效率95%(38/40)。 结论:经鼻内镜改良鼻腔泪囊造口术具有创伤小、避免面部瘢痕、操作简便等特点。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随访,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条件。该术式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10/2013-12单侧慢性泪囊炎患者94例,行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方法在传统术式上进行以下改良:(1)麻醉后填塞鼻腔,减轻疼痛和出血;(2)手术中不切断内眦韧带;(3)只缝合鼻黏膜上瓣;(4)置管;(5)皮肤分层美容缝合。术后随访3mo ~2a,观察疗效。 结果:患者94例94眼,术后93例93眼溢泪、溢脓症状完全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有效率99%;无效1例1眼(1%)溢泪,泪道冲洗不通畅。 结论:改良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简单、治愈率高、远期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64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33例,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31例。结果鼻内镜组:泪道冲洗通畅者32例(97%)。1例通畅度不满意(3%)。传统吻合组:泪道冲洗通畅者29例(93.5%),2例通畅度不满意(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结论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较多优点,其手术效果接近于传统手术,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避免了面部疤痕,满足了患者美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泪囊鼻腔造口C形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2例(42眼)。对伴上泪道阻塞者用自制的头端略呈锥形泪道探针,按泪道探通方向突破阻塞部位11眼。结果 42眼术后全部治愈,拔管后溢泪、溢脓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结论 改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能较好地解决伴上泪道阻塞的慢性泪囊炎;C形置管使手术效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36例42眼,如患者有鼻腔疾患并行鼻内镜下鼻部手术,术后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患者36例42眼术后6mo冲洗通畅38眼(90%),通畅欠佳2眼(5%),仍堵塞2眼(5%)。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疗效确切,且为微创,面部无瘢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及吻合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101眼)患者行改良单瓣泪囊鼻腔吻合术,并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泪道的通畅情况。结果到末次随访时101眼中治愈89眼(88.12%),好转7眼(6.93%),无效5眼(4.95%),总有效率为95.05%。无效的5眼分别是:1眼(1例)术后即冲洗泪道不通;2眼(2例)术后冲洗泪道通而不畅,加压冲洗通畅.1周后泪道冲洗不通;2眼(2例)术后2周冲洗泪道通畅,直到2个月后因再次出现溢泪症状用抗生素眼药水无效才来复查时,冲洗泪道不通。结论改良单瓣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良好;吻合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小泪囊,吻合瓣悬吊失败,骨窗过小、血凝块机化,泪小管或泪总管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对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 采用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明胶海绵瓣内堵塞,治疗24例24眼。随访6~24个月。结果 在24眼中术后泪道冲洗均通畅,无溢泪及分泌物反流。治愈率达100%。结论 通过改良式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明胶海绵瓣内堵塞,成功率高,减少了再次拆除引流物所致的创伤。  相似文献   

16.
张霁雯  蔡琰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25-2226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与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2010-06/2012-05收治的维吾尔族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16眼,鼻内镜手术组12眼。术后检查泪道通畅及吻合口情况。结果: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组有效率93.8%,鼻内镜手术组有效率75.0%,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在恢复泪道通畅功能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具有手术精细准确、损伤小、无面部瘢痕、可同时处理引起鼻泪管阻塞的鼻腔疾病等优点,且设计更为合理,符合现代外科手术微创要求。  相似文献   

17.
小泪囊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吻合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泪囊鼻腔吻合术对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术前经泪道冲洗和造影检查证实泪囊体积小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7例53眼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47例53眼术后泪道畅通,治愈率100%。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术式,小泪囊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唐康  黄胜 《临床眼科杂志》2011,19(2):165-167
目的 分析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144例(144只眼)慢性泪囊炎随机分为3组.A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 48例;B组(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48例;C组(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 48例.术后检查泪道通畅及吻合口情况.结果 术后随诊1个月至5年,其...  相似文献   

19.
陈冬斌  许超  廖文勇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227-2228
目的: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在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41眼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的患者,在施行外路泪囊鼻腔手术中同时行泪道探通,留置新型泪道引流管3~6mo,在取管后3mo随访,观察术眼流泪、溢脓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3~6mo取管,冲洗泪道通畅率100%;取管后3mo复查,38例(93%,38/41)冲洗泪道通畅。冲洗不通3例(7%,3/41)。除8例(20%)下泪小点有轻微撕裂伤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道狭窄,效果明显,所需手术设备简单、直视下操作、手术难度小,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使用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鼻腔进路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鼻腔内窥镜下行泪囊腔吻合术并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术后泪道冲洗全部通畅,溢泪溢脓消失。随访3~24个月,一次治愈56例,占87.5%、复发8例占12.5%。大多在术后3~6个月内出现鼻腔粘膜增殖,门诊行鼻腔粘膜咬切后恢复通畅。结论 本手术在鼻内窥镜下完成,比较简便,省时,不留瘢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